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444章

太平血-第444章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安哼了一声道:“你今儿来所为何事?难道就是想羞辱本宫的吗?”

杏贞摇摇头说道:“小妹哪里有这样的心思?小妹主要还是来看看姐姐的病情。姐姐可还是要好好保重身子的,我答应过先帝爷,怎么着也不会为难姐姐的。”

慈安冷冷的道:“收起你的假慈悲来。可恨当年先帝没有留下遗诏给我治你这个小贱人,否则岂会让你如此逍遥?”

杏贞笑了起来。缓缓说道:“当年先帝驾崩之时,更信任的是我。就如同当时姐姐信任我一般,又怎会留下什么遗诏?”

慈安悲从中来,眼角流泪道:“当年先帝驾崩之时,先让你进去,随后召见的是我,当时先帝对我说,叶赫那拉氏品性纯良,又有才智,可为依靠,看来我和先帝都看走眼了!”

杏贞叹口气,取出绣帕替慈安拭去眼泪道:“姐姐你要保重,其实回头想想,小妹做的事可有一件是危害大清江山的?那些个王公贵族平日里无所事事,不能为国分忧,临到头来便处处和你作对。先帝交下来的这副担子,已经是病入膏肓,不下猛药可是救不了的了啊。”

慈安扭过头去,不去理会她,杏贞嗯了一声道:“好吧,咱们也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小妹今日来还有一件事。”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诏旨续道:“小妹知道惠亲王和荣禄等乱臣贼子作乱,那是矫诏,不是姐姐的意思,所以小妹这里写了一道诏旨准备昭告天下,以正视听,姐姐你看看,然后咱们联名将这份诏旨发出便是了。”

慈安看也不看那份诏旨,一把将它打落在地:“惠亲王他们就是奉了本宫的旨意办事,他们就是来讨伐你和鬼子六的,你们这对奸夫淫妇等着去死吧!”

杏贞沉下脸来,冷笑道:“姐姐,我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你跟着先帝那么多年,居然还是这么没心机,既然姐姐这般明示小妹,小妹也只得自己动手了。”说罢便伸手从慈安怀中掏出一个锦囊,慈安大吃一惊,想要伸手来夺,却被杏贞轻易的推了开去。

慈安久病之体根本不是杏贞的对手,一下子便被她夺了锦囊去,只见杏贞退开几步,从里面拿出那枚咸丰赐给慈安的御印后,杏贞淡淡的笑着说道:“本来也用不着姐姐你这枚御印,现下本宫的同道堂印和载淳的印玺盖了便能生效,但这诏旨主要还是要让惠亲王那些人失去大义名分,所以不得不用你的御印。”

慈安挣扎着爬下床来,努力的想要去抓杏贞的脚,口中虚弱的道:“还给我、还给我!”

杏贞蹲下身来缓缓说道:“姐姐,外面惠亲王他们也闹够了,是时候让他们清醒一下,小妹其实一直都知道姐姐你在谋划什么,小妹也给过姐姐机会的了,要是当时姐姐能听劝,好好养病,不要管这些事,也不会闹到如斯田地。”

说完杏贞缓缓起身道:“姐姐,地上凉,你还是回榻上去吧,这御印小妹用完自然会还给姐姐你的,毕竟这是先帝留给姐姐的念想之物,不是吗?现下这御印也只能做个念想之物了啊,哈哈哈……”笑声中,杏贞甩开慈安的手,缓步走了出去。

片刻之后,几名太监和宫女进来,再把慈安扶到软榻上去,慈安脸色涨红,气喘吁吁还直冒冷汗,几名太监急忙请黄敬辞进来。

黄敬辞探视之后只是淡淡的嘱咐几句,随后命人找来自己的义女程灵秀替慈安施了几针,随后慈安安然睡去。程灵秀施完针后,默默的收起针灸之物和黄敬辞一起退了出来。

黄敬辞看着闷闷不乐的程灵秀问道:“怎么?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么?”

程灵秀黯然说道:“义父,当年李大哥遇害的事,东太后是不是主使?”

黄敬辞微微一愣,随后轻叹一声道:“李丁的事我也有所耳闻,虽然东太后并不太知情,但她是脱不了干系的。怎么?你是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不想再医治她了?”

程灵秀缓缓摇头道:“不,我会更加用心医治,看着她现在这个样子,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我会让她活得很久、很久……”

杏贞拿了御印之后,当天便在诏旨中加盖了御印,随后将诏旨广发天下,这份诏旨中,杏贞是用慈安的口气写成,直接斥责绵愉、荣禄等人矫诏,并号召叛军放下武器归降朝廷,只问首犯不问胁从云云。

其实从一开始,绵愉、荣禄等人的计划便是和洋人联军之后迅速攻克京城,只要京城攻克,他们就不会再受大义名分的影响,他们也清楚迟早有图穷匕见的一天,到那时候,谁掌握京城,谁就能占据法理大义的名分。可他们却没料到英法联军会被阻挡在通州,接着太平军的加入让他们迅速攻入京城的梦想破灭,接下来情况就会对叛军变得不利起来,毕竟慈安还陷在京城之内,迟早西太后是一定会用她来做文章。

从杏贞开始知道朝中有人要对付她的时候,她就开始了布局,从李丁的死到放荣禄离京,从利用午门请愿打击京城异己到放绵愉离京,杏贞就是在一直谋划着让反对她的人全都浮出水面来,然后便可一锅端了,同时她连西王也算计进来,如今京城外出现太平军的确让局势更加复杂了起来。而杏贞她还是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事,她准备开始收网,首先她要让那些叛军在大义名分上失去借口,然后便是分化瓦解,她要对付的是绵愉、荣禄这些人,而那些被迫胁从的将士她可以放过。

解决了叛军的威胁之后,接下来杏贞的目的就是挑拨英法和太平军开战,这也是她一早就打算好的了。

回到储秀宫中,杏贞将诏旨命人发下之后,心头很是轻松愉悦,小睡片刻后,她起身接着批阅奏章,就在这个时候,程灵秀求见。

程灵秀入见之后道:“太后,城中太平军的白泽堂有信函送到。”

杏贞微微一鄂,程灵秀一直充当着她和太平军联络的信使,这种信函也是她亲自送来,当下杏贞便拆信而看,只见上面是萧云贵的亲笔信函,只写了几个字:“找个时间,单独见面细谈!”

第六百一十九章天宁寺外

京城西面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天宁寺山门外,此时已经是午夜亥时,天宁寺内外一片寂静寥落。百余名红色劲装汉子手持火把守在山门之处,不远处同样是百余名黑色劲装汉子列队在此,双方隔着山门前的广场就这么对峙着,气氛很是凝重。

山门前两株老槐树依旧苍劲,黑色劲装汉子中领头的那名汉子手摸其中一株老槐树的树干,心头感慨不已。这名汉子正是当今清廷宗室王爷中兵权最重的醇亲王奕翾,年不过二十,已经是手绾京城精锐兵马的显贵了。可今晚他却亲自带了百余名精锐护卫在这天宁寺外守护,和他对面对峙着的却是清廷的死对头,太平天国的长毛。

奕翾并不知道此行会和长毛对上,他只是听命行事,两个时辰前,奕翾被秘密召入宫中,当今清廷的实际掌权者西太后让他点一百名心腹侍卫陪她出宫一趟,侍卫们也被安排只穿黑色劲装。起初奕翾还道是太后想家了,连夜出宫回家看看,奕翾娶了太后的亲妹子,与太后娘家自然亲厚。果然太后的銮驾没有太大的排场,只是一顶暖轿,太后只带了李莲英一人陪同。

可没想到太后的暖轿出了紫禁城后越走越远,一直出了广安门。途中奕翾几次询问,太后都只说只管走便是,奕翾只得听从吩咐往前行去。

因为自己娶了太后亲妹子的缘故,奕翾在外人眼中就是比恭王爷还要亲近太后的宗室王爷,有时候人们甚至认为奕翾比恭王爷还要更加得太后信任。奕翾也是这样认为的。年不过二十的他,能够掌握京城大部分兵权。特别是精锐新军尽在他的掌握之下,这便是太后给的。否则。奕翾虽是道光的第七子,但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掌握那么大的权力。所以奕翾很珍重这份信任,他也已经被牢牢的绑在太后这艘船上,若这艘船倾覆,第一个倒霉的便是他,是以他一直对太后惟命是从。

到了天宁寺山门之后,太后吩咐奕翾带着人在原地等候,而此时对面也来了百余名红色劲装汉子,奕翾一看那些人就知道那些人都是太平天国的长毛!

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起来。太平军三面围困京城,虽然唯独西面没有设立营寨,但时有太平军探马前来哨探,因此西门外也是有些危险的,而此时见到长毛真的出现,奕翾和一众侍卫难免紧张起来。

可太后依然不慌不忙,她只是淡淡的吩咐守在原地便可,若对方不主动挑衅,不可与之冲突。说完太后便只带了李莲英一人入天宁寺。奕翾心头满是问号,太后临走前看了他一眼只道:“一切等我回来后会详细告诉你。”说完太后便走进天宁寺去了。

于是,奕翾便足足在此处等了一个多时辰,这一个多时辰里。奕翾细细想来,太后最有可能的便是在天宁寺约见了太平军的什么重要人物,而能够匹配让太后亲自来见的长毛人物似乎也只有那位威名赫赫的长毛西王了。一开始。奕翾有种命人回去召来大队人马,一举将寺内长毛重要人物擒获的冲动。但奕翾只见对面那群红装汉子也是虎视眈眈的看着这边,想必只要自己这边有任何轻举妄动。他们也会召来兵马。想到这里,奕翾不禁有些担心,这里已经过了护城河,而长毛却不知道在西城门外安排了多少兵马,要是真的两边召来兵马死拼,太后和自己都会有危险,随即奕翾打消了这个念头。

眼见两方互相间都不敢轻举妄动,奕翾索性也不再去谋算什么,他驻足老槐树下,轻抚树干,这天宁寺记得他小时候来过,其余时候多是路过居多啊,而此时已经物是人非,奕翾一时间颇多感慨。

两个时辰之后,天宁寺大门打了开来,一名红色劲装大汉哈哈大笑着独自一人走了出来,奕翾微微一惊,只见这人大步流星的走下山门,从他身边走过时却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只见这人满脸横肉,脸上还有几道狰狞的刀疤,长得甚是凶恶,奕翾不由得吓了一跳。只见那人径直走到那群红装汉子当中,翻身上了一匹高头大马之后,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回去!”说罢,那群红装汉子便簇拥着那人返身便走,刹那间便走得干干净净,多余的话都没有一句。

奕翾见人走远,这才回过神来,这大汉如此凶恶,寺内只有太后和李莲英那太监,只怕两人遭遇什么不测,当下急忙一声招呼,几名心腹侍卫跟在他身后,几人快步走入寺内。堪堪来到寺内前院,只见李莲英搀扶着太后也缓步走了出来,奕翾见了松了一口气,火光之下却见太后双颊略微有些苍白,面色甚是黯淡,只是吩咐先回宫,有什么回去再说。

奕翾点点头,当即命人护着太后马上回城去,他也担心那群长毛先走之后,忽然起了歹心,调集大批人马前来围捕。好在很快众人便回到了城内,守城的护军都是奕翾部署,自然不敢多问什么。

将太后送回乾清宫中之后,已经是快四更天,天色已经蒙蒙发亮,奕翾将跟随自己出城的百余名侍卫召集起来,严令他们对今晚的事不得走漏任何风声,随后才命他们回去休息。

众侍卫都是奕翾心腹,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当下告退回去,奕翾换了件王爷蟒袍常服,这才急匆匆的前往乾清宫。

到了乾清宫外,李莲英一早便候在这里,也没多费什么话,李莲英道:“王爷请进吧,太后在等着你。”奕翾微微颔首,整了整衣着,快步走了进去。

到了东暖阁之内,只见太后面前放着一碗银耳雪梨粥,一只银调羹不停的在碗内搅动,而人却是在怔怔的发呆。奕翾走上前行了一礼道:“太后,臣弟来了。”

太后回过神来,哦了一声,指着旁边一张杌子道:“坐下说话。”

奕翾挨着杌子边坐下,没等奕翾开口,太后便道:“今夜本宫是去见太平西王!”

虽然奕翾此前隐隐的猜到了几分,但此时听太后亲口说出来,难免还是有几分惊愕,他的话还没接上,只听太后续道:“你一定很奇怪本宫为什么要秘密去见这长毛西王,其实本宫之前通过荣禄便一直与长毛这位西王有联络的。”

奕翾听了,只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脸上更满是惊骇之色,太后却非常平静的接着说道:“七爷,说句实话,你自觉得按如今局势,我们大清与长毛太平军继续战下去还有几分胜算?”

奕翾缓缓摇头,老实说道:“长毛兵势凶猛,现下已经打到京城来了,臣弟以为将来胜算不足三成。”

太后微微一笑道:“三成胜算,你还是高估了一些,在本宫看来,若没有转圜的时间,便是一成也无。”说到这里奕翾默然无语,太后接着轻叹一声道:“先帝交下来的这副担子实在是太重、太沉,内有长毛,外有洋夷,本宫殚精竭虑,也只能维持到如今这个局面。你也不用奇怪,先前本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