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442章

太平血-第442章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自移开目光之后,萧云贵淡淡的说道:“好吧,言尽于此,你不听我也没办法,日后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荣禄沉吟片刻后道:“萧云贵,你知道的,这件事到了现在已经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绵愉、福恒这些人代表的是一个阶层的人,我一个人不想干有什么用?”

萧云贵冷冷的看着他道:“一切都是你策划的!否则绵愉这些人能想到和英国人、法国人合作么?没有你和龚橙在中间穿针引线,事情能到现在这个地步么?你现在说这样的话有什么用?”

荣禄淡淡一笑道:“我是身不由己的,我只希望你记得几年前我们的约定,一旦一方败亡之后,另一方要保全另一方的性命,你还记得的吧。”

萧云贵心头暗暗冷笑,到了这个时候,此人还在为自己的后路打算,他也看出太平军势大,他的计划不一定能成功,可他还是不愿就此放过这个机会,但也怕自己将来败亡之后丢了性命,所以现在说出自己所谓的身不由己之难处,恬不知耻的希望萧云贵能遵守之前的约定,一旦失败后以此来保住性命。

当下萧云贵冷哼一声道:“本王不是你这种不讲信用的小人,说过的话自然会算数!我会保全你的性命!”

荣禄微微松了口气笑道:“那就多谢了,天色不早,我回去歇息了。”说罢微微拱手便径自去了。

萧云贵看着荣禄的背影,自言自语的冷笑道:“是你自己放弃了最后的机会,别怪我无情。保全你的性命很容易,但你不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的么?哈哈哈……”

翌日的谈判一如既往的艰难,英法公使虽然抛出了让步的方案,退回之前在上海就曾今提出过的一同北伐的计划,希望能和太平军联合占领北京,并且要太平军答应将满清皇室成员和官员交给联军处置。

萧云贵并没有考虑,直接就拒绝了,正如同额尔金爵士担心的那样,太平天国的政治目的是彻底消灭满清政府,根本不可能答应这种荒谬的提案。

相反,今天中方谈判团提出请联军尽快从通州、天津、大沽等地撤军,将上述地方移交给太平军,因为那些也是中国的土地,作为补偿,太平军答应给予一大笔钱作为联军的军费补偿。

额尔金爵士彻底愤怒了,他现在才明白过来,一开始太平军就打算独自占领北京,根本没有给联军任何的机会,谈判或许只是为了多争取一些布防的时间。昨夜,太平军将士彻夜休整工事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应该看得出来了,只可惜他们忙着商量对策去了。

当天早上,愤怒的额尔金爵士就带着使节团离开了南苑大营,似乎战争已经无法避免,吴士礼对此深深的表示担忧,但军人的骨气和热血还是让他打起精神来,准备回去根据这两天一晚他看到的太平军部署去制作进攻计划。只可惜他没能看到离通州不远的那座高碑村大营,这时候吴士礼才有些明白过来为什么太平军把谈判地点选在南苑大营而不是更近的高碑村,就是担心他们看到那边大营的军事部署啊。

回到通州之后,联军举行了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上气氛沉闷而且压抑,吴士礼等几名军官通报了他们在南苑大营看到的太平军军事力量及部署情况,以此来推断高碑村大营的部署情况。

几名参谋军官一通分析之后,发觉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康普农少校的评估,他之前带领的侦查骑兵小队和太平军的骑兵交过手,对太平军那种连珠枪印象非常深刻,他认为假如太平军大量装备了这种新式的武器,那在单兵火力上对采取进攻战术的联军士兵来说是个巨大的灾难。

还有一个更加忧虑的人就是格兰特,他和太平军交往更加深刻,也更加知道太平军的战斗力是如何的强悍,当年和俄国人在北地的战争中,太平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一直令格兰特非常忌惮。

最后格兰特沉声说道:“先生们,既然考虑要宣战,那我们不应该选择在这里和敌人战斗,我建议撤退到南方去,选择太平军南边防守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让太平天国的后院失火。只要能将太平天国打痛,他们才会有可能屈服。”

蒙托邦将军则有些鄙夷格兰特的想法,“南撤?格兰特将军,你是要撤退到香港还是印度?我们法国人是不会撤退的!”

格兰特并没有恼怒,法国人的舰队实力并不强大,但他们强悍的陆军才是他们最大的希望,加上当年见识过太平军战斗力的法国人大多都已经回国了,蒙托邦并不太了解太平军的战斗力,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但格兰特还是耐心的解释道:“我们不需要南撤得很远,我们要先撤回上海、宁波等地,然后分出兵力防守五个条约港,保证我们租界的安全,然后派出舰队攻击上海,甚至突入长江,直接威胁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百一十六章已无所谓

格兰特的建议还是不能提起蒙托邦等法国将军们的兴趣,他们很讨厌再次回到船上去作战,杜潘上校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格兰特将军,据我们情报所知,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大概包括有至少七、八个野战军的编制,太平天国每个野战军的编制不会少于四万人,在这里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个军的太平军,而南方是他们的大本营,除去几个还在和清军对峙的野战军外,至少在南边还有四个野战军,也就是不下十六万规模的野战精锐部队,我们能够取胜吗?”

吴士礼这一次居然站在了法国人那边:“我也有此担忧,虽然南方留守的太平军不太可能将重兵集结在一处,但太平天国还有数量庞大的预备役部队,他们称之为地方乡兵,而且每个沿海城市还有相当数量的海防部队和海上缉私部队。近年来我们也注意到太平军加固了各处岸防炮台工事,我担心一旦进攻这些地方,很可能有陷入另一场艰苦的大沽口战役。”

格兰特还是坚持他的意见:“先生们,打击太平天国不一定要军事上的胜利,我们一旦宣战,必须先保护自己的租界,所以南撤守卫租界是非常必要的,还有香港也不能出任何意外。先守好几个港口,保证海军的沿海补给线,我们才能发挥海军的长处,封锁太平军的贸易通道,失去贸易的太平天国,我想他们是不能将战争维持很久的。”

毫无疑问,格兰特的建议从军事角度出发是目前对联军最为有利的选择,这个建议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联军海军的优势,毕竟日不落帝国的海军称霸世界海洋许久。太平军那以几艘英法旧式军舰组成的海军并不能成为联军海军的威胁,一旦联军海军封锁了五处港口。不断袭扰沿海、沿长江的太平天国城市,对于太平军来说是非常被动的。战争一旦持续下去,太平军不可能持久,现在的太平天国商贸收入占到国民收入的很大部分,很多人以此为生,同时太平军的正规军已经完成了热兵器的改造,很大程度上他们依赖海上和长江水道的补给运输,同时他们也一定程度上依赖军火贸易,太平天国在南方的几个军火工厂产量并不能保障全**队的军火需求。一部分军火还是需要进口的。

格兰特的意图简单而狠辣,他一下子就掐住了太平军的咽喉要害,他的计划就是慢慢的绞杀太平军,先从经济上的破坏开始。虽然萧云贵豪言不惧怕联军的贸易禁绝,可一旦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就算最后太平天国能靠着庞大的国土和人口基数拖赢战争,那之前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那些工商业势必将倒退回满清时代,甚至不如满清时代,而且失去贸易之后。大量从事工商业糊口的人将失去工作,社会将不稳定起来,战后需要花十多年才可能重新发展起来,那样太平天国的工业化进程将更加落后于列强。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一旦你落后于他国,下场就是挨打。很可能太平天国赢得了民族战争的胜利,却失去了下个世纪争雄的机会。

虽然格兰特的计划看似完美。但法国人并不支持,两边的军官开始了各执一词的争执。最后额尔金爵士敲了敲桌子,众人稍稍安静之后。爵士开始了他的发言:“将军们,很感谢你们从军事角度进行了战况的分析,但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现在我们还没有和太平天国宣战。”

格兰特等人有些错愕的看着额尔金爵士,只听他接着说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由利益推动,我想知道和太平天国宣战我们有什么好处?”

在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再没有一点嘈杂的声音,额尔金爵士能被英国首相巴麦尊派遣到中国来担任秉权公使,他拥有谈判和宣战的一些权力,所以额尔金爵士的权力比格兰特或者其他人都大,原因就是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很清楚自己该带着远东的英国人做些什么。

“在南方,每个月我们从英国本土运来大量的商品进行贸易,再把中国的商品运回去销售给欧洲各国。在南方,我们和太平天国合作了许多项目,包括铁路、电报飞线和海底电报线的铺设,甚至在上海联结租界和虹口的大铁桥也在紧张的修建之中。在南方,我们还在筹备建立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使馆区。先生们,宣战前,我们必须权衡利益,宣战后,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从南苑大营回来之后,额尔金爵士逐渐冷静了下来,一个冷静下来的政客能想到更多的东西。他的话提醒了在座的人,是啊,宣战能有什么好处?

“一旦宣战,我想格兰特将军的建议是最好的建议,但封锁贸易是把双刃剑,在伤害太平天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担非常巨大而且沉痛的损失。假如开战后我们不能迅速的迫使太平天国屈服,战争持续下去,我们的商业利益将在远东受到致命的打击,或许还会便宜其他国家。”额尔金爵士的声音沉稳有力,话语内容令人深思。

最后额尔金爵士总结道:“先生们,事情已经超过我权力所能决定的范围,对太平天国宣战的事宜,我需要通过详细汇报国内,然后由议会做出决定!”

紧接着,葛罗勋爵也点点头说道:“很遗憾,先生们,与太平天国宣战不是一件小事情,我们无法马上做出决定,我也必须汇报皇帝陛下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蒙托邦将军紧紧的捏着拳头说道:“先生们,太平天国的军队已经完成了对北京的围困,只要他们乐意,明天就可能发起攻击,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被人抢走吗?等到国内的决议回到远东,只怕我们只有去北京城里找那位西王送达宣战照会了吧。可到那个时候,满清政府已经被消灭了,我们再宣战还有什么意义?”

所有人也都沉默了,蒙托邦将军说的也是实情,把消息送回英国和法国,这个时候还是只能依靠船只,就算最快的飞剪船来回一趟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而且英国议会那种优柔寡断的效率势必还会引发新一轮的争执,多浪费些时间也是可能的。而太平军攻陷北京需要多少时间呢?最保守的估计也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吧,更何况太平天国还有充裕的时间继续增兵北京城下。

一旦满清政府被消灭了,联军就失去了目标,没有满清皇室成员在手,绵愉、荣禄这些叛军贵族们号召力是远远不够的,远不够达到成立一个国家的。那时候再宣战,有何意义?

“非常有意义!”额尔金爵士的话语铿锵有力:“英法要保证远东的利益,就必须让太平天国屈服,即使将来太平天国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但假若他们的新政府对我们英法在远东的利益造成损害,我们一样需要付诸战争。更何况太平天国一旦消灭了满清政府,我们可以要求太平天国继承满清政府之前签订的一切条约,同时我们也可以要求他们商谈新的合约,英法的利益也一样的能够延续和得到保证,总好过现在毫无头绪的就进行战争。”

额尔金爵士的话大家都听明白了,随着局势的变化,英法的政治目的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于是荣禄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被抛弃了。

荣禄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做出了最后的挣扎,他马上站起身来说道:“公使阁下,我希望你们能考虑另一种可能,假如北京城能坚持到两国消息传回来之后呢?”

额尔金爵士耸耸肩头道:“真的发生这样的奇迹的话,我们一样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分裂的中国总比统一的中国要好对付的吧。”

众人笑了起来,听完翻译之后,绵愉等人面带惭愧之色,唯独荣禄却是兴奋的红色,他接着说道:“我了解北京城内那位西太后的脾气,她集结重兵守卫北京,同时亲自坐镇京城,表明她绝对不会轻易的屈服,或许我们在向两国国内通报消息的这段时间内可以给予他们一些支持。”

额尔金爵士来了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