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宦之风流无边 >

第999章

明宦之风流无边-第999章

小说: 明宦之风流无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东海派居然真的胆大妄为到了敢和朝廷宣战的地步了吗?!”祖大寿瞪着眼睛说道。
    易土生道:“祖大哥呀,你可不要忘了,你我现在还不能够代表整个朝廷啊,也许人家刺杀了我之后,再找一个人出来主持朝政,到了那个时候,东海派不但没有罪,反而还立下了天大的功劳,既报了仇还有利润,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祖大寿跪在地上说道:“陛下这话可是在试探我吗?我祖大寿向天发誓,对陛下您绝不会有半点的异心,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更加的不会有,请陛下不要对我有任何的怀疑,陛下走什么样的路,末将就走什么样的路。”
    易土生呵呵笑道:“祖大哥呀,你觉得我会走什么样的路呢?!”慢慢的把他搀扶了起来。
    祖大寿摸着鼻子苦笑了一声,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大不了也就是他们常说的曹操董卓呗,其实哪有怎么样,曹操在历史书上被称为魏武帝,对历史的贡献很大,很多有学问的人都喜欢他,要不是他,当年的东汉政权就会腐败到底,老百姓死得更惨,我祖大寿和您手下的将领,全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会做‘荀彧’的!”
    易土生大声笑道:“哦,祖大哥你们还在一起讨论过‘荀彧’吗?”
    祖大寿摇头道:“荀彧妄称智者,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迂腐的儒生而已,到了最后居然不愿意帮助曹操,以至于落了个不好的下场,可是历史并没有因为他的迂腐而转移方向,他白白的牺牲了。再说了,汉献帝无德无能,凭什么做皇帝,他做皇帝,对老百姓没好处呀,荀彧真笨,我们不做荀彧!”
    “好,很好,果然是我易土生的兄弟!”易土生目光深沉的望着祖大寿说道。
    “轰!”前面的大船同时被好几发炮弹击中,化作了粉末了。





    千秋霸业 第三十九章换水
     更新时间:2013…1…19 11:24:28 本章字数:2559

    祖大寿冲着塔台上的哨兵说道:“命令,红衣剑手出击,歼灭这些贼人!”
    易土生哈哈大笑,摆手道:“不必了,不必了,就让他们在这茫茫大海上玩滑板冲浪吧,看看他们怎么回到东海去,咱们起航回国,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祖大寿恍然道:“是啊,没有了船,他们早晚也是个死,何必理会他们呢,来人,命令,全速返航!”
    易土生的船队从东瀛出发穿越对马海峡,经过福建沿海,做短时间的停留,用意是在海上歼灭那些逃亡到海上的叛军所形成的十几股或大或小的海盗势力。本来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芝麻小事,是绝对不值的易土生亲自来处理的,但是易土生的心里非常担心,假如这种情况继续恶化,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嘉靖年间那种‘倭寇’横行的大事,所以,防患于未然是最上佳的策略。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集中围剿,在强大的兵力和火力面前,海盗们基本上被肃清。当然,易土生在这次事件中采取了剿抚结合的策略,给海盗头领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投降条件,甚至有一次,亲自驾临一座最大的海盗基地进行劝降,让海盗们非常的感动,同时对他的武功佩服的五体投地,敬若神明,甘愿投降。假如不是这样的政策,易土生就算是再怎么神通广大,再怎么法力无边,再怎么兵力雄厚,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把这些专门打游击战的海盗消灭干净。
    祖大寿当时主张就在福建沿海一带登陆,利用这次平定天下的余威,在整个江南搞一次打的肃清,把和叛军有关系的官员全都杀了,然后再南京布置重兵,以防不测,最少将来也有个半壁江山不是。
    易土生一开始主张在大沽口一代登陆,直接进入天津,然后回到京城,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能有效的预防朝廷内部的变质,但是听了祖大寿的建议,忽然有了分兵的想法,继而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自己现在福建登陆,然后接着剿匪的名义,控制整个江南、江北、江西、江东地区,在南京站稳脚跟。把所有露出端倪不肯臣服的督抚总兵全部斩杀,然后才过江回京城。
    而祖大寿楚邵阳景泰等人则乘坐战舰,依旧按照原先的计划在大沽口一代登陆,进逼天津,遥控北京,使得朝廷内部不敢有任何人干越雷池一步,就算他们真的要造反,祖大寿的十万大军由天津出发朝发夕至,攻城略地如履平地,没有人可以翻得了天。
    易土生性格果决,计划制定之后立即就要实施,所以,当天祖大寿就带着飘香门的一般高手返航向大沽口方向而去。他的心中非常明白,易土生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有让飘香门的高手监视自己的意思,并且很有可能,如果自己生出异心,楚邵阳会随时接手自己的指挥军权,易土生肯定给了他密旨或者金牌什么的东西。
    事实上,易土生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并非他信不过祖大寿,但此次出兵关系到他一生的成败,绝对不能有半点的闪失。他甚至有种感觉,京城之内,一定有一个大人物和东海派勾结在了一起,而且就连军方也有人介入其中,想要趁机将他铲除,若是自己不闻不问,这股势力就会越来越大,将来会非常的麻烦。
    至于这个大人物是谁?易土生心中也早已经有了几分猜测,能够做这种事情的人,也就那么两三个,或许他们全都参与了也说不定,自己回到京城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水落石出的。
    在登陆了福建之后,易土生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派人把最近的战况通报给洪承畴等人,让他们坚守待命,自己将会很快的亲临前线,对天竺和尼泊尔展开反攻,而对吐蕃,易土生只是修书一封给弄瓦法王,表示愿意派公主前去和亲,并且送上十万斛珍珠,五千万两白银,最为嫁妆。
    这是一招远交近攻的策略,总不能同时在三个方向用兵吧,那样的话实在是有些太愚蠢了,即便是天下无敌,也不能拿着老百姓的钱还有士兵们的性命蛮干啊,该智取的时候就必须智取。易土生觉得弄瓦法王就算是不答应自己的和亲,肯定也会为了自己开出的价码而动心,一动心就会犹豫,犹豫了就会错过机会,自己也有争取到了时间,战略目的也就全面的达到了。至于那些财宝,若是真的和亲成功,易土生只当是暂时寄存在他那里罢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全部拿回来。
    几方面暂时都没有回音,易土生兵锋横扫江南,潮水一般覆盖大半个中国,把所有的参与叛军全都剿灭,顺带着给不少忠于大明朝廷的总兵、督抚全都扣上了反叛的帽子,一起带回南京去,斩首示众,抄没家产,诛杀九族,为了改朝换代,可以说已经用上了无比血腥的手段。
    但是老百姓却不知道这些内情,易土生手下的锦衣卫乃是栽赃陷害的行家,所有被砍头的都是‘证据确凿’难以抵赖,老百姓拍手称快,易土生的人气指数不断飙升,已经到了涨停板了。那些饱受叛军摧残的老百姓更加是把易土生当成神仙来拜,不少地方居然自发性的盖起了易土生的庙宇,香火比之仙佛还要鼎盛呢!易土生得到报告之后,高兴地好几天都在睡梦中给笑醒了呢。
    高得功在南京故宫向易土生报告:“启禀假皇帝陛下,末将等人奉命清剿叛军的残余势力,两个月来终于不负所托,一共斩杀盘踞在各个山林湖泊中的土匪、水贼攻击三万余人,俘虏招降四万余人,大小头目已经全部斩首,并且查获白银五百万两,黄金二十万两,珍宝白玉……据查荆州知府何阳、襄阳都指挥使张怀安、南京留守刘子泰、江南大营都督佥事李乐泰、指挥同知李龙、南京户部侍郎董良庆,安国公、赵国公、万里侯、西川伯……共计五十二名高级官员参与了这次谋反,已经全部抓获归案,犯人已经正法,九族被灭,抄没的家产加起来也有一千万两之巨……”
    易土生摆了摆手制止他继续念下去,然后随口吩咐道:“传寡人的旨意:命南宁守备罗子良接任襄阳都指挥使一职、锦衣卫千户田猛接任荆州知府、浙江布政使赵龙接任南京留守、巴州参将赵泰兼任江南大营指挥同知、都督佥事……安国公、赵国公、万里侯等这些人的爵位既然已经免除,那么就全都给上述我说的那些人员,让他们世袭富贵勿忘国恩,钦此!”
    高得功急忙跪下叩头:“陛下您处事果断且公允,所派出的人员也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微臣万分信服。”
    易土生道:“高将军,寡人会征调大将陈子龙和秦良玉将军来驻守南京,你速速去传旨安排新人接替旧人,寡人希望在一个月之后,可以起程,返回北京,不知道你能不能做的到,寡人会让所有的人全力配合你。”
    高得功叩头道:“做得到,做得到,末将每天拿国家的俸禄,怎么会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到,万岁爷您尽管放心,尽管放心。”
    易土生挥袖:“退下去吧!”





    千秋霸业 第四十章本帅不容质疑
     更新时间:2013…1…19 13:52:29 本章字数:2754

    洪承畴手中拿着易土生的密函,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在他两侧站立着两排文官武将,其中祈应飚和孙宗文赫然也在其列。
    洪承畴手下的大将莫龙拱手问道:“请问大将军,假皇帝陛下的旨意上面说了些什么?!”
    洪承畴沉吟了一下,说道:“没说什么,只是勉励咱们要好好作战,都是一些客套话而已,说是回到京城之后自有赏赐!”
    祈应飚这些日子以来,感觉洪承畴此人颇为可疑,如今又听他说出这番话来,心中顿时觉得很不对劲,于是问道:“大将军,这好像不是假皇帝陛下的口气,难道他老人家就为了这样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专门给您下了一道旨意吗?难道上面就没有提到江南和东瀛一代的战事?!”
    洪承畴转过头来说道:“没有,旨意上面完全没有说这些事情,本帅也不知道为什么,实在是奇怪得很,不过,自古以来圣意难测,假皇帝陛下又是睿智君主,有谁能够知道他老人家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
    “那么就请洪帅将旨意展示出来给我们这些人看看!”孙宗文也是易土生手下的嫡系将领,对此深表怀疑。
    “混账!”洪承畴眼角一挑,勃然大怒:“本帅是行军道大总管,前敌总指挥,假皇帝陛下的密旨,只能给本帅一个人看,岂能所有人都来参观,万一泄露了军情,你们谁来担待这个责任,孙宗文,你行军多年,难道连这点常识也不知道吗?!”
    祈应飚说道:“洪大将军,孙将军当然知道军情不能泄露的道理,但是依照刚才洪大将军所说的话中,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紧急的军情,只是一些问候的话,这样暖人心的东西,是用来彰显朝廷恩德和假皇帝陛下仁义的,应该让全体将士都来瞻仰和参拜才对,为什么大将军不肯拿出来呢,莫非旨意之中还有别的事情,大将军你不愿意让我们这些人知道?!”
    洪承畴的眼神变得越来越阴鸷,翻着眼皮看了看祈应飚和孙宗文,脸上的不满情绪表露无疑,震怒的说道:“你们两个仗着自己是假皇帝陛下的嫡系将领,居然敢藐视本帅的威严,当真以为本帅不敢摘了你们的脑袋吗?!”
    孙宗文拱手厉声道:“若是末将触犯了军纪,就算是要砍脑袋又有何怨言,可是末将自以为于国无愧,于大将军的命令更加无犯,为什么大将军这样疾言厉色的要摘了我的脑袋,只怕将士们心中不服。”
    洪承畴阴声道:“你要造反?!”锵的一声刀已出鞘,森寒的刀气立即弥漫在整个帅帐之内,可见他是动了真怒。
    祈应飚见两人剑拔弩张,急忙站出来说道:“洪帅稍安勿躁,孙将军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要瞻仰一下假皇帝陛下的字迹而已,假皇帝陛下对孙将军有知遇之恩,将军一向敬若神明,今天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说要造反的事情,这绝对是子虚乌有,想我二人,奉命前来洪帅军前效力,也是带来了两三万人马的,而且都是精锐的士兵,装备也胜过洪帅原来的部署,若是我们真的有什么异心,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今天,洪帅千万不要过于激动,以免耽误了抗击外敌的大事。”
    洪承畴当然听的出来,祈应飚的这句话表面上是劝架,实际上却是在向他示威,提醒他自己和孙宗文手中还有两三万的战士,若是动起手来,未必就有他的好果子吃,让他投鼠忌器,不敢把孙宗文怎么样。最主要的,只怕还是想要他展示手中的旨意给众人看。
    洪承畴忽然仰天大笑,声音有些奇怪:“这么说来,你们两人手中必然有假皇帝陛下的密旨,是来监视我的对吧,甚至对我洪承畴有某些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