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宦之风流无边 >

第392章

明宦之风流无边-第392章

小说: 明宦之风流无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都怪这个孽子,我现在也没有办法了,我家里一共也拿不出这些银子,难道真的要用宅在来抵债吗?我可丢不起这个人,再说,这座宅子乃是先祖留下来的,绝对不能落入外人手中,否则我死后再也没有面目见列祖列宗!”说到这里叶向高不禁老泪纵横。
    “其实……其实……其实这件事情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不知道叶大人愿意不愿意!”曹化淳咳嗽了一声忽然说道。
    “曹大人当真有解决的办法!老朽当然愿意!”叶向高满怀希望的看着曹化淳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就差把曹化淳当作满天神佛来拜了。刹那间曹化淳有些救世主的飘然之感,叹道:“叶大人和本官乃是莫逆之交,本官又怎么忍心看着大人您因为不孝之子被市井之徒戏弄搞的威严扫地颜面尽失,这样吧,这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我替叶大人还上了,这样一来事情不也就解决了吗!”
    “原来是这个办法!”叶向高心想,这也不是解决的办法不欠冷三又改了欠曹化淳终究是寄人篱下授柄于人。曹化淳仿佛看穿了叶向高的心思,急忙摆手道:“叶大人放心,咱们是朋友,我的钱也就是你的钱,这笔银子不用你还就当是我送给你的。”
    开玩笑,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是随便送人玩的吗?曹化淳就算是富可敌国也绝对不可能这么大方,况且一直以来叶向高都知道曹化淳并不是一个大方的人,自古以来当太监的都是爱财如命有进无出,那里会这么慷慨。叶向高可不是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又纯情又幼稚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他是官场中的老泥鳅,滑溜的很。
    “曹大人如此慷慨,真是让老朽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是这么一大笔银子,老朽实在不敢领受,不知道曹大人有什么要求没有!”叶向高直截了当的把话挑明了说了,这样做双方都省去了花言巧语浪费时间的麻烦。
    曹化淳很高兴,暗想不愧是首辅大人果然厉害一语中的。
    “这个嘛,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只不过想请叶大人帮个小忙而已。”
    花费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请人帮忙,这个忙恐怕是小不了的,曹化淳说得轻松,叶向高听的可不轻松。叶向高道:“曹大人有话请直说,既然咱们是‘莫逆之交’,也就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了,老朽洗耳恭听。”
    “是这样的,大人可还记得钱谦益的案子,此人到现在还没有交代案情,本官心里非常着急。摄政王来信催得紧,这件事情必须请叶大人帮忙不可。”
    叶向高一下子就明白了,心想原来如此:“但不知曹大人要老朽如何帮忙?”曹化淳脸色凝重道:“实话实说,本官恨透了魏忠贤……”叶向高心想:原来又是瓜蔓抄这一次的目标是魏忠贤。本来他绝对不敢也绝对不愿意卷入易土生和魏忠贤的斗争当中去,但是现在他还有别的选择嘛,如果不答应曹化淳自己就要从府邸搬出去,老脸都丢尽了,以后更加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这件事情嘛,好办!”叶向高只迟疑了一下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曹化淳心中大喜,常龙的办法果然奏效了,叶向高这个老古董居然屈服了,这都是金钱的力量,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金钱更有力量的东西了。
    “叶大人请在屋内安坐,外面的事情自然有我去处理!”曹化淳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大摇大摆的从屋子里走了出去。他当然不会拿出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给冷三,这一切本来就是个局,是常龙设的局。
    曹化淳和冷三走了之后,叶向高就把自己一个人关进了书房里,他并不是笨蛋,隐隐约约的他也感觉到这有可能是个阴谋,但是没有证据,所以也只能是怀疑无法定论。叶向高心想,就让他曹化淳去闹好了,我只是默不作声,如果以后出了什么事儿也好抽身。魏忠贤当权多年,作恶多端,如果被曹化淳害了那是他的报应,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内疚的,只是担心曹化淳没完没了,今天害这个,明天又要害那个,难道自己下半辈子都要让他牵着鼻子走?这可不行,一定要跟他说清楚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开疆 第一百一十九章李青山来了
     更新时间:2011…10…20 13:23:05 本章字数:2142

    既然得到了叶向高的首肯,曹化淳自然要把罪恶之手伸向钱谦益,以便收拾魏忠贤。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曹化淳在离开叶向高府邸的第四天再次提审钱谦益。这次提审基本上没有问什么话,直接把钱谦益打昏然后在提前写好的口供上按上了钱谦益的手印。叶向高目睹一切,只是不敢开口。
    曹化淳拉着叶向高一起来见太后小桃,禀报审案经过。
    曹化淳拿出那份假口供对小桃道:“启禀太后,钱谦益已经全部招认了,而且微臣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原来钱谦益并不是兼并土地的罪魁祸首他的背后还有人指使,这个人才是真正的罪大恶极大明蛀虫。”
    小桃道:“你说的这人是谁?”曹化淳冲着叶向高使了个眼色,叶向高立即心领神会,知道是该他“报答”曹化淳的时候了,连忙道:“启禀太后,口供上写的很明白,钱谦益的幕后主使就是当今朝廷的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这两人狼狈为奸一丘之貉中饱私囊发难颇多,实在已经到了令人发指无法忍受的地步,请太后依法处置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小桃心头一震,心想,怎么又和魏忠贤有关系,看来曹化淳和魏忠贤卯上了不死不休这可怎么办呢?她虽然不想处置魏忠贤以保持魏忠贤和易土生的平衡状态,但是如果曹化淳真的掌握到了真凭实据,证明魏忠贤圈地,那么谁也保不了他。
    “魏公公乃是先帝信任的人,先帝临终的时候曾经一再嘱咐身边的人一定要对他多加照顾,你们是否有铁证可以证明他兼并土地贪赃枉法呢?!”
    曹化淳笑道:“太后,钱谦益是人证,这还不叫铁证如山吗?”小桃道:“本宫虽然不懂政治,但问案除了要有人证还要有物证,这一点还是懂得的,请问曹大人、叶首辅,你们可曾掌握了什么物证吗?”
    对此曹化淳早有准备,只等小桃发问呢。“启禀太后,微臣手上有几张状纸,都是地方上的百姓状告魏忠贤兼并土地的案子,地方官官职卑微不敢过问所以就把状子递到了微臣的手里,微臣身为反贪局的尚书,负有核查京官的责任所以就接了这几桩案子,现在把状纸呈献给太后娘娘。”
    太监把状纸呈递给小桃,小桃也不看反正也认不得,直接就问:“钱谦益在那里,把他带来见本宫,本宫要亲自问他!”曹化淳道:“启禀太后真是不凑巧,钱谦益这个混账,因为畏惧大罪已经于昨日夜里在天牢里咬舌自尽了。”曹化淳在取得了口供之后,立即就解决了钱谦益死无对证后患永绝。
    “哦,这么说人证已经死了,那么也就是没办法给魏忠贤定罪,这样吧,这件事情先不要声张,曹化淳你继续去查访,如果找到了新的人证物证在到本宫面前来本宫一定秉公办理。”小桃分明是有意袒护魏忠贤,曹化淳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听不出来。
    曹化淳手心冒汗不停地给叶向高使眼色,叶向高拿人家的手段不得不站出来道:“启禀太后虽然人证已经死了,但是人证的口供还在,这份口供千真万确是钱谦益自己供认,老臣和锦衣卫、书吏都能作证,请太后明察。”
    小桃起身走到曹化淳和叶向高身边叹道:“两位都是国之重臣,你们说的话本宫又怎么会不相信呢!只是先帝临死之前一再嘱咐要善待魏忠贤,如今没有确凿的证据,本宫实在不能给他定罪,否则先帝在九泉之下不得安息。”
    小桃祭出了‘先帝’这杆大旗,一下子把叶向高和曹化淳压制住了。曹化淳心想,太后明明是不想对付魏忠贤,再问下去只怕会惹恼了太后不如就此罢手然后把情况禀报给摄政王,请摄政王自己定夺。曹化淳已经尽力了,但太后不配合他也没有法子,他自问易土生也不会因此而怪罪他。
    曹化淳回到北镇抚司之后,立即写了一封书信让人用八百里加急紧急送往关中交给摄政王易土生手上。
    此时的易土生正忙着赈灾,田吉回来了,从西方带回来了不少的粮食,陕西一带的灾情在他的积极努力之下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很多流民回到了家乡打井救灾,还有一些以前被迫参加起义军的人听到消息之后从队伍里跑回来了。这种形式如果可以保持下去,相信陕西的民变很快便可以彻底消除,所以这几天易土生心里颇为暗爽。
    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中,易土生接到了曹化淳的来信,万里无云的心情中立即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不明白小桃为什么要护着魏忠贤?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解决陕西的问题,魏忠贤只不过是秋后的蚂蚱,一条落水的老狗而已,用不着为他费神,等自己回到了京城里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抄家灭门九族诛杀!”易土生心中暗想道。
    此时田吉正好从外面进来,看到易土生拿着一封信陷入沉思,转身想要出去,却被易土生叫住了:“田大哥,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是这样的王爷,根据可靠情报李青山听说王爷买来了大批的粮食赈济灾民起了贪念,已经出动了三万大军沿着平凉府一代向西安进发,沿途抢劫商旅富户打砸老百姓家园,把咱们发下去的粮食都抢走了。而且扬言要攻入西安活捉摄政王呢!”田吉毫不忌讳的说道。
    易土生听完,哈哈大笑:“李青山?区区的三万人马竟敢来攻打陕西,真是耗资給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田吉愕然道:“什么?”
    易土生笑道:“没什么,现在李青山到了哪里了?”田吉道:“已经过了平凉府正在向西安进发。”
    易土生道:“我来到关中之后,一心赈济灾民并没有把那些乌合之众的起义军放在眼里,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狂妄敢凑到我的身边来找死,既然是来找死,那么我也就不客气了,田大哥,你去整顿兵马,我要亲自去会会这个李青山!”





    开疆 第一百二十章孔明转世
     更新时间:2011…10…21 10:56:44 本章字数:2248

    易土生的大军刚刚抵达平凉府,李青山的队伍就闻讯而退,这一退就是五十里。易土生还以为李青山怕了自己心里还挺暗爽,岂不知他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人家李青山根本没把他这个战功赫赫威名远播的摄政王放在眼里,居然派人跑到他的大营里来谈判,而且宣称“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把易土生气的够呛。
    一股小小的土匪也敢自称一国。
    李青山的使者更加让易土生气的不行,此人名叫白水源,原来是延安府的一个落地举子穷酸秀才。李青山的叛军抢掠延安府的时候,白水源就参加了李青山的队伍,被李青山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参谋将军都察院御史”,自此位高权重不可一世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明明文采一般,偏偏喜欢作诗,每当李青山的队伍到哪里抢劫,他总要赋诗一首以助余兴,易土生倒是也听说过这个怪胎的名号,不过却没想到他胆大妄为到了这种地步……
    白水源大模大样的走进了易土生的军营左看看右看看就像是进了集市,大秋天的手里拿着把破纸扇,留着八字胡,活脱脱的一个“七省文状元对穿肠”的形象。田吉领着他向帅帐里边走,心里就一直觉得好笑:什么玩意儿!
    “啪!”一进帅帐,白水源把手中的白纸扇一合,眯着绿豆小眼睛审视一下坐在虎皮衣上的易土生,突然笑道:“你,就是那个号称大明朝第一勇士的易土生?”易土生心里觉得好笑,不过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就点头道:“对呀,我就是那个大明朝第一勇士易土生,请问先生有什么指教?”
    “好说,好说!”白水源微微一拱手,“在下‘震天王麾下,文渊阁大学士兼参谋将军都察院御史白水源,这厢有礼了。你我各为其主不同国家,当以平辈论交,不知尊驾以为然否?”易土生忍住笑,道:“好,平辈论交,平辈论交,只是不知道,啊,这个,白将军,亲自驾临有何指教呢?”
    白水源摸着八字胡,摇着白纸扇一副“诸葛亮”的模样,微微点头道:“孺子可教也!‘山人’这次乃是专程为你而来!”
    易土生微笑道:“你我互为‘敌国’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白水源摇头叹息,用白纸扇画了个圈子,指着帐外扬声道:“汝已经陷入绝境难道还不自知,山人今日是特地来搭救你的。”易土生愕然道:“两军尚未交战胜负未分,白将军怎么就说我陷入了绝境,此话从何说起?!”
    看了看易土生白水源忽然仰天大笑,厉声道:“山人自幼饱读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