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误入官场 >

第1261章

误入官场-第1261章

小说: 误入官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旭裕市长,现在忙不?”朱代东给费旭裕的办公室挂了个电话,有件事他觉得应该告诉费旭裕,或

许是对方的一个机会。

“有事?”费旭裕问,朱代东很少会找他闲聊,当然,所谓的闲聊,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闲聊,

朱代东的每一句话里,都有可能包含着深意。

“也没什么事,如果你忙就算了。”朱代东淡淡的说,他跟费旭裕现在的关系,好像又回到了当初朱

代东刚来焦遂的时候,两人对对方的情况都很了解,但基本上都不会去干涉对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当然,费旭裕是干涉不了朱代东的工作,而朱代东是不想干涉费旭裕的工作。这就像当初一样,只不

过两人的关系倒过来了。

“没事,我马上过来。”费旭裕马上说道,朱代东找他还真的好像没谈过私事,朱代东在焦遂也没有

什么私事,就算是严蕊灵当初的工作问题,朱代东也不让他过问。

“旭裕市长。”朱代东听到敲门声,亲自开了门,费旭裕到他这里来,是无需席文轩引导的,直接进

来就是。

“朱书记。”费旭裕看到朱代东站在门口迎接,不管朱代东是出于什么想法,至少表明对方对自己还

是尊重的。

“请坐。”朱代东又亲自给费旭裕倒了杯茶,拿起茶几上的烟,给费旭裕递了一枝。

“朱书记,今年我市的形势又是一片大好,看来进入中游是不成问题。”费旭裕笑着说道,已经进入

十一月了,统计局有张青元在,焦遂每个月的数据不但及时,而且准确。

去年焦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三百二十六点八亿,今年很有可能会超过五百亿。财政收入至少在四

十个亿上,如果加上焦遂制药公司的分红,恐怕超过了五十个亿。而如果再加上无名配方分红的话,则有

可能超过八十个亿,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只要不再争倒数第二就行了。”朱代东笑吟吟的说,去年焦遂原本是倒数第二,可是最终省统计局

的结果却表明,焦遂是倒数第一,距离倒数第二阳市只相差一个多亿。对一个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一

个多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如果提前知道的话,让统计局在造表时,随便改动一下,就能增加个十

亿八亿。

当然,这样的随意改动,对其他地方兴许可以,但在焦遂,是万万不行的。以前有朱代东盯着,原来

的统计局长苏前锋就是因为想帮焦遂“增光添彩”,结果被朱代东发配到了卫生局当书记。而新来的张青

元,是全省统计战线中的另类,工作起来最是较真,任何一个数字,到了他面前,都只能体现应有的价值



“我相信今年省里应该不会再来核查我们的数据了。”费旭裕说道,张青元的犟,他也是领教过的。

如果不是朱代东护着他,这样的人不管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欣赏。

“只要我们的数字经得起核查,不管省里派不派调查组,我们都不用担心。”朱代东说道。

“那确实。原来我对张青元担任统计局局长,确实有点情绪,可是想到市里的统计工作,又能再上一

个台阶,也就能理解你当时的一片苦心了。”费旭裕诚恳的说道,当时朱代东要调张青元来焦遂,他是有

抵触情绪的。但如果抛开侥幸心理的话,让张青元到统计局,又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旭裕市长,等你以来当一把手,就知道人事问题有多棘手了。”朱代东微笑着说。

“朱书记,我再过几年就退休了,这辈子能看到焦遂的经济搞上去,也就心满意足了。”费旭裕被朱

代东的话搞得心惊肉跳,现在朱代东就是一把手,如果他当一把手,不是要把朱代东拱走吗?当着朱代东

的面说这些话,可谓诛心之极。

“旭裕市长,我到焦遂之后,我们好像还没有敞开心扉好好谈一次,今天趁此机会,大家说点心里话

吧。论资历、论能力,你其实都在我之上,如果我俩的身份换过来,其实我也是心服口服的。”朱代东诚

恳的说道,如果抛开政治因素,费旭裕还是很愿意为焦遂的发展考虑的,只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碰

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就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普通老百姓觉得,有些政策看似为民,实际上他们却得不到利。因为制定政策的这

些人,或许出发点是为老百姓考虑,但在实际制订政策,或者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朱书记,这话我就不同意了,虽然你比我年轻,参加工作的时间也短一些,但能力与水平,并不是

年纪越大就越大。说句心里话,我这辈子还没有佩服过人,但是对你,我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看看现在焦

遂的发展,每一个焦遂的老百姓,都会因为你制订的惠民政策而自豪。我能成为这些政策的具体实施者,

我也觉得很荣幸,甚至我觉得这是我一辈子最荣耀的事。”费旭裕真挚的说道。

“旭裕市长,阳市被双规的白久文你知道吗?”朱代东突然问,费旭裕跟他的关系,经历了从轻视、

敌视、冷淡到相互尊重的过程,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说不了多融洽,但两人在工作中的配合,却很默契



“知道,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发现?”费旭裕敏锐的问,焦遂原来也是属阳市代管,白久文是阳市的老

领导,他自然也熟悉。这次兆邦文调到阳市,却把白久文给揪出来了,这让他很意外。

兆邦文在焦遂的表现,费旭裕最熟悉不过,当时作为政法委书记的兆邦文,可以说是无所作为,特别

是阳署光担任公安局长之后,几乎被架空。可是到阳市之后,兆邦文却突然像打了鸡血似的,工作起来干

劲冲天,一个纪委书记把一个常委副市长拉下马,而且这个常委副市长还很得柳随风的看重,这让人有种

天方夜谭的感觉。

“我也是听到了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白久文的案子好像牵涉到了柳随风同志。”朱代东淡淡的说道

,事实上这个消息他已经从兆邦文那边证实,只不过兆邦文从来没有告诉过朱代东,一切都是朱代东自己

听到的。

当然,如果朱代东向兆邦文问起案情,兆邦文肯定会如实相告。但朱代东在兆邦文进入省纪委的调查

组之前,就特别叮嘱过他,关于案情,除了向调查组的组长史丽蓉汇报之后,其实任何人都要遵守纪律。

这不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同志负责。

“柳随风?”费旭裕的眉头一蹙,柳随风在阳市已经担任了一届的市委书记,虽然阳市的经济这两年

并没有明显起色,但是却也没有拖太大的后腿,只是过焦遂市去年从阳市划分出来之后,阳市的国内生产

总值一下子就降了一个台阶。

“是啊,搞不好这次柳随风同志会调离阳市。”朱代东缓缓的说道,这个消息是他自己猜测出来的,

作为一名政治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朱代东对于党内违纪行为的处分,也非常熟悉。

如果白久文真的把柳随风咬了出来,不管柳随风的问题在多大,恐怕省里都会有统筹安排。只要有机

会,调动柳随风的工作还是轻的。如果柳随风的情况严重的话,给他一个处分,,甚至就地免职都是有可

能的。

“白久文不会这么蠢吧?”费旭裕的眼睛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他突然明白朱代东找他谈话的意思,

这哪里是什么未经证实的消息,肯定是朱代东从哪里听到的最新消息,让他能提前做好准备呢。

这次省纪委调查白久文,调查组的组织是史丽蓉,副组长是兆邦文,这两个人,都曾经是朱代东的下

发。史丽蓉跟朱代东的关系,自然就不用说了,兆邦文能去阳市担任纪委书记,朱代东也是出了力的,兆

邦文能不对朱代东感恩戴德?如果说除了省里的领导,谁还能第一时间知道调查组最新消息的话,那就非

朱代东莫属。

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先人一步

费旭裕都不知道怎么跟朱代东结束谈话的,他只知道自己回到办公室之后,心里还在想着一件事:阳

市的市委书记马上要空缺了!

信息的重要性对商人来说不言而喻,但是对体制内的官员来说,有的时候能快一点,就能抢到制高点

,成为胜利的关键因素。

“曹书记,下午我要来省城,想向你汇报一下焦遂的工作,你有时间吗?”费旭裕问,他在省里跟省

委副书记曹宇梁的关系最好,这件事如果要操作的话,第一步就是要得到曹宇梁的支持。

“我下午在办公室。”曹宇梁沉声说道,费旭裕前天才到省城,当时自己已经抽时间跟他见过面,现

在他又要来汇报工作,肯定又是有什么事了。

听到曹宇梁有时间,费旭裕马上准备动身,一路上他不停的催促司机开快点。两个半小时之后,他就

出现在了曹宇梁的办公室里。

“曹书记,听说阳市的柳随风要动?”费旭裕只是简单的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工作,马上就问道。

“省里都还没有讨论,你从哪里听到的消息?”曹宇梁诧异的看了费旭裕一眼,说道。

“这么说确实有这么回事?”费旭裕眼中闪过奇异的色彩,这么事看来是真的。

“现在白久文的案子还没有结案,你就想着柳随风的位子,是不是太心急了?”曹宇梁笑着说道,费

旭裕能有这样的政治嗅觉,他还是很满意的。

“曹书记,我在焦遂工作几十年了,这几年焦遂的成绩摆在那里,今年焦遂的gdp又会创新高。初步

估计在五百亿以上,超过六百亿也是有可能的。”费旭裕坚定的说道,焦遂的成绩让他向省里汇报工作的

时候,底气不是一般的足。

有成绩才能进步,这是这个时期我党提拔干部的一个重要原则。虽然焦遂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则取决

于朱代东,但是这个市长。也是能分一杯羹的。省里在评价焦遂成绩的时候,肯定会把朱代东排在前面,

但他这个市长的名字,也是会出现在成绩单里的。

“今年焦遂一下子建了四十家医院,光是这几十个亿的投资,就能带动周边上百亿的产业,你们做了

一篇大文章。”曹宇梁感慨疲乏,焦遂去年才成为地级市,无论是从地域、人口还是经济总量来说。除了

西边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焦遂肯定是要排在最后的。但是没想到,把朱代东放到焦遂之后,当年就创

造了一个奇迹。

“让焦遂的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我党的一惯原则,更是我市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的

具体体现嘛。”费旭裕笑着说道,从全民免费公交到全民免费医疗,以及教育补贴。焦遂这几年花在民生

上的财政支出,差不多有一百个亿了。

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如果用在市政建设上,焦遂的整体面貌都会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朱代

东却坚持要把这笔钱投在民生上,现在焦遂除了新增了几千辆公交车,和几十家医院之外,城市建设并没

有太大的变化。就连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大楼,也还比较老旧。他为了这个问题,跟朱代东探讨过不止一次

。但每次,他最终都被朱代东说服了。

“阳市这几年的经济成绩很一般,仅仅也就能保证不拖全省后腿。如果让你去阳市,能让阳市的经济

像焦遂这样。一年一个台阶吗?”曹宇梁问,他对费旭裕还是比较了解的,资格老、政治水平高,但能力

和魄力,相对年轻干部来说,就要差一些。让焦遂守成可以,但要让他锐意进取,恐怕还是不太放心的。

如果让曹宇梁告诉的话,他可能会推荐朱代东去阳市。用好一个干部,能搞好一个城市。让朱代东去

阳市,不但焦遂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会后退,很有可能让阳市的经济也赶上来。只不过朱代东的资历稍浅,

再加上朱代东又是从外省调来的干部,如果湘北省的经济发展,全靠朱代东,是不是说明湘北省的干部无

能?

“曹书记,我是已经快到线的干部了,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意,就是还能为党和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

如果组织上让我去阳市,哪怕就是掉十斤肉,头发全白,我也要搞阳市的经济搞上去!”费旭裕坚定不移

的说道,他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如朱代东,但是他也被朱代东刺激了,凭什么朱代东能把焦遂的经济搞上

去,自己到基础更好的阳市,反而就不行了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累垮了身体,怎么还能为人民服务?你说你能把阳市的经济搞上去,光喊

口号是不行的,有没有具体的想法?除了要说服我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说服罗书记和省里的其他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