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系统带我穿万界 >

第92章

系统带我穿万界-第92章

小说: 系统带我穿万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样,只要后宫和谐了,他才能安心向外啊!

    ………………

    “夏王请留步!”

    洛阳城外,刚刚视察完城外军营的叶柯一行,被几个在阳光下闪耀发光的光头和尚拦住去路。

    他们还都明了事理,不敢在路中间拦截大军,而是在路边站着,一个个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毕竟叶柯之前出手太狠了,佛门仅仅劝诫了一次,净念禅宗就被灭了,谁敢随意招惹这位霸王啊!

    可现在不一样,他们再不看清时事,还是一味的沉浸在往日的佛门昌盛的气象当中,以为上到皇帝,下到诸侯都不敢动他们,那他们离佛门大衰也不远了。

    须知道自从叶柯灭了净念禅院之后,洛阳的几座寺庙都遭受到了严重的“香火危机”,达官显贵们可以不理睬杨广,可以不理睬王世充,可是不敢不理睬叶柯。

    这位夏王的刀子锋利的很,谁敢明目张胆的和他唱反调,非得去他的敌人佛门那里烧香去?不知道死是怎么写的吗?

    就算皈依宗教,不会找道教吗?洛阳又不是没有楼观道的道观?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是那么一回事,有利则拜,无利则拜拜。

    因此叶柯入驻洛阳以来,道门名望大增,香火大盛,而以白马寺为首的寺庙收入大减,虽然没有伤筋动骨,却是不可小觑。

    宿卫军统领张宝相日夜跟随叶柯,自然了解他的心思,当下理也不理,只是吩咐下去:“但有无礼者,杀无赦!”

    轰隆隆……

    震颤大地的轰隆马蹄声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如同汹涌潮水澎湃而过。

    压根没有理会那几个和尚。

    叶柯在前呼后拥之下,只是淡淡扫了眼路边几位和尚,嘴角露出一丝冰冷微笑,什么话都没说直接策马而行。

    几个和尚,不恭恭敬敬的去夏王宫前求见,不拿着寺中收到的供奉拜见夏王,反而在城外的路边求见,真是异想天开!

    堂堂夏王,其实你们说见就见的!

    “夏王请留步!”

    便在此时,官道旁边的小丘之上,传来一道清脆悦耳好似新莺出谷,又如乳燕归巢一样的好听女声,声音淡雅,却清清楚楚的传到每一个宿卫军将士的耳中!

    慈航静斋,师妃暄!好高深的内功!

    “师妃暄,你这是何意!”

    叶柯毫不停步,继续指挥大军前进,轰隆隆的马蹄声中,叶柯的声音清清楚楚的传到师妃暄耳中,也传到每一个宿卫军将士耳中。

    “当日你上门充当说客,被我灭了净念禅宗。现在来找我,是想我灭掉你们慈航静斋啊,还是想灭掉白马寺啊?”


………………………………

第一六四章 佛门低头?

    “说出来还请夏王莫要取笑,佛门四大圣僧日前找到我师父,言道:‘如今天下大乱,四民涂炭,唯有夏王趁势而起,戡乱摧强,乘时拯溺,道俗庆赖,仰泽穹旻。’是故夏王为无忧王转世,何当拥有天下。”

    师妃暄淡淡的说着这话,一袭淡青长衫随风拂扬,说不尽的闲适飘逸,从容自若。背上挂着造型典雅的古剑,平添了她三分英凛之气,仿佛在提醒别人她具有天下无双的剑术。

    叶柯高坐主位,横着眼睛,一脸不信的看着师妃暄。

    是的,最后叶柯还是接见了师妃暄,不过不是在城外,而是在夏王宫。

    叶柯本来以为,师妃暄此来,是为李唐做说客的,或者是为李世民谋划未来的,万万没想到,她居然过来,表明佛门开始支持叶柯了,这不禁让他大跌眼镜。

    看着叶柯的眼神,师妃暄也是一脸苦笑。

    佛门从来都不是一根筋走到头的傻子,相反,他们审时度势,不比那些世家门阀差。

    尤其是四大圣僧,乃是佛门中最有威望的高僧,算的上是真正的修道之人,他们本来不履尘世一心修佛,若不是净念禅宗被叶柯灭寺杀僧,他们是绝不会现身江湖的。

    叶柯占据洛阳,摧毁宁念禅院,其他佛门寺院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致使佛门高僧内部商议,如何抉择。

    但是很快消息传来,叶柯麾下夏军不仅灭掉了突厥,斩杀了处罗可汗,还攻破了苇泽关,兵临李阀的大本营太原。

    到了这个时候,天下一统的形式已经显现,除了脑子被门夹住的人,有识之士都可以看出来,统一天下者,非夏王叶柯莫属。

    当此时刻,佛门立即抛弃李阀,请出四大圣僧说服慈航静斋,为天下计,为万民计,为佛门计,唯有在叶柯背后摇旗呐喊,佛门才能生存下去。

    否则,若是佛门还一味的支持李阀,恐怕叶柯登基之日,佛门就是末法之时。

    “你这趟寻我而来,就为了说这事?”

    叶柯看着师妃暄,淡淡的开口道。

    “是的,四大圣僧佛法精深,看通世事,慈航静斋也认为夏王抚佑万民,当然是贤明之主。”

    叶柯一脸不屑:“你们认定不认定,和我又有何关系?如今我占地千里,拥兵数十万,治下百姓数千万,我以工代赈,兴修水利、驰道,大兴工商农桑,天下百姓无不拥护我。再说了,和氏璧就在我手里,到了这个时候,你以为我还需要你们佛门的支持吗?”

    师妃暄面不改色,淡淡的说道:“开皇之治三十年,佛门大兴,天下豪强,信我佛者甚多,妃暄可以为夏王充当说客,劝解各路豪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叶柯冷笑一声,笑道:“天下虽大,我自有长戟取来,施舍来的天下,于我有何焉?”

    也就是原著中的李世民这般窝囊,佛门为他说服了一个个强敌,帮他滤清了兄弟间的争位,甚至帮他化解了最大的强敌少帅军。

    可以说,自古得天下者,未如书中李世民这般容易的,他只需要摆出一个虚怀若谷,心怀天下,收拢人心的贤君形象,慈航静斋便拼尽全力把天下打来送给他。

    这和躺着就赢了,没什么区别。

    可这样的天下,后果就是佛门不可抑制的做大,天下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寺院当中。

    见叶柯软硬不吃,师妃暄却并没有动气,淡然轻笑,好似佛境池塘里的白莲绽放,说不出的圣洁高贵,眉宇间一股淡淡禅意流转。

    “天津桥一战,不管输赢,慈航静斋都会封山闭寺二十年,不再过问天下事。”

    “你真的以为,慈航静斋封山与否,本王真的在乎吗?”

    叶柯只轻轻一句,便让客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尴尬之极。

    他这是称王以来,第一次用到“本王”这个词语。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师妃暄微微一笑,淡淡的说出这么一段话。

    这是第二回做皇帝了,叶柯读过的书不要太多,一听师妃暄此言,便知道这是李斯《谏逐客书》里面的段落,心中思考片刻,便道:

    “既然有和氏之璧,当然由随侯之珠,怎么着?莫非慈航静斋有了随侯珠?”

    师妃暄淡淡一笑,犹如空山灵雨一般,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自然的、无与伦比的真淳朴素的天生丽质。

    “夏王聪慧,真乃天生明主,慈航静斋本来避世修行,不该拥有这等重宝,掌门有言,夏王登基之日,随侯珠便会送到大王手中。今日此行,不过是给大王告辞而已,妃暄话语已尽,便请离开!”

    说着,不等叶柯开口,便施施然如一朵白莲冉冉离开。

    目送师妃暄的婀娜身影消失在视野之中,叶柯即没有喝止也没有挽留,眼神却多了一份凝重。

    表面上,佛门是向他低头了,可是这绝不表示佛门彻底没了威胁。

    他们之前在江湖上放出消息,说明他们有和氏璧,但是现在又告诉叶柯,他们还有随侯珠。

    要知道这颗宝珠非同寻常,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后来随被楚灭,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秦始皇命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工孙寿刻在和氏璧上,成为皇帝的“玉玺”。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成为华夏重宝。可随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

    没想到,既然也在慈航静斋手中。

    这是在向叶柯宣告,佛门背后隐形的力量,还很雄厚,区区一个净念禅院被毁,并不能代表佛门就能衰退了。

    这话叶柯信,要知道天下大乱,趁各地战乱民不聊生之际,各地佛寺可是大肆圈占土地划为己有,同时名下青壮佃户的数量一扩再扩。

    这可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一旦闹腾起来,叶柯治理下的土地,除了冀州相对安稳,其他地方都会生乱,难怪佛门敢代天择主!

    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是使用激烈手段灭佛,其实算是这些帝王的无奈之举,也是佛门力量过大引起各方势力的反噬而已,佛门根本就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只要世间还有贫苦,只要世间还有不公,只要佛寺所有土地不需纳税,佛门的根基就不会有丝毫损伤。

    历史上,那所谓的三武一宗几位帝王去世之后,新上台的君主便会向佛门示好各地佛寺立即又能重整旗鼓再创辉煌。

    几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没有宗教战争,但未必没有宗教狂人,那个被他杀了的迦楼罗王朱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佛门的宿命轮回论,不仅贴合统治者的心意,也很是接地气。

    佛门在导人向善方面,做得确实不错。

    古代的帝王没有办法抑制宗教,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强大的基层力量。

    所谓王权不下乡,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乡绅逐步强大,借助诗书扩展力量,进而进入朝堂,便成了世家门阀。

    世家门阀要奴役百姓,要剥削敛财,自然要让百姓成为愚民,佛教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对百姓而言,日子本就苦不堪言,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未尝不是一种精神寄托,可能就是这点底气,让他们直面苦难的生活,一如既往行善积德,以求来世投个好胎。

    这正是世家门阀向见到的。

    因此门阀与佛门一拍即合,形成了当今佛门做大的情景。

    但是很可惜,遇到了叶柯这个怪胎!

    叶柯自从蛰伏渤海郡开始,便推广普及教育,每次都注重从普通人家和流浪儿童中的学生提拔人才,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组织力量。

    足以对抗地主乡绅,进而对抗世家门阀。

    加上叶柯注重农业,发展推广工商,似得百姓们可以流动,可以做工。

    只要这么长久的做下去,佛门便不断地失去信众,失去根基。

    叶柯一边处理公务,一边思索可以提拔谁作为对付佛门的指挥者。

    他如今贵为夏王,政务繁忙,只要抓大局便可,具体事务,已经有尚书省处理。

    但江湖之中,也要有个得力帮手才行。

    “夏王,民部侍郎荣百祥求见。”

    “选他进来!”

    叶柯眼前一亮,说道。

    荣百祥当然不够格,可他身后那位可以。

    “夏王,阴后祝玉妍求见大王。”

    荣百祥弯腰施礼。

    “很好,本王正想见她。”叶柯淡淡的点头,扫了一眼荣百祥,道:“荣百祥,祝玉妍是你门派高人不假,但你也是夏国重臣,位高权重,不要忘记!”
………………………………

第一六五章 阴后祝玉研

    “阴后祝玉妍?”

    叶柯看着眼前的丽人,不禁感叹祝玉妍保养有术,若是放到后世,淡淡凭借这个做客讲,便可日进万金。

    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横看竖看,都是比二十多岁的青春焕发的样儿。在脸纱半掩中,他只能看到她大半截脸庞,可是仅这露出来部份,已是风姿绰约,充满醉人的风情。

    一对秀眉斜插入鬓,双眸黑如点漆,极具神采,顾盼间可令任何男人情迷倾倒。配合她宛如无瑕白玉雕琢而成娇柔白哲的皮肤,谁能不生出惊艳的感觉。

    论姿色,她实不在任何绝世美女之下,其气质更是清秀无伦,绝对使人联想不到会与邪恶的阴癸派拉上关系。

    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