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系统带我穿万界 >

第43章

系统带我穿万界-第43章

小说: 系统带我穿万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厉王之时,王室经济残破,山林川泽早巳为各级贵族所有,周王力行改革,启用有本事的人,可谓秦孝公前世,只可惜荣夷公不是商君,自然遭到王公贵族的反对,他们大肆诋毁周王,让国人盲从之下,联合起来赶跑周厉王,从此以后,周王室便衰败下去,各级贵族倒是富饶起来。

    周厉王的失败,不过是军事实力压不住那些王公贵族罢了!所谓道路以目,不过是王公贵族的诋毁罢了!

    如今我父是朝廷司空,手握军政大权,某自信勇冠天下,所以我曹家和周厉王不同,可以容忍文人胡说八道,但绝不容忍他们诋毁侮辱我家,若是再有,某一样杀之而后快!”

    他一番侃侃而谈,辛毗和辛宪英目瞪口呆,看他的眼神完全变了。

    毕竟他的这番话,等于把周厉王从昏虐之君的位置排出,把他推到齐桓公秦孝公的位置上来。颠覆了几百年来人们的认识,父女俩心中,怎么能不震撼?

    半响,辛宪英道:“曹将军为周厉王翻案,语出何典?”

    叶柯冷笑道:“人们说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说商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以酒为池,县肉为林’。可见个人生活奢侈靡烂,为昏暴帝王所共性。

    然而说道周厉王,《国语》只载其“虐”,没有一种记载涉及到其个人生活的奢侈腐化、滥用民力的情况。

    所以说,周厉王根本不是毁在国人百姓手中,而是毁在王公贵族手中。道路以目,根本就不是问题!”

    叶柯的论述非常清晰,论断也很透彻。辛毗沉默不语,辛宪英倒是听得连连点头,脸上也禁不住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可见她是熟读史书的,想来是一个才女。

    叶柯说了这些,就不敢接着说下去了,因为再往下说,他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就得倒光了,趁着两人被他的学识折服,他站起身来,笑道:“我也不过看了几篇文章,偶发狂言而已,在辛公面前,不亚于班门弄斧,某想借一本老子的《道德经》,想必辛公不会吝啬。”

    辛毗笑道:“曹将军借书,乃是风雅之事,毗怎么会推辞。”便安排人拿了一本《道德经》给叶柯。

    叶柯正欲告辞,却见辛宪英站了起来,非常乖巧的行了一个礼,一双美目,亮晶晶的看着叶柯,道:“曹将军十三岁便征战沙场,横行天下而无敌,没想到学识之上也有惊人造诣,小女子日后有不懂之处,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说罢,一双眼睛定定的看着叶柯。

    叶柯微微一怔,不由得仔细观瞧辛宪英,去见眼前这个小萝莉长着一张粉白光洁的脸蛋儿,弯眉又细又黑,当真是眉目如画,一双亮晶晶的明眸下面是腻如玉脂的鼻子,红润的樱桃小口。

    仔细看来,竟是一个明眸锆齿肤白如玉的美人胚子,假以时日,虽然不敢说是红颜祸水级别的,但想来也不会弱了哪里去。

    叶柯笑道:“某来借书,竟遇到一位女先生。辛小姐若是有所悟,便请来信赐教,某虽不才却也愿意效伯牙子期。”

    辛宪英微微一笑,咬住贝齿,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叶柯,再行一礼,转身离开了。

    叶柯离开辛府,自回住处看书,对外界风云,不管不问。

    此时曹操已经安定了冀州,将隐居在冀州的名士一一请了出来,什么清河崔氏的当世家主崔琰、冀州别驾王修等人,都拜入曹操麾下。

    而曹操细细排查冀州户籍,发现竟然有户六十万,相当于百姓三百多万,加上那些世家豪强藏匿的人口,四五百万人口,肯定是有的,不愧是天下第一大州。

    由于高干被叶柯杀死,夏侯渊等人攻略并州势如破竹,而曹仁攻取青州却有些麻烦,因为郭图、辛评辅佐袁买,牢牢守住青州,曹仁损兵折将,不得攻克。

    曹操亲率大军前往青州,一破平原,二破南皮,宗室大将曹纯亲率虎豹骑冲锋,杀郭图袁买,降辛评,青州平定。

    并州、青州两地落入曹操之手,他随即统帅大军北伐幽州。袁熙知曹兵将至,料难迎敌,乃弃城引兵,星夜奔辽西投乌桓去了。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投降曹操,被曹操封为镇北将军。

    接着又东征海贼管承,彻底解决了关内忧患。

    此时是建安七年九月份,曹操春季起兵,不过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吓死袁绍,占领冀州城,顺势豪取青、幽、并三州,顿时成为北方霸主,和历史上相比,他不仅缩短了五年时间,而且由于战争进展快,时间短,使得人口损失不大,战争创伤极小。

    只需要给曹操几年时间,北方便能恢复生机。

    此时曹操踌躇满志,将眼光看向驻扎在辽西,收留袁熙的乌桓。

    郭嘉进言道:“欲破乌恒,必须兵贵神速,派遣盖世勇将,率精锐敢战之士,彻底粉碎击跨乌恒!保证一战而亡乌恒者,天下间唯有一人而已。”

    曹操笑道:“奉孝此言,正合吾意,亡乌恒者,非吾麒麟儿莫属!”
………………………………

第七十六章 萝莉的心事

曹操派遣的使者赶到冀州城叶柯的府邸时,叶柯正在和辛宪英探讨断句。

    他们俩的分歧主要在两点,一个是《论语》里面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另一个则是《道德经》里面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

    辛宪英虽然是才女,但是受几百年各大士族学士的影响,理所当然的以为以上的断句是天经地义的,不可更改的。

    叶柯自然是受到后世的知识大爆炸和唯物主义思想冲击,便认为孔子的那句话,也可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而老子的那句话,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也无妨。

    辛宪英不解,叶柯便解释给她听:

    “没有那么多想法的时候还要看,自然是吃瓜群众看热闹,看的兴高采烈,所以叫观其妙。有想法的时候去看,自然是内行看门道,看其本身的规律和运转方式,所以叫观其微。所以,后面老子才会在讲,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当然,叶柯其实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虽然知道这么断句,但是让他这么组织语言介绍给眼前这个明眸皓齿的小萝莉,他就没那么深得文化底子了,这些语言,都是系统告诉他的。

    辛宪英听了美目涟涟,只觉得和叶柯的这段时间的收获,完全颠覆了自己入学以来的所学所得。

    不知不觉间,辛宪英已经觉得眼前这个男人进入了自己的心扉,他比父亲年轻,比父亲雄武,名声上也超过父亲,更关键的是,他长得英武,还会研究学问。

    男人什么时候最吸引人?当然是研究学问的时候,更何况眼前这个良人,明明是个杀伐果断的大将军,但在她面前却是个温文尔雅的夫子。

    若是和他永远一起研究学问,那该多好。

    眼睛看着叶柯,辛宪英粉嫩雪白的小脸,渐渐地染上了一层红霞。

    “宪英,你怎么了?”叶柯的一句话,突然打断了辛宪英的思绪。

    “啊,没事!”辛宪英连忙低下头,不由自主的捂了一下脸。

    “哎呀,我瞎想什么呢,人家才十二岁呢。对了,听说他与孙破虏兄子之女订婚,哎……”

    十二岁的少女正柔肠百结,忽然听到下人喊道:“公子,主公自幽州派来使者,请公子速去相迎。”

    他俩探讨学问的时候,叶柯以通风为名,将所有门窗打开,虽然下人们知趣避开,可是也洗清了嫌疑。

    “知道了。”叶柯应道,转身对辛宪英道:“家父派来使者,必然有军国之事发生,某先去迎接使者,完后再与小姐说话。”

    辛宪英被打断思绪,脸色绯红,听了叶柯这话,脸色顿时一变,道:“将军要去征战辽西乌桓?”

    叶柯猛地站住,随即转身,脸色一如既往地平静,道:“这是军国大事。”

    使者一见到叶柯,便道:“主公命将军即可前往幽州。”

    叶柯接到命令,便让人准备行装,这时候辛宪英走了进来,站在那里,半响不语,突然间泪水涌出,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淌过光洁如玉的脸庞,流到了衣衫上。

    叶柯见状笑道:“我去幽州见父亲,不久之后便能回来,辛小姐何故哭泣?”

    辛宪英点点头,擦了一下眼泪,脆声道:“愿将军一战功成,妾在家盼望将军早日归来。”

    说罢,美目如泣,脸色涨的通红,转身就要离开。

    叶柯心中一震,眼中闪过叶秀珠的模样,一把上前抓住她,搂在怀中,低声道:“等我回来。”

    说罢大踏步走了出去。

    辛宪英面色绯红,一颗心扑扑乱跳,但是眼睛却泛出了喜悦的色彩。口中不由得吟道:“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叶柯告别辛宪英,带上装备,一路疾行,两日后抵达幽州。

    汉末天下大乱,乌桓族并入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内。当时喀左属右北平郡,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的乌桓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以柳城为政治中心占据今辽西地区,史称“三郡乌桓”。

    蹋顿最为强大,为三郡首领。当时袁绍曾联合乌桓灭了公孙瓒。建安四年,袁绍占领幽州后,为了酬答乌桓,曾假借汉献帝的的名义封乌桓众首领为单于,还与乌桓联姻,袁绍将宗人的女儿嫁给乌桓首领为妻,巩固了联盟。

    如今袁绍败亡,袁熙就位,他自称大司马大将军,带着跟随他的部众逃到了柳城,蹋顿得以指挥乌桓和汉族人口多达30余万,实力大增,可以说以雄百蛮。

    袁熙七月逃到柳城,这两个月来,乌桓以为袁熙收回故地为由,数次袭击边境,劫走幽州百姓两万户。长此下去,蹋顿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大,时时刻刻威胁北方边境。

    叶柯听了这些战报,便道:“乌桓自以为在边境之外,距离又远,肯定不会做准备,只要孤军深入也一定能击败他们。末将以为,绝对不能放过乌恒,更不能放过袁熙,所以一定要迅速灭亡乌恒,屠灭袁熙。我虽不才,愿为父分忧,率精兵良将,北伐乌恒,一战灭之。”

    曹操大喜:“吾麒麟儿大志也,子文,你若统兵远征,我是非常放心的,不过你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

    叶柯道:“我听闻父亲为了在全军之中推广轩辕锻体术,已经将那只骑军提拔成教头,分散到各支部队中去,细柳军中,只有三百人。某愿以这三百人为中军,并请父亲从各部麾下各抽取八百人,然后辅以降兵一万,速战速决。”

    曹操点点头,道:“好,你还有什么要求?”

    叶柯道:“吾听说昔日幽州牧刘虞从事田畴,熟悉乌恒一带地理,且此人深明大义,乃当世贤士,若能请他做向导,定然出其不意,马到成功。”

    曹操大喜:“吾久闻田子泰大名,此人在乱世建立一个乐土,定然是仁义贤明之人,有他协助,定能成功。”

    叶柯退出之后,曹操召来夏侯渊,道:“子文一心好战,却不晓得培养宾客部众之心,难道他胸无大志?”

    夏侯渊瞬间背后出了一丝冷汗,随即笑道:“孟德想多了,子文一心向往的便是卫青霍去病,这俩人,一心只想扬威塞外,却从不养士啊。”

    曹操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他归来之日,我在碣石等他。”
………………………………

第七十七章 屠乌恒

曹操再疑心儿子,也不可能不考虑他的将来,所以他亲自训练出的一千骑军,还是给他留了三百骑。

    为了能让叶柯一战成功,曹操从各部精挑细选精壮骑士五千骑,然后又从俘虏中选出精壮马军一万骑,配备最好的装备和武器。

    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正赶上夏季,大雨不止,沿海一带泥泞难行,而且乌桓人还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军受阻无法前进。

    兵贵神速,叶柯等田畴到达之后,便率军抵达无终,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

    在无终他问田畴道:“如今天降大雨,道路难行,乌桓人还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我军不能顺利前行,如之奈何?”

    田畴道:“这条道路每逢夏秋两季常常积水,浅不能通车马,深不能载舟船,是长期不能解决的难题。原来右北平郡府设在平冈,道路通过卢龙塞,到达柳城。

    自从光武帝建武以来,道路陷坏,无人行走,已将近二百年,但仍留有道路的残迹可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