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抗战918 >

第474章

铁血抗战918-第474章

小说: 铁血抗战9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蒙古境内,大军的调度已经全部完成,萨彦岭那里沿线的防御固若金汤,董库已经不再担心。
    敌军的偷袭已经得到证实,先一步赶奔天山的侦查员和鄂伦春族战士看到了大军在树林里,在山谷里悄无声息的穿行,目标,正是从新疆入境。
    苏俄摆出一副大军云集向新西伯利亚,比斯克的架势,却在云集中,分兵偷偷的从阿拉木图进入了天山,越过喀什湖,进入新疆境内。
    不过大胡子并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董库的掌控之中,要不是为了占领新西伯利亚区域,董库此时已经消灭了朱可夫的大军,哪里还会跟他们玩游戏?(未完待续。。)

第607章匪患
    有了几吨粮食的支撑,朱可夫的大军天刚刚亮,就向切尔姆霍沃开拔了。
    大军开拔的同时,征粮的队伍沿途征到的马匹越来越多,在大军开动的时候,征粮部队已经抵达贝尔加斯克,并派出了一个营,向乌兰乌德,赤塔飞速赶去,为大军筹措粮食。
    此时,朱可夫还没有意识到前往布拉茨克的征粮部队出了问题,只以为是在路上,向大军赶来呢。
    就在大军抵达切列姆霍沃的时候,前方仅有几十公里远的莫维尔斯克就遭到了袭击。
    紧接着西伯利亚乌索利耶、安加尔斯克、伊尔库茨克都遭到了袭击。
    正在征集粮食的小队刚刚完成征集任务,粮食都堆积在空无一物的军营里的时候,敌军突然出现,短短十几分钟的交火,不多的征粮队伍就被剿灭。
    突然响起的密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让平民们惊慌逃遁,短短数息,就反悔了家中,躲在了家里不敢露头。
    他们知道,如果是敌人来了,在家里应该是安全的,毕竟上一回对方喊话让平民回家,而且即便搜索藏在家中的战士,也不骚扰他们,所以,下意识的,战斗一起,就躲进了家里。
    而那些协助征粮的地方官员却大多没能逃过,在激战中,纷纷被击毙。
    抵抗,非常脆弱。敌人的进攻速度格外的快,等征粮小队听到枪声的一刻,他们已经藏无可藏,避无可避,开枪还击,还打不到对方,就在对方精准的射击中。头颅爆裂,纷纷毙命。
    虎牙战士三三一组,快速的突进在街道上,在逃避的民众中,击毙着那些穿军装的身影。而那些在军营里协助征集的地方官员就没有大街上的百姓幸运了,他们在被堵在军营的一刻。一个没能出来,全部毙命。
    随着战斗激烈的进行,一辆辆装甲车和步兵车出现在街道上,紧接着大喇叭再度喊起,让贫民归家,后面,一溜的链轨卡车跟着,直扑军营而去。
    当枪声停歇的时候,装甲车队已经驶入军营。开始快速的装载那些刚刚被征集来的粮食、面包、酒、还有保暖的物品。
    短短不足一小时,车队拉着那些士兵的尸体,快速的消失,连贫民家里都没有去,倒是让一些还在忙碌征粮的几十个士兵和地方官员逃得了升天,没有全部覆灭。
    他们等卡车的声音消失后,再出来的时候,一个个惊恐异常。这里已经不是自己的地盘了。反倒像是敌人的,虽然敌人没有占领。可说来就来,跟自己家后院差不多。
    当他们小心翼翼的来到军营,看到的却是空无一物的营房,那些刚刚征集来的马匹、粮食,也都消失不见,都被拉走了。
    辛辛苦苦征集来的粮食没了。他们即恐惧,又愤怒,但他们能怎么样?打,打不过人家,也只能是用这里地方官员家中的电台。向朱可夫做出汇报。
    大军刚刚进入切列姆霍沃,先头部队正向前挺进呢,电文,一封封的到来。
    “什么?征集的粮食被抢!!”
    “那我们大军无粮怎么办?!”
    “跟敌人拼了!!”
    得知前方给养被抢,数名军官再也按耐不住情绪,纷纷喊叫。
    朱可夫也知道,那些辛苦征集来的粮食本来能够支撑大军挺到勒拿河那里的秘密储粮仓库的粮食到来,这下,就算那里的粮食赶来,三天,大军也难以挺过。
    “命令部队加速行进,争取堵住这些小股部队!”
    朱可夫没有失去理智,但他的追击无非是让部队尽快到位,如果不赶到人口稠密的地方,部队将会出现哗变的可能。毕竟是没有吃的。到了人口稠密的地方,或许会有办法可想,至少住的地方还有,不至于挨冻不是?
    大军,在命令中快速前进,本来就没什么辎重,自然行进的速度就不慢了,一天的时间,队伍奔袭了七八十公里,连续进入了斯维尔斯克、西伯利亚乌索利耶。
    进入这些地方的时候,朱可夫秘密命令嫡系再次强征粮食,不顾那些百姓的愤怒,将他们家里的仅存粮食搜走。虽然没有开枪打人,但拳打脚踢的事件是在所难免。
    此时,朱可夫已经顾忌不到其他,不强征粮食他连前沿都走不到,还有百十多公里的路程,他不强征粮食,队伍连恰克图都到不了,就会因饥饿出现哗变。
    他知道,自己怎么也是一死了,如果在战场上战死,那他的家人,他的名誉还会保存,毕竟是为国捐躯。如果是饿死,他什么也捞不到。至于幸存后返回莫斯科,等待自己的也是军事法庭,那他依旧什么也得不到,还会成为罪人。
    但战场上战死了,姆林宫不会将一个拼死搏杀的将军丑化,而是会大肆宣扬,树立标杆。那样,功过相抵,即便不奖励,起码名誉保住了,他的家人也不至于受到牵连。
    他的孤注一掷,让大军过处苦不堪言,大军所过之处狼藉一片,跟土匪进村没有二致。那些苏俄的平民在此时却失去了对政斧的信心。他们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死活。他们抢走了粮食就意味着冬季,自己的家人将会饿死,冻死。
    不满从第一次强征还能压制到现在颗粒皆无,已经再难控制。由不满变成了愤怒,变成了仇视。
    “这还是政斧的部队吗?就是土匪!!”
    一名五六十岁的老人鼻涕横流,站在大街上举着拐杖愤怒的嘶吼,任由寒风灌进当时敞开胸膛,阻止抢掠而没扣上的棉袄里。
    “他们连敌人都不如!!”
    一名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小伙子拎着个板斧,站在大街上狂吼:“敌人还没有抢劫,他们却来抢劫我们,将我们逼入绝境,不顾我们的死活!!”
    更多的人是茫然,默默的哭泣。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支持政斧,将家里不多的粮食给了部队,随即,连一天都没过,就遭来了自己部队的洗劫。而敌人,二次打进城市,连家都没进,这是什么情况?敌人似乎比自己的队伍还在意百姓。
    第一次他们心里对自己的政斧真正失望了。他们心里有杆秤,战争的起因他们不知道,但战争的敌对双方的表现,他们是知道的,这连傻子都清楚。
    但朱可夫也是无奈,不如此,自己的队伍连战场都走不到,虽然严令不许开枪伤人,但在撕扯中动武是在所难免,或许,也有擦枪走火的时候,只是目前还没出现罢了。
    在这些地方出现如此情况的时候,曲军刚攻打的几个地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纳扎罗沃等五六个大一些的村镇和城市,还有当时于磊战场附近的阿巴坎、切尔诺格尔斯克等地方也遭到了洗劫。
    跟朱可夫大军一路走过的地方有所不同的是,那里,遭到了溃逃的士兵洗劫。
    在主战场附近的阿巴坎这三个村镇和城市,在于磊的大军打扫完战场,撤离返回梅日杜列琴斯克后的第二天,那些跟大部队失散,在山里躲了一天,慢慢聚拢起来的溃兵,不敢向大军撤退方向行进,那里的战斗是否结束他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大军溃败了,正被敌人追击。
    随着聚拢的人数增多,一股股的确立了领导,根据军衔高低,临时组建了队伍,简单商议后,他们不敢返回贝加尔湖,他们一致认为,他们已经彻底失败,为今之计,只有向乌拉尔山脉方向行进,或许会有一线生机,顺着铁路,返回莫斯科。
    当他们饥寒交迫,苦熬着来到附近的城镇,仔细观察后发现,这里,没有敌军,老百姓的生活照旧,炊烟依旧升起。
    于是,壮着胆子进入这些地方,寻找吃的。
    可他们没有相关的手续不说,军衔普遍太低,让地方的官员根本不相信他们是部队,或者说直接将他们归类为逃兵,不肯给他们太多的食物,认为他们没有起到保护家园的作用不说,还临阵脱逃。
    起先,这些溃兵还隐忍,在寒冷中啃着施舍一样得来的黑面包,不做声。毕竟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但他们不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食物,反倒被指责没有保护好家园,让敌人打进来,他们却临阵脱逃,他们不干了。
    那些地方官员大多都非军人,他们的政治觉悟高,但却不了解当兵的心理。如此严词呵斥,让这些当兵的不干了。他们拼死拼活,得不到足够食物也就罢了,居然被指是逃兵。
    当第一个谩骂出口,情绪迅速失控。溃兵手里还是有枪的,他们再也不能容忍自己流血流汗却饿着肚子,而那些地方人员却不领情,不买账,自顾自的吃饭。
    于是,第一起打砸开始,并迅速的蔓延。涌进城镇的部队大多是乱七八糟,各个番号都有,那些临时升任的长官也控制不了,在抢劫一起,就再难控制。
    有信念坚定的,他们的阻止引来了火拼,最终,反抗的声音都消失了,抢劫,却进入了**。
    人性在这一刻撕去伪装后,原本的丑陋一面立即爆发。
    土匪该做的,在这一刻这些当兵的都在做,即便是面对自己国家的人。(未完待续。。)


第608章拯救
    这些城市里的骚乱已经形成了。士兵撕去伪装后,原本还会克制已经不再,人性丑恶的一面一暴露,抢劫,杀人,甚至强。。奸都在人性泯灭的一刻开始了。
    这些城镇内,大呼小叫,凄惨的喊声,愤怒的叫骂,被毒打发出的哀嚎,被抢去粮食的绝望呼声,在城镇上空飘荡,让这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
    纳扎罗沃外的树林里,一支支望远镜盯着远处的城镇,观察哨已经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怒。他们看到了什么叫兵祸,什么叫土匪。
    距离阿巴坎仅有三公里左右的山林里,松树枝遮盖着一辆辆装甲车和步兵车,在外面,根本不会被发现。车内,地雷喷出热乎乎的热浪,让步兵车里的温度适宜,一点不觉寒冷。距离城镇不足千米的位置,一支负责观察的侦察哨举着望远镜盯着骚乱的阿巴坎,在耳麦里小声交谈着。
    “团长,现在出击吗?”
    “不着急,命令说要让痛苦加深,我们的拯救才会更具效果,一次搞定。”
    “……”
    观察哨沉默了。
    他们等了两天了,亲眼看着这些溃兵一**的进入城镇,看着最终骚乱起来,枪声吸引了更多的散兵前来,随即,散兵内理智的被杀光,或者从善如流,选择沉默,不参与,也不反对。
    短短两三个小时,局势就演变成了匪患。而他们,从头到尾的观看着,虽然愤怒,但却忠实的执行命令,观察镇子里发生的一切,等待拯救命令的到来。
    其他城镇外都是一样。除了坦克返回,装甲车、步兵车,每个城镇都有两个团在山林里隐蔽,等待命令中的苏俄士兵的到来。
    他们很奇怪,长官为何知道苏俄的士兵一定会来,而且还会出现骚乱?
    也有人思维敏捷。知道先前烧油烧粮,就是为了今天,让那些饥饿难耐的士兵出现骚乱,开始抢劫。
    的确,左伯阳和柳败城提出的占领方案,这一环至关重要。大凡老百姓对政斧的信赖,都取决于他们的生活是否安定,政策是否能让他们活着舒坦点。
    所谓外族入侵,在民众心理会有很久的抵触。但如果不再排斥,抵触会很快消失。爱国的心,都有,但如果一个国家让民众失望,甚至愤怒,他们会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新的统治者,为的,无非是活着。至于是不是外族。这还要时间来冲淡这种隔阂,只要新的统治者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而士兵,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武器,他们枪口对上了百姓,这就是一种失败。
    一次的拯救虽然不至于让这些苏俄民众有归属感。但起码的一点他们在排斥上就不那么坚决了,起码没有煽动的情况下,不会那么坚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内的抢劫已经烧遍了所有住户,强奸的事情不多。但也发生了数起。如果不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会越来越盛。随大流,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都会使这种丑恶加剧。
    前面观察的哨兵都是精挑细选的战士,他们能够有效执行命令,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