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408章

山河血-第408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邯彰军需要时间重整旗鼓,在此之前,即便是中央,恐怕也希望管明棠守好邯彰,而不是冒险驰援山东,中国可以丢掉山东,却丢不起邯彰

作为大本营副参谋总长,自崇禧自然明自邯彰的重要性,在南京的启新化肥厂转产军火并,北方化工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向中央提供了超过3000吨**,北方机械公司更向中央提供了两千门迫击炮以及数十万枚炮弹,现在邯彰出产的军需品,不仅供应着邯彰军,同样也支撑着大半个抗战战线

“如果山东失守,恐怕北方局势必将再次恶化,如果………”

自崇禧看着管明棠,道出了他的顾虑。

“到时,日军会不会沿津浦路南下?进而威胁南京,从而与淞沪方向配合?”

现在淞沪方向的战局已经陷入僵持,日军虽多次增兵,但国内的部队亦不断增援上海,在上海,日军即不能击退**,**亦不能击退日军,若是南北日军合兵一处的话,局势必将对中国不利。甚至可能导致淞沪战局失败。

“即便是日本人占领了山东,他们也别想抽调一个师团南下!”

迎着自崇禧异样的眼神,管明棠用极自信的语气说道。

“山东的正面作战或许会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敌后战场会没有什么作为,或许,现在我部没有余力驰援山东,但派出一些部队于敌后作战,支援山东民众抗战,还是没问题的……

“哦!”

望着管明棠,自崇禧非常清楚,不是每一个主官都愿意把部队派到敌后,同样也没有几支部队愿意留在敌后,而管明棠这么说,显然是有这么方面的准备。

“哲勤,若是山东沦陷的话你准备怎么办?”

“敌后作战,以破袭战、骚扰战为主,所以不需要调主力部队,我想先抽调一个预备师进入山东,配合山东地方展开敌后游击战,待局面打开后,再作进一步决定。”

说到这,管明棠又把话峰一转,委婉的说道。

“当然,若是派兵的话,还需要先得到中央的同意!”

第一百六十九章胜利的消息

“上海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的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

上海的枪炮声,几乎震惊了整个世界,由于上海租界的存在,有大批的目击者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其中包括许多外国居民,在那一段时间,上海的战火是世界各地报刊的热点新闻,而同样的各国的记者们亦见证了**的英勇与牺牲,他们第一时间将新闻报告发回本国,从而使得世界各地的报纸热点新闻上,尽是充斥着上海的战火。

作为《纽约时报》的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有些茫然的看着曾经繁华无比的南京路。此时的南京路面尽毁,数百死伤者已被抬离,人行道上留下凝结的残血,使得人行道变得有些黏滑。虽然铺撒了沙子,又大量喷洒消毒剂,街上仍弥漫着藏尸间的恶臭。而跑马场周围,墙上,广告牌上,栅栏上。粘挂着人头碎块,依旧未获清理,战争进行十周之后,更加的激烈了,在陆地上,中日双方都用大炮对轰。“隆隆”声不绝于耳,被中**队逼出黄埔江的日本军舰偶尔也会朝岸上中国人目标袭击。在空中日本飞机在北站一带狂轰滥炸,刺耳的爆炸声,不时传到租界之中,中国人的战机,拼命似的抵抗着日本人的轰炸机。

战事的中心闸北与租界仅一河之隔。苏州河一水之隔,一边是炮声震天,一边是笙歌达旦。每当夜幕降临时,租界内彻夜通明的电灯和那耀眼的霓虹,将幽暗的夜空映的一片七彩之色,这七彩却又与闸北的火光连成一片,映红了半边天。一线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绵绵不绝的枪炮声不断的传入人苏州河对岸的租界,恰在这时,在租界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阵欢呼声,拿着相机的阿班朝着欢呼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初时他还以为是中国人在庆祝他们的战机击落了一架日本飞机,但是当他回过头看去的时候,却看到人们都挤到了广播前,这时他才注意到广播中传来的声音。

“此时,我们正在欢庆着胜利,半个月前,试图进攻并占领邯彰的近二十万倭寇,在今天被击败了,十数万残敌正沿着他们进攻的路线一路溃退着……”

广播中传来的新闻,只引得街道上的欢呼声越发的响亮起来,而听着那广播,阿班拿着相机,在片刻的惊讶之后,连忙用相机记录下那些欢呼着胜利的人们,广播中那个声音,阿班并不陌生,那位邯彰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曾用他的声音向全中国播报着——“你好这里是邯彰……”这或许是最经典的开场白,轻易的把听众带到了新闻现场,在过去的半个月间,他甚至曾直接前往距离前线不足百米的地方,在枪林弹雨中向人们报道着邯彰的战事,而现在,他又一次把胜利带给了每一个人,就在六天前,他曾用那深厚而沉稳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第五师团被全歼的战报。

胜利,来自北方的胜利就像是阳光似的,驱散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战线僵持、国土沦陷所造成的人们心目中的阴霾。

一阵阵中国万岁的声音,在租界的上空回响着,人们激动的呼喊着,呐喊着,尽管先前的胜利他们也曾欢呼着,而那只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而现在却是一场战役的胜利,几乎是在瞬间,自战争爆发以来,弥漫在中国上空,弥漫在中国人心中的阴霾被这场胜利驱散了。

“我要去邯彰采访一下那里的情况!”

在欢呼声中,阿班对身边的助手说道,他必须去邯彰,去采访那里的胜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太过于专注上海了,这场战争燃烧着的地方并不仅仅只有上海,也许在明天,这场胜利就会震惊整个世界。

当“邯彰保卫战”胜利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中传遍全国的时候,在南京、广州、武汉等一个大中城市中,尽是一片欢腾,到处都是欢庆胜利的集会与游行。

在首都南京,此时的南京早已经沸腾了,尽管夜幕即将将降,但是南京的市民却不分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般的兴奋中,到处是欢呼雀跃的人群,城中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挂起青天白日国旗,连成一片,以示爱国之心,而街道上到处张贴着或横或竖的“庆祝邯彰大捷”、“中国必胜”、“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类的爱国标语,鞭炮声把全城都吵翻了天,人们甚至为了一挂祝捷的鞭炮而争抢起来。

在中山路的一个个街口,各个报馆的人用汽车装了大捆大捆的号外,一边喊着“邯彰大捷”一边在街上铺天盖地地撒着传单,而一些报馆更是驾驶着汽车在城内穿行着,站在汽车上的报馆职员一边呼喊着爱国口号,一边撒着传单号外,而五花八门的救亡团体竞相涌上街头,游行、喊口号、唱歌,即兴演讲,表演戏曲,尽情地丑化倭寇,而游戏行的人们把台儿庄大捷的指挥官管明棠以及白崇禧等人的半身,画在一张张三块门板那样大的画板上,抬着走在游行队伍前面o

10月29日,这一天的和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一样,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南京陷入了沸腾之中,每一个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去庆祝着这得之不易的胜利。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在这些活动中大显身手。他们发动和组织了各种庆祝活动,用以激发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坚定人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当军委会政治部发动和组织庆祝活动的同时,在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委员长办公室内,一个带着广西口音的话语正在那里作着汇报。

“邯彰一战,邯彰防卫司令部共计投入兵力十六个师又三个**旅,计23万人,其中平汉路方向十二万人,日军投入3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约十万人,津浦路方向投入3个师团约十万人。邯彰防卫司令部首先利用机械化部队完成对日军第5师团的包围,并多次对其实施分割,在预备军投入战场后,即调动机械化部队对增援途中的第一军实施进攻,因在此之前,航空队对天津、北平两地机场实施轰炸,使得邯郸方面完全掌握空权,”

刚刚从邯彰返回南京的白崇禧看着沉默不语的蒋介石继续着他的汇报,他并没有参加邯郸举行的庆祝大会,而是匆匆返回南京,相比于庆祝大会,对于他来说还有更为紧迫的事物。

“最终以阵亡2万人、受伤5。8万人为代价,取得歼敌5。3万余人的战果,日军损失战车67辆,各种火炮760余门,机枪一千两百余挺、步枪三万余枝。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管哲勤已经命令北方机械公司对缴获火炮、战车进行修复,所修复轻重武器皆将交由中央调配,用于加强各战线力量……”

注意观察着默不作声的委员长,白崇禧心知或许对于委员长而言,他暂时还没办法消化这一胜利,准确的来说,是没办法消化这一胜利背后的种种因果。

“健生,你告诉的我,哲勤为什么能打赢?”

一直沉默不语的蒋介石抬头看着白崇禧,胜利固然是让人欢喜的,但在胜利的同样,他却又不得不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嗯……”

面对委员长的问题,白崇禧沉思片刻方才回答道。

“第一是士兵训练精良,邯彰专区多年来实施民团建制,青壮男丁皆受严将军事训练,虽是民团,其训练却不逊于各正规部队,且77变起后,其又对征召部队进行强化训练。”

这趟邯彰之行,最让白崇禧感慨的并不是邯彰的工业,在工业上广西或者国内他省远不能同邯彰相比,但是在民团上,邯彰民团完全把曾让其引以为傲的广西民团比了下去。

“相比各地民团,邯彰民团不仅装备上精良,更重要的是其民团训练极为严格,且乡县年年举办各种军事竞技,以奖金和荣誉激励民众为村社荣誉自发训练,同时,其士兵基本训练较为科学,既正规军亦无法与之相比,而其以民团骨干为核心编成预备军后,虽有预备军之名,但其战斗力绝不逊于国内精锐部队,若说不足的话,就是其官佐经验严重不足,因此限制了其战斗力,但若假以时日,其必不逊于国内最精锐部队……”

点点头,白崇禧对邯彰民团的推崇深得蒋介石的认同,尽管他未去过邯彰,也未见过邯彰民团,但通过报纸和他人的汇报,多少对邯彰民团有着一定的了解。邯彰以民团为基础的预备队制度可谓是极为优秀,其许多基层干部都是民团军官,这些民团军官每个月都会举行聚会,师级找团级、团级找营级如此类推,都讨论一个战术问题,邯彰的备战和预备体制从来没有停在表面上,而是无处不在的,由此才有了邯彰的全民皆兵,对于这一点,大本营内外可谓是推崇倍致。

觉察到白崇禧的话音落下后,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蒋介石便点头说道。

“健生,你继续!”

第一百七十章捷报传来时

“健生,你继续!”

望着自崇禧,此时的蒋介石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阵,自健生是军阀,可以说是西南最强势的军阀之一,在抗战爆发之后,他只身飞抵南京,表明了他的态度,而广西方面动员十数个师,将部队调往上海,亦表明了广西的态度,对于这种积极抗战的态度他自然欣赏,而且内心也极受感动。

但是……他们总归是军阀。

管明棠呢?

他是不是一个军阀呢?如果说过去,诸如桂系之类的地方军阀是他的心腹之患,是中国未来不稳的根源,那么现在管明棠岂不同样也是一个军阀吗?

在委员长的要求下,自崇禧继续说道。

“其二,邯彰与他省不同,邯彰拥有诸如冶金以及机械制造等相应完备的工业,在战前,其即为民团提供大量军事装备,各种火炮即中央军精锐亦无法与之相比,因此,其于战场上,相比日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以日军被俘官佐所言,邯彰军火力数倍于其……”

提及邯彰的军工业,自崇禧注意到蒋介石的眉头微微一皱,他心知蒋介石皱眉的原因,邯彰的军事工业表面上起自于去年建设委员会的申请,去年张静江主持的建设委员会以“仿效欧美战时国防……”为由,申请中央同意民营企业亦可参与军火生产,从而使得北方公司的军火生产合法化,当前战前的生产只是名义上的“试制”而现在,随着邯彰的工厂生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各类军火,只怕这一切恐怕都成了面前这位委员长的一斗,头刺了。

这位委员长……不对,应该说任何一个中央政府,都不能够接受地方军阀,尤其是这个地方军阀还拥有比中央更为庞大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而现在的邯彰呢?他们既拥有一支可动员上百万人的精锐部队,又拥有中国最强大的工业基础力量,而这恰恰又是中央所忌讳的。

“嗯,再就是第八路军对战争的感官极为敏锐,首先根据二十年前欧战的经验,他们相信取得战争的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