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中华1903 >

第196章

新中华1903-第196章

小说: 新中华190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忍?本大总统治军数十载,素以保民为宗旨,闻此情形,不禁泣下。仰即传集各该官长,剀切诰诫,并明查暗访,得有奸抢实据,立按军法严办,以期湔洗于万一。至保护外人生命财产,更属文明通例,尤应格外留意,勿因细故,败坏大局为要。”

张勋回复袁世凯电报称道:“大总统钧鉴:鱼电谨悉。此次南京城下之日,各军争功,蜂拥而进,与匪军巷战一二昼夜,全城鼎沸,子弹纷驰。嗣后匪军逃窜,乘机抢掠,土匪助虐,益肆凶残,多有假冒官军情事。当此之时,秩序已紊,加以各军号令不一,非以严刑,难期整饬。勋因破除情面,随派干练弁兵,巡行街市,随地正!法者二百余名,截留衣物无算。然后始得渐就平复,此金陵各国旅居洋人之所共见。今路透电,乃以蓝衣兵独占多数为言。查勋军入城,仅占东北一隅,此处荒僻,民户无多,其余各处繁盛之区,均由各军分扎,孰抢孰否,不难按户而稽。且前次我军夺取天保城各要隘时,匪军屡次乔扮勋军装服,希图混进。且蓝衣之说,亦难据为确实证据,亦何所用其回护。应请简派公正大员来宁,亲赴被难之家,确实调查,以昭信谳,而全军誉。”

张勋虽复电给袁,推卸洗劫南京的责任,可是辫子军的暴行,中外目睹,所以袁世凯和北京参谋本部、陆军部都来电彻查,使他也极为伤脑筋,不得不再二再三申复。而张勋也不厌其烦地反复回电推卸责任:(文*冇*人-冇…书-屋-W-R-S-H-U)

张勋第二份电报称:“大总统钧鉴:拱密。参陆西部阳电,传奉钧令,敬悉。此次南京倡乱独立,城内闾阎,本已重遭糜烂,迨及城下之日,诸军萃集,巷战连朝,土匪溃军,乘机焚掠,于时秩序已紊,诸统将专事杀敌,兼顾难周。一二不法军人,趁各军号令尚未统一之际,继匪军劫掠之余,见物辄取,固所不免,当经派员率队巡行街市,但见有持挟衣物抢掠者,无论军匪,概行立地正!法。计共斩决二百余名,截留衣物无算,均交商会分别给主认领,并将约束不严之该管官弁斥革。中外商民,皆所共见。现仍会同诸军竭力稽查,认真根究,务得实犯,严加惩办。谨此复陈,伏乞垂察。”

第三份电报称:“大总统钧鉴:鱼日电谕敬悉。重承责问,滋切悚皇。此次叛兵占据金陵,反复哄争,闭关自毒,地方秩序,业已破坏不堪。迨海陆各军,会合围攻,全城均当战线,攻者愈力,守者愈坚,居民迁徙避藏,受无妄之灾者亦愈众。既而逆首知势不敌,窜匿无踪,合数万之悍贼骁匪,以及失业游民,麇集一隅,漫无约束,其任意勒索,多方蹂躏,人言凿凿,闻者寒心。勋等逆料及此,迭经通饬营队,晓谕军人,务以恪守纪律,不扰善良为第一要义。复传集各官长剀切告诫,不啻三令五申。惟民匪同困重围,本属断腕求瘳之计。若战斗中而复责以保护,智勇俱难为力。坚城既破,我军如墙而进,肉搏冲锋,贼匪梗顽,尚在竭力抵御,黠者褫装弃械,随处搜括,纷纷溃逃。地痞流氓,争取所遗衣械,遂得假冒兵士,乘机劫夺,快意须臾。与勋前攻天保城时,叛军多草帽蓝衣,希图扰乱伎俩,如出一辙。贼倡其先,匪踵其后,荒衢僻巷,亦几十室九空。其时我军师旅团营,参伍综错,注重占领要隘,警备非常,不能遽尔分兵四出剿捕。营垒粗就,始得派遣游骑周匡侦巡,余孽渐次肃清,而公私已荡然尽矣。勋等驰入宁垣,察视情形,虽不至如路透电所云之甚,然疮痍遍地,目击心伤。一面会同出示招集流亡,并分别严申军令,拿获抢劫之犯,随时立正典刑,兵士间有取携,亦挥涕斩殉不少宽假。连日捕杀约百余人,所有赃物,概发商会招领,市面略定,人心少安。勋与国璋,督师分道南来,既未能不战而屈人,又无从临战而弭祸,彷徨中夜,内疚良多。而路透电竟以贼匪强暴惨虐之行为,独使我军蒙其重谤,不惟勋等难甘默认,即全军官长均受有完全教育,讵肯明知故纵,弃隳身名。事实始终,历历在目,固非一人一时之言所得掩饰,又岂容悠悠诋毁,淆惑听闻。应请大总统派员来宁,切实调查,秉公核办,以息谣诼,而定是非。冒渎钧聪,伏希垂鉴。”

当张勋在南京胡闹时,辫子兵乱烧、乱杀、乱抢,无所不为。有一天杀错了人,杀伤了三个日本人,日本全国为之震动,军人们竟向日本外相牧野请愿出兵中国。日本驻华公使山座向袁政府提出了严重抗议,要求中国!政府向日本谢罪,同时黜免张勋。袁派张勋的同乡李盛铎到南京来调查,李劝张对日本人让步,以免引起两国关系恶化。张乃和日本驻南京领事船津直接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张勋亲自到日本领事馆道歉,日本放弃了要求撤换张勋的要求。可是日本问题虽告解决,美国和英国也一而再提出了撤换张勋的要求。由于外国人有这样的要求,正好给袁撤换张勋的好借口,何况袁这时在外交上正亲!美英,使他对美国和英国的建议愈加认真。袁世凯又派张勋的老友阮忠枢前来南京,把外交团的意见委婉地告诉张勋,要他自动辞职,以免引起外交上的更大压力。

张勋正兴高采烈做他的“两江总督”,听了阮忠枢的话,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跺着脚说:“我的这个印把子,是拿自己的性命拼来的,袁宫保要怎办就怎办,用不着拿洋人来吓唬我,也用不着劳你的大驾来劝我。”阮败兴而归,把张的一切回报了袁。袁对这位张辫帅也有点伤脑筋,又派李盛铎、刘恩源、钱能训、段芝贵陆续前往南京劝张,接受新命——长江巡阅使。段芝贵最长辞令,他说:“总统确有苦衷,不愿意惹起外交上困难。”然后他传达袁的意旨,请张改任长江巡阅使,他描绘巡阅使在官职上是比都督大一级,都督只管一省的军事,而巡阅使却管好几省的军事。

张果然动心了,同时他也没有能力敢于抗命,于是提出了三个调职条件:一是他在江苏都督任内开支的65万元准予报销;二是调职后请再拨开拔费50万元;三是他奉调长江巡阅使必需有实际的权力,要节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的水上警察。

段芝贵把张勋的条件回报给袁,袁毫不考虑便全部接受。

张勋是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但是如此一来一去,生生地就把时间给耽误了。就在张勋整装待发,准备会徐州的时候,东北军已经做好了讨伐辫子军的准备。

284夜长梦多2

从内心来讲,虽然张勋不是北洋嫡系,但是此刻的袁世凯还是想保一保张勋的。但是,在全国上下对张勋骂声一片的情况下,袁世凯又不敢做的太明显。于是,他命令郑汝成把守上海通往苏州的各条要道,阻止东北军进攻南京,打出的旗号是防止国民党叛匪逃出上海;同时,又命令杨德丰紧逼上海市区,向陶成章部进行战略威慑;袁世凯还命令刘冠雄率领海军游弋与南京江面之上,一方面是保护张勋部渡江回徐州,一方面是防止徐天宝的十二艘军舰趁张勋渡江之际偷袭。最后,袁世凯还拿出大总统的架子,发布通电,宣布参与烧杀的乱兵已经被张勋军法处置了,所谓张勋复辟叛乱一事,已经查清,各部兵马不许轻举妄动。

面对袁世凯的出招,已经通电全国,要讨伐张勋的徐天宝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用大总统的名义来压人,那我也有厉害的后招。

就在袁世凯发布通电后的几小时,有一件政治秘密,除了极少数袁的亲信外,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原来袁在对南方用兵前,就决定要逐步进行“废省改道”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废除省一级,而以省以下的道(一省可以分为几个道)为地方行政的最高单位。道设道尹管理民政,又设镇守使管理军政。这个计划准备先在几个省区实行,然后全面推广,达到全国废省改道的目的。为什么他要决定这样一个缩小行政区域的计划呢?他是为了避免藩镇之祸。他在用兵初期,就不露声色地进行这个计划,他任命李纯为江西护军使、王占元为湖南护军使、张勋为江北镇抚使、倪嗣冲为皖北镇守使、龙济光为广东镇守使。这一连串的人事命令中没有一个都督名义,他初意在这些地区都不设立都督。此外黑龙江只有护军使朱庆澜,后来贵州都督唐继尧调任云南都督后,也只提升刘显世为贵州护军使而不给以都督名义,福建都督刘冠雄调任海军总长后,就派李厚基以镇守使名义统率该省军队,这三省不设都督,就是先废都督以达到第二步废省设道的目的。

可是,袁这个计划对北洋系军人来说,是遭受到彻底反对的。他们过去“只知有袁宫保,而不知有大清朝”,后来“只知有袁大总统,而不知有民国”,他们所以如此,是为了“水涨船高”,“大哥做皇帝,把弟是一字并肩王”,袁利用他们打天下,他们则利用袁作为个人取得功名富贵的桥梁。

在对南方用兵开始时,就有人劝袁对废省废督问题不应操之过急,因为可能影响到前方将领的士气。袁自然更懂得这个道理。待到南方军事胜利后,又有人劝他不能执行这个计划,因为统一的局面还不够稳定,如果使到北洋军将领情绪低落,岂不是给了国民党重振旗鼓的大好机会,因为这一个做法是降低北洋军人的地位和削减他们权力,在天下未彻底稳定以前,是需要从长计议的。

但是,这样的机密还是泄漏了,并迅速地传到北洋系军人耳中,他们开始对他们的“老头子”不满了,于是大家都抓紧了自己的军队,并且在大圈圈中(北洋系)制造小圈圈(后来的安福系、奉系、直系、皖系等等)。凡是牵涉到有关利害权位问题时,他们对袁并不完全服从,同时采取强硬的态度。

袁在赣宁之役战胜国民党后,表面上他是统一了中国,军事力量由北方达到了南方,可是也就是从此开始,北洋军系已不是可以称心如意,由他摆布。他在外形上好像是威望提高了,其实他的控制力却相对地减弱了。

这个消息的披露弄得袁世凯十分狼狈,他下令严查泄密事件,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袁世凯盛怒之下,把有可能泄密的十多个文书统统秘密枪毙了。

与此同时,袁世凯发给郑汝成、杨德丰等人的电报也在第一时间被徐天宝安插在北京的情报人员截获。总参谋部立刻决定采取对付沙俄军情报欺骗的方式,复制北洋的军用电台频率,随后一连发出多封电报。一方面以袁世凯的口气一会儿命令郑汝成和杨德丰立刻开拔去南京,一会儿又命令他原定驻防提防东北军。一时间,弄得郑、杨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麾下士兵们也是牢骚满腹。另一方面,又模仿郑、杨二人的口气发电报给袁世凯表示难以执行命令。

这一下又把袁世凯弄得云里雾里,他们这个时代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电子干扰?只是疑心肯定是发电报的人里面也有东北军的细作。于是,又是一番大面积的排查,再排查出细作之前,袁世凯命令段祺瑞亲自监督发电报的过程,每一个电报员背后都站着一个扛着枪的大兵。

被弄得莫名其妙的郑汝成和杨德丰二人不敢轻易行动,于是东北军顺利兵出上海,直扑南京而来。

话说南京东北有一个地方名叫尧化镇,尧化镇有一座乌龙山上。乌龙山北临大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清同治十三年(1874),清政府在乌龙山顶中部,建造乌龙山炮台,滨江暗炮台七座,安炮七尊;明炮台三座,安炮四尊。山矶头暗炮台四座,安炮四尊;明炮台二座,安炮六尊。这座炮台既可以控制江面,又可以支援尧化门,是一处险要之地。

张勋辫子军的一个步队营——禄字营在这里驻守,辫子军沿用前清的编制,每营五百人,每营五哨,每哨十棚,小营300人,分三个哨。自从这四百来人在这里扎下卡子,周围百姓可就倒了大霉了。除了正常的需索供给,抓差拉夫外。什么偷鸡摸狗,奸!淫掳掠的事情也很不在少数。兼着前几日抢了南京城,手里多多少少有了不少闲钱,营带王德禄更是扎起凉棚开起了赌场,吆五喝六的与手下一般兵将赌钱,每天也甚是热闹。

这天带这个营头的有着参将衔的王德禄正在这里打摊打得热闹,手风正顺,吃下的赌注已经堆了一桌子。王德禄眯着眼睛,用手指肚子轻轻抹过牌九,不用看,光用抹的就知道是双天至尊。

“通杀!”王德禄用力地把牌九砸到桌子上,“给钱!”

王德禄正意气风发的时候,底下一个马弁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远远的就气喘嘘嘘地喊“报告”,

王德禄心情大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