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905章

幻之盛唐-第905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阿拔斯王朝居然下定决心,重新组建并武装了这么一直带有浓重波斯时代印迹的军队,要知道崛起于沙漠恶劣艰苦气候中的阿拉比亚民族,最为自豪的是他们为数众多以骆驼和战马组成的轻装沙漠骑兵。

    通过这些来去如风,战术灵活而攻击犀利的骑兵,他们最终打败了自阿拉梅尼奇王朝沿袭下来,在古代波斯近千年历史中威名赫赫人马披甲的重骑兵,并一度将战线推进到欧洲最璀璨的明珠——拜占庭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之下。无论是四大哈里发的割据时代,还是伍麦叶王朝祸首阿巴斯王朝在新月旗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而战果累累。

    但是在来自东方全新的敌人和战术的入侵威胁下,显然他们也痛定思痛调整了战略和对策,加强了重步兵在王朝军事序列中的地位和比例,并招募和武装了更多的山地射手。

    除了熟悉的游牧骑兵之外,来自米底的剑盾重步兵,亚述的射手,玛格甚至还在出战的序列中,看到了国内基督徒组成的近战步兵,以及深肤色的外族雇佣军。

    这也更像是宿命的对决,因为玛格统领的就是这么一只复兴的萨珊重骑兵,由于泰伯里本身之出产部分适合崎岖山地的邱林马,因此他们的坐骑都是来自里海南岸低地和咸海流域沼泽地区的花拉子模大马,为了凑齐这么一只重骑兵,几乎花费了泰伯里地区四分之一战利品。

    而这支只有千人的骑兵联队,经过唐人的再度武装已经焕然一新,插着黑马鬃的尖盔,闪亮整片胸甲,皮质的护肩和战裙,连战马都披上了皮革和纸做成的马甲,并在头胸等重点部位嵌上大块铁片,少数军官的马鞍上用豹皮来装饰,以示他们近卫的身份。

    马鞍上可以放置弓箭带钩投矛,超长马矛,长手斧或是弯剑,再加上一面手牌,让他们可以胜任大部分战斗的需要。

    此外伴随他们的骑兵扈从也有千人,他们穿着打泡钉的衣服,勉勉强强能抵挡弓箭,使用的武器有长枪、标枪、弯刀、钉锤,负责为主人掠阵或是牵制敌人。

    作好藩属军队的表率,忠实的遵从行台的号令出生入死,哪怕因此战死殆尽也没有关系,这只派遣部队的表现越是出色,就代表着泰伯里政权的越发巩固,这也是来自大执政兼都督李思远的嘱咐。

    据说唐人的军队已经夺取了原属大食南方法尔斯省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作为拜火教圣地,波斯萨珊王朝开创者,阿尔达希尔及其家族发源的伊什塔克尔城,这里供奉着拜火教中象征着金星,主管爱情、生育和丰收、战争和智慧女神安娜希德的神庙。

    而在古代主持安娜希德神庙圣火的萨珊家族,其实就是祆教的世袭祭司,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就。

    按照萨珊王朝流传下来的传统:每个君主在登基时,都要在龙兴之地,伊什塔克尔城的安娜希德神庙里,燃起一坛火,每位君主的圣火坛都有自己的名字。君主去世或者被废时,火焰要被熄灭。

    当地残存的祭祀,已经带着圣火北上觐见作为宗主国的岭西行台,以及失落在东方的安息王孙。

    “转向。。”

    他几乎无视了少数因为转闪不及,撞在尖矛上挣扎的人体和哀鸣的马匹,铁石心肠的下令道

    “冲侧面再来一次。。”

    “我们需要争取更多的时间。。”

    。。。。。。。。。。。。

    阿苏力城,刚刚被移防到当地的艾布都所属的千人队,没想到自己能够这么快,就在这里遭遇了战斗,敌人几乎是在昏色的掩护下冲近城市才被发现。

    “安啦至大”

    “赞美自大”

    两拨沉默的士兵,直到近在迟尺的距离,才突然爆发出几乎同样口音和语言,

    “穆斯林军队?”

    “呼罗珊人。。”

    双方几乎是错愕着,迎头撞在一起,本能的挥舞武器在对方的身体上劈砍出闪耀的血花。

    “该死的叛贼。。”

    作为赛里斯军队里也有穆斯林的士兵,还是呼罗珊本地人,这个认识让那些大食士兵,在短暂的惊愕和震撼之后,就剩下满腔被激起的怒吼和愤慨。

    “怎么可以背弃至高之道。。”

    然后化为汹涌的斗志加倍用力的砍杀起来

    “去死吧,怯弱和背信之徒。。”

    “我不想死。。”

    艾布都在心中怒吼着,变成嘴边的鼓舞。。

    “想想你们的家人,击退他们,就拥有自由和土地。。”

    他亲手砍倒一名满脸胡腮的资深十夫长,长相就像他暗中仰慕邻家女子父亲,一名人缘很好的老木匠,被劈开的圆盔像是喷泉一样,直接将红白相间的东西泼洒在他脸上。

    。。。。。。。。。。

    小木鹿城的行台驻地中,也陷入某种纷乱忙碌的紧张中。随着备敌钟敲响后,所有人很快都进入高度戒备的战时状态,取消所有休假和工役,加快整编速度,所有适龄的男性,都要进行甄选和武装。

    连河道和道路、城市的修缮翻建工程也紧急叫停,而将宝贵的人力资源转移到突击抢修的城防工事上去。

    “一群瘪犊子,没了火器难道就知道如何打战了么。。”

    行台大帐中,某个声音大声的呵斥道

    “必须限制火器的使用。。多派藩军接应。。”

    从四天前开始,最后一批铁料送来后,就再没有任何补给和商人输越过药杀水(锡尔河)了,一起断绝的还有来自北天竺的粮食和物料,

    可以确定,作为重要屏藩的宁远国,引进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

    因此河中的一些军属工场和作坊,已经出现原料不济的问题,光靠河中本地的储备,再加上收刮民间,还能撑上一段,但是在高强度战斗下也不会太久。

    大大小小几十个铁作、煤场、铜厂,只有小部分形成产出,其余还要追加投入,才能形成产能。

    而内部沙尔的大食军,选在这个时候发动反攻,可以说是一种巧合或是默契?抢收的瓜种豆苗才刚刚种下去,还没来得及追肥,配套的河渠也才疏浚了一小半。

    再过几天,后方发生的变故,也无法再封锁下去,对那些根子都在东方藩属军队来,少不得有事一阵动荡,对于河中及周边诸国征发来的本地将士,也是不小的士气冲击。

    而一旦消息在河中诸国传开后,也需要保持足够的军事存在,才能保证这些新降伏未久的地区,不至于再出现反复,因此行台手中的可以运用的兵力变得紧张起来。

    “提前刊发恩田令?。。”

    “斯人守斯土,给他们一个拼死作战的理由而已。。”

    “呼罗珊虽地广,方经大战之后,还是相当的凋敝。。”

    “尾大不掉?,尾大不掉也比后力不济,丢掉这片拼死抢来的疆土,舍掉着着几十万好容易诱着骗着拐着逼着,才迁移安置下来的本国军民和归化人的好。。”

    “只要大唐常胜常捷,威势不损,败一场几场,失掉十几城数十城,又算什么。。”

    “只要架构完好,我们还可以从安西哪里拉上更多的人马杀回来。。”

    “在呼罗珊境内,我们只有五路兵马使和两镇防御使。。都还没有满员,”

    “从周边各省召回各路人马,需要更多的时间。。”

    “安西的后援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了。。”

    “可否从北方再征调一些藩部下来。。”

    “不行,白登叶护的回纥军更不能轻易动。。他们要弹压当地的局势,还要攻略乌古斯各部”

    “葛逻禄三姓和两种突骑施素有夙怨,任掉一部,都有莫大风险。。若是稍稍示弱,只怕又是一个但罗斯故事”

    “如果北边一路再出了乱子,断了我们和可萨国的联系,那才叫雪上加霜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南边想些法子。。”

    “哦。。你是说吐火罗各藩?”

    “不是还有岭南路的人马在莫克兰山南。。”

    “可惜太远了。。又有大山阻隔。。”

    “一来一去起码逾月的光景。。”

    。。。。。。。。。

    我懒洋洋的谈在太阳椅上,疏勒镇的营田副使,正在目不斜视的向我汇报这些年,在岭西垦拓的成果,以及帐目支出的一些明细。他也是当年我外放出去的人员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已经坐到州镇一级高位的官员。

    这批随郭析北上的派遣人员,由于学历和实务都不错,颇得郭析的任用,而在安西这个地方虽然战事频繁,但是也很容易找到立功机会,再加上在国内有后台,手上有扶持的资源,因此他们大多数升迁的比较迅速。

    依托新设置的军城镇戍等驻军据点,开拓了一百六十七个屯营、围堡,大者数百近千顷,小者也有数十顷,大都广占良田山林河泊,并且都位于道路或者河流等交通要冲附近,与设置的粮院所、驿栈、燧台、集镇结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共生和相互呼应的格局,这些据点以交通线为纽带,又与那些新近降服归顺的藩属贵姓。各自领地田庄城寨交错在一起,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和擎制。

    因此在唐军的统治和管理下,以有限的人力直接经营的土地仅占很少一部分,却能以点带面,牵制和影响大部分的区域,并通过道路插手过往的商业流通和特定项目的经营,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影响和控制当地的经济命脉。

    这也是在新占领区内,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成熟经验和模式。

    军屯庄里已经初步实现百分之九十的铁制农具,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工具和农具,简单的改造成武器。

    除了传统的稻麦豆稷作物和新推广的土豆地瓜玉米等高产新作物之外,还会有计划的按照区域水土和气候的适应情况,分片种植某类经济作物,比如天竺引进的糖科和油料作物,在当地价格较为低廉,但是到了更西方和北边的地区,则是抢手的

    前方平叛的方略也送了回来,来自碎叶镇的骑兵已经北还了,但是余下的前后两路也有三四万人马。

    而拔那汗国所在费尔干那之地,有大城六,小城上百,以西健城和奥什城为两都,与北与突骑师等突厥别种接壤,因此在外族参与的复杂情况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卷入,平叛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目前最要紧的事情是重新打通一条安全的输送线,并恢复与南路大月氏都督府的联系。

    但在是否让远师在外的宁远王阿瑟蓝,回国定乱的问题上,都护府上下,却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否定了这个主张。

    理由很简单,师气不可泄。

    宁远王正在岭南招讨行营的名下,领兵与一众外援联军一起,攻打中部和西部那些尚不肯顺服的吐火罗诸侯,因为这些作为地头蛇的土族贵姓,在没有了外部威胁后,开始对大月氏都督府迁至分封的新格局阳奉阴违,并且极度排斥那些外来的新封臣,乃至凭据高举叛旗号攻掠周边,

    再加上王室衰微,将大片守不住的田产物业城邑领地都委托给都督府代管,以求保全和庇护,一时间攻杀来往,正打成一锅粥呢。

    不过我觉得这个其中更有安西都护府本位考虑,比如将来在这片地区更大的语话权和驻军需求。不过安西都护府与我并没有直接归属关系,更多是出于地位尊崇和协助性的业务指导,我觉得也没有过多理由干涉之。

    一个身影端着茶盘,里面是浮着冰沙的果子蜜。

    新收的侍女伊利亚,黑色洋装,白色长袜,只是好像小了点,将身体绷的紧突突,有些僵硬的动作下,齐膝的短裙下边缘,鼓胀胀的臀线,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草莓花纹?我心里好像有些东西被触动了下。

    “过来。。”

    我招了招手

    “你知道什么叫侍奉么。。”

    “顺便给我说说你们教中的事情吧。。”

    虽然来历还没完全摸透,不能轻易收入房中,但是用来娱乐消遣一下,还是可以俄。

第二卷 第七百零一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5

    收费章节(24点)

    第七百零一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5

    重新补完的微缩沙盘地图,摆在我面前,上面代表新屯田区和军事据点的标识,不由陷入沉思。

    事实上以大航海为背景的殖民时代,从最早的西班牙、葡萄牙到后来的荷兰、英国,一直被一个严重的问题所困扰和制约,就是人口的基数,开拓和维持大量海外殖民的投入高昂,周期长收益晚不说,还造成母国本土的青壮年大量流失,而拖累了本土的产业需求,甚至造成人口的空心化。

    在土豆这个高产作物传到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