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88章

幻之盛唐-第88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李承乾和李恪的年龄推断:二人的身体特征和心智表现至少在18周岁以上。古代男子14周岁为成年,结合人的基本生理发育状况,二人的父亲片中的李世民的年龄至少应该在35周岁左右。而我们都明白李世民这一年李世民只有27周岁,可以断定此李世民非彼李世民。

    所以说《贞观长歌》是一部很好的架空历史的yy之作。

作品相关 贞观长歌;就是好!(转载)

    贞观长歌;就是好!(转载)

    '电视酷评'贞观长歌,就是好!(转载)

    作者:牛唱挽歌 提交日期:2007…2…13 15:28:00

    作者:谈古论金回复日期:2007…2…1300:50:40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朝代

    雇周大编剧

    编就得编最白菜的剧本

    大清直接穿越

    最近也得宋明

    什么争储呀,阴谋呀,言情呀

    能给他套上的全给他套上

    大殿上摆一龙椅(儿),上边坐一寒腿

    旁边再站一个美女公主

    装可爱,特风骚的那种

    朝臣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跪那说:

    谢万岁爷~

    一口地道的奴才(儿)腔

    倍(儿)有面子

    边疆再养一群突厥

    一年光赔粮食就得几十万担

    再建一支飞虎军

    二十四小时候着

    就是一个字(儿) 贱~

    打个仗就得哭上好几天

    大军出征不是没粮食就是没地图

    你要是只穿身八旗盔甲

    你都不好意思主动跟人家突厥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电视剧,吴导得拍多少集吧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四五十集吧

    四五十集 那是前期

    82集起

    你还别嫌多 还不剪辑

    你得研究CCTV-1的BT心理

    愿意播前期四五十集的主

    根本不在乎再多播四五十集

    什么叫和谐社会 你知道吗?

    和谐社会就是拍什么东西 都拍最和谐的 不拍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电视剧的口号(儿)就是

    不求最好 但求最和谐

    作者:hehe22122回复日期:2007…2…1315:37:10

    看历史,看《贞观之治》

    看情节,看《贞观长歌》

    在自己能分辨历史的情况下,我选《贞观长歌》。

    作者:兰亭之舟回复日期:2007…2…1315:59:24

    朝臣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跪那说:

    谢万岁爷~

    一口地道的奴才(儿)腔

    倍(儿)有面子

    作者:abyss0回复日期:2007…2…1316:43:58

    牛人~~orz

    作者:鄙视孙菲菲回复日期:2007…2…1317:04:51

    就冲里面的安康公主我就得转台。一把年纪的半老徐娘还扭捏作态,媚眼乱飞我就头大。这哪是公主,满脸风尘气,有鸡相

    作者:牛唱挽歌回复日期:2007…2…1317:11:56

    作者:小忽雷回复日期:2007…2…12:03:41

    观贞观长歌有感

    前日惊闻消息出,黄金时段播贞观。

    银屏尽滥金钱尾,斗角勾心奴婢颜。

    媒体纷纷夸砥柱,于今拭目前席看。

    初观人物心迷惑,再辨内容震魂魄。

    文皇即位知天命,罗艺原为十全核。

    不堪形象岂唐张,承乾八岁七尺长。

    或因隋乱亡礼教,远逊北里是安康。

    文德争风后宫乱,军机处立三省散。

    治平功绩安可寻,虚假言情占多半。

    我观此剧心骨悲,太平谁致应歌谁?

    置疑声声声见起,吴导子牛出语奇。

    本剧编排最严谨,尽心竭力诚上品。

    明星大腕不足夸,反复披阅众专家。

    史实求真最着力,求疵如同卵击石。

    君不见,贞观廿载多英雄,勃发英气诚唐风,百代虽往至今崇。

    江河万古长向东,可笑蚍蜉总费功。

    功名富贵若常在,唐宫从此是清宫。

    作者:牛唱挽歌回复日期:2007…2…1317:13:08

    作者:白白的白衬衣回复日期:2007…2…101:25:42

    送一幅对联给《贞观之歌》

    上联:此女何方怨妇?难道琼瑶执手吴导?

    下联:这是哪朝天子?不辨黑黄却戴鸡冠?

    横批:真人间好剧,竟无语凝噎

    作者:wx11081回复日期:2007…2…1317:19:40

    好

    气不平,心痛甚,只恨我辈无能,未使国家强盛,未能重现汉唐,致使今朝,不见盛唐

    作者:似冰如玉回复日期:2007…2…1317:57:40

    是讨厌辫子戏,真可气

    作者:zh27850回复日期:2007…2…1320:52:58

   


作品相关 架空巨做;贞观长歌;转载)

    架空巨做;贞观长歌;转载)

    作者:瀚海银沙回复日期:2007…1…3017:51:55

    作者:盛世唐风回复日期:2007…1…3017:33:12

    我想知道吴大导演和他编剧组在这部架空历史的yy之作中,是否考虑过李承乾和李恪二人年龄增加后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二人在玄武门政变中的事迹,以片中李恪的心计在至少提前十年得到和经营封邑对储位之争带来的影响。不考虑这些问题,二人此时是成人的就完全不合理。

    ——————————————————————————————————————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吴大导演心目中的小李本是个与世无争的情种,一心一意只想和那啥淑妃远离红尘、白头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只羡鸳鸯不羡仙,无奈时势造英雄,于是他成了天策上将。但是这时候的小李呢,嗯,对皇位没有任何兴趣,同时约束儿子不要胡来,所以李恪再精明也没办法……

    谁知道太子gg始终不肯放过小李,始终认为小李有夺天下之心,于是他绑架了淑妃(说不定淑妃这时候正怀孕呢),企图逼迫小李交出一切权力。然后小李为了营救自己最爱的女人,华丽丽的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刀光剑影手足相残的惨剧中,小李满身是血的冲进东宫,抱出了淑妃。然而此时的淑妃由于心情激动加上被囚禁的太久待遇不好,于是早产了——而且还是难产!然后就在东宫生下了安康公主,小李就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女儿登上了大唐的皇位!

    够狗血吧?够bh吧?

    听闻此片号称要展现大唐帝国的和平崛起,贴近时局。可笑的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国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就建立地区霸权,而唐太宗时期就把临近的国家都打了一遍,不臣服的就要灭国,这叫和平崛起吗?此片定位就不对。

    作者:盛世唐风回复日期:2007…1…3018:40:52

    中间故事。。。。。。总之在626年的某天,淑妃生下了安康公主,然后魔王出现抓走了淑妃,李世民要去救人,但个人的力量不是魔王的对手,不过危难关头创世神出现了,给了李世民这件事件神器和可以打败魔王的合体术,李世民就带着子女进入神器苦修20载,李世民练成了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的葵花宝典,李承乾和李恪练成了合体术,安康公主修成了女神的召唤。但是他们赶到玄武门的时候已经晚了,几天已经完成。其实魔王两个是同性恋,他们合二人之力造了个魔王卵,并将祭天得到力量给了魔王卵。经过惨烈的战斗,它们消灭了魔王。不过在战斗中,李承乾李恪共同的初恋情人xxx为了他们在战斗中牺牲了,二人都认为是对方的责任,一次反目为仇。而为了封印魔王卵安康耗尽魔力陷入了长眠。

    这就是《贞观长歌》的背景。

    有碟或者有视频的筒子们,大家可以看一下片头的顾问名单,然后百度一下,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吴大导演口中的“唐史”专家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冯尔康,193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1962年南开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一度为台湾暨南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现兼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有专著与合著编著三十余种,自撰有《雍正传》、《清史史料学》、《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中国古代宗族和祠堂》、《古人生活剪影》、《清人生活漫步》、《顾真斋文丛》、《曹雪芹和红楼梦》,主编并撰写《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清人社会生活》、《中国宗族社会》、《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等书。撰有文论约二百篇,发表在《历史研究》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等刊物上。

作品相关 转:张中丞传后叙

    转:张中丞传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

    【题解】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玄宗开元末进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令,调真源县令。安史乱起,张巡在雍丘一带起兵抗击,后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肃宗至德二载(757)城破被俘,与部将三十六人同时殉难。乱平以后,朝廷小人竭力散布张许降贼有罪的流言,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感愤于此,遂于元和二年(807)继李翰撰《张巡传》(今佚)之后,写了这篇后叙,为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颂歌。全文感情激荡,褒贬分明,议论叙事互为表里,不分宾主,其“截然五段,不用钩连,而神气流注,章法浑成”(高步瀛《唐宋文举要》引方苞语)。文中关于南霁云拒食断指、抽矢射塔,张巡诵读《汉书》、起旋众泣等细节描写颊上添毫,传神写意,形象栩栩如生,光采照人。中丞,张巡驻守睢阳时朝廷所加的官衔。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1],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2],得李翰所为《张巡传》[3]。翰以文章自名[4],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5],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6]。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7],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8],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9]。两家子弟材智下[10],不能通知二父志[11],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12],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13],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14]。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15],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16]。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嬴之余[17],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18]!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19],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yin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20],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21]。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22],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23],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24],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