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876章

幻之盛唐-第876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与喀尔巴氏族关系密切的那些部众,被杀鸡儆猴的焚毁城邑和聚落,成年男女都被卖为奴隶外,其余的部族,只要交出足够分量的人质和惩罚性的贡品后,他们残余下来的战士也强制被加入了王军的讨伐队伍中。

    最后一座边境城市外,紧闭的城门上高悬的是入城交涉使者的头颅。

    越过边境的万余名罗马军队高举着鹰旗,排成了“凹”字形阵型,伸出的两翼全部由各军区戍兵和伊苏利亚、卡帕多西亚的轻装士卒组成,而连接两翼的横阵由四千名野战军团重步兵组成。

    “就在此刻了,野战军团全速渡河”

    来自黑海之滨的军区将军巴萨尔斯,捂着战斗后留下的伤口高喊到。

    “把预备的骑兵军团士兵也全部投入进去”

    “虽然喀尔巴人已经失败了,但是我们决不能让凯撒和罗马蒙羞。。”

    四千野战军团的生力军在得到号令后,加快了脚步,争先跳入混浊的河流中,朝着对岸冲锋而去。

    那些马扎儿部族骑手,斯拉夫奴兵们刚刚各自吹响号角,纷纷跃出准备肉搏之时,正面的伊苏利亚弓手则快速而凶猛得射出了遮天蔽日的箭雨,用铁洗刷着暴露防御位置的敌人的肉体。

    “卡萨勇士们,把你们的马儿全部圈在这片树林旁,大伙儿步行拔刀迎战敌人”

    具有匈人血统的苏伦将军高喊着,

    “这将是希腊人的葬身地。。”

    他第一个举着弯刀和圆盾,呐喊着砍断了数名迎面而来的拜占庭重步兵的躯体,率着后继的斯拉夫奴兵和对方冲撞在了一起。

    数千人在沿岸的滩涂和草地上扭打着,对刺着,他们浑身沾满了血迹和泥巴,唯一闪光得只有手中的刀剑。

    突然一种尖锐的声音,刺破了草原风中厮杀的声浪,天空中刷拉拉的落下了密集的短矢,覆盖了拜占庭人所处的战场,连带少量纠缠在一起的斯拉夫奴兵,一起贯穿射倒在地上。

    将军巴萨尔斯,骑马的军团旗手,几乎是胸口和大腿一起中箭,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重重的栽落在地上。

    “该死是赛里斯弩手,这么快就追上来了。。”

    见到这一幕,将军巴萨尔斯觉得自己已经凝结的伤口,突突的仿佛要重新胀裂开来,怒吼道

    “举盾,结成龟甲阵。。”

    就看见这些黑发黄肤的东方士兵,纷纷下马列阵,重新斜斜的举起弩弓,再次发射。

    。。。。。。。。。。。。。。。。

    河西号称阡陌万里,群畜绵连的沃饶之地,而凉州无疑是身兼这种沃饶望要的富集之地,通过更进一步利益交换,敲定了一揽子扶持计划,用西征所获得战利品做担保,征募种子、牲畜、徕民,组织大规模的官屯和牧场,将这个河西腹地,打造成为安西开拓提供兵源、马匹、驮畜的大后方。

    因此,我在凉州境内走了十多天,我身边又多了两三千号人,主要是被他们父兄送来跑前程的军门子弟,或是被宣传蛊惑来投边报功的游侠儿什么的,以护送出境的名义编成一队,尾随我西去,

    由于地处中西往来要冲,这里也堪称人种博物之地,各种褐肤白肌,深目高鼻,卷发穹须直属的胡羯人种特征,都可以再这里看到。

    这里也是西北佛门昌盛的地区,大小城邑里,历代沿袭下来各色形制各异的佛寺佛塔,比比皆是,就算走在大道上,沿路所见最多的,也是各色浮屠的塔顶,武威城更被号称做百塔之城。

    因此少不得,游览了一番北朝十六国开建的天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中土的第一位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驻锡译经的罗什寺藏骨圣塔什么,顺便留下一大堆到处一游的题刻和壁绘。还赞助举办了两场法会,

    到了凉州与甘州交界,宽广无垠的张掖大草原上,我再次停了下来。

    远离了城邑人居地的烟火气息,天空格外的澄净清明,绿野如织的大地上,清风拂来花涛如海,遥远的天边是终年冰雪不化的祁连山脉,形同一条细细的白线,将天与地隔断开来。

    一阵阵原野清风,将生如夏花的清香和草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呼吸起来格外惬意。在暖风熏熏,芳草恓恓中,我懒洋洋的躺在如毯的草面上假憩。

    旁边是小丫头和哥舒小姐妹在欢快打滚的不亦乐乎,小白狼也被放了出来,在空旷的草野上,象兴奋的猎狗一样的撒欢嬉戏个不停,不时叼回一些诸如老鼠、蛤蟆什么奇奇怪挂的东西,突如其然的丢在女孩儿们的脚下。惹得一阵叫骂声。

    我的头直接枕在一身男装的林素昔大腿上,窥视着宽松下摆露出出来玲珑曲线,听她给我念私信,

    阿蛮来的家书中,说的都是几个孩子的琐事儿,比如萌萌格外都能吃能睡,需要給她找新的乳娘;思雅离开瑶娘之后,很有些不适应,夜里老是哭醒;

    初晴来书说,我走后没多久,小苹果她姐姐就和永王家的前郡主,住到了一起,偶尔大白天也不见人出来。

    哥舒大姐为我生的第二个女儿取名为潇潇,小名叫筱娘;而阿蛮为我生的嫡子,则被取名为蓬莱,小名也叫爽儿,寄意超然无忧如仙;萧雪姿为我生的第四个孩子也是女儿,取名飒莎,小名叫颖娘,

    这样看来梁氏虽然有了好几个血嗣,却仍旧是男丁单薄的情景,因为这次回乡探亲之行,也有路上继续加班加点,制造后代的需求。

    想到这里,忽然听到驾马声声,只见山川如画,草踏芳菲中,一个窈窕有致的身影骑着马忽远而至,矫捷的从马背上一跃而起,猛然将我重新扑倒在地,口鼻之中具是女人熟悉的体息。

    。。。。。。。。。。。。。。。。。。。

    意大利半岛,罗马城。

    罗兰一行从觐见圣座,所得到震撼和惊喜中,恢复过来,通过合适的代理人,付出一些价值不菲的贡礼后,他成功的在圣光大厅见到了当代的圣座之主。

    作为当代硕果仅存的帕拉丁,圣座司提凡三世,也对这位年轻的前圣名骑士,也充满了热情和期待,而让整个觐见和赐福的过程,充斥虔诚而幸福的意味,他甚至劳动御体亲自为罗兰弥撒赐名,加上的“杜朗达尔”的后缀,意为神圣荆棘。

    他还得到组建使用圣名头衔的武装,保护教会和信徒的许可。虽然只是空泛的头衔,缺少任何实质内容,但他觉得自己心中的道路,又明确了一些。

    却看见罗马外城已经是衣服忙碌喧嚣的庆典气氛,人们都穿上了颜色鲜艳的服装,一些富人甚至穿戴其长袍桂冠等,具有古罗马的风格的饰物,由仆人和侍女提着熏香,坐着软轿子慢慢的沿着河岸游览。

    用木头和废料,重新修补过的城墙上,也挂上了彩色的旗幡,

    自从教廷重新回归罗马皇帝的羊圈中之后,一些因为宗教或是经济原因,被废止的节日和风俗,随着日渐繁荣起来的市面和朝圣活动,也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复兴。

    在古罗马王政时期,四世纪初,节庆日超过175天,共和时期有固定日期的节日也有120天之多,古罗马人几乎是三天两头过节。

    有阿波罗节,每年7月,长达8天。创始于前204年有所谓大神母节。在帝国时期,节日娱乐活动几乎成了平民日常的活动。如运动会由最初的8天变为16天。宗教性节日也不少,3月15日是岁序女神安娜。珀壬娜节。6月13日是封斋节前礼拜日,有一连3天的庆祝活动。

    还有名目繁多的节日:牧神节、基利努斯神节、农神界、俄普斯女神节、圣像节等。最精彩的是12月26日~29日的小丑节,这期间,人不分高低贵贱,神父会被选为小丑,庄严的弥撒也会变为闹剧,纯粹属于平民的一种发泄式狂欢。

    但自从进入帝国崩溃后的黑暗中世纪,这些节日大都消亡,只存在历史记载中,只有少数被流传下来。

    比如今天这个,庆祝公元前753年母狼双子为罗马城奠基的建城日,市政管理部门举办了诸多的庆典项目,因此街头路口总能遇上,吃饱了就在不停吹拉弹唱的行游诗人和器乐艺人,让各种欢快的声调和口音,充斥在街道上。

    各种布篷、草顶、木架、乃至砖石廊柱下的酒馆和饮食铺子里,总是不缺乏涌动的人头和畅饮的声响。

    得到确切的消息的罗兰,也才有心思,重新审视这座昔日的辉煌之地,如今的神圣之城。

    在觐见圣座之前,他刚刚用一笔相对优惠的价钱,从那些赛里斯人手中,买到五百名精壮法兰克俘虏的效忠,同时他们还将提供贷款,资助罗兰购买相应的武装和军备物资。

    这是一个看起来互利的协约,赛里斯人的地中海商贸圈,需要一个在法兰克人上层中打开的突破口,而罗兰也获得重新复兴家业的第一笔资本和部下。

    虽然他的随从之一,费康年轻教士杜洛杜斯,曾经提出过,根据昔日并肩作战的情谊,投入到奥西特里雅公爵查理曼大王子的阵营,以布列塔尼亚边区正统继承人的身份为其奔走呐喊,创造以重新夺回家业的契机。

    虽然两位王子名下的军队并未公开宣战,但是各自所代表的阵营,都在不遗余力的拉拢和裹挟更多的贵族领主,加入自己的势力。

    在这种大势的涌动下,国内众多贵族封臣的家族,也开始纷纷结党抱团选择直接的立场,或是以其中一方的旗号,针对对曾经敌对过,或是素有嫌隙的临近领主、家族,进行的血亲复仇,乃至发起家族战争。

    但罗兰并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加入查理曼的麾下,能够得到多少重视并发挥相应的作用,法兰克人最崇尚武功,但是武功需要拥有足够的部下和追随者来夺取。毕竟,狮子是不会与一只羔羊做伙伴的。

    内城的城门下,罗兰再次遇到了作为赛里斯人中为数不多的基督徒唐一刀

    “让我好好招待你把,我知道哪里有最正宗的赛里斯美食。而不是那种用来骗人的本地食材”

    他也刚刚结束在主教孔特诺利亚主持下的圣餐仪式,对罗兰热情的招呼道

    随着罗马城重归帝国的版图,以及北方道路的安定和通畅,拜占庭人发动数万人用半年时间重修了从威尼斯到罗马的山中大道,并且出动军队,将分布在意大利半岛北方那些桀骜不驯,时常客串强盗的山中蛮族讨平或收归麾下,重新变成温顺的帝国臣民之后。

    再加上,入驻的赛里斯人工匠,重新疏浚了部分古代遗存的下水道和引水渠,开挖了多个大型露天蓄水池,让人口密集而产生的疾病和火灾的风险大为减小,因此随着纷纷涌入的外来者,罗马城的复兴,视乎变得指日可待。

    因此随着居留人口的增加,大片供应商人、朝圣者、旅人的旅社、行栈,在破旧的城墙下,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提供者从意大利本土饮食,到拜占庭风味,甚至是赛里斯菜的各色服务。

    手艺工匠、ji女、流浪艺人等,也在这些地方扎堆,乱糟糟的形成了庄严肃穆的内城,宏伟而整齐的残余外城,行程截然不同的繁荣。

    “赞美上帝,赐予我们这种美味的食材。。。”

    不多久,年轻教士杜洛杜斯,挥动木勺子大口吞吃着用扇贝和海菜煮出来的汤条子,露出一种幸福的神色。

    “喂喂,你要搞清楚,这些东西都是那些不信上帝的国人带来的。。”

    唐一刀忍不住吐糟道。

    “和你们的天主什么,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唐人船团的远征,作为数百年后才会有入侵西西里的阿拉伯人带来的面条雏形,提前出现在了意大利半岛上,短短时间内就迅速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和新宠。

    将细磨的麦粉和碱水擀成薄面片再叠切成条子,就是最早的面条。

    焦香或是干硬的面包,很快被这种柔软滑腻劲道的食物所打败,更别说它的便捷性,煮熟晒干或是油炒的细条子,是很好的航海或行军食品,只要水沾手指一捞就是一顿果腹,生火煮碗汤就可以泡上一碗珍馐。

    店家准备他们所需的主食,只用十几个呼吸的时间而已。按照各自喜好的口味,加入事先煮在汤锅里的甜蒜泥、熏肉片、葡萄干、松仁、用橄榄油煸过得胡萝卜、洋葱、西芹碎丁,茄子、杏仁酥、干酪杂烩等本地配料。

    供给上层人士的面食里,还和了羊奶、菠菜、丁香末和盐,做成精致而美观的形状,像其他来自东方的奢侈品一般,卖出不菲的价格。

    这里还提供了赛里斯人带来另一种饮食方式,他们将烤过的发面饼切成细细的条子,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