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830章

幻之盛唐-第830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目前的基调,营造和管理还是在枢密院和军队,政事堂有部分调用的权限,但具体的细节,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自己的部门或者利益派系争一争的。

    比如朝廷中枢和地方上,有资格使用电报资源的衙署部门规格界定,职官品秩的具体规定,使用电报线路的优先次序,使用程序和奖罚办法,。。。

    还有皇帝有意在通政司名下增设一名正五品传奏使,专门则负责协调地方使用电讯线路的申请,光是这个职位,就足够让人抢破头的。

    而作为创始者的我,以及背后的龙武军集团,在这套体系内是有着最优先的天然权益,如果龙武军利益外围真有需要的话,可以通过在军队中的身份,在体系内间接借助这些信息资源,只要稍微分润一些,足以让他们在大唐的社会经济领域上就远远领先别人。

    所以说,赵合德他们想要不被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新锐势力所抛弃的话,就只能继续死心塌地的追随在龙武军集团周围。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躲在家里荒怠公事,照样也会有是非找上门来,好在这些年内内外外也经营了不少代理人,足以在我不在台面的时候,应付大多数情况。

    就像刚刚又有人提议,对藩国开售兵之禁,一方面扶持这些屏藩,另一方面以出入弥补国用。但出主意的人并不是什么好心,甚至是包藏祸害,但反对最强烈的也不是好鸟。

    事实上反对最得力的,反而是那些参与走私兵器及精铁的利益集团,无他,一旦开禁之后他们依靠权势和人脉编织起来的,奇货可居的走私渠道将遭到巨大的利益损失。

    我名下的南海邑司,每年都要通过名目众多的下线商号,对海外输出数百万斤各种成色,从铁砂、粗锭等半成品铁制品到工具、刀剑等成品铁器,还有少量深加工精钢长短兵器。

    只要把持住基本的技术垄断和资源产地,再从生产和渠道成本上挤压和主导市场,仅仅依靠这些限量输出铁器,是很难某地局部形成足够对抗南海都督府的武装带差的。

    。。。。。。。。。

    刚刚一起用过推迟的午膳,喝了女人亲手调煮的团茶,吴中女子独有的风味意蕴,从丝丝溢溢的茶香中慢慢品味出来,不由让人惬意深深吸了口气。

    “国库有没钱了。。”

    皇帝小白苦笑的自言自语道,任由沈惠妃轻轻揉捏他看批奏看的酸疼无比的膀子。

    “这些年朝廷的进项算是不少了,可是国家用钱的地方却也是只多不少。。”

    虽然经过这几年的励精图治,国库收入很是涨了一大截,可是花费的地方也变得更多了,手中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额度,那些宰臣们的眼光和气魄也开始水涨船高,一个接一个的大计划和宏伟构想,像是雨后春笋一般的呈递上来,而且朝野内外,都有人鼓吹呐喊,生怕不能就此名垂千古。

    可是昔日执政的后续投入,却是一点都能因此荒废,甚至还要有所追加,有些新事物可谓一开始初见成效,就自然而然会迫使人不得不全力投入进去,否者就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了。

    更多的电报线路的铺设和沿途维护安置,新军制整顿后期的大规模武备换装,南北漕运的清淤扩容和官漕的海陆之争,兴修更多水力灌溉设施与漕运用水流量的矛盾,千头万绪的将从中枢到地方的各种利益纠缠搅扰在一起,让这位陛下圣裁取舍。

    国家安定财政好转,大家伸手要钱诉苦的声音不绝于朝堂,而且理由都无比的充分,往往腾挪来辗转去,多半又是从内府的大盈库帮衬到了司农寺的左藏库,让天家内孥为国事掏了不少腰包。

    好在这些年通过官椎局、市舶司两衙的经营分成,光是广南一地,就可为宫内省进项近百万缗的财帛贵货,除掉人事周转输送的物耗,真正落到宫库的大概有六十到七十万缗不等;次之为登州两衙五六十万缗,其他沿海各州埠,亦有不同程度的进项。

    所以皇帝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移居的方式慢慢将主体大殿之外,历年荒废倾塌的宫室逐一修缮起来,还有闲余会宴群臣,大颁赐物以恩结内外人心。但是老这样子倒贴,他这个皇帝也做得不免没什么滋味。

    虽然一直被人劝谏,过于倚重某个臣子,对为君之道不是好事,而且也有损于君臣相容的默契,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要去想,如果是那个人,恐怕就有变通的办法了。

    “还有人开始逢上劝进,效法上皇天子封禅的典故。。”

    他又忍不住在女人面前多说了一句。

    “说是四海威孚。。”

    说实话,虽然口上说谨防假借国事之名兴劳民伤财之役,但是私下还是有点动心的,要知道自古往今来,有资格泰山封禅,告诸上天宏业德政的天子,也就那么寥寥几位。却无不是史家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帝王典范。

    但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筹备封禅大典对正在安西进行的战事来说,就是诛心而论,天子封禅祭告上天,那是四海定鼎的盛世,你却边域鼓动烽火,这是打你自己的嘴巴还是打天子的脸面。

    更有人在进言中暗示,反正西北路已经有了些许自足的余力,只要将投入安西一路的财力物力,稍稍挪减一些,泰山封禅所需供奉应迎,完全可以无需烦扰地方的。

    “呆在宫中日久,臣妾倒有些想出去走走。。”

    女人聪慧神领婉言道

    有时候皇帝不好表态,皇宫中几乎没有新鲜的秘密,言行起居都有人密切关注的,过于强调或是关注某件事,都会成为朝中波澜的风向标,因此通过枕边人老夫老妻的默契,由她之口放出一些风去,让那位府上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些杂音。

    这样皇帝也可以一直不用表态,保持对事态的最终掌握。

作品相关 第六百五十章再乱

    第六百五十章再乱

    从某些方面说,可萨人是游牧民族中最接近文明开化的典范,虽然还保留了大量的游牧民族的传统和风俗残余,甚至比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更加出色。他们有宏伟的城市和完善的城市公共设施,及其乡村水利灌溉系统。

    可萨汗国统治的中心地区是伏尔加河下游和顿河盆地,位于后世西南俄罗斯的捷列克草原则是其中的核心腹地,每年春夏,可汗及其扈从贵族和军队组成的部帐集团,都会从这里出发巡游自己版图内的疆土,并接受当地部族的觐见和贡赋,然后在深秋前回到首都伊迪尔过冬。

    斯拉夫奴隶是这个国家主要的贸易产品之一,但更多的贸易产品来自国外。北欧人,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贸易通过伏尔加河上的航线完成。

    也让这个国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和民族风貌,既有大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族季节性聚居点和贸易站,也有众多商业化城市,及其城市周边定居乡村市镇所组成的农业灌溉区,既有繁忙的河流海路航运,也有季节性的草原商队马帮。

    它的崛起,得力于他沟通东西交通的地理位置。而这条商路的重新开辟,实为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商业战争的结果。在750年前后,阿拉伯人已完全控制红海,波斯湾和横跨大陆的亚洲商路,他们就从对拜占庭的贸易中榨取捐税,迫使希腊商人付出高价。

    所以,拜占庭帝国努力使经过中亚而不受阿拉伯人控制的北方商路开放。后来,人们逐渐采用了另一条更北的北方商路。这条路线自印度和中国,沿阿姆河顺流而下,到咸海,绕里海北岸,过乌拉尔河口的萨拉坎谷,达伏尔加河河口的伊迪尔,从那里上至萨来,下行顿河到亚速夫海的罗斯托夫。这条路至少有三项优点:

    作为可萨汗国所处的大陆贸易北线,既可以避开南方阿拉比亚人把持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可以利用北方纵横密布的河流和连绵的草原带来的交通便利,更不用受到山地部族的威胁和袭掠。事实上,自从大唐和可萨开始官方意义上的国家贸易后,这条路线上任何敢于有损于两国贸易利益的行径,将受到两大国家毫不留情的剿杀。

    而往来其中的商人,也能很容易从当地部族的贸易战和军事屯垦据点中获得援助和庇护,虽然这种援助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队来往于这条北方路线上,可萨首都伊迪尔成为繁荣的国际商业城市,商业税收成为可萨汗国最重要的财政收入。

    可萨汗国的统治和财富依赖于通向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国的商路,这就决定了它同两大强国的关系,一方面是互相利用,另一方面又是互相冲突。但是随着大唐的介入,阿拉伯人的影响逐渐被排斥出去。

    长期处于大陆贸易的北线,让这个国家很容易受到大量外来文明元素的潜移默化,信仰希伯来教,也可以说是这么一个走向文明过程中的产物。与拜占庭长期交流和结盟,让这个国家基督徒不在少数,成为一个重要的主教区。而受到阿巴斯王朝迫害,而纷纷逃入可萨境内的穆斯林,则成为另一种重要的信仰势力。

    在可汗及其贵族的上层统治者的庇护和约束下,他们相安无事的共处在一座城市中,以既有竞争亦有分工的方式维系着这个国家的活力。作为首都伊迪尔城,无疑是这种特征的最典型代表,

    但是在这个冬天,这是一个注定要在伊迪尔人记忆中充满血泪的夜晚。贵族会议上内定的继承人伊萨里汗被政敌暗杀在家宴上。

    不久之后另一支王姓家族巴利萨汗的宅邸被暴怒的士兵围攻,短暂的抵抗后随即被全家杀死,割下头颅抛在大街上。

    另一支吓破胆的穆尔家族,丢下妻子儿女,在亲信的护卫下没命的逃出城去,随后不知所踪。

    而葛塞汗带着中队追随者,则死在街头暗杀中。

    以伊萨里汗被毒杀为导火索,对王位拥有竞争关系的几个家族随即都陷入仇恨循环的杀戮和死亡中,就算明知对方无关,但是为了王位,而不惜将罪名安在对方头上,以获得名正言顺剪除对手的理由。

    死去的伊萨里汗和葛塞旧部则成为动乱最大的推动者。

    虽然他们身后的主人已经死了,或者失踪,但是这些绝望的部曲们,却才刚刚开始他们杀戮与破坏的盛宴,在未来一片黑暗的深渊中,他们不介意用四千最后的行动,将更多人拉下地域。

    在他们影响和带动下,那些六神无主的呆在军营里城防士兵们,也开始走上街头,用一块布蒙上脸,然后肆意而快意的成群结对抢劫任何看上眼存在。

    贵族之间昔日的旧怨也被煽动起来,籍以混乱的掩护和拨乱反正的理由,闯进政治对手和仇人的家里,夺走对方的一切,然后自己的宅邸被其他人攻击和烧毁。

    站在王宫最高处的塔楼上,披着狐裘大氅的王后独孤雯站在寒风中,正听着冒死越过冰面前来报信的侍从的,望着城中星星点点蔓延开来的火焰和烟柱,起初的火焰分布还像凌晨的寥落之星,很快接连成片,弥漫成海,红色的大火像潮水一般四溢而出,天空中翻腾的浓烟渐渐汇聚成一条条面目狰狞的黑龙,扭曲地嘶鸣着。

    无论是宫殿、修道院、豪宅和广场,集市,但凡有财富聚集和富人存在的地方,就少不了抢劫和杀戮。空气中随风送过来是混合血腥的焦味。

    而城中的基督教士、犹太拉比、伊斯兰阿訇和萨满的祭司,则只能满满地跪拜在自己的神祉前,祈求所有的神灵将这座城市从突如其来的浩劫中拯救出来。

    各种喊杀声也在逐渐的向王宫逼进,巨大的声响不停的从陆桥对岸的国库仓房传来,通过咫尺镜的观察,用巨大石块垒砌成的建筑,围满了高举火把的乱兵和暴民,他们狰狞的表情在火把蒸腾的烟气中扭曲着。

    原先应该保护城市的军队上至将军头人下至普通士兵一个不落地冲到了巨大的国库包铁正门前,用刀剑在门上疯狂击打着,许多人急不可待地用手推起了门结果断指随着刀光乱飞起来。

    几十名训练有素的士兵推着一门巨大的锥城车,轰隆隆地冲了过来,在人群的欢呼中一下下猛地撞击着坚固的铁门,门梁上的积灰落入了许多人的眼中和鼻孔里,灰色的烟雾在他们头上环绕着,诱发了阵阵剧烈的咳嗽——但是这些yu火攻心的人根本顾不上那么多了,他们眼睛中只有财富的金光

    宫廷中也是人心惶惶,紧逼的陆桥大门之后,是交头接耳串联的人影,因为试图向宫外传递消息的嫌疑,而被杀死的宫女和内侍已经超过七人,另外还有一位来自边远部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