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490章

幻之盛唐-第490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另一方面来说,相比那些同辈的姐妹们,小丫头可以说是他们婚姻幸福与否的一个榜样和风向标,可以和自己认可的人在一起,慢慢的培养长久生活的默契和感情,随心所欲的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又没有人可以预知争宠,更不用不在乎外界的眼光、非议和口实。

    当然了,作为幕后的支持者,我其实没必要出现在这里,只是却不过他们的恳求,来公开露个面而已。

    因为我的存在,他们的公主妻子,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找上门来,要知道他们家这些天子娇女中,可不乏听说老公去青楼,就敢带人马打上门的狠角色。

    对于其中大多数人,我也没有太多的印象,事实上除却少数在婚姻前,就拥有职务和事业的驸马,其他人都低调的很,最多也就在外地的时候,仗着家里的事业作威作福,回到长安还是得夹起尾巴做人。

    因此世人对这些驸马的印象,也大多数在年节朝拜的时候,那些打扮的珠光宝气,霓裳云鬓的公主身边一个重要的陪衬,以彰显天家是如何子孙繁茂,又是如何美满敦睦。

    想到这里,

    我却突然回忆很早以前混论坛看过的一个热门帖子,说是为什么女作者穿越清朝的如过江之鲫,但是穿越到唐朝这样女权风气高涨的时代,却寥寥无几,结果被点选最多的答案是:因为她们严重缺少自信,

    这些被现代优裕的生活养的白白胖胖宅女腐女们,实在没有信心竞争的过盛唐时代的女人们,也只有通古斯野人占据主流的时代,才会饥不择食的对审美没有太高的要求,而产生游刃有余的活跃空间。

    突然街道上一阵喧嚣,打断了我的沉思,那些驸马们神志还清醒的,也都一窝蜂,凑到了临街的一面栏杆上。

    一大群学子抱着神牌什么的,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的当街呼喊而过,还有更多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者,奔走前后大呼小叫的,青巾白璞的人流整整走了一刻钟才走完。

    虽然声音嘈杂听不清楚在喊什么,但很快就有家人送上来消息

    “公车上书。。。”

    “为周公请命。。。请归复神位。。。。”

    这个消息,顿时在众人中激起不同的反应。

    我却冷笑起来,作为之前儒家万世一系的祖师,辅佐武王开国,与武圣姜尚并列的周公姬旦,才是千百年来读书人膜拜的首圣,连孔子都自称后辈屈居其后。

    但是由于太上不喜欢周公作为周昭共和的摄政身份,前些年,才被正当英年的太上给请出文庙,将孔子扶正。。。。。。这些人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么,还是有人可以怂恿纵容,太上可还没去世呢。。。。。。

    。。。。。。。。。。。。。。。。。。。。。

作品相关 第四百二十九章 布局与黑市

    第四百二十九章  布局与黑市

    第四百二十九章 布局与黑市

    相比北地女子的丰美娇娆,宁凝自有一种水乡女儿的纤侬合度,却又不同采薇的纤柔致至。正好我沐汤回来看的一肚子火气,遇上她来交帐,掀其裙子,按在桌头上先解决了再说。

    “阿凝。。。。”

    我把头埋在她柔软的胸怀中,江南女儿所特有柔美秀致,随着水生花色一样的体息散发出来,总让我想起在荆南漆黑风凉的山林里,她浑身冰冷用一种孤弱无助的表情,穿着我的男装,在我怀里宛转承欢的取暖,然后一点点变热起来的情形。

    “关于宁家的事,你有什么看法么。。。”

    一边咬的她全身颤颤,一边含糊着说,

    她现在打理这我家在江南诸道的生理,大小数百家关系户,十几个大小商人集团的流转往来,动辄过手都是成千上万缗为单位,算是我家最有钱的女人,相处的时光反而不这么多了。

    虽然有些人比黄花的消瘦和憔悴,却似乎又有些乐此不疲,自有一种乐达知性的美丽。

    她也是我的女人中,最块找到自己存在的定位,并成功进入角色的一个,后来,往武陵夷招募山兵一戍南平的时候,她也用自己的关系出了不少力,现在是我好好犒劳她的时间。

    连报账都省了,直接滚在满。地散落的账本中,撕咬嬉戏。

    钦州宁氏也有很多支,既有留在。安南的土族,也有广南的海商世祖,更有在江南的开枝散叶的,因此与已经基本没落,只剩下祖宗余荫和声望的冯氏不同,也比不得冯越这样对家族没有多少归属感的破落户,要使用他们也要有限制的使用他们。

    接受宁氏的投效和依附,引进。他们,不过是给海南两府一司这些年旧有的格局,增加一些竞争活力而已,

    所谓环境改变人,有时候不够完善缺少制约的体。制,或者长期一成不变的格局,也会称为催生野心与私欲的土壤。既然已经拥有手下的忠诚,那更要给他们创造维系这种忠诚的外在条件。

    “他们拿了妾身的名头,想做什么。。。。听说前些年南海。几次大事中,输粮输捐出人出船的很是踊跃。。。。。所图的也不会小把”

    “安南大都护已经告老,同时离任的还有他的老。人,交州附近的日南、九真、象山等郡,都出了缺。。。。”

    我解释道。

    既然在南海有。名义也有实力,在南海进项也很多,除掉种田海贸矿产加工等正常营生的的进项,铸币、走私、贩人等黑色收入。

    就如后世大名鼎鼎的郑家,在海上每年光收保护费,就收了几百万银子一般。

    放在这个时代,各种中外海商大户,每年交到南海巡检的过关钱、通海钱,也有数十万缗,这还不包括那些中南、天竺小国每年交的贡金和物产,也不包括那些以官方名义收的厘金、例税、抽头、过水等公用钱。

    此外,那些在官方登记接受任务的私掠海贼集团,定期也会有各种珍奇贡物上缴换取贡献值,或者按照战利品十抽一后,获取合法销脏的许可,定期在万安州上陆接受维修和补给,用贡献值换取购买管制物品的权限,或者某方面土地物产的经营权。

    另外那些从事义从或是雇佣船只护航的也要额外交一笔保证金和定期的管理费,临时需要海南出船出人协助的,也要相应的费用,作为回报,南海都督府,也将按照往来信用等级和任务成功率,优先提供海运、补给、武装、贩运、收购、代售、竞拍等服务,并对相互的纷争进行协调和裁定。

    同样是市舶通海钱,象土生的唐人可以按照包年活包月来缴纳,各族的归化人就按照具体出海次数来交,而那些地道的海外胡商,就只能按照实际的数量和价值来缴纳,这也算是最原始的贸易壁垒了。通过控制产地和对某些货物的投入,海南甚至可以在广州甚至广南周边的管桂经略府,进行小范围的市场调控。隐性的打击试图破坏游戏规则的竞争者。

    但是,

    随着海南从直接参与竞争者的角色,迅速完成向幕后隐性垄断的管理角色的转变。其中也出了不少问题,随着军事扩张和影响力的增强,也带来监管体制上鞭长莫及的漏洞和缺失,在利益诱惑面前,各种度支混乱,一手遮天,中饱私囊,甚至卷款潜逃的事件一度层出不穷,让海南邑司和巡检司焦头烂额,扯皮不断,这种状况,直到各种附属学堂、中短期技工培训班,退伍的老军、童子营选拔淘汰下来的孤儿,大量投入海南的各级组织后,才有所好转。

    因为这些人一直受我门下的教育,现在在我的体系内做事,也许将来一辈子还要在我的体系内生活,

    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海商氏族,既然无法和组织严密,武装充足的海南直属商团竞争,也无法绕过官方身份设置的壁垒,许多人也变通的派出家族的支系,成为挂靠海南会社的外围组织,牺牲部分独立性以换取体系内的地位和优先权,也就不起奇怪了。宁氏家大业大宗支繁多,自持身份,并不算是较早放下身段的一家,也没起到带头的示范作用。

    所以作为姗姗来迟的会员之一,对比别人少了许多优惠条件。后来突然发现宁凝和我的渊源,急吼吼的攀附上来,想借助这个关系获得更多的东西,的心情也可以理解。特别是被我晾了他们两年后。

    “怎么可能。。。”

    她俯身吃吃笑了起来,笑的两团柔腻在我身上晃出耀眼的白浪。

    “让土族就地仕官,不怕尾大不掉么。。。又不是世袭优抚的藩司”

    我轻轻摩挲着她滑腻生香的脊背,一直深陷到那隆起中。

    “而且他们打算引援南海,从安南当地的土族稽地部和山忙氏手中夺回祖地,当然了,我甚至可以扶持他们在海上,或者在天南自立一国。。。。不过他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做第一代国主。。。。”

    “不要了。。。”

    她的眼神变得惊异而炽热起来,然后手指支这下巴,窝在我怀里想了一会,似乎心情却又冷却下来。

    “奴才不要自己的孩儿,受那些所谓亲族的摆布。。。能奉养身边,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就好。。。”

    当然,我打安南的主意,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贸交趾,还其他的用途。

    象交州的比景港附近,有后世著名的宏基煤矿,以盛产优质的军用无烟煤著称,对工业燃料需求很大的海南来说,是一个不错补益,还有海运的交通便利。交州境内,还有闻名于世的银、铜矿,所以才要费一番功夫和周折,打通安南大都护关节取得官方的名义,又借助当地的土族为呼应和协助,找到具体的位置进行开发,并修路把成品运输出来,然后拉拢收买地方官吏,一路保驾护航。

    作为继任的晁衡,照例要带一班自己的人到任上去的,但是晁衡长期在秘书监供事,结交的名士不少,但是愿意肯和他去安南那样,比岭南更偏远的苦厄之地,再加上前些年回国探亲,手上因此没有多少可用的人,为此我已经和他达成协议,他将会在京师两学三辅的体系里,挑上一批自愿追随的毕业生。只有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才富有对陌生之地的冒险精神。虽然等级高一些的长史、司马、判官、推官、兵马使等,不太可能一步到位,但是中下层的押衙、虞侯、巡官、监司、押藩官,还是可以胜任的。

    这些年,南海都督府也在安南联系上了一批人,虽然对大多数唐人来说,安南是比岭南更加偏僻的蛮荒之地,只有一些官场上不得志的倒霉蛋,才会被变相的发配到那里。但是如果有上头的支持,又有土族为呼应,再加上南海为外援,也不乏作出一番事业的土壤和空间。

    虽然这些人在仕途上不怎么得意,颇有些混日子等告老的味道,但对能够改善自身境况的作为,还是颇感兴趣的。比如他们就很欢迎海南在自己的地界内寻矿开矿,这不但意味这政绩和更好的考评,也能为自己带来不菲的收益,仕途不指望了,那囊中丰厚一些也好,至于那些在挖矿开路中被劳役致死的土人,好象没人会在意他们怎么想。

    。。。。。。。。。。。。。。。。。。。。。。。。。。。

    “黄州刺史,把朝廷派去各地给陛下祈福的巫女给杀了。。。”

    刚消了火,起来看今天朝议的副本,看的让人昏昏欲睡,只有这个消息让我稍稍有些振奋。

    在我的影响下,太子小白至少不会象历史上那样崇奉宗教,把外敌的退走,寄希望与鬼神之事上,不过肃宗还是很历史上一样的喜欢鬼神之道,特别是在国事日益稳定之后。

    由于肃宗身体有恙,新进的宰相王与,馋进说是国家的山川有碍,特地派众多巫女,到天下的名山大川去宦官与女巫乘驿马分别去祷告为肃宗祈福,但是这些年轻貌美巫女们的来历似乎很可疑,作风也不怎么好,到处招蜂引蝶,吸引了一帮浪荡子追随其后,借着朝廷的名头到处勒索卡拿,在所经过的地方烦扰州县官吏百姓,索要财物,变成地方一大害。

    其中在黄州有一女巫,年轻漂亮,身后跟随着数十名无赖少年,为害尤其严重,到了黄州,住在驿站的馆舍中。黄州刺史左震早晨来到驿站,见到馆舍的门闩锁着,打不开,左震大怒,砸坏门锁而入,把女巫拉出来在台阶下立刻杀掉,所跟从的无赖少年也全部打死。

    检查女巫所贪污的财物,多达数十万,左震把此事上奏给朝廷,并且请求用这些赃物代替贫民百姓的租赋,打发宦官返回京师,得到消息的肃宗皇帝,甚至无法问左震的罪,直接在朝会被一群臣子恼的当场宣布提前退朝。

    “神策军想在北苑搞演习。。。。要求让道通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