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479章

幻之盛唐-第479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组成船队,与大食国进行交涉,并寻找比大食更遥远的“遍地珠玉,河淌金沙”的极西之地去。

    “虽天际穷发不毛之地,无不可通之理焉”,

    “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

    我这两天,都在咀嚼着联合请命书上这两句话,思。索着怎么从官方讨以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广州可比不上西北的威胁,可以拉人做点小动作,广州对大多数朝臣来说实在太遥远了,更别说更遥远到不知所谓的昆仑国。

    各国海盗袭广州的理由已经用过了,借着打击。海盗的由头,冯越拉虎皮做大旗,组成舰队把天竺沿海的小国,都给宣威或者说是教训了一遍。

    此时的天竺,可。没有后世阿三夜郎自大式的牛皮哄哄,还是被称为五方天竺的百国千城,众多土王诸侯领主,按照不同的宗教族群大混战的时代。王国林立,强国控制弱国,小国依附大国,依附关系变化无常。一国之内,王权、政权、地权、赋税征收权,也分散在不同的阶级手中。

    而自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笈多王朝的迦腻色迦王,塔内萨尔王朝的戒日王之后,最有可能称霸天竺的帝那伏帝国王——阿罗那顺,头脑发热的派人袭击唐朝使团,结果被唐朝驻天竺的正使王玄策,借西域吐蕃兵从东天竺的老家,一直推到中天竺给活抓回来,成为太宗昭陵站岗的十二过君王之一以后,五方天竺国,就再没有出像样的强大政权。

    现今最大规模的战事,就是帝那伏帝灭亡后,东天竺新崛起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库塔三个较大国家,还在为争夺戒日王朝留下的旧都——曲女城而征战不休

    而在五方天竺中,又以南天竺的诸侯最为孱弱,而南天竺的诸侯,又以沿海列国最富,对海贸之利的依赖也最大。

    因此,在巡游过程中,除了靠近室里佛势国的地区外,真正需要动用武力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见到庞大的船队,先派人送来瓜果羊酒来,然后再派大臣请示交涉。

    没被教训过的,也多表示出相当的姿态,比如开市留舶、官方特定项目的贸易许可,指给居留区和晒帆补水地,许给寺庙的土地,营建堡寨设施,乃至在其国内设立官方的会馆、行栈、经营百业的优先权,派人参与港口管理,共同开发矿藏、物产等等,已经没那么好下手了了。

    至于那些人口不过万许的小国,倒也不在乎攀比谁卖国卖的更彻底而已,也有心安理得接受被保护国身份的。

    此外还有另一个问题。

    南天竺沿海比较强大一些的注辇国(又称朱罗国),正在彼岸的强邻室利佛逝国攻掠下,割地赔款丧师丧土应接不暇,因此对横空杀出的唐人海商联军,简直是欢呼雀跃,不过也对唐人的到来仍旧有疑虑和戒心,当代的珠利耶王,特地派王子婆提因罗到船上拜会,据说与冯越相谈甚欢,表明唐人对天竺之地,没有具体领土的野心,只要求几个泊船补水互市的港口后,珠利耶王开始派人为唐船提供补给。

    后来南海唐人联军,大举攻打佛势国都失利后,改为采取比较灵活,也比较擅长的分头小股蚕食和焦土政策,并转而协助注辇国被夺回被侵占的国土,期间大概有三万以上佛逝国军民,被杀死或掳卖为奴,等到沿海光复后,注辇国的士兵,也加入到对佛势国西婆露斯的烧掠中去。

    现在南海各地的番兵中,就有相当部分出自注辇国的天竺兵。不过听说因为对佛势国战事的好转,又得到唐人武装和训练的军队,注辇国珠利耶王的野心似乎也开始膨胀,虽然暂时不敢对宣布为被保护沿海小国下手,却把目标对准了北面和东面的邻居,高韦里河上游的遮那擅和曲那国,并开始召集附近的小诸侯会盟。

    据说注辇国多畜养战象,每头战象高七八尺,象背驮小屋,形同简易的堡垒,战士用弓箭远战,近距离由无甲的步卒掩护,以长矛相互格杀,战士在南天竺列国中也算英勇善战,虽然在佛势国的战争中屡屡失利,但是对那些小诸侯,还是颇有威慑力的,已经有十一个小国派人响应。

    又派王子为人质,以金矿和宝玉等物产,向南海都督府抵押,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强弓劲弩。

    对于注辇国的态度,南海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从隔岸观火到有限关注,乃至介入其中最大取利,各种意见都有。不过相应的资讯太少,而且这一来一去的路途遥远,估计等三司联席会议的决定出来,黄花菜也凉了。

    因为还涉及到,就是南天竺佛门集团的问题,

    虽然天竺佛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天竺的佛教寺院在土地、商业、财政方面,依旧具有雄厚实力,甚至早某些国中,有自己的城邑和卫队,以身家附庸寺院的人口成千上万,特别在海商舶市盛行的南天竺,以寺院为核心,好些佛门教团经营世俗化生意和产业的传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甚至还放高利贷,以人口和土地做抵押,向小国诸侯提供借款。

    随着南海唐人的影响力的扩大,也与当地这些宗教团体的利益,产生了不少重合和冲突,再加上当地信仰的多是被称为“希那衍那”上座部,大众部的小乘佛法,与外来唐人信仰中土化的大乘佛法,也相抵触,生出好些是非来。

    象强盛一时的佛势国,就是典型的小乘法,当初支持佛势国与唐人开战的,似乎也有教门集团的影子,后来联军,焚毁了南海最大的佛门圣地——婆罗浮屠,将其中杀掠一空,是以与这些佛门教团关系愈发紧张。

    满脑子纠结中,

    突然淡淡的体香扑面,我撞在一个柔软的胸怀中,却是俏脸张红的林素惜,手中还拿这一个鼓囊囊的双鲤。

    (这由两片鱼形的硬纸板粘合成纸袋,乃是这时代特有的信封样式,还印染有私家的纹饰,因此又叫双鲤、鳞鸿)。

    “这是本月月各大教坊、剧院送来润笔和版费。。。。”

    她轻轻揉这胸口说,封口中倒出来的,是一叠崭新的飞钱。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这应该是那些剧本的出息。

    剧本,这东西本来就是我给家里的女人解闷用的,纯粹是想起多少讲多少,没有什么顺序和章节,随心所欲的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这也造成负责收集整理人员的一大痛苦。

    想要获得完整的剧本,需要足够的逻辑推理和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不厌其烦向我讨教细节的耐心和勇气,目前也只有身为我女人之一的林素惜才做的最好。

    不过后来发现和那些即兴唱出的歌曲一样,居然有人拿我这些东西编排剧目牟利,反响不错,那就没那么好说了,派人找上门去收版权费吧。。

    “撞疼了么。。。”

    我接过来,又一大把塞进她鼓胀涨的胸怀,顺手在宝蓝蕾绣的胸围子里,狠狠海底捞月了一把。才用残有滑腻余香的手,掂了一张十缗的塞进袖袋。

    “嗯,你收着把,给自己买些喜欢东西把。。。。。”

    “总府大人。。。”

    一个很煞风景的声音,打断了我禄山之爪的后续行动,却是杜佑站在一旁,目不斜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尖道。

    “倭国治部少辅藤原贞休,遣子来朝,请入京学。。。”

    “知道了,照例办理。。。”

    我不耐烦的应道。

    这些倭国的权贵,自大化改新之后,就流行把子弟送到唐国来接受教育的风尚,这就好比后世国朝高官的子女,基本都在欧美发达国家求学经商,顺便经营后路一般。

    自从藤原敏贞在我这里开了入学的口子后,很快就有一群人拿着各种渊源,变本加厉的把子弟送上门来请求指教云云,当然这种事情就不用我鞠事毕亲了。

    只要送的东西足够丰厚且合心意,崔光远他们基本是不吝一句话的,不过京学在我的指示下,对这些外番生的要求比国人更严格,除了当初的那几个人,直接给卡掉绝大多数,只能回头到门槛较低的附属预备学堂去进修。

    这些人反正身家尊贵,家里也不在乎钱,让他们多开点科目,学点无关紧要的文艺诗歌什么,等吃透中土文化,再考虑高层次的课程云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需的衣食住行,书籍纸笔、器乐茶具都是一大笔花费,可以当作有钱大肥羊来慢慢宰杀放血。

    这其实就和后世西方国家,喜欢拿各种语言学校的名目,层层设限来骗那些崇洋媚外或是做发洋财梦的国人一般的道理。

    “对方是拿了晁少监的帖子来的。。。。”

    哦,我脚步顿了一下。

    晁衡这个已经完全唐人化的日本和尚,已经内定为新任安南大都护,我在安南的经营,还有求于他,将来有些东西甚至要借助他的名义。

    比如在交州比景港设立巡检所和设置市舶使,对外来舶征收“舶脚”(船税);“阅货”(登船检查货物);“收市”(代表官方收购珍宝异物);接收船商贡给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进奉”(礼品);收取“抽解”(货税)等等。在当地土族中颇有抵触,如果能得到当地大都护府的支持,那就容易多了。

    从太宗至武后,建立了安东、东夷、安北、单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个都护府,负责“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经过历代演变和撤并,到玄宗开元天宝时,只剩下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六个都护府,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

    作为南方唯一的都护府,与安西、北庭、安东这些以要点军城驻军,控制那些羁縻部落和属国的北方都护府不同,安南都护府的开化程度很高,也象内地一样大量置州郡县,直接进行治理。

    (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和龙州、宁明、防城部分地区,西界在越南红河黑水之间)。

    象日南、九真、顺化等大邑,语言衣冠皆与广南无异,已经没有明显的唐人、土人之分,郡县中大部分官职,也是由来自泉、广、明、扬等地的移民充任,比如初唐四杰王勃就是跑来这么探望县令任上的父亲,而失足淹死在海里的。

    天宝战争时期,安南都护府奉命作为岭南道和黔中道策应,轻易动员夷、汉近十万人马,攻掠进南诏的拓东节度使。

    交州又名交趾郡,所谓交趾的说法,来自这极南之地多海市舶人,常居于水上,而足大趾阔,并立相交,而得名交趾之地,当地的珍宝如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和其它奇珍异物。

    州城宋平,位于后世的越南河内附近,也是安南大都护治所所在,虽然在造船和吞吐量上,始终不及传统泉、广、明、扬四大口岸的规模,却是西物舶来中华的第一站。

    直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土人黎桓自立为安南王后,这些地方才脱离中国管辖。

    “那在六学诸目之外,给安排个偏科的冷门吧。。。。。”

    官学里也有一些对学习气氛要求不高的偏冷门课程分支,比如古物赏玩,金石雕刻、珍宝鉴定、古代绘画什么的,主要是给那些却不过情面,硬塞进来的宗室子弟混日子的地方,由宗正寺投资,场所也相对独立,以免影响了两学正常的学习氛围。

    “是。。。”

    “橙色警报。。。。”

    。。。。。。。。。。。。。。。。。。。。。。。。。。

    千里之外,

    登州六月的海边,依旧是浪花飞扬,排岸激荡,错乱的礁岩中喷吐出白色的沫子,星星点点打在身上,依旧是泌人的凉,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却出现了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棚子,蛛网一样胡乱丢弃的破烂渔网和空空如也的干架子,看起来就和大多因为晒满渔获,而变得腥臭无比,赶海人的临时落脚点没有什么两样。

    在这晴天漏风雨天漏水的破烂棚子里,却坐这一个五短的身材,方正正的脸膛的汉子,粗布的衣裳,却不能掩饰那种眉眼间的坚毅和果决。

    他叫林深河,在遥远异国的家乡,他还有另一个名字。

    “大河桑。。。”

    一个沧桑沉厚的嗓门在破烂的门板后想起。

    “黑岛君。。。。”

    他眼中爆出一种难以形容的热忱,激动的看着儿时的玩伴。

    是多少年没听到这个熟悉的称呼了,自从被家主从村庄带走做侍童,又被送到天朝人的店铺做伙计,直到有一天随东家踏上东土的路程,他终于再次听到自己扶桑式的名字了

    “现在应该叫您佑兵卫或者佑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