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424章

幻之盛唐-第424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他露白牙笑了笑,

    “幸不辱使命。  。  。  。  ”

    他淡淡自信而成着的道,毕竟。  颠覆和破坏一个国家的重任,可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承当的。

    这些年对吐蕃的操作,最成功地例子就是促成了吐蕃王室世系的书记官,春弥族人的叛逃,其他接应被大弗庐流放的十家西海贵族逃亡入唐,诱降了十几个西羌部落,挑拨象雄客军和低地部领的冲突火并,以强横亡命刺杀岱主以下的军头。  烧毁,破坏驿所和桥渡,种种不一而论。  也锻炼了一大批谍报和用间的人才。  。  。

    他还直接领导一个高地各族人组成专门研究吐蕃的策略小组,与杜佑领导地分析小组相对应。  。  。  。

    “吐蕃国大乱有年了。  。  。  。  。  ”

    “两年前监国的马向,以祭祖的机会,把少王以守灵为名。  幽禁在热雅雍左行宫,驱逐亲近的宗质和侍从,多换了成了本族的亲随。  。  。  。  又流放了多名与少王亲近的宗部大臣。  。  。  。  连一些拱卫罗些川地东岱千户和部大将,也被调换到了远地。  。  。  。  ”

    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刻意造成的结果,按照历史上的发展,这时候年轻而充满野望的少王,已经成功的将大部分娘氏多年执政下来,所积累的反对势力聚集在手下,一举夺还大政。

    但因为现在提前走漏了消息。  还有明确的指向。  而导致功败垂成,毕竟这位“马向”虽然在历史上属于旧势力失败者。  但是好歹是执政二十年的头等宗贵和后族,既然已经知情并有准备的情况下,他们的全力反扑和镇压,并不是一个年轻地赞普所可以抗衡地。  。  。  。

    而且最妙的是,就算马向知道其中有问题,也不得不去相信和下手,因为随着少王成年,他基本没有了退路。  。  。  。  因此他干脆把少王带在身边,一起回到领地附近地夏宫,远离了权力中枢,也减少那些宗贵接触的机会。  。  。

    “次年大弗庐突然发出杀僧令,取缔一切蓝若浮屠之所,所有僧众尽以邪法灭杀之,宗部大姓贵人哗然。  。  。  。  。  是以举国人心惶惶,”

    他说的是轻描淡写,但是难掩其中浓重的血腥与残酷。

    大弗庐以会盟共狩之机,以禁卫军扣留了绝大多数前来朝见的各族部领、宗贵们,强迫他们对自己的领地发出禁佛,并执送僧人信众,前来王城处置的命令,同样也是强迫各家贵族,做出表态的投命状。  。  。  。  。  。

    有贵人嚎啕哭陈请命于红山宫前的广场,却被红山卫给捉禁起来,大昭寺前的屠宰场,变成了行刑场,最多一次就杀掉数百名僧人,其他不肯易教的信众更是不计其数,血水流满了环绕广场的马沟。  又按照苯教的习俗,将这些僧人的头盖骨挖出来,堆成特定的小山,以马牛粪便淋灌,进行扶藏仪式,以镇压他们的气数。  。  。  。

    然后是有人在逻些城的平民棚户里放火,迅速蔓延小半城,造成了大量的死伤,许多被控制在城中的宗贵,乘机逃出罗些王城,虽然大部分都被城外的罗些禁卫岱给拦截住,但还是有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大领主逃回了自己的领地。  。  。  。  。  。  但事情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杀僧令一下,牵连何止是那些明里暗里崇佛蓄养僧人的宗贵领主们。  雅龙旧族和内四族新贵,吐蕃种地上等姓和羌浑种的下等姓,游牧为主的高地贵族和农耕为主低的地贵人之间,常年积累矛盾和恩怨,借机清算和追索一下被扩大化了。  。  。  。  。

    虽然是已经意料这种结果,但参与和策划整个过程的我,还是忍不住皱起眉头。  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  数千条的人命,许多都是抱着宏法传道的理想和热血。  被我给送过去地,虽然组织了逃亡和救援,但这些年建立的情报网络,几乎随着这一纸诏令被破坏绐尽。  。  。  。  。  。

    “既然回来了,就好好歇着把。  。  。  ”

    我一边听一边点头或提问,他负责地可以说是秘密战线的东西,许多功劳都是见不得光的东西。  说实话,我还没想好怎样做才能最大的限度,对他和他手下的人,所做的一些进行合适的奖赏。

    吐蕃这一乱,怕没有好几年工夫,不能平息地。  到时候大唐的几只劲旅早就从战场抽出身来,入侵大唐的条件和时机,也不复存在了把。  我做如是想。

    “对了,你家那位,已经保举免试,直接可以朝廷的秋闱。  。  。  。  ”

    说到这个话题,他仿佛换了一个人,那些自信与城府。  都变成淡淡的温慰和亲情,又有些激动。  。  。  。

    “多谢。  。  。  主上提携。  。  ”

    “说什么谢不谢的。  。  。  。  。  这些年,你做的事情可远不止值这些”

    我摆摆手说

    “不过是举手之劳,其实依你的品秩,可以直接荫官地,或者我帮你推举。  。  。  。  ”

    “主上太过抬爱了。  。  。  ”

    他淡淡的笑却有一丝枯涩。

    “这不过是一个痴人的夙愿而已。  。  。  ”

    他这次回来,作为私人还有另一件事,就是作为长辈,提携一下参加科举的侄子。

    他的失态是有原因的,他本名魏元通。  之所以改名。  却与当年地一场政治斗争背景下科举丑闻有关。

    魏方进的兄长叫魏仲通,家里本是蔚州有名的大盐商。  天宝十六年以八百万钱贿买刺史王元琰,得以参加科举(唐代科举只有两级,乡贡和京试,乡贡之后要么由学校毕业,要么由地方官推荐,才能参加科举的),结果给人告发涉及贿买功名情形,朝廷便派严武的父亲,时任中书侍郎的严挺之审理此案,严挺之亲审,调其阅卷,爱其文章才华,有意保全之,拟报从轻发落。

    又因为王元琰的夫人崔氏,是严挺之的前妻,当时想更进一步宰相只首的李林甫,抓住这个机会以徇私枉法不避亲贤为由大做文章,严挺之因此获罪待狱,当时奉命查理此事的首宰张九龄,颇赏识严挺之,据理力争为之辩解,反而中了李林甫地圈套,被诬结党营私,最后不得不告老。

    魏仲通当时已经以文章一等考中进士榜,却因为此事被罢夺功名永不叙用,身败名裂郁郁而终,更兼李林甫常年把持大权,朋党众多,他地家人也受到自上而下的牵连,种种罪名纷置,几乎被地方官吏榨干最后一点油水,才被释放出来,面对地只有孤儿寡母和破碎的家庭,富甲一方的魏家也从此在蔚州彻底消失。

    虽然魏方进一边隐姓埋名的经商,一边试图上下打点为兄长翻案,其中最好的途径就是谋取一个功名和身份,但是李林甫当政十九年,他也一直碰壁了十九年,最后还是靠李林甫死后,分别给新上位的当红炸子鸡——杨国忠和鲜于仲通捐献一大笔献金后,才在剑南节度使的幕下混个掌书记。

    象掌书记这种非定员非正设的职务,人数不定,虽然也有品级,但权利可大可小,如果得到将主的赏识,就是执掌机要的心腹,如果不重视的话,那就是一个无所事事混饭吃的幕客头衔。

    如曾当任哥舒元帅掌书记的严武,哥舒提携他只是看着严挺之的份上,给一个镀金混资历的位置,他的待遇和同为幕僚,当任行军司马的高适,是天差地别。  不幸的是魏方进正好也属于后者,到崔圆任上时。  他地身份更加尴尬。

    当年我的部下一行还没到剑南,麻烦之名就已经传到了地方,蜀中中正当局势微妙,因此要派出一个足够规格又不影响内部格局和外部立场的人,来负责这些麻烦事,而我也需要一个熟悉地方的人士,结果就无意成就了他。

    当初在鲜于家族倒台的天宝旧案中。  他作为地方上的知情人,以所掌握的内容作为投名状。  提供了相当大地助力,也由此获得了我这个体系的初步信任。  但这件事实在太轰动了,牵连和影响也很深,为了避风头和残党地报复,也是一种变相的冷处理和考察,让他去了松州主持针对吐蕃的事宜,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他现在在五大长史中排名第二。  散受正五品朝议大夫,领宁远将军,勋骑都尉,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成功人士,有能力重新过问当年的案件,现在当年被流放张九龄已经被太上重新追封,在龙武军的背景运做下,严武的父亲严挺之也被正名。  连带着当年地魏氏舞弊案也就自然不成立,魏家也重新获得参加科举的权利,

    作为仅存的长辈,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侄子亲手送进科场,以实现家族的夙愿。  。  。  。  。

    说到这里。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交代了一声,让人抬上一只笼子。

    “这是党项羌首领,献给殿下把玩的獒种。  。。  。  也算是一个见面礼儿”

    我这才想起,与我那些经常出入起居的幕僚不同,他其实没有见到小丫头几次

    “居然是党项獒。  。  。  。  ”

    我惊讶了一下,这只眼睛半睁,浑身肉嘟嘟,满脸皱巴巴,方方正正的大口裂。  对普通小狗来说。  似乎体形过于肥大地动物,居然是后世名犬藏獒最著名的祖先之一。

    我虽然没见过实物,却也从网上看见过。

    所谓獒是大型犬的统称,属于狗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的品种,虽然历史上出现种类很多,但后世只有藏獒作为完整的血系保存下来,因为只有那里恶劣艰难的生存环境,才能孕育出这种凶猛膘悍地血脉,党项獒也是其中的一种。

    很快,

    “这是什么狗。  。  。  。  ”

    牵在小丫头手中的小白狼,如临大敌的夹紧后腿,垂下尾巴,前身低付,毗着牙齿发出呜呜的咆哮声。  迈着梅花步,对着打开的笼子绕起圈来。

    那只欢蹦乱跳的小獒,虽然很努力想做出一副凶狠的样子来,到清脆的嗷嗷声,却只能让人觉得的可爱无比。  。  。  。

    “我决定了,它将会是小白狼地童养媳。  。  。  。  ”

    小东西下了决定道

    “我想看看狼和獒配出来,会是什么东西。  ”

    “殿下,它是雄犬儿。  。  。  。  ”

    站在狗笼旁边地还有两个年轻人。

    “白兰羌野人丁零叶,见过开府大人。  。  。  ”

    他身后站的年轻人前身一步,恭声道

    “党项羌野人拓拔继善。  。  。  。  参见开府大人”

    “党项拓拔”

    他被我奇怪地眼光和声调,看的有些毛骨悚然,其实他和大多数唐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被山地的阳光晒的很健康,红仆仆的两朵高原晕。  。  。  。  。

    “有什么不妥么。  。  。  ”

    魏方进,满脸有些不以为然的。

    “党项羌本居于土谷浑北山谷,世为吐谷浑慕容的臣属,后来吐蕃侵并,其中大部随慕容氏出奔大唐,朝廷乃以庆州设静边军内置之。  。  。  八部共推拓拔为首领。  。  。  。  。  ”

    “不是,只是这个姓氏让我想起了一些东西。  。  。  。  ”

    我笑笑说。

    “此拓拔非彼拓拔,不过野羌种仰慕而攀附的。  。  。  倒是安乐州的吐谷浑慕容,还有些渊源的。  。  。  ”

    魏方进显然误会了我的意思,拓拔可是鲜卑王族的大姓,本朝的好几家后族和相族,都是其分支。  。  。  。

    按照他的说法。

    无论是党项种还是白兰种,都是吐蕃国内重要的情报和活动来源,白兰羌胜兵过万,勇战斗,好剽抄、善做兵,是本朝河西等各路羌军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比之下,党项中号称最强的拓拔,才不过是一个人口及万的小部落,但是在吐谷浑的旧地,很有活动能力。  。  。  。  。

    不过,我根据后世的记忆,对着这位年轻的拓拔继善,露出一个呲牙的表情。  。

    “姓拓拔的。  。  。  有兴趣,跟我混么。  。  。  。  。  ”

作品相关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又见故人来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又见故人来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又见故人来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灭掉这一族的后果,以我的能力,给这么个小部族栽个罪名,连根拔起也不过是费力点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我亲自动手,这种脏活,龙武军在草原上已经干过不少。

    不过再想想后世哪个号称经济文化极大繁荣,政治军事却积弱到极点,先天就畸形的国家体制,却通过从思想文化和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