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340章

幻之盛唐-第340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郎中那里已经确认,朝廷新近向剑南购置了三百辆,双马控加铁板的大板车,据说将由房相在九原编练战车军。  另定制铁臂弓和梢枪头各三千件,还有马甲,轮刺等。  。  。  。  。  ,首付河源马一千匹,已发到了萧关。  。  。  。  ”

    一听到这么消息我楞了,朝廷编练战车军我不希奇。  要知道就算不用朝廷推介,郭子仪的朔方军和李光弼地河东军里都有类似的编制,连李嗣业新练的关内军架构里,也有了一个车营雏形。

    但是由房倌来负责就有点莫名其妙近乎儿戏了,房倌是什么人啊,纸上谈兵的赵括再世,我捏了捏额头,难道朝廷集体发生脑残,历史要重演了,

    “等等。  有没有说。  这只车军是如何编制。  。  。  。  ”

    “据说是按照古法,一车备射、御、盾三士。  掩七十五徒兵。  。  。  。  。  ”

    负责西北通信往来的钱起,开口解释道。

    现在韦应物在西北代理我这个,因为兼职太多变得有名无实的户部侍郎,负责驾部事务,同时也兼有相当于驻京办事处性质地行在奏进院,借助普及的多级快递网络,可以第一时间拿到最新的情形。

    “我x,还真是古法,春秋战争晚期淘汰的战法。  。  。  。  ”

    历史上这位文人清流出身的宰相,心高气盛自以为文武兼略不下郭李,被政治对头设套自请领军出战,据说连中军都是用一群文人来参谋军务,在长安附近拿这种自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出来,就彻底进了历史垃圾堆的古式战车,排成一字长蛇阵去对阵崔佑乾的胡汉叛军。

    结果人家叛军根本不和你讲什么克己复礼的古法和堂堂正正之师,派胡骑两翼迂回一包抄,在上风大肆放火烧联营,十几万大军就顷刻崩溃了,朝廷重金打造数以千计的战车也变成了上好地燃料,这位宰相在第一时间就发挥出长跑运动员地潜力,身先士卒逃回后方,然后罗列了一对将士如何轻视统帅,如何不肯用命的理由,为自己脱罪。

    总算西北那位陛下还不算昏庸,直接把他被贬黜了以谢将士,而好不容易当上左拾遗,却缺少政治敏感性地杜甫,就是因为在着当口上联名上书求情,也一起被迁怒倒霉的。

    至于

    龙武军推行的战车战术,看起来类似古法,但其实内容大相径庭,龙武军配备可以按照需要拆装铁板的军用大车,从来不直接用于冲锋的,而是作为运输人员物资,以及移动车弩和石炮的载具,一匹马可以载一个人,但是两匹连起来拉一重车,就可以拉上6…10 人(视展开或防护状态下)或者一个火的十天口粮,而且因为不要求冲锋地速度。  平时大车对驼、驴、骡、牛等通用畜力也不挑剔。

    就算直接使用在推进的战斗中,也有枪盾弓多兵种保护,还有骑兵为侧应和前哨,却是进可攻退可守,行军的时候不但可以通过轮换来节约体力,还为士兵提供相当的防护,而架在车上的三联弩机、四联弩机以旋风炮等军械。  也可以有效的压制来自侧翼的袭击,为士兵结阵防御争取时间。  停下来地时候就是天然的联营防护工事。  但就是对道路状况有一定地要求,比较实用于对平原的北方大地和相对平坦无际的塞外草原。

    河北战争中龙武军一直保持的相对优势,可并不是偶然的。

    但是房倌的战车军,三百辆车九百士加每车七十五徒步兵,就是二万四千五百多人了。  足顶的上两个正编军地人员和装备,打战打的要拆东墙补西墙一向拮据的很,最近才有些宽余的西北朝廷。  怎么就肯花这本钱去由他练着玩呢。

    我摇了摇头。

    不过,现在也没有多少敌人给他去糟蹋,既然朝廷肯买这个单,他爱怎么折腾就由他去把。  可以预见西北朝廷如果指望用这只古典式军队做点什么,最后结果肯定会惨不忍睹的。

    “剑南来的起居舍人秦国浈,左谏议秦国模,昨天午后刚刚拜见太白先生。  。  。  ”

    最近常在李酒鬼身边行走的少年韦皋,开口道。

    “秦国浈、秦国模么”

    我听到这两个名字。  不由嘴角露出一点笑,我显然小看了这位李大神的能量,回到长安地他就象一快超强的磁石一般,在短时间内就很快在居所附近聚集了大量的人气,许多人根本就是冲着他挂名在两学的客座教授名头,而纷纷要求加入京师大学堂的。

    据说现在每天来自个方面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当年地老友綦毋潜、储光善、薛据、孟云卿、崔颢等名士云集叙说旧谊,甚至远在河北的郭子仪,都特地派了唯一一个没出仕的小儿子郭瑷过来问候,听说是因为李酒鬼曾经对他有援手之恩。

    这个渊源一直可以朔到天宝年间,当年的郭子仪还是一个小小的边将,在哥舒翰身边将星云集的部下中,根本毫不出奇,却因为打了败战在京师以白身待罪,结果不知道怎么遇到了身为翰林第一学士的李酒鬼,当时正当最意气风发的李酒鬼很看好这位年轻的将领。  特地破例直接走内宫路线在游宴上为他求情。  是以恩准待罪立功,可以说才有了现在的功名和前程。

    因此按照军队地资历辈分。  如果能够坐实哥舒元帅接替人这个身份,也意味着我可以与郭子仪一起平起平坐,平时不怎么鸟我地李光弼,也要低我一头叫前辈的。

    话说回来。

    秦国浈、秦国模兄弟是老皇帝天宝时期地旧臣,不过相比刚刚被处理掉的前宠臣张均、张自兄弟,并没有什么特别张扬和出彩的地方,但是他们祖上却大有来历,他们的曾曾祖父就是大唐凌烟阁头几号功臣之一,后世门神的原形,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秦琼秦叔宝同志,传到两兄弟这一代,算是自武周归政以后,硕果仅存的贞观勋臣之后,早年作为文学侍从之臣,也颇得老皇帝看重。

    和二张兄弟一样,这哥两也倒霉的被老皇帝丢在长安作了叛军俘虏,不过显然因为他们的级别不够高,没有得到叛军的重视被留在了长安,因此也逃过二张兄弟式的下场,尽管如此在长安光复后,他们还是不得不跑去投奔老皇帝,以躲避被仇家举告事敌,要知道除了祥理使外,察事厅的人也特别喜欢抓这样的人来拷问勒索,这已经成为许多旧臣,逃避西北行朝清算的一个惯例。

    现在他们也和天宝宫廷旧人的张果、叶法善等人一起,在老皇帝身边侍奉,虽然这两人的级别不高,但也算是那位太上老爷子的近臣。

    重要的是他们的来访,也隐隐代表了成都那位陛下的态度,李酒鬼在政治上的放逐,算是彻底结束了。

作品相关 第三百二十六章 秋唱与夷教

    第三百二十六章  秋唱与夷教

    第三百二十六章 秋唱与夷教

    突然看到新书《人道天堂》,颇有一种欣慰快然。  高高在上渺然万物的教主大人终于走下了神坛,再怎么大道无情,也是人类是。  。  。  。

    赤虎同学也终于厌倦了祸害老外,把毒手伸向了大宋朝,可喜可贺啊,都说他应该去写搞笑的,这斯老把沉重的历史,写的很有看西方黑色幽默电影的感觉,然后突然烂尾掉,现在终于幡然悔悟拉。

    。  。  。  。  。  。  。  。  。  。  。  。  。  。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我一曲歌毕,就见得对面李酒鬼,随节拍点头称是,他看起来形容气色好了不少,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再加上多年老友的相聚,让他精神变的开朗焕发起来。

    虽然蓍酒的习惯没有那么容易改变,但是也换成了,相比原先一切动不动就喝上三百杯才够劲上头的淡酒。  度数更高却更温和地果酒类的葡萄酿、山梨烧、猴儿春、荔头酒、百果杂陈等。

    不过后世那个广告铺天盖地吹嘘的牛气烘烘的剑南春,是不要指望再在历史中出现了,因为我的存在,大量原本剑南地方小酒坊纷纷破产,连西凤酒的老祖宗,扶风的整个酒业行会,都被暗中购并了下来。

    “这是什么歌”

    “凡人歌。  。  。  。  ”

    我挑起一箸雪白地杂拌凉菜。  夹卷在薄饼中。

    我和李酒鬼一人一边,坐着个包着厚厚皮褥的藤椅。  杯盘罗列,陈横错籍,轻饮浅酌地。

    案子上摆的是长安名肴“辋川小样”。

    据说这套菜,是由善于厨艺的尼姑梵正,根据王维《辋川图》创制的。  王维为自己的蓝田辋川风景别墅区绘有二十景图,并为名图赋诗,共二十首。  梵正精于庖厨。  用鲊、臛、脍、醢、酱、瓜果、蔬菜等不同花色的食品原料,作成二十盘菜,每盘拼为辋川图中一景,合直来称“辋川小样”,为一时名小吃。

    另一个大盘子里盛有散发着热气的千层饼、油塌、红綾饼之类,新从东市边上买来地果腹小食。  还有一小盆酸奶浆浇拌的梨、橙、甜瓜等碎果沙拉。

    我又浇了一匙碎果甜浆,才美美的放入嘴中。

    站在我们不远处侯命的,是新近出炉的梁门三少的小杨。  韦皋和铁摩勒,分别代表了我的军队、幕府以及私人的第四代新生力量。

    小杨还是一如既往地撇着腿儿挂坐在树叉上,单手拄刀斜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不时将眼神飘向远方。  显然李酒鬼的名头,并没有对这位习惯山野的前熊孩少年。  产生太多的影响。

    但是身为昆仑奴后裔的铁摩勒就不一样,他虽然垂手站在一边,却是毫不掩饰的满眼崇拜,直楞楞看着这里,颇有后世追星一族地模样,哪怕他现在已经是独领一团的人物。

    相比之下,出身世家子弟的韦皋则要一心多用,自从他的前辈李萼作为随军观察团的领队,留在河北后,他就隐隐接替了李萼在我身边领班见习的位置。  虽然也耳目清灵顾着我这里。  却不时将眼神飘向另一边。  不愧是传说中的有恋姐癖的风流少年。

    那里有一些从头到脚的全身心都属于我,或者暂时还不属于我的女子。

    她们正在远处地林荫后正在做那这个时代毽子戏,随着飞扬雀跃越踢越高地稚尾花毽,轻舞飞扬的是少女绣满蔓枝和花卉地裙摆,惊鸿飞现的是白生生嫩荧荧脆藕一样的**儿,伴随细细呢呢此起彼伏的清音柔嗓,激扬在这个秋日空气里的,还有她们澎湃荡漾的胸怀,盈盈可握的软软腰伎,让人觉得生命和青春的美好,也不过如此了。

    在这秋阳绵绵的日子里,我刚在花房里,和其中某位,过完一个相当灿烂的午后。

    “该你唱和了。  。  。  ”

    我放下手中把玩的越瓷青爻杯提醒道。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他随即吟道

    “记下来了没有”

    我转头对有些心不在焉的韦皋道。

    “记下了”

    他赶忙回答道,拿上一张雪白的手本,用漂亮的蝇头隶书,和被称为裁断体的标点符号,记满了一节节的小字。

    “老白麻烦你签个手书。  。  。  。  过段时间就可以付之刻印了 。  。  。  到时候还要请你签售呢。  。  。  ”

    我调侃道。

    “你的所有原稿文字我都会好好的保存起来。  。  ,将来万一你不在了,必然身价暴涨,留做传家宝,或者拿去换钱都是不错的选择”

    他苦笑着看了看周围陈设。

    “你现在还缺钱么。  。  。  。  。  ”

    “你是超然无物的仙人,不用考虑满身铜臭地东西。  我可是个凡人,凡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喜弩哀乐,也有烦恼和追求,什么功名利禄、金箔子女,名位权势,美女财货。  。  。  。  都是固我所愿尔。  。  。  不会嫌多也不会嫌少的。  。  ”

    “你还真是直面本心啊”

    他放下半满翡色的琉璃盏。  摇了摇头。

    “那你可说错了,我可是个无神论者。  推崇的是孟学,才不理会什么安天命,敬鬼神,什么道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