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14章

幻之盛唐-第14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

    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祥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

    心上人已战死在远方沙场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

    望眼欲穿的每天守在那里

    mmm。。。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

    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

    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

    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

    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

    这首《白桦林》已经挑动大家感怀伤情的共鸣。我然后不得不接着解释,按泰西传说战士死后的灵魂会升入天堂,而歌词里的天使是泰西信仰中接应灵魂上天的神明,相当于佛教中极乐世界西方接引使者。而大地为孕育万物之母,战死后能得到掩埋等于回归母亲怀抱。不由纷纷点头称道。总算把他们从低沉的情绪里拉出来,然后又唱起其他比较开朗一些歌曲来。

正文 二十六章 小白的故事五

    连唱了几曲〈山查树〉〈绿岛小夜曲〉所谓的泰西民歌后,再半威胁半强迫的教他们有样学样的和声齐唱,然后顺便讲解一番杜撰的来历和出处的典故,再次调起大家兴致来。

    瞥到还沉浸在《红河谷》悠扬略带别离伤感意境中的小白,我顺手又赏一个栗子,“你啊,也别给我装模作样的,听不明白就问。别给我搞什么,无知不可恨,可恨的是不懂装懂,无病呻吟,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辛弃疾《丑奴儿》就好象说到他心底去了,(这好象是少年人的通病)顿时一阵脸色发窘。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个出名难缠的小丫头对这家伙心仪,这个人实在太独特了,独特的连有小魔星之称的她也要甘拜下风,有时仿佛博学多才什么都知道,有时又头脑简单的似乎对世情一无所知,集多种性情为一身,和他一起着实有趣,自然而然轻松自在,所作所为以至于人家不知道说他是胆大妄为还是胆识过人好,恶形恶相的同时他身上有一种让人相惜折服的东西,也很迷惑,更想深入的了解探究。

    “我没有家乡,早年的生涯都是随商队行走各地而度过的。。。。只知道我是个汉人”再次重复了一遍杜撰的越发熟练的来历。

    再次谈到我最初的理想,我赫然想起才出校园那段无所事事的茫然的日子,“大概是做个大厨吧”轰的一片哗然,还有人太过入神,竟然惊慌失措从石头座位上栽下来。不会把,反应之强烈连我吓了一跳,显然大家难以适应这巨大的反差。连小白眼珠都快掉出来,结结巴巴的“你想做厨子” (这可是大实话,自小被老爹千篇一律的手艺折磨我的最初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大厨,最好是当上美食家,不用自己动手就可以品尝美食,并这种享受做为有身份又有收益的职业)

    然后我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一片震撼“人生在世,谁能够料定将来如何,自己真心喜欢什么,何须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是为我自己而活,只要高兴就要,爱好厨艺又有什么难为情,在说古人云,治国亦如烹小鲜,也要讲究工夫火候的,过犹不及,平凡中也可以体现天下大道的”,小白也是一副被我震住肃然起敬的表情不再多言。

    而我后面所说的又让他们心情掉入深渊,更让一些人跺足捶胸不已,我所叙述的考古队的经历,考古所从事的行为在当时他们的理解似乎和为人所不齿的盗墓者没什么两样,大概很难想象这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将军的经历

    不可思议的表情,难以置信的表情,深受打击的表情,沉重受伤的表情,严重上当受骗的表情,心脏受不了的表情种种不一而述,一时让人大开眼界。

    当我说到回中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是算无业游民,厨子还只是副业,那些风土人情诗歌书画属于业余爱好,兵法韬略只是偶尔的课外读物时,就开始有人受不了露出快发疯的表情,还有的拼命扯自己的耳朵,抓自己的头发,叉着自己的脖子好象在发噩梦。

    再说到回中原最大的理想学《史记》人物列传中做个游侠,仗剑行游天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奸恶贪妄人人的而诛之。他们都露出快昏过去了的表情,还有人小声的呻吟“怎么又来了一个”。

    最后当然我也不知道,精神饱受折磨创伤的众人得出的结论(这位大人的趣味绝对太独特了,那样的学识还只是业余爱好的水平,如果真按他所说,兼职盗墓精通兵法韬略史传诗歌的厨子,那人不是个头脑发疯的怪物、超级骗子就是学啥会啥的不世天才,)

    “。。。。。。。。。。。。。。。。。。。。。。。。。。。。。。。。。。。

    然后乘这大家一片混乱,小白却是最早恢复过来,居然小心翼翼的问我似乎对那些宗室子弟有点意见?,我哼了声“,意见,那是自然,这些天潢贵胄,自以为出身高贵,仗着家世予求予取,早就习惯了事事恭顺的那群奴才的嘴脸,自然觉得只要自己喜欢,就没有得不到的东西,还管你是否情愿,也不在乎别人的死活。这种货色我看的多了,遇上点挫折就受不了。不给点教训,不知黎民疾苦,还以为粮食都是从天上凭空掉下来的。”显然他们没料到我会把皇族说的如此不堪,不禁脸又白了几分“一想想要与这些娇纵成性的金枝玉叶朝夕相处,就掉尽了胃口,当然那个小丫头例外,你也不用当心,有我罩着你,谁找你麻烦我让他好看”(说实话我也很想让他尝尝这种滋味,一种很轻微的教训,也就是号称百用百灵治疗偏食特效,让人脸色发绿的忆苦思甜饭)我注意到他脸上难得的浮起一丝苦笑“老大,真是非常人,也许大多如此,相信总有可以与老大好相处的吧”

    “你还是饶了我吧,那一个小丫头就够了,再来几个还不要我命”(小白)他暗笑不是人人都似小丫头那般肆无忌惮,也就你这个绝配制的了她,真是一物降一物,暗暗有了一个打算。

    “。。。。。。。。。。。。。。。。。。。。。。。。。。。”

    看他一副自己呵呵傻笑,我给了他一个栗子“想那么多干什么,人生得意须竞欢,该乘早及时行乐才是。只要你就积极去争取了,日后就不会心存遗憾,

    “。。。。。。。。。。。。。。。。。。。。。。。。。。。”

    “当然,就算将来你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你也不用紧张,这是人类的通病。就算我现在身居这个位子,看事情也要保持一个平常心了,时时告诉不要自持身份,事事以高人一等的眼光去看待。说实话我真的很不习惯别人诚惶诚恐的摸样,虽然我不知道的我的平常心可以保持多久。我想人的天性软弱,当时光漫漫过去,我觉的这一切理所当然之后,别人不对我恭敬行礼,我恐怕反而会不自在,这大概就是权利腐蚀人的原因,古往今来,无数英雄功业,全始者易,全终者难,不能及时功成名就身退,都是因为权利这东西实在太令人放不下了,一但沉溺其中,万难自拔。本来为国为民的万丈雄心,最后都变成权利的争夺上去了,就算起初摸样恶意,但因为舍不下权位,却也去做那些许多不该做的事情。臣民百姓尚如此,更何况天子,无论言行,要是都有天下称颂,上下赞颂,天长日久,有怎么能看清自己,看清这个天下呢。所以需要有人在身边,时时提醒,时时警惕。才不至于迷失在私心和yu望中。”他好象有点感动。

    “。。。。。。。。。。。。。。。。。。。。。。。。。。。。。”

    我感觉又扯的远了,语气顿时一转恶狠狠的道“天下熙熙,惧为利来,天下攘攘,俱为利往,所以,你问的太多了,赶快给我交钱”(当然众人又一片感叹,大有长官真是了得,连勒索都能引经据典的意味)

    我这是怎么了,一口气喋喋不修了怎么多。这也不能怪我,毕竟不是这个世上的人,和大家实在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那些部下虽然混熟,好使唤,但显然也不是畅作为所欲言的理想对象,特别当了官后天天伴驾,天子身边事事得注意约束言行,实在有些不爽,好不容易有个小丫头可以排解,可惜有年纪太小,不时还得萝卜加棒子哄着,显然也不是倾诉的好对象,这些日子下来憋的有些郁闷,难得找到一个无关紧要的冤大头可以无条件接受的听众,活该不拼命的滔滔不绝折磨他一番。也忘却少了许多言谈上的顾忌。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别给我酸溜溜的吊书袋子,老子最恨读圣贤书读坏脑袋的书呆子,那个孔老二,哦不,孔丘的东西虽然好,但毕竟是千年前的人,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预见到将来会怎么样,随着时过境迁,总有一些已经变的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怎么能一味的生搬硬套。每听过一句话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说下去,我都要把上政治课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都倒给他了。

    有才有德的人用人才,有德无才的人敬才,无德无才的人嫉才,有才无德的人害才。我绕口令正饶的起劲。“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的好!”

    一个很耳熟的声音,我想也不想应“谁在那唧唧歪歪的”,然后我见到难得一见的奇景,身边的人好似瞬间见了鬼一般瞬间面色大变,我还不知道人的脸可以象六月天气连变了好多种颜色,连那个小白也不例外呆呆呐呐的说不出话来,狠敲了他一把,转身却见我的副将韦韬他们一群呆若木鸡的模样,显然见我把这个小白的脑袋当锣随便敲,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这还不算什么,当人群分开露出一个微胖的身影。我脑袋轰的一下,心中大大的惨叫一声“完蛋了”

    我看见那位胖胖的太子殿下眼睛贼亮贼亮的一脸似笑非笑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听了多久。

    刹那由于惊骇的本能反应,我表情全凝结在脸上,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惊讶的样子,好象又让他的评价高了几分,眼中闪过几分光芒。

    “父亲”小白慌慌张张的起身,轰的一声把我打入更深的深渊,完了,我本来还打算如何使些手段让这某些人乖乖闭嘴。这下全砸了。这才会过神来,周围人又一片欠身行礼“参见太孙殿下”。

    这臭小子居然是什么太孙广平王,我他妈的见鬼了,第一个念头就是一把捏死这个臭小子,然后再去撞墙。今天这是什么狗屎运,兵荒马乱拣个小丫头是公主,落水救人救个妹妹回来,随便抓个小弟也是什么太孙,我和你李家犯冲吗,这个天杀的早不说这不是存心害我吗。惨了掺了,我也不知道说了多少可以算犯上大逆不道的言论,也不知道到底他听见了多少。

    我立刻生出争取时间借机尿遁收拾家伙马上弃职潜逃的想法,并开始盘算逃跑的最好时机,却不知道感想连篇满腹心事不仅仅是我。

    他从小身为宗室的嫡嗣子弟,又是兄弟中的长子,特别是自从太皇帝赏识并亲点为嫡长孙以后,就无时无刻不被输灌一言一行代表了皇家和朝廷的体面,必须遵礼谨言慎行的思想,为天下之表率的的思想,身边之人不是战战兢兢就是严危正座,或极尽恭顺,或必恭必敬,尊法守礼就是不敢亲近一步,连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多了敬畏、生份和约束,也许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无所顾忌的小丫头,但是也从未象现在这么纵情心境大起大落痛且快意自在过。他隐约觉察到自己以后恐怕永远也难以忘却这个特别的人和他相处的那种解脱的感觉。

    其实太子亨的震惊也难以言述,心潮翻涌、百感交集,自己这对儿女真是找上了什么样一个人物,他言谈居然涉猎天文、地理、兵法、韬略、国政等无所不包甚至还包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君器若水,兔死狗烹之类忌讳甚多涉及帝王之道的内容,关于帝王之道的见解让人吃惊。特别是身在帝王之家的那套言论可以说是字字惊心,看的实在太透彻了,连自己都不得不感叹,几乎要怀疑他是李家皇族的哪位辈的后人,他已经毫不怀疑他是个人才,而且是个百年难得一见奇才,月儿还真是捡到宝了。当儿女身边负责起居录的内执侍,例行报告他与自己女儿谈论的内容,囊括了天文(看星星辨星座)、地理(各地的风土人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