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113章

极品少帅-第113章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铮喝了一口酒,笑道:“现在可是被逼着非要游玩一下太湖了。”

  李墨笑道:“如此景色,也正好欣赏。”他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笑意更盛了两分,道:“云少帅学识渊博,可知这太湖由来?”

  云铮心说,这山川湖泊的形成,好像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吧?可是这个东西,我怎么给你解释得清楚?闻言不禁一怔。

  李墨只当云铮被问住了,笑道:“墨小时候倒是听过一个关于太湖由来的传说。”

  云铮的好奇心顿时起来了,他也知道一个传说,只是不知道这古代的传说跟他所知道的现代的传说同还是不同,不由得问道:“哦?什么传说?”

  李墨微笑着:“说是在很久以前,东海边上有个山阳城。山阳城的人们勤劳节俭,日久,库满物足,繁华非常。不知从哪年哪月开始,山阳城的人们开始好吃懒做起来,商官勾结,巧取豪夺;百姓以邻为壑;处处歌楼酒店,人们吃喝嫖赌,乌烟瘴气。天宫派人巡视,报得玉帝知晓,天颜大怒,命地藏王于某月某日陷落山阳城。地藏王行得半路,被观音碰上,告之原由。观音悲天悯人,不信山阳城里没有一个好人,遂请地藏王少安毋躁,待她先去看个究竟。观音扮成乞丐老太,进城来沿街乞讨,果然未得分文。正要出城,蓦地看见一青年后生,挑了一担柴禾远远行来。观音上前乞讨。后生说他身无长物,待他先进城,卖了柴禾回来再给她。片刻之后,后生果然如约而来,手里捧着两个烧饼。见得观音,拿出一个,说道:‘家有老母,今日还没有东西果腹,只能给你一个了。’事毕,转身离去。观音感念,叫住后生:‘快快回去,待夜半时分,去城西桥头仔细察看,若那石狮的眼珠充血,速回家背上你那老母径往西奔,不到跑不动不得停步。’后生半信半疑,半夜起来,跑到城西桥头一看,大吃一惊,原来真有血从石狮眼中汩汩流出。于是急忙回家,背起老母,急急西奔,至精疲力竭,才瘫到在地。良久,两眼睁开,回头一看,竟然汪洋一片!……嘿嘿,这个就是‘太湖’了!”

  云铮心头大笑,要说对佛门的了解,你李墨老兄可比我云少帅差得远了。想当初在网上,咱可是看了不知道多少本仙侠小说的。于是哈哈大笑:“李兄,你这故事倒是不错,只可惜有一个大问题。”

  李墨奇道:“什么问题?”

  云铮言之凿凿地道:“所谓玉帝者,全称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乃是道家仙人所拥立,正儿八经地本土神仙至尊。可是,地藏王是谁?是佛家的地藏王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注: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于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引,梦游地狱,见鬼王无毒,求得母亲得脱地狱,婆罗门女醒来方知梦游,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佛告诉文殊说:‘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就是说地藏前世的身世为求母得脱地狱的婆罗门女——由此可见,这地藏王跟玉帝他老人家一点关系都没有,玉帝怎么会派地藏王出手陷落山阳城呢?派不派得动且不说,关键是不需要呀,玉帝麾下天神多矣,而且也不忌杀,他们出手就是,何必找佛门中的菩萨去杀人?这不是为难人家么?再说那菩萨又岂能答应这种事?也太荒谬了……”

  云铮说到这里,见李墨脸色发红,知道他不长于佛门典故,便笑道:“太湖的由来铮虽然不知,不过说到太湖由来的传说,铮倒是也知道一个。说是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玉皇命四大金刚送去丰厚的礼物。王母看了,非常高兴,笑得脸上皱纹都少了好多。原来玉皇送给王母的是一个大银盒,里面有七十二颗特大的翡翠,加上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用玉石雕刻的飞禽走兽。这盆近看像一个聚宝盆;远望又像一个精美的大盆景。王母对此爱不释手。既然是为王母祝寿,照例自然要设蟠桃会。不料发请柬的小仙因为喝了点仙酒,忘记了一个厉害角色,那就是荣任‘弼马温’之职的孙悟空。悟空一打听,该发请柬的都发了,唯独没有自己的,不禁大为光火。心想:王母娘娘太过势利,看我官小,竟不请我参加蟠桃会,真是岂有此理!于是他扛起金箍棒,一个筋斗云翻上天宫,见东西就砸,把天宫砸了个天翻地覆。他见到玉皇送过去的大银盆美轮美奂,顿时火气更盛,抡起金箍棒就砸了过去,银盆从天宫落下,跌到吴越之地,砸出了老大的一个坑。这银盆碎了,化作白花花的洪水,不多不少淹了三万六千顷的面积,汪洋一片的一个大湖。因为这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就落在下面变成一点,就成了‘太’字,所以此湖名叫‘太湖’。那七十二颗翡翠,变成了七十二座山峰,散布在太湖之中;玉石雕刻的鱼虾,变成了太湖里的银鱼和白虾;飞禽走兽化作了太湖的飞禽走兽。这玉皇大帝送给王母娘娘的银盆原来是滴溜滚圆的,因为挨了齐天大圣一棒,变了形了。这就是现在的太湖为啥不是圆的原因。”

  李墨眼睛睁大:“这传说倒是有意思,不过那银盆……倒也贴切。只是有一点墨实在不解,那‘弼马温’孙悟空既然是天上神仙,又怎敢因为王母娘娘一次宴会未曾请他,便如此暴怒,甚至做出这等犹如造反的事来了?他……他就不怕玉帝震怒,降罪于他么?此仙究竟是何等人……仙也?”

  云铮顿时呆住,完了,完了,眼下大魏朝不过宋朝年间,我竟然把写成于明朝的《西游记》里的人物拿来说事了。这要解释起来,岂不是真真正正地“说来话长”了么?

  李墨见云铮不答,不禁有些奇怪,问道:“莫非这‘弼马温’一职竟然无比尊崇,即便犯下如此大案,玉帝与王母也不能去追究?”

  云铮一听“‘弼马温’一职竟然无比尊崇”一句,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说解释就解释吧,忍着笑道:“此事说来话长,来来来,李兄且小饮一杯,个中缘由,铮替你慢慢道来……”


卷二 坐看长空飘乱雪 第50章 巡抚之争(一)

  老妈终于把俺的垫被、盖被、秋衣、冬衣等等一大批东西寄过来了,上午去取,实在是重,回来还要提上七楼,尤其是住的地方还没电梯……现在实在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嗯,不过还得在12点前再赶一章,大家稍等。(以上不影响KB收费。

  分割线

  云铮几人在太湖陷入尴尬之时,洛阳朝廷内也颇不平静。

  大魏朝内阁之所在,名曰文华殿。

  文华殿这个三个字,在天下士子的心目中,分量绝对足够。尤其是对于寒门学子,文华殿更是一处绝对神圣的存在。朝廷中枢,万人仰止,但凡读书之人,何人能不希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说的乃是科举高中。然而即便高中状元,仕途也还远得很。举人考中“状元”后,皇帝封他什么官呢?按小说、戏剧所讲,不外乎礼部尚书、八府巡按之类,即在皇帝左右办事,掌握文书章奏,或受监察御史委派,到各省巡视,考察吏治;有的还被召为“驸马”;要不就是到省主持巡回考士的学政,看来官职都颇为不小。然而实际上,“新科状元”的官职是有规定的,而且职位也比小说、戏剧中所说的低得多。

  以大魏朝为例,会试中举的贡生'地方儒学生员(秀才)升入京师国子监就读的称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取得第一名次的考生,由皇帝钦定即“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为“一甲进士”,可以得到皇帝赐的“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可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可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但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职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任职级别;而“榜眼”、“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县长之职,是个地地道道的“芝麻官”。“编修”一职,是个修国史、实录、会要的官称。

  一甲少见,进士稍多。而进士出身的官员,要从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个挂名职务开始,一路混到朝廷中枢六部之位,就算沈顾秦杜之家,只要不是家主或者少主,那也得二十多年。而作为寒门士子,要到六部首脑,怕不得要三十年!至于更高一点,进入素有“四加三”之名的内阁成为阁老、阁臣,则不仅是需要三十来年苦熬资历,而且还要仕途通达,运气非凡。所以,文华殿乃皇宫中除了太和殿之外,最为神圣之所在。

  能在如此神圣之所参加会议的,通常就只有七位阁臣,就算召开“扩大会议”,一般也只有六部侍郎以上担任要职者可以参与,如此说来,此处乃是国朝精英汇聚之处,按说礼仪风范应是天下楷模,然而任凭不知此处详情的士子们如何心怀景仰,眼下的文华殿实在当不起“天下风范”一说。

  因为七大阁臣早已经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地争执了好一会儿,言语间的火药味也是越来越浓,眼看就要了发展到不顾斯文的境地了!

  “本相仍然觉得,这江苏巡抚一职,龙佑完全可以胜任。”左相沈城用右手食指敲了敲桌面,侃侃而谈:“此人出身长沙名门,祖上四代均在朝为官,其祖父龙和更曾官至吏部尚书之位。而龙佑不仅有如此家学渊源,更是万昌元年进士二甲第六名,才学品貌均无挑剔。科举高中为七品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外放从六品襄阳县令;任三年,考评全甲,擢为正五品襄阳知府;任五年后,考评全甲,襄阳赋税上增三成,擢为从四品都转运盐使司同知;任三年后,擢为正四品行太仆寺少卿;任两年后,擢为从三品太仆寺卿;任三年后,擢为正三品左副都御史至今……此人由翰林编修外放地方,再由地方简拔至中央,无论是在地方行政,还是在中枢协调,其能力都可称得上是上上之选。从正三品左副都御史擢为从二品江苏巡抚也正合适,加上此人为官清廉,安贫乐道,素有贤名,本相以为正可为这江苏巡抚。”

  长沙龙家四代为官,一直依附沈家,眼下龙佑从资历上来说又正好符合江苏巡抚这个职位,是以沈老相爷此番极力保荐。

  自从江苏官场“大地震”以来,江苏巡抚徐岳、布政使袁平、按察使何记这江苏三巨头一齐案发,全部被万昌天子夺职问罪。江苏吏治暗入墨洗,万昌遂派云岱奉旨清查,但是这江苏三巨头全被撤了,总得再有人去顶上不是?然而此事却牵连甚大,空出来的这些职位却不是皇帝想安排谁就安排谁的。内阁可以封驳圣旨,内阁若是没有吵出个结果,皇帝哪怕下达了圣旨,也是所谓的“乱命”,内阁阁臣以及六部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此乱命也,臣不奉召。”所以这三个职务的安排首先得在内阁商量出个结果。

  原江苏巡抚徐岳,乃是依附顾家的世家官员。而沈家原先在江苏的代表,却是布政使袁平。可是这位袁平大人见利忘义,一到江苏上任,就忘记了自己的职位乃是沈家给他争取到的,反而跟依附顾家的徐岳和依附杜家的何记两人联手欺上,各自隐瞒自己的主子,在江苏巧取豪夺。原本他们的事情做得很是隐秘,不论顾家、沈家还是杜家,都没有发现这三人暗中联手的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居然发生了海鲨帮帮主被灭门一案,于是才有这江苏三人帮的覆灭。

  徐岳原先是江苏巡抚,所以顾家理所当然地觉得,即便换一个江苏巡抚,也应该是换上他们顾家的人。然而沈家则也垂涎这江苏巡抚一职很久了,说起来上次支持的袁平最后败给顾家的徐岳而没能拿到江苏巡抚一职就已经让沈家很是恼火了,这次既然徐岳袁平都已经玩完,沈家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一个机会,立即就支持麾下的龙佑出任江苏巡抚。

  至于杜家,虽然也是在朝廷实力强大的巨头,但跟沈顾两家相比则就显得单薄了许多,所以门下侍中杜凡杜国公一直没有在巡抚一位上多话,他知道杜家是不可能争到江苏巡抚这个职位的,他也就是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