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994章

权倾大宋-第994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辖里在危机时大吃一惊,竟然不知该如何是好,当刀砍下来时顿时万念俱焚,直接闭目等死。也是,他既然率军突击宋军行辕,又寄希望格杀王秀,为全军争取时间的想法,却从未想过能活着出去,既然能死在王秀手中也好,算是自己的荣耀。

    当一阵剧烈碰撞传来,大脑中顿时一片杂乱,整个人眼前一片黑暗,剩下的就不知道了。

    危机依然存在,辖里带来了两千余马军,冲进来的至少千余骑,中军行辕依然有被攻陷的可能。

    “把他带下去,其他人跟我来。”王秀看到一股马军正在集结,立即意识到是最强攻势,卫队很可能被打垮,坚持不到援军的到来,立即策马无畏地杀上去。

    数十骑跟随他身后,义无反顾地向金军冲去,那份决绝令人侧目。

    王秀如同天神下凡,狞笑着横扫马槊,顿时将两个骑兵打得飞舞出去,半空中鲜血狂喷,再去时有一人被砸的脑浆迸裂,牛头铁兜像个烂西瓜似的,几乎被砸得扁扁的,大槊的威力可见一览。

    那么多年来,从未感觉那么畅快,就算观津之战也没有,他痛快地哈哈大笑。

    金军进攻队形被打乱,却向他们包抄而来,显然是要歼灭这支宋军马队,几名骑兵调马哇哇怪叫着,挥动兵仗向王秀冲来,形势依然相当危机,他随时有陷没的可能。

 第1627章 决战之剽悍的王秀

    王秀毫无惧色,策马执槊轮开了拼杀,那是舞的如梨花带雨,要说马槊还不能不说起源,槊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出现在先秦的末期,兴起于汉末纷乱时刻,魏晋为黄金时代,分马槊和步槊。

    步槊的使用较简单,制作也很便宜快捷,属于低档次高效兵仗,在禁军队列中装备不算多,只是配合大枪掩护短刀手作战,也算是步军此等主力兵仗。

    因为对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孔武有力,这就限制了其发展,逐渐被使用更加简单,对气力身高要求不高大枪取代,屈居二线主力的地位。

    马槊就属于军中贵族,是禁军的主力装备之一,硬槊相对便宜,是重骑兵甚至轻骑兵主要装备,玉泉山书院正尝试改良,以便大规模生产,复合槊可就金贵许多,那是贵族中的贵族,没有之一。

    复合槊槊杆取上等韧木主干,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剥成粗细均匀的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开裂,才算完成了第一步,一般就要一年时间,光这个步骤就能制造神臂弓的弩臂了。

    然后再风干数月,用上等的胶漆胶合起来,外层再缠绕麻绳涂上生漆裹葛布,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不断不裂才算合格。

    这些复合槊都是军中大将所用,要不也是家族传承之物,寻常人根本无力置办。

    至于长度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丈六也有丈八,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优良的马槊可以用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在半空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历代名将所持多是复合马槊,关羽、张飞、单雄新等等。

    张飞的丈八蛇矛实际就是丈八马槊,关二爷用的也不是青龙偃月刀,只是某种加强型的马槊。

    可惜上等的精良马槊需要三年时间,比强悍的神臂弓制造还要复杂,具备枪、斧、棍等兵器特征,可以说是集百家所长,绝对是将校身份的象征。

    无论是直刺还是冲荡,都非常顺手自然,必须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行,王秀的马槊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枪头都是百炼精钢,传承隋唐时代,绝对不是制式化的硬槊,威力自然是巨大无比。

    ??却见马槊地一个横扫,两名冲在最前的骑兵被“碰碰”两声,砸得骨断筋折,狂喷鲜血栽倒马下,这就是熟铜棍的威力,专门对付身披重甲的马军。

    “给我杀,狠狠的杀。”王秀策马驰骋,不断激励将士士气,像地狱里出来地厉吼,他非常明白自己人少,只能义无反顾才可能冲乱金军,要是稍有气馁,可能就会深陷其中,被别人一点点地吃掉。

    围上来的人眼看王秀威猛无比,早就吓的魂飞魄散,一人要回马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举起大枪,要挡住砸来的马槊。

    对于精心打造的马槊,装有两面刃口,区区硬杆大枪怎能相比?只听“碰”地一声,枪杆被马槊炼钢刃口切断,依旧是冲力不减,直接削过对方护颈。

    皮质的护颈相当坚韧,寻常刀枪都斩不透,只是在百炼锻造的马槊锋刃前,犹如一张薄薄的宣纸,护颈被硬生生割开,脖子也被砍下大半,那人脖颈狂喷着冲天的鲜血,直接栽倒在马下。

    此时,王秀浑身浴血,追着金军横扫马槊,又有几人无辜遭到牵连,被马槊劲风扫过,纷纷骨断筋折,真是一片血雨腥风。

    战马在人群中奔腾,杀的金军骑兵纷纷避让,连卫士也跟他保持一段距离,深恐被马槊扫到,受了池鱼之灾,要知道丈六马槊刺、扫、勾、砸无一不能,来个误伤可就死定了。

    金军眼看王秀的勇猛,虽然不知道是何人,却越发地胆寒了,见对方向自己傻来,立即扭头策马就逃。

    一时间,王秀带着数十骑,追的大股马军哇哇乱跑,对方的进攻队形完全乱套了,也算是战场的奇观了。

    “大人,真是勇猛不减当年,不愧是生平未尝一败称号。”张宗颜发起卒伍,原隶属韩世忠所部,自然没有少和王秀打交道,自然知道对方当年的勇武,不由地发出感叹。

    “太尉,不能再放手了,绝地反击未尝不能取胜。”虞允文没有去感慨,相反看到了机会,金军进攻阵型乱了,大好机会不能放过,否则败亡的就是自己。

    “我率卫士上。”张宗颜自然能看出机会,肾上腺激素分泌旺盛,想到当年征战疆场,顿时豪气勃然迸发。

    哪个大将不是百战沙场,就算是意气消沉者也曾经热血过,只是没有刺激他们心底豪情的机会。

    “不,太尉总全军咨询,绝不能擅离职守,我来。”虞允文是文人不假,确实相当正统的文人,自诩秉承六艺,实际上也是弓马娴熟,自然不畏惧策马上阵,他是二话没说,直接操家伙吆喝卫士们跟上。

    张宗颜没有争论,虞允文说的有道理,他作为都参军不能擅离职守,只能正色道:“保重。”

    虞允文率军冲杀真是恰当好处,金军正处于混乱中,冷不防又一支兵马杀来,人数虽不多却恰如其分,顿时阵脚大乱,相互自相践踏。

    金军处于尴尬境地,远远地听到隐隐传来的喊杀声,星星点点的火光,也像灿烂的星海席卷而来,这是对方援军正在赶来,有经验的人都能判断出来。

    那些猛安、谋克大惊失色,他们联络不上辖里,失去了统一指挥,只能各自为战,外围的部队开始撤离,内层参战兵马却没那么好运,在王秀和虞允文的冲击下乱成一团。

    “杀,不要放过虏人,全部给我杀死。”

    “在哪里,派一队兵马抄右路,不要放走他们。”

    “他们在这里,快来几个人拦住他们。”

    “那边有几十个虏人,跟我上,宰了这群猪羊。”

    到处是宋军的吼声,还有短兵相接的格斗声,金军外围部队纷纷夺路而逃,内层的只能面对宋军怒火。

 第1628章 决战之抉择时刻

    战争中,对中军行辕的袭击固然重要,却还存在打脸意义,让宋军将校忍受不了,尤其是那些行辕的备身卫士,简直是耻辱到极点。那么大的优势,竟然被人家破围袭击行辕,这口恶气只能用血来洗刷,无不奋勇向前。

    金军无心再战,刚刚还是气势汹汹,要拿王秀来开刀问斩,现在立即开启逃跑程序。就算他们是本族精锐,哪怕是兀术帐下的顶级猛士,丧失了作战意志,也难以保持像样的阵形和有效的阻击,像是一群被驱赶的纷乱鸭子。

    既然金军已经乱了,自然有卫士四处追杀,王秀的任务也算完成,浑身鲜血地回到大帐,把凤翅盔抛在桌案上,拿起杯子喝了大口水,道:“彬浦还没回来?”

    “看样子是随军反击去了。”张宗颜有些气虚,没有拦住管勾机宜文字出战,恐怕王秀拿来说话,误会他让一个文人去送死。

    岂料,王秀洒笑道:“也难为他了,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自然是按耐不住,随他去吧!”杀戮连连的战场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然虞允文选择,那就怨不得别人,又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栋梁之臣哪个不是千锤百炼?

    他要不是历经数十年的征战,哪里有今日的地位和权势。

    张宗颜犹豫再三,总算松了口气,又道:“虏人猖獗,要防备他们再次袭击。”

    王秀犹豫了,战争中的偶然太多了,算计金军可能会突围,却不能防备他们南下,狗急跳墙的事例屡见不鲜,两难的抉择让他拿不定主意。

    张宗颜见王秀犯难,他又何尝不是,能够投入战场兵力有限,顾了这边就要消弱那边,总有兼顾不到的地方,不由地道:“虏人这股势力西逃,恐怕迪古乃坚持不住。”

    “再看看。”王秀实在无法下定决心,从十一行营调兵?他还没有打算,那可是重中之重。

    正当万难抉择时,忽然传来军报,金军各部签军开始发动进攻,让他又是大吃一惊,恰好虞允文浴血而归。

    怎么回事,难道兀术真要破釜沉舟?王秀心中一片乱麻,真的到了抉择时刻。

    却说,兀术的突然离去,造成了潜力的失衡,左右副元帅归迪古乃,就剩下左右监军在场,耶律辉天然无法抗衡活女,就造成了活女成为实际的战场最高统帅。

    活女是金军最坚决的主战派,哪怕南北盟好多年,大多数将帅都要享受甘泉之饮,他依旧坚持对大宋行朝作战,认定任由南朝发展壮大,对女真人是一场灾难。

    多年在河西和岳飞征战,让他深深体会到大宋行朝的恐怖,尤其宋军战斗力的飚升,几乎每年都有新式兵器出现,让他防不胜防,每次作战都倍感艰辛。

    这种潜力巨大,还看不到尽头的对手,在夺去了西北马场后,能保持南北盟好?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极力主张大金还有优势时,全力对大宋行朝实施打压,就算灭不了对方,也应该不断消耗实力,让南朝形成不了战术优势。

    如今的局势他也很明白,迪古乃叛乱成功,宋军虎翼北方行营抵达城北,汇合云骑军一部,金军万余精锐被包围,十一行营也出现在西部,局势坏到不能再坏。

    只有从玉泉山夺路而逃,进入临潢府路才有一线生机,别的念想都是白费力气。

    不过,他却敏锐地捕捉到战机,万余精锐被围困固然元气大伤,却又未尝不是机会,可以充当内线的铁毡,他集中主力攻其一点,未尝不能击溃第二行营。

    能够击溃宋军第二行营,就算无法达到彻底败宋军主力程度,也能牵制十一行营主力,他们就能从容向西北撤离。

    既然决定了,他表现出果断干练的姿态,立即集结两万五千精锐马步军,驱赶七万余签军向南进攻,就在有限的空间内,投入接近十万人,足以摧毁任何障碍。

    所以,金军的决死反击,有着相当的磅礴气势。

    岳飞也是当仁不让,集结各部两面夹击,同时传令第一行营和十一行营支援。

    王德、牛皋、徐中等人纷纷率军出击,连封元也犹豫了,他并非不听岳飞节制,而是十一行营担负重创敌人使命,按照王秀的计划,只要有机会消灭,那就毫不留情地歼灭金军。

    计划不是不能改变的,原定留部分金军制衡迪古乃,放挞懒搅浑水潭,实现女真部族三足分立,大宋行朝从中谋取最大的好处,也是建立在消弱乃至歼灭兀术主力实力雄厚基础上。

    既然有机会消灭对方,相当于剪除女真人大半力量,那计就要有所变动,不能墨守成规取守城之道,正所谓上善若水,兵家上乘之道。

    届时,朝廷大军将再接再厉,分兵北上席卷上京和临潢府路,彻底征服女真人,什么迪古乃和挞懒,归顺了还好处,要是心怀意志,必然坚定不移地消灭。

    “四哥,虏人显然改变计划,如何是好?”邱云也坐不住了,横冲军的到来固然实力大增,却消弱了第二行营。

    “让我想想。”封元第一次无法立即抉择,相当的纠结。

    城北,张过率军抵达,他和景波取得联系,得到景波的消息的正是意气风发时,要重新进行编组,分成两路对金军发动进攻,却传来对方破釜沉舟消息,不由地道:“五哥,虏人明知败亡,还要拼死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