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901章

权倾大宋-第901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诸公在城内冒险,孤怎能置身事外。”赵炅冷不防来了句,脸色相当坚决。

    众人又是一阵感慨,看来还真没有看错人,这位少年储君初具英主风范,知道和重臣共同进退,哪怕是拉拢人心,也算是人主心机,是上位者必不可缺的手段,心下又增了许多的认同。

    “大人当初设计太子出宫,就在于娘娘和太子符印,玉阳宫有侍卫水军支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太子居玉阳号令群臣,是镇压逆贼清君侧首选。”钟离睿在感叹之余,心下有了几分犹豫,赵炅相比王秀,如同萤火比皓月。

    但是,以赵炅所表现出来的这份气度和手腕,绝对超出其年龄,未来未尝不是一代英主,难怪王秀对黄袍加身不置可否,念头闪动间,他还是以大局为重请赵炅避让玉阳宫。

    其实,他心中原本是另有想法的,却没有得到王秀首肯,甚至被隐隐地警告,不要妄图火中取栗,实在是太可惜。

    “钟离学士说的不错,太子万金之躯,岂能在大内附近,还是去玉阳宫妥当。”蔡易毫不考虑地说道。

    李纲不满地看了眼蔡易,身为重臣执政连话都不会说,什么叫岂能在大内附近,难道在说太子怕死?不会说居中调度全人脸面,当下沉声道:“监国太子予旨,合太后懿旨能权令外朝,还望太子以大局为重。”

    “原来如此,看来孤不得不去玉阳宫。”赵炅长长叹了口气,无论他想还是不想,李纲都把不能拒绝的台阶地过来,又道:“此处,还要有劳诸公,孤再次拜托各位。”说着话,对众人深深作揖。

    众人吃了一惊,虽说士人不需要对天子跪拜,毕竟天子乃上位,更谈不上向大臣作揖。赵炅是太子不假,从赵官家作死的节奏看,更看到太子的睿智勃发,众人心中都有数了,那铁定是大宋天子了,绝不敢接受这一拜,急忙散开躲过去。

    “我来护送太子去玉阳宫,诸位坐镇缉捕司。”沈默自告奋勇地道,既然有好事岂能让别人。

    “也好,识之去禀报娘娘情况,再拿回懿旨。”李纲表示同意,把两宫的旨意拿回来尤为重要,非执政大臣不可,他作为枢密院大臣,不能轻易离开。

    此时,秦桧没有到场,蔡易也要代表中书门下坐镇,最合适的人莫过于参知政事沈默。

    “诸位大人,现在局势越发明朗,恐怕幕后人天明时分就要发动,缉捕司要增加防御力量才是。”钟离睿等沈默陪同赵炅离去,众人重新回来才提醒。

    “有道理,你来主持调度,务必万无一失。”李光眉头微蹙道。

    “希望不会。”李纲脸色忧虑地道。

    这一夜真成了不眠之夜,赵旉败退的人消息传来,让赵谌大为吃惊,他已经稳住宣德门外的百姓,分出上千班直分路直扑重臣府邸,还跟了不少的泼皮无赖。

    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泼皮无赖,自然是想要趁乱捞便宜,或者根本就是皇城司密探秘密组织的人手,也就是帮个人场,顺便制造混乱。

    但是,这些凶悍的班直侍卫,认为拿下大臣府还不简单,再说大多数府邸都沿着秦淮河,这就给了他们集中兵力的机会,那些泼皮无赖也要趁火打劫。

    却没有想到,他们遭到开封府公人、巡军的迎头痛击,虽说伤亡并不大,却被打的狼狈不堪,好在班直侍卫战斗力将强,勉强驱散巡军,那些泼皮无赖可就倒了大霉,被一阵子砍杀,顿时鸡飞狗跳四下逃散。

    不过,他们照顾的重点是王秀府邸,百余名班直在一大票地痞无赖跟随下,那是气势汹汹而来。

    抄了王相公的府邸,想想都让人兴奋,王家可是天下首富,顺手都能捞到好东西。

    悲剧的是,当他们刚刚喊话要开门时,王家府邸墙上出现上百弓弩手,直接射到六七十人,大半是那些泼皮无赖。

    随即就有上百护卫杀了出来,这些护卫个个装备精良,剽悍无比,见人就杀、逢人就砍,那些班直侍卫直接傻眼了,仓促间哪敢应战,不得不汇集退却。

    想着好处的泼皮无赖,更是被杀的哭爹叫娘,恨不得多生两条腿。

    此时的江宁府也乱套了,夜市也赶紧关了,店铺都收摊子了,人们赶紧回家闭门,一副乱世将至的模样。

    就这样,赵构没有动,两府也没有动,一直维持到天明时分,城内除了双方为此警戒的吏士,就没有几个人出来,形势分为越发地萧杀。

    一些不明情况的大臣也蒙了,怎么办?任谁都明白,此时绝对是站队的时候,却又有不少人犹豫不决。

    这可不是好玩的,一次搞不好要毁了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昨天夜里的事情,经过添油加醋传播开来,也就是说赵官家彻底和王相公撕破脸,已经是君权和相权的最激烈对抗,不再是朝堂上政治斗争,而是决定生死的权柄争斗。

    这样,他们必须更加谨慎,来观望双方的动静,从而决定自己的前程,很少有人拿性命开玩笑,却还是有愣头青。

    李正民第一个站出来,作为御史中丞的他倾向赵谌,也甘心被其所用,却没有真正进入核心,甚至连边缘人物也不是,否则也不会不知道昨夜兵变。

    当他听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即穿上朝服到达御史台,召集来到的几名御史,要求大家一同去面圣。

    这个时候去面圣,分明是代表支持赵官家,占到了王相公的对面,当此态势不明的时候,是为官者的大忌,自然有人首鼠两端,不作任何响应或是模棱两可。

 第一四零九章 祸起江宁之群臣站队

    如今,双方的力量几乎势均力敌,应该说赵官家和皇太后、太子对抗,赵构作为资深的藩王,并没有任何表态,只是长子郡公介入兵变,似乎让人们看出些端倪。{

    有两名监察御史响应,其他人没有表态,有人甚至还质疑宫变合法性,长子郡公竟然进攻玉阳宫。

    两名御史跟随李正民进宫陛见,并非常蔑视同僚,认为他们是大逆不道。

    李正民的率先陛见,也引发一系列的骚动,某些死硬拥护赵官家的大臣和士人,纷纷去东华门陛见,表达自己的态度,恭请赵谌再度出山理政,以免大宋行朝被宵小占据。

    尚未被波及的钟山书院,却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指责赵柔嘉、万俟卨、苗傅等人挟持官家自重,让人纳闷的是竟然封闭山门,这就和发出的声音不相符。

    作为王门中和王秀顶风的刘仁凤,一反常态也没有说话,只是对学生说:“做好几天的功课。”

    不过,人们关心的还是城内的形势,尤其那些士人和商人,他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士人也有买卖,商人子弟也有功名,大家不约而同关心君相之争,毕竟干系行朝走向决定他们命运。

    似乎,人们的议论中并不太看好王秀,至少短期内不看好。无它,就在于赵谌是天子,他的重新复出占据了道德高度,而且还是竟近发兵,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

    虽然,王秀位高权重,却远在开封领兵,就算是金字牌舖递,也需要三五天才能知道,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就算他统兵数十万,那也是天子的兵马,能有多少愿意跟随他造反,千里迢迢南下?就算是有人愿意跟随,人数还不在少数,王秀也的背负个谋逆的罪名,除非是彻底撕破脸,否则不能不顾忌天下人的议论。

    最重要的是,也不能把女真人当摆设,要是大军南下必然会被金军反击,可以说王秀是腹背受敌,赵谌发动的时间极为刁钻。

    两府依然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颁布皇太后和太子诏谕,说官家被叛逆挟持,太子千辛万苦逃出大内,号召行在军民共同讨贼,相对有几分疲软,没有太多的说服了。

    昨夜那些民众散开,早就把赵谌的话传开,有人相信有人怀疑,更多的是惊疑不定。

    赵谌那边也没有闲着,他也不断发布诏谕,驳斥两宫的言论,说是太子勾结王秀,要谋刺天子继位,并又登上东华门接见军民,原虢国郡公现任的太子赵旻,始终跟随他的身边,脸色都是煞白煞白的,显然是收到了很大的惊吓。

    随着李正民等人的到来,刘豫进入东华门陛见,成了一枚重磅炸弹,这厮长期担任尚书侍郎,现在仍然是权工部尚书,宣和殿学士,地位相当于执政,虽说没有多大的政绩,却也是资深的老臣,甚至在王秀发迹前,就有了一段善缘。

    他的表态意味着和王秀相善的人群,开始做出自己的抉择,也让一些人立即作出抉择,开始明里暗里向赵谌靠拢,那些保持中立的大将,也是语焉不详。

    最重要地是,赵谌昭告天下对王秀的怀疑,当年机速司营救太上赵桓,本来非常顺利地逃出,却在路途中遇到不知名力量的杀害,以机速司投入的力量,怎么可能出现不测?

    他直接指责是王秀为了控制行朝,不希望太上回归,才秘密令机速司使臣下了杀手,引起人们的惊恐。

    本来,赵桓的死有些疑点,只是女真人没有提,大家也没有去深究,毕竟都是过去了,只是民间私下有些传言,构不成主流言论,现在突然被安在王秀身上,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一些人纷纷站出来推论,矛头都指向王秀代表的两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似乎慢慢向赵谌倾斜。

    赵谌觉得胜券在握,自满地对赵柔嘉道:“现在,除了班直,我还有上千禁军可以调动,足可以进攻缉捕司。”

    赵柔嘉也认为形势大好,觉得是应该对两府施加压力了,道:“也好,应该给那些墙头草看看,让他们做出选择。”

    “哼,可恨,真是可恨,到现在竟然还左右观望,朕决不能轻饶。”赵谌想起那些大帅们,气就不打一处来。

    已经连续几道诏谕,让他们率军勤王救驾,却大多说是未见枢密院符令,又没有都虞侯司的副署,他们无法调动兵马,就是表态支持的大帅,也借口营寨将校不见调兵印信,各个拒绝出兵。

    尤其是都虞侯刘健,那是相当的生猛,直接把宣召的内侍给扣留了,稍加审问就交给枢密院,态度已经算是明确。

    “官家,现在可不是时候,要待人宜宽。”赵柔嘉急忙打断赵谌,生怕被传出去引发不良反应。

    “真是烦心。连大王也没有出兵。”赵谌没有在意赵柔嘉劝说,反倒是对赵构有了怨言。

    赵柔嘉很无奈,好在没有外人在场,索性让赵谌发发牢骚,她心中对赵构更加不满,应该说是充满了提防,关键时刻除了自己,谁都靠不住,何况是近支藩王。

    “不说了,发兵质问两府,问问他们是认天子,还是跟随奸佞。”赵谌一脸的不舒坦,任谁对两府不鸟他这个天子,也不会全然释怀,心下早就打算,功成之日好好算账。

    “既然形成对持,两府的意见也尤为重要,该让他们表态了。”赵柔嘉嗓音尤为清冷。

    就在城内惊恐连连,很多人惊疑不定时,上千皇城司军逼近缉捕司,那些由拱圣军留守部队,还有部分巡军组成的部队,直接来了个硬碰硬,双方互不相让,最终是兵戈相向。

    当然,还有一支不知名的力量,大约有几百人参战,人数不算多却个个精锐,给拱圣军和巡军带来极大伤害。

    缉捕司就在皇城东南角,也属于比较繁华的地段,双方开展对街市的破坏是巨大的,也让闭门不出的百姓心惊胆战,纷纷透过窗户,或是爬上楼顶偷看街道上的战斗。

 第一四一零章 祸起江宁之两府沉不住气了

    那是一场街市上的弓弩战,双方没有多少接触,都是利用街道构筑防御,充分利用两侧民房,以弓弩相互对射厮杀。

    箭矢如飞蝗“嗖嗖”地划破虚空,不断在对方卷起一朵朵诡异地血色。

    时不时,有几名吏士从街市边院落摸过去,对对方的防线发动袭击,爆发小规模的遭遇战,几乎都是短促的结束战斗,双方以刀剑激战,要么主动退去,要么杀死对方占领阵地,等待对方的反扑,你来我往成了绞肉机。

    双方几乎都没有进展,百姓却倒了大霉,一些大胆的人上房顶观看,被流矢给射落屋下,眼看就活不成了。

    简雍看了会战斗,觉得没有大问题,就留下周文督战,自己回到了缉捕司,就被李光当即抓住,问道:“怎样了?”

    “相持,谁也吃不了谁。”简雍是将校出身,自然看清楚战场势态,双方的积极性都不大,只要没有刺激性因素存在,恐怕相持一天也没有多少进展。

    李光脸色很不好看,连李纲也瞪了眼钟离睿,沉声道:“侍卫水军该入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