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814章

权倾大宋-第814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易动弹,人家可是有杀人权利的。

    王秀的军令中,就有令某部都虞侯取代正任将校,节制部队的说法。

    往深里去看,昨天两府没有遏制事态发展,感情人家早就胸有成竹,就等着你全部跳出来,毕其功于一役,两人心下凛然,自动脑补两府的异常动作,却不知王秀真正的杀手锏。

    听着王秀的部署,简直就是完美的一网打尽,三个旅镇进入皇城布控,竟然携带重型攻城器械,连车兵和马军也出动,是要防备其它各部的同时,随时进攻宫城的节奏啊!

    车兵都监司的训练部队,有几个车兵营在行在,恐怕也要被调入城参战,就皇城司军也能抗衡?

    完了,他一切都晚了,杨沂中心如死灰,王秀的部署就是斩尽杀绝,不留半点余地,首先就是两个营的兵力,配合三百马军,去完成对赵构藩邸的包围,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悬念,护卫再强也不可能扛得住。

    至于作为不稳定因素的第三旅镇,当然也跑不了算计,军都虞侯葛立仁亲自带队镇压,又有车兵、强弩营压阵,纯步军部队的第三旅镇,甚至连还手之力也没有。

    要是真的发生冲突,王秀的军令中很明确,任何干预反抗朝廷者,全部以谋逆罪论处,那就是直接斩杀没二话。

    李密是百感交集,幸亏自己留了一手,要是真正答应了杨沂中,彻底投了赵构阵营那才是悲剧。现在,他没有其他的奢求,心下百般算计,捉摸着怎样才能脱困,哪怕是丢官罢职也好过被斩杀。

    当王秀安排完了军务,将校各自去领兵执行军令,急脚子也都派了出去,倒是旅镇都指挥常贵留下,兴致勃勃地在看杨沂中、李密。

    “好了,枢帅对我的排兵布阵,还有何指教?”王秀端起茶杯吃了口,长长地舒了口气,流露出浓浓地疲倦。

    “事已至此,在下无话可说。”杨沂中摇头苦笑,他是站在赵构船上的人,再怎么解释也是白搭,王秀当着他的面发布军令,意思是非常明显的,压根就不考虑策反他,能活过今天晚上都算是幸运。

    作为大宋禁军的都参军,被称之为军中第一人的他,也有着自己的骄傲,绝不容许自己被人羞辱,哪怕面临斧钺加身。

    “我有一事不明,还望枢帅能坦然相告。”王秀的目光很复杂,用词也相当的客气,至少承认对方的身份。

    “王相公但说无妨,在下知无不言。”杨沂中心中发苦,没有到最后撕破脸程度,应该说是最后判决时刻,只能被王秀牵着鼻子走。

    “枢帅历任殿前司四厢都指挥,乃至出任殿帅、枢帅加校检太尉,特进,已经是武人的极致,岂不知再进一步,则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唯有赐死?”王秀慢慢地问道,语气是相当沉重严肃的。

    李密脸色变了几遍,也是不解地看向杨沂中,这也是他一直疑惑却不敢问的,你都到了官爵顶峰,还要冒着灭族危险,干着大逆不道的破事?

    杨沂中身为枢帅,早就到了武官的极点,要是卸任的话,恐怕是要给开府仪同三司,同样是大臣的极致,还用得着帮助赵构,冒着大逆不道的族诛危险?不太合乎清理。

    王秀说的也不错,你以为策定大功是好?殊不知帝王心最难测,或许功成之日就是人头落地时,大宋不杀功臣,却不代表没办法办你,至少让你成为不问世事的富家翁,还不如现在威风八面来的实在。

    杨沂中无话可说,目光却又显得寥落,旋即常常叹息,最终才艰涩地道:“在下无话可说,任凭相公处置。”

    “你还算有自知自明。”王秀淡然一笑,目光转向李密明白这位名声不显,确实为真正的持重大将,竟然也跟着站到他的对立面,实在是可惜,嗓音低沉地道:“我料不错,军主要夺第二旅镇兵权,团结全军入城,趁着双方力竭入宫,为大王夺取皇位,应该是官家被叛军弑杀,你们拥立郡公。”

    李密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向杨沂中,他可真的冤枉到极点,真不知还有这点猫腻,想要大声喊冤却又不能,被王秀抓了个现行,你还怎么去喊?

    杨沂中说是勤王救驾,并没有说官家的事情,也就是发兵之日就是官家被刺之时,然后是册立虢国郡公赵旻,消灭“作乱”的太后和太子,然后野心勃勃地大王扶持幼主,正当内忧外患之际,傻瓜都能明白下面的破事。

    “我说的可是实情?”王秀微笑着问道,只是目光隐隐有杀伐。

    杨沂中退无可退,王秀说的几乎都是他们计划,显然早就有所了解,出现在江宁也就顺理成章,只是知道的不过数人,不甘心地道:“那么机密的大事,王相公是怎样知道的?”

    “太尉,不是说勤王救驾?”李密是又惊又怒,杨沂中没有否认王秀问话,显然是默认了,让他有种被愚弄的感觉,现在又是深陷漩涡不能自拔,岂能不大光其火,再也顾不得别的,直接高声喊了出来。

    杨沂中看着这位老部下,心中着实愧疚,低声道:“事已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太尉无话可说,难道为了一人,太尉就看着上万吏士深陷不忠不义?身为前任殿帅,要看着捧日军裁撤?”李密是相当的激动,高声怒斥杨沂中。

 第1423章 祸起江宁之平乱2

    想想王秀就在暗处布置,兵变根本就是笑话,捧日军真要是发动,作为叛军不仅要撤销军号,还要全军吏士家小被流放,这是害了上万袍泽,放到谁都不会心平气和。

    “王相公自有公论。”杨沂中老脸发烫,要不是四周卫士虎视眈眈,他绝对转身就走,没脸面对老部下。

    “好了,时间不多了,你们说完没有?”王秀玩味地看着他们,那就是猫捉老鼠的节奏。

    “王相公,在下糊涂,一切但凭处置。”李密愤愤地道,心中充满了不甘,他全然没有了前程,只要求保住一条贱命,并非是怕死而是不甘心冤死。

    “知道你不甘心,谁能一生无错呢?想想张子初要是不。。。。。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王秀常常叹息,就在李密眼前一亮之际,忽然拍案而去,厉声道:“好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些事是不容越线的,跨出一步就永远不能回头,哪怕是知情不报也一样。”

    杨沂中脸色惨白,李密也是脸有愧色,面对王秀忽然的发难,他们根本无力反抗。

    “好了,常镇主,请二位太尉下去休息。”王秀已经不想再说,该说的都差不多了,他不想再浪费时间,下面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办理。

    “多谢相公。”杨沂中心灰意冷,王秀没有现场杀他,已经算是照顾他面子了,定是平定了叛乱,把他交给两府处置。当然,他并不认为是对方的好心,作为枢密都参军的他,绝对还有利用价值,要击倒赵构不是那么容易,至少他是有力的人证,能让赵构万劫不复的利器。

    待打发了众人,徐中进来低声道:“大人,各部都已经出动,咱们不是该走了?”

    “不用着急,一炷香再叫我。”王秀疲惫地揉了揉额头,双目都是赤红的。

    徐中知道王秀连日劳累,当时他正回家路上,却意外被卫士叫走,却惊讶地发现王秀回来,当时吃惊的下巴都差点掉了,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几天来,他跟随王秀秘密行动,不仅联络了可靠的大将,还潜入钟山书院,遥控整个江宁内外,一大早就来到捧日第二旅镇,可以说是连轴地转,没有任何时间休息。

    更何况,他知道王秀是一路快马加鞭,几乎没有停留回到行在,那可是数千里的路程,铁打的人也熬不住了。

    王秀在徐中退下,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身子非常的疲倦,精神头却非常旺盛,没有半点要睡去的意思。

    心中不断算计利害得失,觉得自己布置的天衣无缝,现在对方底牌尽出,到了决胜时刻,他要做的就是等待收网。

    想想,当日接到了紧急而来的加密官塘,他非常的吃惊,自己独自考虑了半天,才秘密把范宗尹、陈东、虞允文叫来。

    虞允文是管勾机宜文字,他的绝对心腹,此事不可能绕过对方,必须要争取到对方绝对支持。

    陈东是知开封府,为人有些迂腐,却是知大义的人,这种人只要陈明家国厉害,往往是最放心的。

    至于范宗尹,他也不得不知会,毕竟这厮身为参知政事,他南下需要其坐镇稳定人心,又是赵柔嘉的公公,于公于私都要两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陈东看了那封秘密官塘,脸色极不好看,沉声道:“简直是胡闹,当此朝廷大军发动之日,这些人竟然不顾大局,实在是可恨,必须要断然镇压。”

    虞允文沉稳了许多,他从王秀神情中看到失望、愤怒、无奈、彷徨,一时间不知如何说才好,官塘很简短,韩魏国大长公主谋逆,欲夺帅印,制太后,除监国,起兵杀在朝诸公。既然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韪,必然是牵扯最高层,这还了得了。

    范宗尹差点被吓死,韩魏国大长公主谋逆,九个字代表什么?剩下的字就不用再看了,哪怕是大长公主,皇太后最宠爱的女儿,也必会伏法,想到了范离,不由地颤声道:“文、文实,你、你要怎样才好?”

    王秀稳定下情绪,淡淡地道:“连夜南下,北方事务就让三位代劳,一切等我回来。还有,取消夺取大名的计划,各部转为守势,不得轻言北上。”

    “大人南下,必然会耽搁时日,恐怕虏人会察觉。”虞允文大胆地提出意见,实在不赞成转为防御。

    陈东也深以为然,立即道:“大人南下是无不可,收复失地也是军国大事,断不能为逆贼夭折。”

    王秀见众人皆是有心之士,不由地大为欣慰,他不怕贸然进取,就怕遮遮掩掩,既然他们坚持北上策略,他就能放心南下,不用担心消息泄露。

    当然,当他平定了行在事态,就算金军得知也晚了,这就需要对方三人帮助他掩饰,至少要维持到他到行在。

    范宗尹犹豫良久,目光复杂地道:“文实要南下,怎样封锁消息,开封内外可有不少探子。”

    “偶感小恙,深居简出几天就是,时间够了,等他们知道了,我也在回来路上了,还望三位能帮我。”王秀环顾三人,沉声道:“可以保持进攻态势,却不能去打大名,那是虏人河北防御的前方中枢,占领德州形成两面夹击,蓄势不发牵制虏人。”

    之后的事就很简单了,他只带了四名卫士便装快马南下,每人都配有四匹优良的战马,拿着北侍军的金字牌,沿途军民不敢拦截询问,几天功夫就到了行在。

    第一时间,他进入侍卫水军大寨,在绝密环境里暗中部署,想到当日的情景,真的是很累,整个身子忍不住阵阵发寒,到现在还在寒心,这对儿女不惜破坏大好局面,也要发动政变,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要知道换成了别人,他们兄妹不知要死多少回。

    他以手掩面支在桌上,重重地吐了口浊气,忍无可忍,实在是太过分了,让他实在忍无可忍,以至于眼中闪过一道杀机,他真的动怒了。

 第1424章 祸起江宁之平乱3

    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当徐中再次进来时,他忽然站起身来,踏着稳健的步伐握刀向外走去,沉稳地道:“随我去大王的藩邸。”

    赵谌依旧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中,东华门和宣德门外依旧汇聚不少百姓,这都是支持他的所在,当他听到捧日、天武各部陆续入城,不断维持秩序,更加兴高采烈,忠于皇室的将帅还是有的,认为大事可定。

    赵柔嘉目睹越来越多的大臣,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风淡云轻地道:“官家,人心还是可用的。”

    “呵呵,侍卫水军被阻拦,只要城外殿前司大军抵达,两府大势已去,我看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哼,到时候再跟他们算账。”赵谌眼中射出一道恨意,算计着要好好整肃一番。

    两府的执政实在太过份了,竟敢公然和他做对,这就是谋逆,大逆不道,都要明正典刑,祖宗不杀大臣和言事官,却不代表不杀逆贼,他要在控制局势后好好收拾一批人,尤其是压制他二十年的王秀,就算不能杀了,也要狠狠地贬斥,不是开拓南海了嘛!那就发配到海外去。

    “该用的人,还是要用的,不能一概而论,可不能因小失大,这才是天子的胸襟。”赵柔嘉生怕赵谌昏了头,要搞大屠杀那就得不偿失了,本就不紊的局面将不可收拾。

    就算是两府执政,也要区别对待,像钟离睿、简雍、周文等王秀死党,自然要下狠手,沈默、蔡易等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