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812章

权倾大宋-第812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岂能看不出李密的犹豫,这可是选择站队问题,是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没有人会轻率决断,却不得不温言相劝,就是在于他无法调动兵马。

    康履却很不高兴,都什么时候了,还磨磨蹭蹭,难不成真要误了大王好事,不免翻个白眼,阴阳怪气地道:“怎么,难道太尉不遵从官家和大王?”

    这话说的实在诛心,李密勃然变色,眼看就要发作,再怎么说他也是军都指挥,统兵上万的大将,岂能容藩邸内侍羞辱。

    杨沂中眼看不好,暗骂康履这阉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什么时候了还摆架子,何况又不是天子身边的人,要真是激怒了李密,这不是让他一夜辛苦,化成乌有吗?急忙道:“大官住口,军主是审时度势,岂能轻易辱蔑?”

 第1418章 祸起江宁之无题

    康履见杨沂中脸色不善,似乎给了他眼色,忽然有所领悟,现在自家大王可就指望李密了,要是被他给毁了,后果用屁股都能想出来,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急忙陪笑道:“也是情急无奈,现在叛逆入涌川门,正在逼近大内,大王是心急如焚,四处纠结豪杰前去护驾,做奴臣的无法分忧,以至于口无遮拦,还望太尉见谅。”

    “好了,侍卫水军入城,你速速决断,天子安危全在你手。”杨沂中看着李密沉重地道。

    李密是汗流浃背,他不尽信杨沂中,却不能否认侍卫水军入皇城,一面是两府重臣,一面是赵官家,让他实在难以抉择。怎样?两府代表文官士大夫阶层,那是绝对的天下正统,天子更不言而喻,选择哪一边都很不妥。

    不过,杨沂中点了题,就像他一直坚持的那样,驻扎外城兵马,无天子诏喻和两府虎符,不得擅自入皇城,侍卫水军昨夜拿下涌川门,杨沂中就到了军中,他却以对方没有入城拖延,现在外军入城,无论怎样他都无法推脱。

    单凭侍卫水军入皇城这一条,他就有充足理由出兵。

    “既然官家有指挥,侍卫水军无故入城,那我必然去阻拦,让他们退出去。”不得不下了决心,却还是留个心眼,只是说退去侍卫水军,别的一概没有承诺。

    杨沂中很满意,只要李密出兵一起好说,第三旅镇都指挥是他的人,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旦不对将接管捧日军,当然这是万不得已,不到最危急时刻绝不能用。

    “那好,开始吧!”

    “来人,传令第二旅镇整装,第三旅镇为殿军,火速入城勤王。”李密咬了咬牙下令。

    “太尉高义,呵呵。”康履松了口气,只要捧日军出兵入城,那就有不得李密了,第三旅镇可是大王的人。

    “好,你我整顿军司备身营,准备在前开路。”既然下令,李密就索性做的更好。

    “呵呵,就知道你急公好义。”杨沂中大喜过望,既然李密甘愿为军锋,说明他的目的达成,赵构的目的也实现大半,只要运筹得当,今日就是天下易主时,他将成为新朝的异姓郡王。

    康履眼都眯成一条缝了,想想功成之日,自己将成为节度使,兴奋地脸上肥肉直颤。

    江宁城的皇城内,虎翼两个新编校阅乡军营,沿着大街向东华门挺进,沿途遭到赵旉率军抵抗。双方在街道上进行激烈搏斗,只是虎翼两个新编营准备非常充分,全部是全套的甲仗,竟然还有战车相助。

    皇城司军平时只负责皇城防御,实际上也就是摆设,装备并不是最精良。再说,他们不可能去甲仗库,那会引起有心人的关注,只是携带了部分甲仗,双方遭遇战可想而知。

    就算赵旉进了最大努力,甚至杀了三名逃兵,依旧无法阻止虎翼新编营的进攻,人家的战斗力太强悍了。

    本来,王秀对虎翼军的定位是海军陆战队,虎翼五个军编制规模不大,训练却极为严酷,可以说是全军之冠,吏士个个精悍无比,就算是作为预备队的签军,训练强度也很大,各新编营只要是组队,都是按照现役吏士来训练三个月。

    应该说,这两个营人数并不算多,战斗力却极其强悍,更兼是沿江、沿海渔民子弟组成,质地淳朴具有牺牲精神,岂又是皇城司军这帮少爷兵所能比的?

    随着虎翼两个新编营不断推进,造成了一片混乱,东华门外大好的安定祥和局面,被不断传来的消息所震撼。

    形势千变万化,德州的战事也进入紧张阶段,金军的反击也是犀利的,尤其是城内的抛石机,对云梯车和步军的打击是极其严重的,连续好几台云梯车被砲石砸的支离破碎,里面的人无不肝脑涂地,血腥的场面不断激励金军反击。

    杨再兴眼看不好,前方残酷的景象,让后方准备进攻的人动摇了,甚至有稀稀落落地人影,还是向后方奔逃,要是这股子劲泄了,今个也别再攻城了,大家回去洗洗睡吧!

    他当机立断,纵马纵马向城垣驰去,紧随数十名卫士策马跟上,生死相随大帅。

    城垣下,杨再兴飞身下马,见一群吏士退下来立即拔剑在手,厉声呵斥道:“站住。”

    那群吏士见一身红袍的大将,都止住脚步,不敢再后退,但也没人敢主动向上冲,一个个脸色苍白。

    杨再兴喝骂道:“没用的蠢货,他人在效死力,尔等却临阵脱逃,给我上去去,死也要死在城头。”

    一名吏士瞪大眼睛,似乎是鼓足了勇气道:“云梯毁了,这里太危险,太尉速退,小人这就冲上去。”

    杨再兴朗声大小,毫不在意四周飞蝗般地箭矢,爽快地道:“好,是条汉子的,就跟本帅来痛快沙场。”说罢,执刀快步向云梯车走去。

    那些吏士面面相噓、大家不知该怎样,那名说话的吏士高声道:“太尉都能舍命,我们还不跟着赴难。”

    杨再兴冒着箭矢到了云梯车,转首看攻城锥车缓缓抵达城门,才躬身顺着壁梯攀了上去。

    当他通过车厢跳到城上,手起刀落连斩两人,正在苦战的重步兵见有红袍大将上来,鄂然下纷纷士气大振,他们是看明白了,对方的红袍带有官纹,分明是从六品大将。

    要说将校上战场,一般都采取保护措施,不会身穿代表官阶的服饰,以免成了对方重点关照人物,他却表现的非常特别,不仅穿高等武官服饰,还真正到达了一线。

    果然,三名金军将校看着眼红,立即围过来,想要捡个便宜,能够斩杀从六品将官,那可是大功一件。

    杨再兴见三人来势汹汹,城墙不宽人又太多,不易施展武艺,倒是不敢托大,依托重步兵掩护,用刀和三人搏斗。

    来回几个回合,杨再兴掂量出几人虚实,大喝一声欺身跨上,一脚踢得用狼牙棒将校后退,长刀划破虚空,那拿着斩马刀的将校被割裂喉咙,连反应也没有,被击倒在地上。

 第1419章 祸起江宁之调遣不动

    持短斧头的将校大惊,举斧向杨再兴砍来,那后退的将校也定住身形,挥动狼牙棒向杨再兴左身砸来。

    杨再兴的刀面对短斧、狼牙棒,还是不能正面力拼,他侧身闪过狼牙棒,一拳打在劲力用老的吃斧将校脸上,脸皮打开花,用身体将对方向重步兵那挤过去。整个人被撞倒重步兵身边,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残存的持短斧将校被吓的肝胆俱裂,再也没有争斗之心,吓的抛下斧头大叫一声,转身就跑。

    “跟我上,把他们统统杀死。”杨再兴当先冲上去,连续斩杀数名守军,望着莫不披靡,很少有人敢与他正面争锋,宋军士气大振,使越来越多的人登上城来。

    城门口的攻城锥,也开始向城门一次一次的撞击,攻城锥上的浸水兽皮和铁皮,足以应付金军弓弩的疯狂打击,有人被檑木所伤,立即有后面的人顶了上去。

    上万乡军吏士,不断地轮番冲击,宋军不断登上城墙,金军兵力太过单薄,再也无力将宋军反击下去,城头逐渐有抵抗不住的趋势,阿典实在是急眼了,不断调兵遣将

    不过,他也能看出来,随着两军在城墙上的相持,恐怕外城是保不住了。

    就在中军营寨,牛皋正要去前方督战,却惊讶地发现宣抚处置判官来了,不得不赶紧迎接,丞相长史啊!

    宗良自然是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上官的架子,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宣抚处置判官低于宣抚处置大使,却和大使没有统属关系,完全是主掌一方的文官,对或许对行营都统制,还有些许的谦让,军和旅镇将校完全不用客气。

    牛皋有些疑虑地应对,拿不准宗良到来的意图,前方战事正酣,让他也没有耐心磨叽,急促地道:“大人来的正好,前方正在关键时刻,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能拿下县城。”

    “哦,看来我来的真是时候,呵呵。”宗良岂能看不出来,牛皋是变相地请他不要耽搁时间,他却不能不交代事情,军情和他估计的,应该说和王秀估计有别,应该斟酌言语。

    “太尉,有一事却不得不和太尉说,还请太尉斟酌。”他尽量控制用词,不去刺激牛皋。

    “大人有何事?”牛皋瞪大了眼睛,见宗良吞吞吐吐的神色,心下生出些许不好的预感。

    “其实,并没有大事,宣抚处置大人有令,拿下博州立即转入防御,不得对大名有任何进攻态势,王子华那里也得到了官塘。”宗良显得难以启齿,却依旧说了出来。

    按照偏师出击的作战指导,王德拿下博州,牛皋拿下德州,他们则在第二行营的指挥下,集中三个军的兵力进攻大名,这不是简单的偏师进攻,而是真正打响北伐的总攻。

    让牛皋勃然大怒的是,眼看大好前景就在眼前,竟然要他们停下,知不知道战机转瞬即逝,不由霍地起身,低声怒吼道:“大人,真是宣抚相公主张?”

    前方大将拼命,行在更是诡异万分,捧日军出大事可定,就在杨沂中松了口气,康履暗自欣喜之际,却听到第二旅镇拒不奉命的消息,让他们大吃一惊。

    “第二旅镇不出,第三旅镇恐怕独木难支。”李密脸色很难堪,同时也松了口气,至少有了拖延的时间,让他晚些介入这场神鬼莫测的内斗。

    “镇主是哪个?”杨沂中身为枢密都参军,只对军都指挥之上有数,不会看到旅镇。

    “常贵常久运,不应该啊!”李密也非常纳闷,常贵是原殿前司出身将校,平素执行军令非常严格,怎会一反常态。

    “都虞侯、都参军何在?”杨沂中到底是经验丰富的大帅,立即抓住了问题关键。

    “都参军病退在家,都虞侯。。。。。难道是这匹夫?”李密脸色大变,瞪大了眼睛。

    “怎么回事?”康履听的糊涂,不免有几分急了。

    “刘健这厮态度暧昧,不可不防啊!”杨沂中意味深长地道,目光充满了杀机。

    “大官有所不知,就在五更天,有兵部都虞侯司官塘,令各部都虞侯严密监管将校,无故不得出寨。”李密慢慢地解释道。

    “岂有此理,简直公然投靠叛逆,他要和天子、大王做对。”康履大为惊怒,要真的由各级军法官控制,那还闹腾个鸟,大家洗洗回去睡吧!

    “无妨,第三旅镇已经整装,刘健还不能一手遮天。”杨沂中眉头紧蹙,沉声道:“过去看看,常贵有何胆量,竟然不把我等放在眼中。”

    “感情好,二位太尉快些。”康履大为惊喜,有了杨沂中的出面,任你是军主还是镇主,都得给我服服帖帖。

    第二旅镇是一支混编的旅镇,编制车兵营、步骑营、强弩营各一,还有两个步军营,战斗力相当的强悍,随着第一旅镇的战败,这支部队成了捧日军的核心,就驻扎在军司旁边,有独立的坊墙和营门。

    营门口戒备森严,有十余名手持器械的吏士,竟然还有两部轻车,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当然,守门吏士是严格的,没有在意杨沂中是不是枢密都参军,要不是有李密这位军主跟随,恐怕他们根本进不来,就是最终进来了,也让康履大为不痛快,忍不住辱骂几声。

    李密听不下去,脸色不悦地道:“大官,吏士是尽职守,不要忘了细柳营。”

    康履脸色微变,急忙闭上了嘴,他可是身处五千军汉的营寨中,搞不好真会倒霉。

    “太尉,竟然无人前来迎接。”快到旅镇节堂,李密感觉有些不妙,不要说枢密都参军了,就是侍卫司大帅来了,往常时候旅镇的将校,早就有集体出来迎接,哪像今个一样冷冷清清,实在有几分怪异。

    “无妨,人心惊疑而已。”杨沂中不以为意,正是诡异变换时刻,任谁都会做出明哲保身打算,既然常贵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