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69章

权倾大宋-第769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实好气魄!”赵构有几分尴尬,他说的是收复故土,王秀却说开疆拓土,层次明显就低了下来,实在让他不堪。

    “还望大王能好生教导太子,不负天下苍生重托。”王秀一饮而尽,笑咪咪地看着赵构,话透着无尽玄机。

 第1330章 秀女书院

    赵构眼角闪过一丝异色,却很好地掩饰过去,笑眯眯地道:“文实放心,孤王身为藩王,自然会上心太子学业,断不让他有任何马虎,小家伙翻不了天的。 ”

    “嗯,大王好为之。”王秀淡淡地笑了,把酒盏交给旁边的侍从,赵构那抹异色,又岂能逃过他的双眼,有些话说到了也就罢了,就看对方怎样去考虑了。

    赵构尴尬地应了两声,也就转到一旁,至于能不能听懂好为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沈默、蔡易还有欧阳澈冷眼旁观,钟离睿也是含笑不语,目光却闪烁着隐隐地杀机。

    赵构那是心思晃动,就在回去的路上和秦桧碰头,道:“会之,如何?”

    秦桧面如止水,淡淡地道:“大王,有些事急不得,尤其是当此北伐之际,还望大王能劝阻官家。”

    赵构瞳孔微缩,细细打量眼秦桧,知道对方怂了,应该说他从未把其拉拢到阵营,应该结束对话了,果断地把话题转到了其它。

    就在王秀北上,朱琏却去了钟山女斋,李清照自然是亲自接待,让人意外的是,王卿苧和王氏也在场。

    “郡国夫人倒是好闲情,不如也来女斋算了。”朱琏打着趣,却多看王氏几眼。

    王氏品味朱琏的话,却笑容可掬地道:“我倒是想,就是我家姐嫌我粗鄙,教坏了女学子。 ”

    “呵呵,倒是一张巧嘴。”朱琏瞥了眼王氏,目光转到了王卿苧身上,最终坐到站在一旁的王新真那里,温声道:“十四娘越发出色了,看来大娘子要当成继承人。”

    王卿苧倒是颇为得意,笑道:“娘娘说的是,我家十四娘那是天生的生意人,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虽说,王新真是率意泼辣,却当着皇太后面前,又有李清照这等文学大家,却也不敢放肆,扭捏地害臊,小脸蛋红扑扑地煞是可爱。

    朱琏细看王新真,果真是美人胎子,继承王秀和友琴莫言的长处,十五金秋好年华,难怪被行在年轻俊杰说追逐,看得她也有些嫉妒。

    李清照看了眼王新真,某种却有赞誉色彩,道:“大娘子后继有人,却不知王相公可曾愿意?”

    “秀哥儿怎能不愿意?过段时间我也准备北上,顺便带着十四娘见见世面。”王卿苧毫不在意地道。

    王氏一怔,女人家经商倒是无可厚非,王新真却是例外,她可是王相公的长嫡女,身份委实地高贵无比,是有诰命在身的贵族女子,岂能去抛头露面去做女商人。

    要真的跟着王卿苧,走上了商贾道路,引起士人非议是小,毁了女儿家一生是大,不由地道:“十四娘是王相公掌上明珠,过年就要寻个好人家,再不济也是龙飞榜上的鼎甲,可不要耽误了好年华。”

    说到寻个好人家,王新真是情窦初开,早就闹个大红脸,哪里还敢把头抬起来,一个劲地和手帕作对,仿佛是结了大仇。

    李清照翻个白眼,对王氏道:“你这个婆子好嘴,有当着女儿家说这话吗?任谁也没你脸皮厚实。”

    王氏见王新真羞涩,不由地笑道:“哎吆,我这也是心直口快,早想着物色行在俊杰,给十四娘说个大媒,怎么今个就说了出来,该打、该打。”

    “倒真是该打。”李清照也不当回事,横竖是长辈的关心,小娘子出阁是早晚的事,王秀是没心没肺的,靠他来考虑,那就是用枢密院管理银行。

    朱琏却看了眼王氏,眸光意味深长,她自然听出王氏的好意,嘴上却道:“是该招呼了,也不知郡国夫人看好了没有,不能再拖了,是不是?”

    王卿苧也认真起来,王新真十五了,按说快到谈婚论嫁年岁,要真的耽误了可不好,想想说道:“也罢,这次带上十四娘,顺便让秀哥儿拿个主意。”

    朱琏叹了口气,反正是王秀头疼的事情,她作为王家实际上的媳妇,也不能帮着王秀做主,稍加沉吟把话题转开,问道:“居士,秀女书院准备的怎样了?”

    话说,钟山女斋发展倒是顺利,一批批毕业的小娘子,几乎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变的精通女红、熟知史书,受到贵族商贾阶层的欢迎,谁不愿自家的小娘子多才多艺,谁不愿自家娘子通情达理?更何况,这些年来,有些最优秀的秀女

    被选进宫,有一人甚至成为朱琏身边的女官,身份何等尊贵。

    可惜,每年招收的女斋子弟,也不过区区二百人,让许多人望而生叹,又让女学生身价百倍,往往没有等毕业,就会被说媒的人踏破门槛,只有那些品学兼优,明显被大内预定的秀女,才没人敢动心思。

    李清照和洪真商量再三,决定把女斋分出去,单独成立秀女书院,专门培养各色女士子。

    洪真是相当的同意,女斋在书院内挺好不假,却是招蜂引蝶,让那些**的学生整天不思进取,。还不如赶紧分开省心,他是一万个赞同。

    不能不说,这步子是很大的,玉泉山女斋办的更久,在东南各郡最出名,名声明显盖过钟山女斋,也吸引着士子们的目光,不仅没有被恶言贬低、反而被传为美谈。

    玉泉山书院收仕女,多是东南商贾富豪家的小娘子,这些豪商们之所以把女儿们放心地送来,固然有玉泉山女斋良好的教育条件,还有一条公开的秘密,就是商贾女儿一经女斋教育,或许真能得到士子的青眼有加。

    能够让自家女儿知书达理,转眼身价百倍,嫁给有前途的士子,得到朝廷讽刺的诰命,这个买可比登第榜下捉女婿来的实在啊!

    不过,自从刘仁凤成为山长,女斋也就维持下去,几乎就是固步自封,要不是商人们巴结研究院,恐怕早就把小娘子送到钟山女斋了。

    李清照也很不满玉泉山那套,才有了创办秀女书院的想法,一则提高妇人的知识眼界,二则为大内培养女官,要是祖上积德的,恐怕还能成为皇妃或太子的侧妃。

    v

 第1331章 朱琏的不满

    前面也曾说过,随着出身钟山女斋的女官增多,那份涵养也影响了宫廷,女斋出身女官,成为殿中省各局抢手的人物,这就给了成立秀女书院最好的理由,任何反对意见都销声匿迹,那些亲近天子的内侍尚宫可不好惹。

    虽然,入内内侍省掌握要被两府监控,你就是权柄再大的宦官,也搞不过两府执政。

    不过,处置顶级的内侍,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办到的,大家各有优势,多数情况下是相安无事,甚至外朝大臣多和内侍教好,能够早些知道内廷动向,成立书院小事而已大家犯不着闹的不痛快。

    哦,还有些许缘由才是关键,是那些大内女官坚持的结果。女官顾名思义专为内廷服务妇人,管理宫女的官吏,最高也就是从五品,比宦官的品阶高些。

    不过,有些资深女官也要加郡国夫人了,甚至两国夫人的爵位,甚至有的能被天子看重,直接就进入妃嫔的行列,这就是一股子势力,不可轻视的女人力量。

    还有些女官是从小侍奉天子或娘娘的,地位自然不可言喻,两府轻易也不会得罪她们,免得这些小心眼的妇人报复,你还不好还以颜色,被士林笑话。

    所以,秀女书院得到内廷的拥护,自然是一路闪着绿灯。

    “只是要选择好的地段,却很不容易,现在城外山清水秀的地方不少,却大多被人占了。”

    “不如在城里算了。”朱琏也希望能离书院近一些,至少能够常来往。

    “我看还不如玄武湖妥当。”王卿苧毫不在意地道。

    “玄武湖纸醉金迷场所,不妥。”李清照直接否决,开什么玩笑,玄武湖早就是达官贵人玩耍的场所,怎能把秀女书院设在那里,简直就是把兔窝放在狼群里,她第一个就不愿意。

    “娘娘,真不如就在城里,高价收购大内西边的一些民宅,还有官家用不上的西华门外别院,不就成了。如此,能够方便宫中出入,也能杜绝宵小心思。”王新真倒是来了句。

    朱琏眼前一亮,不由地打量眼王新真,说实在的还真不错,有说到她心里去了,离得近就能好好看着,喜道:“还是十四娘机灵,就在大内的西北,倒是能让官家出大半的地方,再买下一个街坊。”

    李清照也是看了眼王新真,暗道小丫头很有眼色,看问题很是精确,照顾到方方面面,只是还有些为难事,道:“恐怕有损生民,还要谨慎才是。”

    朱琏一怔,自是明白李清照所指,购买民间房舍过于仓促,殿中省那些人必然大肆扰民,到时候可能弄的民怨纷纷,这不是不可能的,而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当年,蔡家受到赵佶的重新,从大内修复道入蔡府,那时搞的天怒人怨,好几条街坊民居被拆迁,逼迫的好端端的富庶人家家破人亡,开封城也是元气大伤,不能不引以为戒。

    稍稍沉吟,才看了眼胖的青君,淡淡地道:“居士说得不错,恐怕殿中省有扰民之举,你去知会张泉,让他来督办这事,敢扰民的内官严加办理,绝不姑息。”

    青君轻轻颔首,轻声道:“是,娘娘。”

    张泉是她们信得过的人,虽说手也不短,为人知道进退,从不以功臣自居,办事却规规矩矩,尤其是朱琏的事情,绝对是不打折扣,也是这厮多年来,享受肥差而不倒的主要原因,多少人眼红啊!换个人早就被拿下了。

    这就是做人的道理,不居功不自傲,办事有分寸,平常贪点小钱反倒让人放心,没有**的人,才是上位者忌惮的。

    朱琏吩咐完了,才把目光转向李清照,笑眯眯地道:“居士,你看怎样?”

    “娘娘都说了,我还能怎么样,那就全力以赴。”李清照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

    “对了,居士也不能太操劳了,有王纪百货的大掌柜在,一应事务都让他们去,难道还会赚你的钱?居士身子骨太弱,当安心静养才是,明个让你御药,为居士送几副长白山参调养血气。”朱琏很关心李清照,顺便把大姑子给坑了,反正自家的钱,不用白不用。

    王氏眼珠子一转,暗叹自家表姐真是得宠,皇太后也要刻意地拉拢,自己是宰相的郡国夫人,还得去巴结别人,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多谢娘娘美意,臣妾身子还能撑的住。”李清照感念朱琏的关切,诚然,很是岁月不饶人,将近六旬的老人,时常生病有痒,有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

    朱琏对她的照顾,那是有目共睹的,每次都派遣御医为她调理,御药可没有少为她煎制汤药,光是宫人就遣了十余人过来照料,也被士林传为佳话。

    “居士,该放手让年轻人做的,就应该放手了,总不能护佑羽翼,她们会产生依赖的。”朱琏说的语重心长。

    “娘娘说的是,应该让她们多担待,省得你累病。”王氏也不失时机来了句,显示出自己对表姐的关心。

    “郡国夫人说的是。”朱琏玩味地看了眼王氏,黛眉微蹙,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王氏始终观察朱琏,发觉那玩味地笑,心中咯噔一下,放佛被看穿了心思,却不知如何是好。

    王卿苧却插了句话,道:“要办就办全天下最好的书院,把玉泉山给比下去。”既然免不了自己花钱,那索性就大方点,别让自家弟妹看扁了自己。

    王氏马上想到了什么,立即道:“大娘子说的是,我家老汉也说,要不是有研究院,恐怕王相公对玉泉山的希望,就会落到空处。”

    朱琏深知其味,话说的稍显幼稚,却非常贴合她的心思,那真是用心捉摸出来的,当下轻轻颔首道:“秦相公说的有道理,玉泉山走远了!”

    无论是李清照还是王卿苧,都是脸色微变,朱琏的话说的很重,直接否定了玉泉山书院,否定了刘仁凤。

 1332。第1332章 朱琏的责备

    王氏却暗自发笑,还真的触动朱琏的怒火,总算扳回了一局,让朱琏对秦桧有些改观,也就是刘仁凤那种倔头,没事你和王相公叫什么劲?惹的太后也发火了。

    李清照见朱琏脸色微变,立即暗叫不好,她和朱琏多年交往经验来看,绝对是非常严重的,严重到大庭广众下,丝毫不在乎把话传出去,不由地道:“娘娘,士大夫自有主张,虽说是屡有反对,却也是为了家国,都是读书人牢骚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