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56章

权倾大宋-第756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你是押班,好生给我待着,平定叛乱有你的好处。”王秀淡淡地来了句,转身快步走去。

    他仕途二十余年,岂能单凭一句话就入毂,尽管宦官神情上没有问题,只是他决不能掉以轻心。他要跟随宦官入宫,岂知没有埋伏?就算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能把不信任的人放在身边,就算此人是张泉的人也不行。

    正好到了门口,却见一名班直慌张跑来,几名值守班直大喝拦截,那人却看到王秀过来,急忙大喊道:“王相公,小人太子宫当值侍卫高仁,奉景管参将令前来见相公。”

    “何事?”王秀瞪着来人沉声道,受命景波而来,他才停下脚步询问。

    “宫中有人谋逆,正在袭击慈寿殿,派内侍散播谣言,调太子宫卫士救援,被管参识破。”高仁一口气到把话说完,差点翻了白眼。

    王秀眉头紧蹙,沉声道:“细细说,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人声东击西?”

    “管参识破奸计,他们佯攻慈寿殿,实际要把福宁殿和太子宫人手调离。”高仁气喘吁吁地道。

    “哦,看来他们贼心不死,不行,围魏救赵不成,可能会灭魏。”王秀又惊又怒,他既担心朱琏的安危,又忧虑儿孙的生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调虎离山不成,很有可能佯攻变主攻。

    “你们两个,立即去宣德门,把能调的卫士全调过来,给我知会殿帅,让他火速率兵入卫。”

    “王相公,深夜宣德门宿卫恐怕不妥,不如火速去殿前司衙门,请当值太尉增援。”

    “来不及了,你们两人去办,其他人跟我去慈寿殿,高仁,你去知会管参,让他护卫监国去福宁殿。,不要窝在一个地方。”王秀在最短时间做出论断。

    同时,景波也做出了决断,沉声道:“诸位收拾甲仗,请监国救援福宁殿。”

    将虞侯大惊失色,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他们六七人拱卫太子宫关防还来不及,怎能涉险行走大内,万一被人围攻如何是好?不由地道:“管参,是否太冒险了?”

    “与其各个击破,不如合兵一处坚守,我们行走大内看似危险,只要做的隐蔽就不会被怀疑,让他们扑个空岂不是更好。”景波坏坏一笑,随即大手一挥,道:“来不及了,你们做好准备,我去请监国。”

 第一一八零章 宫变7

    ?

    正在此时,一个声音传来道:“前面可是景管参?”

    “是哪个,快来护卫监国。|”景波大喜道,支撑到这个时候,任谁都明白援兵该到了,叛逆人数不可能太多,十有**是甲士入卫。

    “金枪班指挥宁全福,快,把这群逆贼给我拿下。”

    刘成脸色灰白,金枪班的人来了,也预示着他们的失败,他是双目发赤,压着牙大吼冲上去,挥刀就向景波砍去,一个逆贼也从侧面杀上,妄图拼个两败俱伤。

    既然没了活路那就拼命,好歹也能拉几个垫背的,人疯狂起来是可怕的,绝没有后世影视里的那种懦弱。

    封元无法闪避,他需要保证赵炅的安全,只能硬生生去抗击,宫墙就在身后,他是退无可退。

    一名班直侍卫见势不,大吼一声闪身挡在,两柄钢刀落在他的肩上,迸射出两道绚烂的血色。却见他丢弃兵刃,双手夹住钢刀,利刃深深切入手骨,大喊道:“管参。”

    景波知他决死心意,也不再含糊,果断地出刀,闪电般地砍断刘成的手臂,一脚把另一名逆贼踢倒在地。

    当援兵到达时,那名班直不甘心地慢慢软倒,让景波怒发冲冠,马上就要脱困,哪怕再坚持十几个呼吸,这位袍泽为了他和监国,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

    他是大吼一声,抢上一步手起刀落,好大一颗头颅,带着一道血链飞上天空,重重翻滚掉落在地上,犹自不敢相信地睁着眼睛,那就是逆贼刘成。

    “把他们给我拿下,不能让这些逆贼轻松死了。”景波斩杀刘成,却没有心思放过这群逆贼,他要一点点折磨死这群人,让他们付出代价,为阵亡的袍泽复仇。

    此时,援兵已经赶到,他们分成两路包抄,把那些叛乱逆贼包裹在里面,那都是拿长兵仗的宫门卫士,先天就占有优势,当即就有四人被刺倒在地。

    剩下的几名叛乱逆贼,虽然是负隅顽抗,却在金枪班的围殴下,一个个被击倒在地,没有人求饶投降,横竖是个死,就是孬种也明白。

    “管参,监国怎样?”宁全福赶紧过来,他还担心赵炅安危,这种献好表功的机会可不多,任谁都明白,监国太子如无意外,那就是下一任赵官家。

    “无妨,指使来的正好,拿下这几个逆贼,分兵护卫监国前往福宁殿。”景波没心思扯嘴皮子,他怕福宁殿出事,那可就白费心思了。

    “管参劳累,末将来背负监国。”宁全福不愿放弃机会。,能够在危难时,背着未来的天子抵达福宁宫,这是怎样的荣耀?能得到什么利益?想想都让人要搏一搏。

    “不,孤跟随景太尉,指使在前开路。”赵炅忽然来了一句话,静静地贴在景波背上。

    景波一怔,旋即扯过一人的腰带,把赵炅绑缚在身上,道:“监国放心,有末将在。”

    “好,快去福宁殿。”赵炅显得很稳重,全然不似孩童,让班直侍卫个个诧异,这可是明主风范啊!比官家强上百倍。

    宁全福点了点头,虽说无法亲近监国,做个开路先锋也是好的,至少也是勤王救驾的功臣。

    数十名班直侍卫,前后相拥护卫赵炅,快速向福宁殿而去,路上倒是碰到一小波逆贼,被他们左右斩尽杀绝,再也形成不了威胁。

    刚到永辉殿附近,却发现从北边甬道过来一队人马,景波立即喝止众人,围在一起保护赵炅,前队做好战斗准备。

    宁全福抢上两步,横刀高声喊道:“来者何人?”

    “你们又是何人?”来者步履匆匆,声音尤为急促。

    “做好准备。”宁全福目露精光,眼看至少有十人,打起来他们很占便宜。

    景波却脸色凝重,按照刘成带的人来看,他们要调虎离山,准备进攻太子宫有二十人,那袭击福宁殿的绝不会少,恐怕会有艰难一战。

    “是不是五哥?”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景波大为欣喜,立即道:“是先生,好了,各位迎上去。”

    原来,来者正是王秀,他从慈寿殿出来,把大多的班直侍卫留下,只是带了两名侍卫出来,沿途召集了一些内侍,也有了十人的规模,不算大也不少。

    却不想,碰到一队兵马向福宁殿而来,就算是反贼也得迎面而上,隐隐看到一人背负孩童,试探性地叫喊一声,希望是护卫赵炅的景波。

    宁全福一怔,立即双眼发亮,立即率先快步上去,朗声道:“末将金枪班指挥宁全福,拜见王相公。”

    王秀是又惊又喜,急忙迎上去,温声道:“监国在何处?”

    “王公。”赵炅在景波背上,见到王秀快步而来,那是一片的笑意。

    王秀对宁全福笑了笑,让这厮激动万分,来到景波身边,道:“一路怎样?”

    “遇到两拨毛贼。”景波很平静地道,说的跟打发了两拨土鸡一样。

    “嗯,见过没事就好,我们一同去福宁殿,围剿叛逆。”王秀知道景波说的平淡,却见月光下的血迹斑斑,绝没那么顺利,既然赵炅没事最好,也来及多说了。

    “一切听王公节制。”赵炅很配合地来了句。

    王秀欣慰地一笑,孙子的沉稳让他高兴,挥手道:“赶紧出发,保护好监国。”

    此时,准备伏击福宁殿的叛乱班直和内侍,眼看约定时辰过来,却没有得到消息,越发感觉不,立即对福宁殿发动进攻,准备强行打进去斩杀赵谌。

    福宁殿的当值班直和内侍,遭到突然的打击,开始慌乱成一团,被砍杀了几人,却因夜间锁关,逆贼费了半天的力气才打开前门,却被班直和内侍死死守住殿门,他们几次冲击都无法驱散。

    赵谌身子刚刚转好些,却受到惊吓,顿时口吐白沫昏过去,好在韩氏一直侍候在福宁殿,冷静地指挥宫人闭门自守,才没有被逆贼打进来。

    王秀来的是恰当好处,立即指挥班直侍卫围剿逆贼,那又是一场激烈搏杀,他甚至亲自操刀上阵,站了两个逆贼,以至于血溅衣衫。**

    。。。

 第一一八二章 王秀的强势定位

    ??

    赵炅眨了眨眼,毫不在意地看着王秀,认真地道:“王公放心,孤是监国,自然是份内事,还请王公主持外朝,尽快平定市井议论,稳定人心才是最要紧的。”

    王秀欣慰地笑了,不由地看了眼朱琏,温声道:“监国言之有理。”

    朱琏能看到王秀的想法,却仍旧暗暗叹息,儿子和孙子真不好抉择,更不愿去做震动朝野的事情,只能稍稍侧过脸,不愿和王秀对视,以免控制不了自己。

    王秀也没有过份计较,又说了几句推出去,韩氏来到朱琏身边,怯生生地道:“娘娘,官家又昏过去。”

    朱琏看了眼儿子,又看了看孙子,不免长长叹息,儿子真是无人主气魄,表现的比孙子差了不止一筹。

    王秀到了都堂,见两府执政都在,正在商议对策,坐下喝了杯水道:“诸位商议的如何了?”

    秦桧瞥了眼李纲,平静地道:“大事化小,你看怎样?”

    “哦。”王秀看了眼秦桧,目光扫过李纲,笑道:“那么大的事,明天肯定是沸沸扬扬,绝不下于中秋月夜,岂能是轻描淡写过去的?还要谨慎才是。”

    李纲也一阵头疼,不否认王秀说的对,自从官家遇刺,市面上的议论还没有消停,两府承受压力之大难以想象,一直到现在宫廷兵变,想要瞒下去基本不可能。

    至于大事化小还是必须的,只是王秀似乎不太同意,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赵鼎却翻个白眼,朗声道:“此事因由军制而起,要是传出去,对朝廷不是好事,还需谨慎才是。”言下之意,似乎明白王秀的意思,表达了不赞成态度。

    “当然不是好事,捂盖子也不是办法,只能让人以讹传讹。

    ”王秀脸色严肃,瞬间就明白某些人的用心,也非常不赞同。

    什么是大事化小?那是淡化两府责任,很容易让人联系到裁撤将校吏士,最终的怨气转到他的身上,只是最重要恰恰不是内部的龌龊,而是对天下士民的责任,有担当的政府不应该遮掩堵塞,而是要正确面对,去疏导民众的舆论。

    不能不说,有些人转嫁矛盾的做法,是很陈旧却非常有效,能给他带来不小的打击,让他对某些名臣很失望,人性永远捉摸不透,有时候教科书上的忠直良臣,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不堪,倒是那些小人奸佞,却又些不得已的一面,孰是孰非他也不想评价,只是做好事情而已。

    “文实,大事化小未尝不可,两府不能再承受压力了!”蔡易也是细声劝说,他对宫卫兵变极为震惊,认为传出去太骇人听闻,恐怕朝野会闹翻天,淡化处理未尝不可,却没看出来有人谋划,想把脏水泼到王秀身上。

    “看来诸位都认为掩饰下去,较为妥当?”王秀见李光默默颔首,显然也被说服了。

    “文实,兹事体大,还需再琢磨一二。”李纲见王秀脸色不予,也有些拿不准了,他还从来没有忐忑,尤其在王秀面前,毕竟事堵不住,最先倒霉的人是两府首相。

    “这是谁的首唱?简直就是拿家国玩笑,是可忍孰不可忍。”王秀重重地拍案而起,怒目扫过众人

    赵鼎的脸色当即沉下来,不悦地道:“此事,由我提议。”

    王秀看了眼赵鼎,暗付这厮还有几分担当,当着他的面做小动作,还自己硬生生担下来,或许并不知道被有心人利用,却阴沉着脸道:“元镇兄,你也是饱读诗书的名士,岂不闻上善若水?”

    “近日,朝野连连有事,两府不堪重负,此事干系太大,恐怕到时谁也无法控制。”赵鼎毫不相让地道。

    “堵不如疏,遮遮掩掩那是心虚,那就大方地说出来,对不到之处加以变革。

    ”王秀的声音逐渐高昂,道:“各位,坦率承认反倒能得到谅解,疏导民众情绪至关重要,遮掩只能让事态扩大,最终酿成大祸。”

    “总归是冒险。”李光犹豫地道,他也是很矛盾,两害相权取其轻,牺牲王秀名声有利皇室和两府,还是他能接受的,至少他相信王秀有能力挺过去,其他的执政却不行。

    “无妨,此事由我亲自来办,诸位保持沉默。”王秀斩钉截铁地道,没有半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