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47章

权倾大宋-第747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对了,自己的哥你是知道的,充其量是中资君主,你认为大权独揽是好事?就算出现英主,你敢保证没有庸人?”王秀盯着朱琏的眼睛,平静地道:“娘子,让历代官家只会做官家,岂不是挺好的。”

    哀怨的眸光一闪而过,朱琏苦涩地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时下士人也很支持,就是委屈了官家。”

    “一点也不委屈。”王秀摇了摇头,惋惜地道:“当年,他能坚持下去,不放qi张启元,或许还能有所作为,毫无担当的君主,永yuǎn不可能成功。”

    思︽路︽客

 第一一三九章 大用史浩

    ?

    权诏谕高丽、倭、渤海诸国大使权力极大,还拥有诏谕司大军,有权力招募女真、渤海、奚族等部的兵马,应该说是让他成为一方藩镇。言情

    挞懒也明白王秀的用意,虽说他早就没有雄心壮志,却也顶不住诱惑,何况还有两个儿子,他们都被授予官职,大宋行朝并没有把他们养起来,而是真正授予使职。

    事关大局,王秀、李纲、秦桧和挞懒谈了半天才散去,三位宰相同时到场,可见重视程度。

    送走了挞懒,他们又重新在王秀的公厅商谈,宰相也不是好做的,至少精力上要付出很多。

    王秀特意交代,都事堂官吏不得接近他的公厅,由徐中守在门外。对此,李纲个秦桧并无异议,换成他们也会这么做,缘由很多小报买通胥吏打听机密,好来个哗众取宠,那些胥吏中也有人,出卖些内部消息,换取私人财富增加。

    由此而生专门的行当,包打听朝廷机密,他们出的金钱足以让很多胥吏动心。那问题就来了,大臣们上午议论的事情,晚上就可能传到别人耳中,被有心人所利用。

    要是商贾为探听消息,摸清朝廷日后的政策或是获取商机,这还有情可原,那也是自己人内部的事。

    要被女真人用间可就不利了,通事司也不是吃干饭的,刑部缉捕使臣破获不少据点,也斩杀不少密探,牵扯出一些胥吏,甚至中低级官吏。

    为此,朝廷专门细化律法,就算不是间谍,最重泄密者也要被斩首,但还是有些亡命之徒,不择手段窃取机密,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

    “文实好警惕,都堂宰相公厅,他们再大胆也不敢偷听。”秦桧笑眯眯地道。

    “还是小心点好,别说咱们这里,就是大内的消息,也被传得满天飞。”王秀对包打听是恨的牙痒痒。

    秦桧摇了摇头不再辩驳,王秀说的是实情,容不得他再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再说也没有多大意思。

    王秀打住话题,看着李纲问道:“李大人有何高见?”

    李纲淡淡地道:“虽说,金富轼伏诛,任元、李之却在王庭如故,我看这位高丽国主,手段颇为高明啊!王楷、崔濡亲近,未必不是为高丽牟利,他们的心思很难揣度。”

    王秀了然于心,那位国主王楷用心良苦,应该是利用大宋行朝渗透,抬高亲宋势力,平衡日益强大的亲女真势力,并非真心认同大宋行朝。

    也是能理解的,一个被压抑已久的小国国主,尤其被北方蛮族压迫,必然有偏激的思维,极力想证明自己的尊严。

    如果,大宋行朝是一统的庞然大物,高丽哪还敢有异样心思,早就把亲女真势力铲除,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能以势压人,彰显大宋行朝的国力。

    区区高丽小邦,他还不放在眼中,要不是为了女真人和倭人,这种破地方连看也不想看,一座王宫连大臣府邸也不如,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小国也有小国的难处,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大宋行朝,相对高丽来说,都是庞然大物,决不能得罪的力量。

    当年,女真人聚兵南下后方兵力空虚,又要监控契丹人,对高丽采取忍让迁就,造成高丽国主王楷的误判,不断在边地惹是生非,最终被女真人重拳出击,打的是屁滚尿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高丽精锐为之一空,总算明白蛮族也不是自己能惹的。

    两面讨好,平衡南北势力,不能不说此人极为精明,善于在夹缝中生存。

    不过,王秀却知道,高丽的储君王晛,是个精明的人物,这厮和几派势力关xi都非常融洽,王楷也鼓励王晛这么做,并给予最dà限度的支持。

    “高丽王世子,态度似乎很不明确。”秦桧悠悠地道,味道让人揣摩三分。

    “我有一人可堪大用,使副可属。”王秀看了眼秦桧道。

    “哦,何人?”秦桧有点兴趣。

    “进士及第史浩史直翁。”

    “不过是去岁的新及第,就让他担负重任,不太合适。”秦桧摇了摇头,对于某些问题,他还是能反驳王秀的。毕竟都是为了朝廷。

    王秀默然无语,无法反驳秦桧之言,史浩自玉泉山书院执教,就参加了去岁贡举,殿试赐进士出身第四,可以说是新人一个,要遽然担负大任,会让众人不服的。

    诏谕高丽、扶桑诸国副使,虽说是临时差遣,却也属于位高权重,让新科进士去担任,实在说不过去。真是强行主张,任谁也阻拦不住,却还是口服心不服,他需要得到李纲、。秦桧的支持,有了三位宰相为后台,不会有人明面上区非议,能不能干出点成就,就要看史浩自己了。

    “文实,史直翁是有名望,却不能一蹶而就,以免天xià士人议论,倒是干办官合适。”李纲淡淡地道。

    王秀对李纲的善意报以笑容,这是委婉地支持他,温声道:“史直翁是资历浅薄,却胜在有邦国之才。如今,高丽国主首鼠两端,几大势力几乎平衡,我们需要彻底去打破,用持重稳妥的重臣,恐怕会瞻前顾后,让朝廷丧失时机。”

    “用这些血气方刚的新人,很有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局面,就算失败了也不放,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而已,驻扎江华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虏人,更不是为了区区高丽。”

    李纲捻须笑了,目光蕴涵深意,他自然明白王秀用意,淡淡地道:“文实家大哥,那门大妾刚刚行了礼,却没有少出力,真是难得啊!”

    王秀不屑地笑了,李纲口中的大妾,就是高丽亲宋首领人物崔濡的幼女,宗良的侧夫人,朝廷为了平衡,给崔氏县君的外命妇册封,地位也是相当高的。

    不过,朝廷的老狐狸岂能不明白,这位崔家小娘子原定给他的,却被委婉地推辞,转给了宗良。或许很可笑,现实确实如此,区区一个女子而已,只要大宋行朝给予体面,就算是给了宗良做妾,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思︽路︽客

 第一一四一章 崔氏

    ?

    十余万跟随李仁孝的官民,除了死于战乱中几万,其余的人都得到妥善安置,兴州自然回不去了,都在省嵬城附近安置,驻军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灵夏路文官统治的建立,又给了党项族士人希望,再也不是大族士人一手遮天的时代,作为大宋行朝子民,只要你有本事,通过贡举就能上位,并且是类省试,不需要赶赴行在,得到他们的欢迎。

    萧合达的处理方式,也是非常简单,为了免去不稳定因素,就在几天前发去官塘,给了萧合达两个选zé,要么彻底臣服大宋行朝,要么率亲信部署去河西,自己打通道路,有本事去投靠耶律大石。

    至于宝钞试行转移到江右,或许有点丢脸,沈默也会受影响,却是败局中的变数,江右没有会子,他的影响力很强,很容易联合顶级商贾操纵,皇宋银行就近操作,把大家的利益推行起来便利了许多。

    “文实,玉泉山、钟山的学生,也可以用起来。”秦桧悠悠地道。

    李纲眉头微蹙,这个秦会之聪明一时,糊涂一时,王门子弟本就难以遏制,怎么就主dong举荐。他是支持王秀不假,内心深处依然有警惕,不愿泛王势力再次扩展。

    秦桧可没有糊涂,相反心中跟明镜似地亮堂,王秀一手撑起大宋行朝,危机也是他造成的,自然需要接受他思想的人去平息。这些学习百业的学生造诣颇深,有些人没有去考取功名,反倒是出来做买卖,也有被皇宋银行或海事司聘用,有几位颇有名气,应该能运用自如。

    至于李纲的担忧,在他看来是多余的,你就是阻扰又能怎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迟早会占有一席之地,并非你说能阻止,不如提前去安排拉拢。

    当然,除了公事上的考lu,他还有自己的打算,只是不足为外人道。

    王秀并没有往深里去想,反倒是有感秦桧的举荐,不由地道:“只要合适,自然会有大用,不一定贡举出人才。”

    李纲捻须不语,王门子弟的大兴,恐怕谁也拦不住,有利有弊不足道,他还是心生警惕的。

    “会之胸深蕴邦国之道,兵法云擒贼先擒王,就是这个道理,控制源头、梳理市面、徐徐抬高百姓收入,完成这三项,宝钞自然大行,皇宋银行才能真正成为为民谋利所在。”王秀心情颇佳,忍不住大笑起来,至于那些囤积取巧的奸商,已经不在他考lu范围,一群弹指可灭的乌合之众。

    “朝廷度过这场危局,国库足以应付规模浩大的北伐。”李纲对王秀有信心,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北伐。

    “李大人说的是,说干就干,哦,还有一件事,需要和二位商议。”王秀诡异地笑了,声音压的有点低。

    王秀刚刚回到府邸,就想去内府看看孩儿,却见宗良脸色尴尬地过来,道:“先生。”

    “有事?”王秀瞥了眼宗良淡淡地道。

    “今个来看看十五哥他们,国夫人留下用膳。”宗良神色恍惚地道,看来满肚子心事。

    王秀一看就明白,这厮肯定有事,也不点破就迈步道:“好了,我也累了,要没事你先忙着。”

    眼看王秀要走,宗良总算沉不住气了,急忙赶上两步,急促地道:“先生”

    “哦,有事?”王秀停下脚步,转首看着宗良。

    宗良仍然犹犹豫豫,支支吾吾,想说却又不知怎样说,王秀看的有点不耐烦了,沉声道:“有事就说,吞吞吐吐的。”

    “先生,崔氏要给先生问安。”宗良眼看王秀要走,急忙仓促地说出来。

    “哦。”王秀玩味地看着宗良,嘴角上翘,淡淡地笑道:“看来新婚燕尔,家规不严啊!”

    宗良脸色通红,不敢直视王秀,弱弱地道:“先生,实在是娘子身负使命,却不得不”话说到这里,忽然发觉是多余的,王秀又岂能不知,小国的猫腻还能瞒过先生,自己做了妄自聪明人。

    “好了,让他去客厅候着,我一会就到。”王秀想说宗良,却终究没有说出口,随即是深深地长叹。

    宗良满脸的愧疚,他也明白王秀不待见崔氏,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只是受不了美颜娇妻纠缠,不得不硬着头皮来说,殊不知为此付出很多,至少跑不了不能坚持的印象。

    王秀并没有立即就去,而是在友琴莫言的服侍下,慢慢地换衣,不断思考应对话题。

    “哥哥别再耽搁了,县君等候多时不好。”友琴莫言见王秀慢腾腾地,实在有点不满。

    王秀深深地看着友琴莫言,柔声道:“看来,她和你们谈的很融洽?”

    “县君知书达理,真不想北方小邦,竟然有此女子。”

    王秀眉头紧蹙,不悦地道:“这位县君可不简单啊!”

    “哥哥,待人宜宽,这才是宰相风范。”友琴莫言为王秀整了整衣带,悠悠地投去一睹。

    王秀莞尔一笑,明白友琴莫言并非看不出来,而是宽厚待人,不由地道:“妹子要是宰相,必能兼济天xià。”

    “我要是宰相,哪还有哥哥的份,好了,别让人家久等,一个女儿家身在他乡,也够可怜的。”  8miào8bi(。*)gé8。。

    王秀又耽搁一阵子,才在友琴莫言催促下,来到了客厅,缺件一位身材中等,相貌美颜的妇人,正俏生生站在当处,并没有多少忐忑,更没有焦虑,让他心中升起警惕,这女人不简单。

    说实在的,他也是第一次见崔氏,一个大妾而已,虽说有一套正式的礼仪,却不能劳动他到场。

    “妾身见过相公。”崔氏见王秀进来,急忙万福行礼。

    “好了,不用多礼了,坐下说话。”王秀不咸不淡,迈着方步走到高背椅旁坐下。

    “相公面前,哪有妾身的座位。”崔氏的眸子淡定,可以说没有任何感情的,语气也波澜不惊。

    的确有大族风范,王秀案子赞叹,崔氏虽出身小国,也算是公卿家闺秀,自幼深受汉家文化熏陶,在开京也是有名的美人,不少高丽王公子弟心仪的对xiàng,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