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26章

权倾大宋-第726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在持续,夏军组织弓弩手和长枪手,围堵在云梯车的板桥前,一旦有人出来就一阵箭矢射杀,侥幸冲过来的,也被长枪给挑下去,不死也是骨断筋折,异常的惨烈。

    他平安登上云梯顶部,这是相对安全的区域,已经汇集了十余人,三人持盾在前,三人持弩跟进,其他人手持兵仗,准备做最后准备。就在他们的头顶,几名弩手正在和守军用弓弩交战,打的是不亦乐乎。

    就在云梯内将校一声令下,挡板拉开的同时,十余人怒吼着冲出去,带着必死的恐惧,竭力发出让自己安慰的吼声,没有人迟疑,更没有人后退,当然也无法后退。

    当头就是一阵短距离弩箭,大部分箭矢被盾牌当下,只有一人被射穿面门,直接倒栽葱坠落城下,其余人一步步接近城垣,三名弩手扣动扳机,射倒三名夏军士卒,强弩被抛落城下,个个抽出了利刃准备肉搏。

    守军的弩手撤退,五六名长枪兵上来,一阵子乱戳猛扎,两个人被挑下城去,因身披重甲,长枪手也无法形成致命伤害,双方竟然形成相持。

    眼看僵持下去必死无疑,那名效用手持曲刀,大喝一声跃上城头,一刀就劈了一名抢手,吓的几名守军急忙后退,剩下的人趁机跃上城头。他们显然受过攻城训练,迅速在城墙结成一个弧形阵势,掩护后续弟兄上来。

    就算身披铁甲,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仍有人被熟铜棍砸的狂喷鲜血,没有人去顾死人,他们都为了生存战斗,自保还有不足,岂能去救护他人?

    效用他红了眼睛、一个箭步跃了上去,一刀就砍了过去,一名守军措不及防,整个脑袋被锋利的刀锋削了半个下来,脑浆和血水顿时喷了出来,溅了他一身都是。

    当他的刀还没有收回来时,一名手持大斧的将校迎面扑了来,他不可能后退,也无路可退,只能挥刀横劈,扑向前面将校,这是必死的觉悟,哪怕是退了也是死,不如以命换命,好歹会有一线生机。

    狭小的空间,那么多人肉搏战,相互冲杀间,两个人重重地撞在一起,相互间毫无风度的撕扯着,刀斧掉落地上,拳头向对方脸部重击。

    效用身材并不高大,近身撕缠非常吃亏,脸颊连挨两拳,嘴角溢出鲜血,实在忍不住时,却见将校软绵绵地倒下。

    原来是一名吏士揪准机会,用手中的大枪招呼了那将校,两人都在厮打一团,防护薄弱的肋部完全暴露,他非常幸运中招的不是自己。

    城头上残酷的肉搏战,让人无法多想,眼看吏士刺杀将校,转眼间就被一刀劈在肩上,幸亏有沉重的铁甲防护,钢刀没有伤到身体,整个人也被力道击退道城垛口,勉强地支撑对方刀枪,至少是相当狼狈的。

    大热的天,烈日炎炎,甲胄越重,衣服就越厚,攻坚的吏士全身有三四十斤甲胄,持有沉重的兵仗,汗水浸透了厚厚的几层麻衣,打不死也累死了。

    战斗依然在继续,不如说是拼命,效用发挥出高超的格斗技巧,躲过铁锏连续砸死三人,无不是脑浆迸裂。脚下到处都是尸体,横七竖八地堆砌在一起,一不留神可能会被绊倒。

    不到百余呼吸间,十余人只剩下六七人,眼前守军又汇集了十余人包抄过来,眼看着这股势头,是要把他们生吞活剥,无路可退的危情下,效用大吼一声,挥动抢过来的铁锏,厉声道:“杀。

    ”

    效用连续砸杀五六人,已经身披三创,尽管不是致命伤,却一直在流血,浑身力气不断地流失,明白支撑不了多久了,再不走真要留下了。

    云梯车上不断有吏士跃下,又不断地倒下,当他用尽全身力气砍倒一名士,冷不防一支羽箭****而来,正中他胸甲,由于距离很近,他甚至看到了一个名手持强弩的弩手,箭镞穿透了铁甲,身子顿时失去了力道,手中铁锏滑落。 8(。*)8阁8,o

    当他如铁塔般倒下的时候,每个云梯车之前的城头,几乎都在发生同样的事情,杀人或者被杀,没有人去过多关注。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宋军连日的砲石进攻有了成效,南城一段城墙再也承受不住,倒塌了三十丈,大好机会岂能错过,萧合达大为振奋,立即组织突击部队冲杀,守军也拼死抵抗,双方重现灵武城城墙炸塌那一幕残酷。

    由于城墙不支的倒塌,守军陷入恐慌状态,被宋军抓住机会,徐徽言投入预备队加强攻势,城垣上空交织砲石箭矢,还有拖着尾烟的火箭,为傍晚的血色虚空,平添了壮丽景色。

    守军本就严重不足,又要抽调兵马堵住缺口,把宋军疯狂的攻势遏制住,城垣上得到的增援减弱了,导致通过云梯车上来的宋军越来越多。

    罔存礼就在北城的城头,不断接到一个又一个坏消息,他区区数千人对抗数万宋军,血战了十余天,足以让他自豪,更让他感到悲哀。

    如果,此时能有援兵抵达,或许能迫使宋军暂时撤退,现在说什么都完了,人家以强大的投射兵器,把城垣给轰塌了,绝不会再给他机会,能做的自己全做了,现在只能以身殉国,坚持到最后一兵一卒都是奢望。

    无意中,他转首看向即将落山的残阳,沉沦前的那一抹残红、如血一般地闪眼,想到妹子的命运,懵然感到或许他就如同这抹残红,不甘心却又无奈地沉下去。

 第一零五一章 局势紧张

    ??

    邵兴也闻得金军出兵,夏甘肃军司早就乱了,他抓住机会出万骑,在胭脂山东麓会同陇右都护府吐蕃兵,一同对夏军展开攻势,行动是相当的迅猛。

    甘肃军司驻扎胭脂山的部队,几乎是一触即溃,宋军连破七寨,受降四千余人,形势一片大好。

    夏军残余部队再也无法支撑,纷纷向城池靠拢,希望能躲避宋军犀利的攻势。

    不过,活女的速度更快,两个女真族忒母日夜兼程,一举拿下宣化府,也就是甘州,俘获了刚刚退下的夏军残兵,马不停蹄东进,在删丹城东部击败吐蕃部队,挺进胭脂山。

    两军展开会战,宋军部队并没有直接参战,毕竟邵兴不能断然发动直接冲突,陇右都护府的兵马挡不住金军,弃守营寨向主力靠拢。

    其实,陇右都护府也挺冤枉的,那是由回鹘和吐蕃组成的联军,本身并无法形成合力。吐蕃部队妄图财富功勋,前伸的太离谱,被金军抓住时机击溃,回鹘军队孤立难支,好在回鹘锐兵比较善战,抵住金军一波波的攻势,好不容易退了下来。

    活女是狂妄自大,却也不是傻瓜,同样对直接冲突非常谨慎,夺取甘州边境营寨,并没有对吐蕃兵斩尽杀绝,更没有贸然进攻宋军主力,直接转入了防御。

    就这样,双方在胭脂山形成对峙,形势非常的古怪,邵兴和活女都在大眼瞪小眼。

    邵兴是持重不假,却非常不甘心,利用夏军向兴庆集结的有利时机,收缩整编兵马,集结马军三万余,整整一个车旅,准备和金军来次对抗,并发金字牌官塘,请朝廷援军支援,务必把金军驱逐出去。

    就在双方尴尬之际,王秀也做出了决断,他立即招来王渊,详细问了北侍军情况,做出一战的秘密军令。

    不能不说,王渊和曲端是不同的,他在具有高超军事才能的同时,又是一位政治将军,对于王秀的命令贯彻非常到位,立即发官塘令张宗颜、岳飞、张俊、韩世忠四人战备,刘錡进驻浚州,两个旅镇火速调入河中府。

    今个,何为回到开封,向王秀禀告西北的政务,夏州、龙州、石州等军州的文官,已经全部安排到位,大部分是任用原有归降官吏,通判和录事参军全部由朝廷官员担任。

    这里要说一下,地方军州的参军和禁军的参军两码事,各州有录事和各曹参军,是属于知州的幕僚官,掌管各自份内的民政。

    王秀是放心的,拉拢原有官僚阶层的同时,加强各州的监察,又有朝廷组建的乡军土兵,制衡境内大族的力量,这才是施政的上策,军事弹压总归是不妥。

    现在,他的目光放在女真人身上,确切地说,应该是兀术和张启元身上,这两个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全局。

    “做得很不错,现在地方的稳定是关键,难为你了。”王秀目光尤为真诚,何为和宗良是一类人,并没有出众的才华,老成稳重是最大优点,放在具体事务上,绝对量才使用。

    西北占领区不需要睿智人物,老诚稳重是关键,他要的不是发展,而是地方秩序的稳定。

    “这都是朝廷诸公决断,陕西群臣的配合。”何为的态度很谦虚,他最大的优点是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无法和沈默、蔡易甚至钟离睿相提并论。

    既然被打上王秀的标签,那就一心一意地办事,绝不会因波折有别样心思,不能学秦桧的野心。

    王秀淡然一笑,以往何为并不太受重视,他决定再给加加担子,待西北大事已定,就让何为真正主持一个路,铺平同望尚书省和两府的通天大道,至于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何为自己的努力。

    “来时,看到兵马调动,虏人威胁迫在眉睫,对兴庆的攻势刻不容缓,不知文实作何打算?”何为作为宣抚处置判官,主持文官事务,自然能对大局发表意见或是询问。

    王秀递给何为一封官塘,温声道:“有稳固的后方,大军自然有力。”

    “哦,太过分了。”何为瞥了眼官塘,眉头紧蹙地道。

    “好了,老宿来了两天,你也该回去看看,晚上我在家中为你们设宴,哦,你家那小子不错。”王秀摇了摇头笑了。

    “算了,还是先忙正事要紧。”何为摇了摇头道。

    “不急于一时。”

    兀术接到张启元的官塘,非常重视西北局势,召集元帅府大帅商议一夜,才发出了紧急官塘。

    驻扎云中、燕山的金军紧急调动,纷纷向天德军汇集,河北、河东各统军司和招讨司也签发壮丁,编成各军州防御部队,应付可能发生的危机。

    南北双方勾心斗角之际,高平的行营过河,指挥大军围攻静州,分兵牵制永州,封元的天武军主力直接越过静州北部,抵达石包寨外围,石包寨守军大将正是阚先。

    其实,骨力黑也意识到石包寨的重要性,在阚先平安返回,立即让其率三千人奔赴寨子,却哪里想到宋军大军压境。 8(。*)8阁8,o

    他也挺背运的,刚刚抵达寨子,宋军的先头部队就到了,

    双方谁也没有料到,短暂的惊愕才醒悟,那才是剑拔弩张。

    一场遭遇战突然开大,很可笑的是,宋军先头部队只有一营,其它都是来自横山的熟羌乡军,面对同族的他们没有任何手软,更没有半分怜悯,这些同族都是钱财、官位,他们的眼中迸射的是贪婪的凶光。

    阚先的部众在反击中,几乎全军覆没,骨力黑给他的三千兵马,都是从负担转来的,几乎都是轻装步兵,战斗力并不是很强,也只有三百名真正的山讹,成为全军的核心。

    这些山讹战斗极为英勇,可惜他们面对绝对优势的宋军,依然挽回不了局面。

    阚先退入山寨清点损失,非常郁闷地发现,损失二百余人,有数十名剽悍的山讹。这些在山地健步如飞的山讹,战斗中是无法取代的,大大增加不少防御难度,现在全寨兵力仅有四千余人,他的信心蒙上一层浓郁的阴影。

    本书来自

 第一零五三章 俊杰的对话

    ??

    不过,让他恨恨不已的是,宋军各队大牌都是包钢,不要说弓箭了,就是对弩箭也有相当强的防御力,完胜夏军主装备木制盾牌。

    当云梯已经架在城墙上,宋军吏士开始攀登,后面弓弩手不断地射击掩护。

    寨墙上的守军用弓箭反击,并用烧开的水与油下泼,用取之不尽的石头不断砸下。

    只是,连日来的打击,让寨子防御力量大减,再加上宋军多层次的压制,很快就有宋军吏士登城。

    “不能让他们上来,赶紧反击,把他们打下去。”阚先趁着宋军砲石大矢打击,不再重点关照寨墙,立即抽身而出,身先士卒地杀上去。

    他不能不再做淡定,现在守御力量非常薄弱,只要被取得几个立足点,就会造成军心崩溃,绝不能有任何的侥幸。

    作为预备的山讹,立即出动,他们十余人为一队,不断绞杀登上来的宋军吏士,这些人不愧是精锐,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大半问题,好几个登城立足点被破坏,登墙的宋军吏士损失惨重。

    不过,就算山讹再强悍,那也顾不得全局,宋军依然奋勇登城,随着在寨外站稳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