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679章

权倾大宋-第679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仇再大也不能和国事相,孰轻孰重他分的清楚。

    “不解决徐州,你注定无法南下,我看郎君何不北归,也好赏花甘饮。南北吏士久困战火,十年不得归家,不知家人生死。,何必强人所难”王秀盯着兀术,他的话的确有点煽情。

    兀术撇撇嘴,冷然道“给人喘息之机,恐怕后悔莫及。”

    “你有本事再打,那我奉陪,王渊的大军已经在路了,单凭我徐州你又能怎样?”王秀见兀术强硬,不免有几分火气,不是不打而是不愿打,既然必须打那打。

    兀术凝视王秀,真心感受对方强烈地意志,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下手,让他陷入两难。两个战略目标都没有实现,这场战争再打下去,真没有太大意义,但要撤退太不甘心。

    “话尽于此,还请郎君三思,我也该走了。”王秀爽朗地一笑,站起身来。

    乌烈一瞪眼,随身刀子抽出一半,似乎要直取王秀。

    徐最先反应过来,一个箭步闪到王秀身边,拔出佩刀怒目相视。

    一时间,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的势头。

    “干什么,徐,还不给我退下。”王秀瞥了眼徐等人,脸色依然淡如止水,但目光转向兀术,却充满了鄙夷。

    尼玛,有你这样玩的吗?这不破坏有事规则嘛!当着两军数万将士的面,你不怕做了小人?

    兀术脸色尴尬,他是有心杀王秀,但那是堂堂正正的斩杀,绝没有行小人行径,乌烈的行为触犯了他的底线,这是把他放在火烤,让万女真族将士鄙夷他,狠狠地瞪了眼乌烈,沉声道“滚回去。”

    乌烈一张丑脸,双眼充满怨恨地瞪着王秀,沉声道“郎君,大好时机,杀了王秀夺取徐州。”

    兀术心一动,四对四胜负未尝可知,如果真能斩杀王秀,徐州立即可下,他将扫平南下道路最大障碍。现实利益和声誉之间,孰轻孰重,实在让他心动不已。

    王秀见兀术脸色迟疑,目光杀机一闪而过,他也是全神戒备,防备万一。

    高升脸色一变,他为了维护兀术的声誉,转身甩手给了乌烈一巴掌,厉声骂道“混账,还不给我滚开。”

    乌烈不曾想到高升动手,被打的连退三步,七荤八素的,高升是猛安孛堇,又是兀术部队的汉军副统军,他这个合扎蒲辇孛堇高了不知多少。但是,他确实正儿八经的女真人,岂能受得了汉儿鸟气,抹了把肿胀的脸,拔出佩刀怒目相向,呲牙咧嘴要砍杀高升。

    “乌烈,给我退下。”兀术还算理智,既然没有完全把握杀王秀,那不要大动干戈。如今,他袭的作战计划失败,王秀在徐州拥有很强的实力,王渊、韩世忠也随时能南下增援,实际他的部队处境很危险,一但被王秀拖住,很可能被宋军再京东南部歼灭。

    乌烈竟然对高升怒目相向,似乎有斩杀的意图,这突破了他的底线。

    乌烈再不服高升,但对兀术却很尊重,绝不敢违逆兀术的意愿。他狠狠地还刀入鞘,恨恨地瞪了眼高升,捂着脸向兀术躬身退下。

    “狂徒无知,惊扰了王相公,还望海涵。”兀术笑咪咪地,态度颇为诚恳,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大家还是好哥们。

    形势使然,窥一叶而知全豹,王秀对兀术心思明了,他也没有必胜把握,笑道“不妨事,郎君何时动身,在下也好送点行程酒肉,权当友人的馈赠。”

    兀术干干笑了,送了酒肉,又开哪门子玩笑,你不见缝插针使坏,长生天庇佑了,还能奢望你送酒肉?但有些场面必须做足,淡然道“搜山敛海已毕,立即走。”

    王秀翻个白眼,搜山敛海?果真大言不惭啊!他面带真诚地笑容,道“那愿郎君一路顺风。”

    望着王秀淡然的面孔,连看也不看他一眼,高升心下太失落了,如果说偷袭商水,是他们情义的结束的开始,那袭利国是结束的结束,他和王秀之间只有死战,他杀王秀解脱自己,王秀杀他报仇雪恨。

    待看着王秀的背影,他仍在回味王秀那道意味悠长的眼神,绝对是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杀机,不由地长长一叹,一脸的寂落无奈。

    “不要长吁短叹了,我们也该走了。”

    高升一怔,脸色瞬间变的坚毅,沉声道“郎君,我们未曾不可一战。”

 第五二九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45

    ?陕西沿边李彦仙、邵兴严密防守各关隘,得到长安、延安有力支撑,做出一副你敢动弹,老子出兵河东的姿态,让娄室不敢分兵增援粘罕,并放弃了河府北部,以免被李彦仙和邵兴南北夹击。(。。)复制本地址浏览%62%69%71%69%65既然女真人南征打破了盟约,总不能你能过河打人家,人家不北打河东吧!那也太没道理了。

    女真人**裸地南下,却也每次都找个不错的借口,行军打仗时对待大宋使臣,仍然是礼数有加,绝对是战争一道亮瞎眼球的景色。

    总的来说,战场形势对于女真人逐渐不利,宋军两大宣抚司集结兵力达到三十万,战场慢慢成为静态,金军开始进行战略收缩,王伦被吴乞买冷落月余,先被都元帅斜也召见,又正式面见吴乞买,接见的规格还不算低。

    在宴会,斜也不仅亲自到场,还亲手给大宋使团每人一块金钱,表示出亲厚的态度,让王伦底气大增,他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女真人在战场吃瘪了。

    兀术不去招惹王秀,当然传檄韩常赶紧退兵,趁着金军在京东仍然占据相对优势,再晚跑不掉了。

    韩常也算是机敏,接到大军班师官塘,立即火速北,当他抵达宿州北部,却被王秀出兵袭击,七十八将拦腰斩断金军,那一仗打的天昏地暗,韩常和耶律马五率残兵突围,孔彦舟堪堪跟,两三万余人仅有七千人逃脱。

    这还不算完,兀术在芒砀山接应韩常,幸亏高升率军拼死反击王秀,才让韩常残部过了芒砀山,这个时候王秀已经集兵力,宋军达到了四万人,但有相当的乡军土兵,战斗力并不是太强,兀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韩世忠的大军抵达单州,王德也率军抵达,兀术被逼的几乎疯了,不得不为了自己生存分否,两军在单父县又是一场大战,王秀派封元率部参战。

    双方拼杀两天,金军伤亡惨重,宋军同样死伤累累,但他们仍然死死咬住金军不放,让兀术都急眼了,他亲自率卫队阵,三进三出,血染征尘。忒母孛堇海里率队冲锋,被封元率军围住,整整一个猛安的马军全军覆没,海里被宋军神臂弓射杀,成为南征阵亡的首位忒母级别大帅。

    不要小看了忒母孛堇,金军编制并不统一,真正的依靠还是侍卫亲军和猛安谋克军,忒母级别的统军大将也两手之数,战死一人都够打击士气的。

    兀术几乎是红了眼,他集韩常和高升的部队,拼了老命向北打,总算从王德那里打开缺口。

    金军也不恋战,赶紧向北突围,主力马军是跑出去了,但那些阿里喜和步跋子不走运,全被抛下当了牺牲品。

    宋军也是伤亡惨重,韩世忠、王德有心无力,尤其是王德部损失了三层,他们只能全力围歼金军残部,无法再追击兀术,只有封元向北追杀一阵,小有斩获,打的兀术抛弃了战袍换士卒服饰,才没有被宋军追兵发现。

    韩世忠和王德俘获三千余人,他们没和封元商量,做出了震惊朝野的莽撞举动,在楼霞山西麓把俘虏斩尽杀绝,引起了行在一阵风波,御史言官纷纷奏弹劾,差点断送他们的前程,要不是两大宣抚司力保,王秀的态度暧昧,估计两人的前程也到顶了,当然这是后话。

    不过,两人的疯狂行径也能理解,都杀红眼了,吏士们腰围袍泽报仇雪恨,作为大将也无法全然阻止,你要真的组织,很可能发生暴动,这不是玩笑,绝对可能的存在。杀戮一旦开启无法控制,区区三千余人根本不够杀,却勉强平息了大战后吏士的狠戾。

    兀术没想到撤军会遭到那么大损失,遇到的战斗让他心惊,要不是韩常和高升拼命,他急生智换士卒服饰,差点回不来了。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七十八将强悍的战斗力,还有凶悍的战斗风格,毫不畏惧地正面迎战金军两翼抄掠,硬碰硬地和拐子马对抗,那绝强的拼死血战让他叹为观止,生出逃脱生天的感叹。

    金军各路兵马奉命北撤,陆续过河回到出发据点,河府部分尚在娄室手,但面对邵兴强有力的攻势,重新回归只是时间问题,没有任何可怀疑的。

    两大宣抚司战役高扬,各路大军频频调动,一副杀气腾腾地绝然。由此,士林北伐的呼声越来越烈,不仅是行在,将帅的热情也非常高,人为虏人不堪一击。

    王秀没有回行在,而是快马加鞭奔赴开封,他需要全权处置和女真的关系。

    他到达的首日,受到开封士民夹道迎接,简直是万民朝拜,街道人山人海的,七十八将剽悍的卫队经过,这些勇武的猛士引得百姓纷纷高呼欢庆。在南熏门,留守司校阅开封大军,在他看来是宗泽的把戏,旁敲侧击地告诉他,军心可用,民意更可用,应该顺应民意才是。

    王秀不由地苦笑,此战并不算辉煌,甚至没有占便宜,作为高层的宗泽,不可能看不到局势。校阅兵马只有一种可能,那是宗泽为代表的强硬主战势力,要逼迫他做出决断,谁都知道他交出兵权,却又举足轻重,没有他的同意,战和不过是一举废话。

    但是,一场看是全面的胜利,对于大宋士民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剂,自宣和七年以来,开封还没有那么热闹过,没有对女真取得一次军事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光复蓟北、燕山,迎回二帝是必须的。

    民心可用,但狂热绝不可取,南北再次盟好是主流,他深深体会到历代名臣良相的无奈。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宗泽、许翰都是大学,闻音而知雅意,顿时明白王秀的心意。

 第五三一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

    ?处置大宋的将校?这不是扯淡嘛!王秀对萧庆表达出蔑视,是你女真人先入南侵的,算边军下手狠那也是应该的,真尼玛给脸不要脸。

    不过,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并不能意气用事,王秀绝对不同意处分大宋将校,却不得不代表朝廷做一定让步,没办法啊!平衡来源于威慑,有多少力量有多少收获。他同意断绝对义军的援助,维持每年的岁赐,明确表示支持女真对契丹残部的围剿,严守立,也不太要求斩杀将校了,反正人家也杀人了,做事但留一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其实,大家心里跟明镜一样,南北和谈建立在实力变化,毫无实际意义,双方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东西,不过是找几个替罪羊做做样子。试问,谁敢拿七大帅问罪?杀几个汉儿军虽然影响士气,但王秀那岁币也说事,女真人新败短期内无法再战,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断绝对河北义军的援助,那才是一句鬼扯话,连萧庆也不会相信,不要说女真贵酋了,不过为今后南下的留下借口,大家都明白。

    萧庆北归时,王秀感概地道“可惜契丹余脉,终究面临女真最后一击,萧大人好自珍重!哦,代在下给耶律监军问个好。”

    萧庆脸色极为难看,足足盯着王秀半响,一言不发地拱了拱手。

    宗泽倒是乐了,他才发觉王秀真损,玩人的至高水平啊!却笑眯眯地道“大人,看来那位元帅监军不得善终啊!”

    “那是当然,历来贰臣有几个如意,又有几个善终,宗大人忍耐几年。”王秀撇撇嘴道。

    南北再次会盟,盟约跟一张厕纸无异,好在边境逐渐安定,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谈判桌将要坚持与得到的利益,必须要通过战争夺取。如同萧庆的不相信,他自然不把断绝义军支持承诺当回事,仍然秘密支持义军,反正都是留下的借口,该怎么支持怎么支持。

    当然,朝廷的封赏也很快下达,曲端、王渊授正任承宣使,正式进入武将的高层。邵兴、刘、岳飞、吴阶、王德等人俱得升迁,封元被公认为后起之秀之一,卸任七十八将回行在,正式进入班直。

    南京的宫禁,仍然在紧张地修缮,进度是非常快的,已经初具规模,朱琏对范宗尹、蔡易和沈默三人加以褒奖。

    “二姐。”

    青君的声音,打断了朱琏的静思,不悦地道“何事?”“二姐,开封塘报,是官人来的。”青君把奏折递,悄悄地退在一旁。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