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584章

权倾大宋-第584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需要一场新老既得利益阶层的较量,新的既得利益阶层,就算是成功崛起,却缺乏和老牌抗衡的底蕴,只能通过依靠大宋行朝对抗。

    但是,老的既得利益阶层也不是易与之辈,他们同样有让朝廷拉拢的价值,这就逼迫新既得利益阶层,全力支持朝廷的政策,在保护最后底线前提下,支持朝廷的新政。

    老的既得利益阶层为了生存,要么对抗朝廷,要么也依附朝廷,无论他们是何种抉择,都会让朝廷得到最大利益。反抗,那就联合新的既得利益阶层灭之;依附,就更好办了,大家一起商量分果果。

    不过,一切要取决于稳定下来,才能逐渐实现,说白了就是朝廷留下多少震慑实力。

    按照王秀的设想,陕西路的两银法实施准备,最好的缺口就是灵夏路,只要在灵夏路试行成功,整个陕西也就成功了一半,甚至比五路还要容易。

    设想是美好的,也是具有可操作性,只是危险确实是不小的,光是利益纷争就让他也有点打怵。

    “现在看是平静,其实还是有些人暗中偷鸡摸狗,先不要说乌剌海城方面,就是河西的战事,也不能让灵夏置身事外,禁军要减少到最低程度,恐怕你我难以伸展手脚。”何为低调不假,那多年官也不是白做的,尤其两年的判官生涯,让他的视野开阔许多,很多问题也能看到。

    “文实也不知怎么想的,灵夏路那么重要,只要保持两个军,其中一个要招募党项人。”蔡易很不满地道,金军依然在河西保持强大兵力,乌剌海城依旧被金军占据,朝廷又不可能在灵夏路保持强大兵力,两个军很难支撑。

    钟离睿眉头微蹙,他的想法是设立行营,保持三个军一个上旅,兵力达到五万余人。王秀却不同意,只让西侍军留一军驻扎,在招募横山壮丁组成一军,剩下的守卫力量,基本由乡军和校阅厢军组成,力量显得尤为薄弱,也是他和王秀意见相左地方。

    不过,他还是支持王秀主张,又有几分忧虑地道:“现在,我并不担忧那些小鬼,而是归附朝廷的大族。”

    “嗯,那些大族贪得无厌,无时不想扩大势力,一点好处都要占有,也就是嵬立啰、息玉利理寥寥数人,还算懂的规矩。”何为也很不满意,他和辛炳主持收复失地的文官统治,对里面的猫腻了解不少,能看出平静下的忧患。

   

 1128。第1128章 人生的隔阂

    

    “你们二位在灵夏当相互扶持,断不可让党项大族有机可趁。 。。”蔡易也觉得党项族势大,夏才刚刚被灭了,就开始争夺利益,简直是有恃无恐,要不是新老既得利益阶层有矛盾,处于狗咬狗的状态,朝廷可真要头疼了。

    “分化,利用他们的矛盾,诱之以利,让他们部族间矛盾加深,朝廷从中权衡,不断消弱他们的力量。不过,那些被灭的大族土地,应该收归官府所有,这是底线问题,绝不能有任何妥协,对大族的赏赐,也应该是财帛和贸易优待。”

    “还有,各族不能拥有私兵,他们的部民除了最基本的武装,决不能拥有制式甲仗。”

    钟离睿提出自己的设想,一个大族的强盛与否,金银财富固然重要,却不是决定性的,占有水草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实力的强弱。原因很简单,嵬名家竭力摆脱中原皇朝制度,是自身势力大,党项大族势力也很大,他们几代人努力固然取得成效,却仍然没有完全消灭自身大族势力。

    朝廷想要解决难题,还需要从最低层入手,此时恰恰是好机会,千载难逢的时机。

    蔡易认可钟离睿的策略,却仍然有几分担忧,道:“灵夏各州马政,虽说不如凉州,却也是良马产地,战乱后重建是艰难的,还要尽心扶持才行。”

    钟离睿轻轻颔首,这场战争本意是收复失地,解决侧翼问题,马政却是最重要的缘由。几大产马地多落入大宋行朝手中,却因战乱关系,马场遭到很大破坏,马匹流失很多,要进行良马的繁衍,还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最重要的是,王秀并没有扩大马政的意思,反而要控制马场,逐步对草场进行封育。

    “如今,禁军马军数量激增,已经达到六七万马军,我看却要控制规模,以免供给不力。”没有说王秀的意图,却隐晦地点了出来。

    何为作为内定的转运使,自然大加赞赏,他也看出因战争需要,禁军夺取马场武装马军,邵兴的第九行营,甚至奢侈地编制副马制,简直就是杀鸡取卵,他对王秀封育草场持赞成态度,自然要控制马军数量

    钟离睿稍加思量,道:“马军必须要控制,待马政恢复再逐步进行增加,还有副马制部队,要选择配备骡马,现在不能太奢侈了。”

    “就按照你们说的去做,有王文实在朝中支持,尽管放心。”蔡易大手一挥道。

    “大人倒是好,挡起了甩手掌柜。”钟离睿淡淡地笑了,不知是说王秀还是蔡易。

    王秀在商水的最后一天,他独自一人漫步在城外,行走在商水河畔。

    官道上来往的商队,匆忙的行人,河中穿梭的船只,还有河边綄纱的少女,他背着双手慢慢度步,神色淡然地看着这一切,不时地抬首远眺苍天白云,眸光与天际融于一体,似乎在缅怀,又似乎在欣赏。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在他眼前仿佛都是浮云,一切静悄悄的,好像什么都未发生过,唯有那天际涌来的风,无声无息,又悄然远去。王秀捻转河畔,看着几女綄纱少女笑颜,莺莺燕燕地青春绽放,回想起当年和友琴莫言泛舟湖上,二十年一瞬就像昨天,友琴莫言、朱琏、秦献容、文细君、赵福金、林月姐

    叹息中,他默然而立,往事如烟,昔日如云,倍多珍惜!

    似乎,有感有件事情做的不对,让他犹豫不决。

    “这不是王相公嘛!小民拜见相公。”

    正当王秀出神时,冷不防传来沧桑的声音,他转身看去,却见一名三旬庄稼汉子,正站在他一步开外,一脸地拘谨,整个人伸不开身子,眼巴巴地看着他。

    “哦,你是。。。。。哦,你是幺子。”

    “相公还认得小民?”汉子瞪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激动地浑身颤抖。

    “怎么能不认识你,当年你小子把你爹的酒偷出来,拿给邱大叔吃了,听说还被打的屁股开花,呵呵。”王秀没来由一阵畅快地笑,很难得真痛快了,还是家乡的感觉惬意。

    汉子不好意思地挠头,难为情地道:“想不到相公还记得,嘿嘿。”

    “哎,不对啊!我宴请乡亲,你怎么没去?”王秀忽然想起了什么。

    汉子脸色尴尬,诺诺地道:“都是城里人去的,乡下哪里能挨得上边,能见到相公也是福分。”

    “大哥办的什么事。”王秀有点恼怒,就算是人多,你就不能再加桌子,看来还是有人没有来参加,摇了摇头道:“幺子,别喊什么相公,把人给叫生分了。”

    汉子嘴角猛烈抽缩,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话说,尊卑并不是那么明显,那也是针对市民阶层而言,对于乡下农夫来说,王秀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宰相,甚至被传为仙真转世,绝对是他们仰望的存在,能说上几句话,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哪里敢造次。

    王秀见汉子一副敬畏模样,心中有几分怅然,人无差别事有变迁,他和乡亲再也回不到从前,也不能过分强求,温声道:“好了,幺子,别太拘谨了,你爱叫什么叫什么。”

    “是,相公。”汉子松了口气,依旧是小心翼翼。

    王秀不免苦笑,人还真是有趣,没钱没权没地位,反倒是容易接触,相互间没有大小地欢笑,分出贵贱却是再无法回去,相互间如隔天堑,下位者面对上位者,还是那么兢兢战战。嗯,也就是都城或城市中的人,生长在天子脚下,才对重臣少了一些敬畏,多了几分随意。

    “给我说说,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心下叹息,语气又放轻了几分,却有了几分距离。

    通过汉子磕磕巴巴地讲述,王秀甚至讨生活不易,也知道邱福阵亡后迁回商水,大娘也已经病故,好在并非穷困,朝廷的抚恤还是及时的,让他心中好受了点。不过,他忽然发觉,自己竟然把邱大叔忘了,没有去上柱香,实在是羞愧。

   

 1129。第1129章 离乡

    

    “没想到你的生活如此困苦,也罢,我回去打个招呼,你去城中义庄报个名,每月领取点粮食,也好赡养二老。 。。”

    “这可如何使得。”汉子连忙摆手推迟,天大的好事落在自个头上,倒是把他给吓住了。

    “无妨,你去了就是,我让人给商水县知会声,看看有没有差役空缺,这样的话,你家就不必那么艰难了。”王秀决议给汉子好处,家徒四壁不说,两位老人都卧病在**,三旬的汉子竟然没有媳妇,也有些太说不过去了。

    他不是圣人,也不想做圣人,自知没有能力,直接帮助全部的穷苦人,就算是实施新政,也无法兼顾全天下生民,只是遇到乡亲穷鄙,那就伸手帮帮忙。就像是帮着杨三一家,给他们个无伤大雅的小差事,也好糊口度日,并不违反制度。

    汉子显然是激动万分,噗通给王秀跪下磕头,嘴角猛烈颤抖,也不知怎样去感谢,那可是县衙的差役啊!庄户人家需要仰望的存在。

    “幺子,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七尺男儿跪天跪地跪父母,不要随便给人跪下。”王秀扶起了汉子正色道,汉子的举动引起几位綄纱少女注意,在不远的河畔偷偷观望。

    “好了,明天就要回去了,你引我去大叔坟上看看。”

    “好的、好的,相公随我来。”

    朝廷的封赏也随之而来,首批自然是重臣和大将的赏赐,不能不说,收复百年失地是举国欢庆。

    恰如其分的是,南海的战报也接踵而来,让喜上加喜,宋军攻陷三佛齐都城,贾纳旺被张过斩杀,王族几乎被一打尽,三佛齐已经被彻底击垮,许多原本左右动摇的小国、部落纷纷遣使效忠,宋军在南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不过,跟随而来的是几封密件,有人直接指出张过的嗜杀,也有人隐晦地点了点,矛头无一例外,都是指向张过的残酷,两府陷入了沉默。

    最终,李纲决定暂时压下,缘由极为简单,守臣孤悬海外,一切都可以便宜行事,采取最有实效的战术。杀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手段,直接摧毁抵抗者的意志,一味的怀柔,只能让小人得志。

    两府重臣和在野士林同为读人,站的角度和层次不同,看问题也就有了差别,至少他们会站在守臣将帅立场看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讲究仁义道德。

    因为,只有利剑在手,你才有资格讲道理,传播你所谓的道德,行你期望的仁义。

    赵谌是龙颜大悦,传旨朝野庆贺三天,大赦天下,除谋逆盗墓者外,其余罪囚减刑一等,诏令各地官府,赏赐六十之上老人酒五斤,肉三斤,粳米三石,七旬之上老人酒十斤,肉五斤,粳米五石。

    枢参和三衙、三侍军护将印者,全部升迁为正印,刘光世、曲端、王渊、李宝等人总算修成正果。解潜也因功升迁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张昇迁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陈淬接任西侍军龙骑军都指挥,王宗尹升迁西侍军都参军;邵兴不再担任行营都统制,接任西侍军副都指挥使等等。

    既然普天同庆,大家就高高兴兴坐下分果果,皆大欢喜嘛!

    不过,事关兼差五大行营都统制任免,朝廷是谨慎的,除了邵兴得到升迁,其余人除了转正印官外,都加了爵位和食邑。他们基本都回归了军都指挥,西侍军五大行营保留都参军司的,也只有第九行营,是为了对抗金军,其它四大行营全部撤销都参军司,再次成为框架。

    当然,对于其他高等将校的封赏,暂时还没有实行,却也是内部消息满天飞。

    封元绝对是年青一代中,最为耀眼的将星,本来就是受到关注,整个战争中出色的表现,无人能出其右。

    被人称之伐夏三大功,首战嵬立啰,以一军之力实施机动防御,为西北行营顶住七万夏军进攻,立下不可估量的功绩;二战石包寨,以区区权军主身份,节制三个军主力又一个车旅,外加嵬立啰、息玉利理的部队,以七万大军击溃任得敬十二万人,成就一段传奇。

    三战定州,依次投入兵力,以区区一军一旅,俘获歼灭十余万人口,斩杀李仁孝俘获罔氏,断然袭击金军,把高升打的狼狈不堪,斩获甚众,一举改变河南地局势,牵动整个西北,让女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