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572章

权倾大宋-第572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前,高平以静州战事结束为由,要封元立即率军北上,接替神卫军进攻高台寺城,却不想封元一口回绝,理由是天武军残破,急需要休整才能参战,借口假的不能再假。

    任谁都知道,静州城内是内讧一片,任得敬被骨力黑刺杀,天武军并未费尽就拿下城池,还俘获大批降兵,实力不仅没有受到损失,还增强了不少。

    此时,就在静州城外营寨,封元把一封官塘仍在桌上,神色不屑地道:“真是打的好算计,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连曲太尉也看不下去了。”

    “是很过份,只是。。。。。”邱云很不屑高平,却有一抹担忧,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是吃过大亏的。

    不过,他的部队在石包寨战役中,担负对任得敬中军决死冲击,起到了极为重要作用,伤亡也是非常大的,全营将士死伤六成,几乎算是打残了。

    更让人心痛的是,来自侍卫马军大学校的生员,每一人都是将校种子,三百人战死七十六人,伤者百人,让随队的讲学心疼的大骂,也是他没有跟随北上主要原因。

    随着,残余生员跟随大军北上,他的部队就在二线休整,全营不过近二百人完好。

    “高子衡再过份,也不如王宗尹过分,竟然让你配属天武军,呵呵。”封元知道邱云的意思,却撇过话不去说。

    “难得清闲一阵,打兴庆不过是虚名,该做的都做完了,无所谓了。”邱云很爽快地一摆手,满脸的不在意。

    “嗯,这次你做的不错,战场上不能有任何怜悯,包括对自己的袍泽,早一刻打败敌人,才是对袍泽的最大恩惠。”封元赞叹地看了眼邱云,这小子到底有点转变了。

    至少,在攻击任得敬中军时,面对一些骑兵被包围,并没有浪费时间组织援救,而是不断地突击,造成了任得敬的恐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判断力。

    “只是阵亡太多袍泽,哎。”邱云摇了摇头,神色沮丧。

    “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呵呵,好了,不要再悲天悯人了,战事快要告一段落,你是想留在西军,还是回行在?”封元摇了摇头,老九还是本性不改,不过也好,重情重义之人,有时候也不是坏事。

    “留在西军?”邱云诧异地看了眼封元。

    “以你的战功,只要稍加运作,进入枢参还是有希望的。”封元给了邱云选择,攻下兴庆后西北行营定然解散,他必然回到行在,能靠关系帮助邱云一把。

    如今,他们也算是功成名就,在各自的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不能事事都靠着王秀,成为长不打的孩子。

    当初,景波找宗良希望帮助邱云,未尝没有用宗良力量的缘由,丞相长史可不是叫着玩的,至少不少职事官很买账。

    要说邱云不动心,那绝对是假的,他也有自己的理念和目标,只是三十多岁了,眼看李长昇步入都校,封元也搭好了台子,战事结束那是板上钉钉,景波也不用说,从行营出来的上旅的镇主,前程也是一片大好。

    封元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让他进入行在,哪怕不能进入枢参,也就进入侍卫马军司,身价就远远不同了,管勾行军参军、勾当行军参军,每个都是身份显赫的将种。

    “呵呵,好了,休整的也差不多了,咱们也该北上了。”封元见邱云一脸的沉思,不由地放声笑了。

    邱云一怔,不由地道:“刚才还在抱怨,说是不贪图虚名,怎么转眼就变卦了。”

    “你看看这个。”封元不以为意,拿起方才抛下的官塘,就扔给了邱云。

    邱云扫了眼官塘,来自西侍军都参军司,军都参军之上才能参阅,他苦涩地摇了摇头,道:“看来,四哥是服从曲太尉的调遣。”

    “那是自然,既然天武军在西北作战,就应该服从西侍军调遣。”封元眉头一扬,话说的无懈可击。

    邱云一阵牙疼,这是直接把高平给掠过,也只有封元有资格,换成其他的将校,恐怕会屈从行营都统制。

   

 1103。第1103章 重重阻力

    

    “曲太尉不太满意了,既然有机会,我们何不再建功立业,说不定还能赶上和虏人打一仗。 (  。    。   m)”封元呵呵地笑了。

    “哦,虏人?”邱云双目精光一闪,升起了一股子狠戾,当年的第十六旅镇还有曾经的梦,他不能不升起一团恨意。

    封元看了眼邱云,淡淡地道:“河西是必然打了,省嵬城那边也不消停。嗯,如果你是嵬名仁孝,陷入绝境会怎么办?做瓮中之鳖,还是全力突围?”

    “有点血性的人,有一线生机,自然是拼死一战。”邱云脱口而出,又似乎犹豫地道:“听说嵬名仁孝懦弱,恐怕会屈服朝廷。”

    “也有可能,却不能绝对,是想西北局势,我与虏人在河西不可不战,他要是突围必然引发均势打破,那可是一张好牌,换成你会放弃?”封元悠悠地道,话语中透着许多高层的信息,足以影响人的判断。

    邱云吸了口凉气,他是一员勇将,并没有接触战略层次,却不代表他看不明白,相反他的战术素养很高,甚至有一定的战略判断能力,此时举一反三,惊讶地道:“四哥在说,虏人会控制嵬名仁孝?”

    “有可能,嵬名仁孝要归顺朝廷,自然是皆大欢喜,党项人再玩不出新花招,西北一切事宜迎刃而解,我们却要防备他狗急跳墙。”封元起身走到地图前,沉声道:“你看,沙州还在党项人控制中,这是相对独立的地区,从河西态势上看,嵬名仁孝成了瓮中之鳖,不可能越过瀚海西去,我看却不尽然,还存在很大的回旋余地,就看敢不敢冒险了。”

    “根据职方司的兵要,从摊粮城向西,是可以避开瀚海的,沿途也有几处供水点,足够抵达沙州所需,想要追击非常困难,他们完全很容易在水井下药阻碍追兵。”

    邱云来到封元对面,脸色颇为凝重,正色道:“他们怎么突围?定州乃至摊粮城,全在我们手中,他们想通过并不容易。”

    “这才是关键所在,我最忧虑的地方。”封元眉头紧锁,双目散发出浓浓地担忧。

    “四哥是说。。。。。”邱云双眼圆瞪,吃惊地看着封元。

    “虚名而已,我本不想不想北上,却不能不防嵬名仁孝西逃。”封元摇了摇头,一脸的决然。

    “再给我三百精锐,我为四哥军锋。”邱云目光闪烁,立即站出来求战。

    “有你打的仗,不要急。”

    就在高平苦战高台寺城,却听到令他非常惊讶的消息,夏军两万余人,沿唐徕渠北上反攻定州。

    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讥笑,反攻定州能有何用,简直是作死的行为,当即下令猛攻高台寺城,要在最短时间拿下。

    同时,他对封元也咬牙切齿,天武军是北上了不假,却没有来高台寺城,而是直接向兴庆逼近,侧翼部队甚至出现在高台寺城西部,显然没把他放在眼里。

    作为心高气傲的人,尽管理智上明了封元的做法,换成他也会这样,却从心理上接受不了,暗暗记下这笔账。

    曲端对封元的判断有些不敢相信,北方的局势尤为复杂,在金军和草原各部交错监视下,李仁孝突围显然很不理智。

    不过,这不妨碍他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沙州还在党项人手中,李仁孝要能成功破围,可以沿着瀚海和草原边缘,快速向沙州撤退,未尝没有一线生机。

    “沙州不过是河西关外孤城,有能有何作为?更何况要突破虏人、草原部族围剿,风险还是很大的。”曲端仍有几分迟疑地道。

    “虏人突袭河西,却没有拿下凉州,必会认为吃了大亏,嵬名仁孝若归顺朝廷,甚至远走西州,必然让朝廷迅速稳定定难各州,要能抓在手中,不吝为一颗好棋子。”封元回答的十分肯定,尽管只是判断,却不妨碍他看清本质。

    张昇却不以为然,讥笑道:“军主不用大惊小怪,不要说顺州在我手中,就是草原蛮人,也会阻拦嵬名仁孝,他断不敢轻易涉险,也就是虚张声势和朝廷讲条件。”

    封元对张昇很不感冒,甚至怀疑这厮怎么当都参军的,从大势上看任何事都可能发生,定要做好万全准备,绝不放过任何的可能,做到未雨绸缪,这是作为行军参军的基础。

    曲端看了眼封元,玩味地笑道:“虽说是可能,却也不能过份担忧,让第六行营戒备就是。”

    封元明白曲端并未全信,也是有情可原的,宋军在省嵬城一线,驻扎第六行营主力部队,再不济也能进行阻拦。

    只是,他强烈预感李仁孝会拼死一搏,第六行营要防备女真人,还有那些虎视眈眈地草原各部,恐怕力所不逮,又道:“恐怕第六行营既要防范又要拦截,兵力不敷使用,生羌已经展开对定州反扑,末将愿率天武军北上。”

    “呵呵,子玄有心了,不用太担忧,他们就算夺路而逃,虏人也要抓棋子,也不会那么容易。”曲端非常自信地道,他就不行几十万大军,还能让李仁孝给跑了。

    张昇瞥了眼封元,不满地道:“朝廷让我和虏人避战,一旦局势无法控制,如何是好?”

    封元知道曲端和张昇都不愿多事,里面的问题牵扯太多,只得道:“虏人又何尝不是避战?嵬名仁孝去留非同小可,恐怕第六行营无法阻止,我愿率天武军,由高台寺城北上。”

    他的话两层意思,宋军顾忌不轻易挑衅,恐怕金军也不敢轻开战事;只是李仁孝的掌控与否,关系到西北局势稳定,掌握在女真人手中,就能让大宋对西北统治不稳,掌握在大宋朝廷手中,可以迅速平息守旧大族长异心,可谓双刃剑。

    “也好,你率军北上,重新回归西北行营,可以派出探马监控北部。”曲端是无不可地道,反正天武军没有作战任务,让他们重新归高平节制,也能尽快拿下高台寺城。

    封元出了大帐,心中极为的气恼。

   

 1104。第1104章 夏殇之乱局

    

    他认为曲端是在赌气,拿着大势在玩笑,让他回归西北行营,高平还能放了他,铁定的让他攻打高台寺城,自己率军直抵兴庆城。 。。

    “四哥。”

    一个颇为陌生的声音传来,封元停住脚步转首看去,一名身高七尺,长相俊秀的青年将校,正向他阔步走来,看着有些面生,却不好去招呼,只能轻轻颔首。

    “四哥,小弟商水流儿简雍简子塞,隶属北侍军京畿制置使司刘太尉麾下,新到都参军司历练。”

    原来,此人正是简雍,他受到刘錡的重视,被作为行军参军调到西侍军历练,也算是比较有前途的将校。

    他声称自己是商水流儿,就是隐晦地在说,自己是被救下的流民孤儿,区别从商水小学校出身的居养院孤儿,充其量是梅花山小学校,自我介绍全面,算是聪明之举。

    封元算是想起来了,脸色更加温和,热情地道:“原来是子塞,来的有点晚了。”

    简雍呵呵一笑,爽朗地道:“谁让虏人整天不务正业,搞的沿河驻扎兵马披甲持锐,又不能建功立业,实在让人心烦。”

    “哦,难为你们了。”封元对待这些小兄弟,态度是和蔼的,却并不像是对商水小学校出身子弟,毕竟远了一层。

    “四哥,能否把小弟暂调到天武军?”简雍目光殷切,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求。

    “你是北侍军调派,嗯,应该去找西参王太尉。”封元摇了摇头,不是他不想帮忙,而是北侍军派驻历练将校,都属于王宗尹管辖,他不可能伸手越界。

    “四哥,战事不多了,再不向前靠,恐怕就白来一趟。”简雍脸色很急躁,充满恳求的目光。

    封元莞尔一笑,建功立业之心人皆有之,简雍的要求也不算太高,一个行军参军的调动而已,想必王宗尹还不会不给面子,当下爽快地道:“也好,我就暂时多留几刻。”

    简雍大喜,拱手道:“多谢四哥成全。”

    “呵呵,你我是同门,用得着那么客气。”封元点了点头,目光颇为和善,心中却清楚,王门子弟分化严重。

    不要说王门九子、十五杰内部的意见分歧,单单商水小学校、梅花山小学校、钟山院、玉泉山院,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派系,相互间有合作也有竞争,并不是那么平静。

    能让更多的人站在王秀周围,是他的愿望,把简雍带在身边,潜移默化一段时间,也是不错的。能看出这厮听有心计的,知道来找他的门路,却要为了上战场,让他非常看好其人格睿智。

    就在曲端半信半疑,不以为意间,定州爆发了大规模激战,两万夏军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