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514章

权倾大宋-第514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厮并没有退入西寿保泰军司,而是率军北上,穿过近百里瀚海抵达灵州川,好在都是马军,并没有被宋军追上。

    韦州的丢失,让夏军重要据点萌井再也守不住了,清远军城东部的兵马,直接退入春岗峡,萌井城守军,也不得不北退,宋军完成对韦州城、清远军城、萌井城的占领。

    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标志着中路大军完成北进准备。

    曲端的行动很快,他立即抵达乐山,亲自部署进攻,吴玠的第七行营胜捷、广锐两军损失不大,迅速补充甲仗器械,刘延亮的第八行营云翼军并第五十二车旅,进入了萌井城。

    五十二旅镇的强大战斗力,让西侍军大将看重,暂时编入第八行营序列。

    三万乡军跟随两大行营作战,五万乡军汇兵平羌城,准备实施联营战略,一切做好了准备。

    就在此刻,宣抚处置司调整殿前司西北行营,王宣兼差行营副都参军,王躞任行营副都指挥使,原副都参军封元罢副都参军,兼差天武军都指挥使,正任陈州刺史。

    关于王宣兼差行营副都参军,也让人非常玩味,本来应该是都参军,最终却来了个副都参军,让人尤感猫腻。

    盖因高平的坚持,西北行营是临时的,不设副都指挥使和都参军,说是精简官吏,说白了怕人争权,要知道副都指挥使和都参军,都是能和都指挥分庭抗礼的。

    单说西侍军的解潜、张昇,那就不是太鸟曲端的主,要是设置了副都指挥和都参军,还不要了他的命。

    王躞也就是平庸之辈,完全不具备和他抗衡的标准,一切以他马首是瞻,是可以接受的人物,王宣可就不一样了。

    当年,这厮跟随宗泽发家,屯兵滑州让虏人不敢进犯,端地一员猛将,现任同知枢密都参军司行军司,枢参绝对能说上话的人物,那要是正任都参军,不就来个抬杠。

    不能不说,王宣仗着枢参身份,敢和曲端顶牛,就别说他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他直接给王秀发官塘,隐约地提出,举荐封元任天武军军主,王躞可以任行营使副,但绝不设都参军。

    王秀还没到永兴军,看到高平的官塘就笑了,风头是他放出去的,等的就是高平沉不住气,看来是捏住这厮七寸,

    他也就顺水推舟,给高平结个善缘,至于王宣的怨气,那是枢参和殿前司的猫腻,不****半点鸟事,两大衙门不和才是正道理,这就是朝廷的权谋平衡。

    曲端得知只是一笑,高平那点心思,他是知道的,只要不耽误他建功立业,他才不管殿前司和枢参的龌龊,能凭借战功升任枢参才是正道理,不把殿前司看在眼中。

    既然,各路大军枕戈待旦,夏军也开始调整部署,定难地区的大战不可避免,他还要加快行动才行。

    李彦仙的第八行营率先发动攻势,以第五十二旅镇的战车为先导,云翼军跟进,两军掩护两翼,直接对溥乐城进攻。

    吴阶也没闲着,各部队抓紧补充,先头部队也开始北上,从侧翼对溥乐城逼近,韦州防御由乡军接手,防备西寿保泰军司的袭击,确保大军后方安全。

    曲端没有举行誓师,一切都是突然发动,数万宋军精锐直接发动,李良辅知道必有战事,却没想到曲端那么狠,直接几万人黑压压上来,溥乐城大战一触即发,兴庆的旨意也到了。

    兴庆来的旨意让他们坚守溥乐城,放任宋军围城北上。尽可能让宋军深入,然后在外围组织马军待机。

    李良辅和骨力黑却有不同意见,他们作为前方大将,对宋军了解非常深刻,认为诱敌深入战略不妥。

    因为,宋军已经占据韦州城、清远军城、萌井城,形成两翼掩护,正面突进的战略之态,就算深入耀德城,也能保护他们的转运通道。无它,耀德城到萌井城区区百余里,偷袭转运通道,那绝对是找死。

    他们的反对意见发出,被任得敬驳斥,他自诩了解南朝,认为宋军必然全力北进,预设战场在耀德城没错。

    因为,老谋深算的察哥认为,要把预定战场设在西平府,恐怕宋军会虚晃一,对盐州到西平府的方向致命一击。

    党项人不是没有人才,作为宗室亲王的察哥,虽说是贪婪成性,喜光蓄美色,却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

    他不了解王秀的部署,也没有判定宋军的战略部署,却不防他从战略角度观察。

    放宋军深入西平府,等于让他们进入了内线防御圈,那位于夏军第二道防线软腹部,宋军要有强大的马军,很可能给盐州方向造成极大威胁,决不能让人危险存在。

    整个战争的关键点,王秀设计到了,察哥也看到了,就看谁棋高一着了!

    李良辅却不那么认为,自西平府奇袭盐州,需要强大的马军部队,根据前方的情报,宋军西侍军有限的马军,分散在东、西路,光是两路投入的马军,就是整个西侍军的八成,中路不可能有强大马军。

    第七行营的广锐军,曾经号称大宋禁军最强悍马军,鼎盛时期备甲万五千骑,声势颇为浩大,连捧日天武也难望其项背。但是,那都是过去了,广锐军重组号称马军,却缺乏战马沦为步军,并不受到重视。

    所以,宋军实施中路突破,完全会既定策略,没有奇袭盐州的可能性,从南朝摆开的阵势来看,绝对是东攻、中守、西策应,宋、夏地形避不开的开战方式。

    

 981。第981章 夏国前景和任家前途

    

    就在夏君臣吵闹不休,李仁孝也有迟疑之际,忽然传来占领凉州的宋军,竟然对肃州发动大规模攻势,马军竟然有两万余人,从合罗川通过北方传来的消息,至少也有近一个月,现在还不知怎样局面。复制址访问

    对于李仁孝是重大打击,宋军刚刚占领凉州不久,就组建强悍的马军,这还不能让他吃惊,因为大宋的马军太少,就算是强悍的西侍军,战马资源也不算多,备选的马军将士却不少,只要得到战马,这些人就是真正的马军。

    他吃惊地是,宋军有能力对甘肃军司进攻,这可是不好的苗头啊!西凉战马甲天下,宋军快速推进,夏军完全没有料到,整个西凉被完整地攻陷,大半战马资源失去。

    这意味着什么?只要给宋军充足的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战马,组建数万人的马军。兴庆可真的危险了。

    别的不说,单凭两万余马军,也能对河西造成极大的威胁,他无法指望援兵了。

    一波吃惊还没过去,另一波就来了,宋军第五行营奔袭神堆驿,三千骑的宋军马军突然出现,来自银州的夏军部队措不及防,还没等展开战斗队形,就被如狼似虎的宋军冲散。

    当年,党项人优势就在马军,现在依然是,只是养兵五十万难以为续,夏军的步军占了多数,却仍然以马军为主力,每战必然战马奔腾,让宋军艰难支撑。

    今个,是风水轮流转,七千多银州兵遭到毁灭性打击。宋军第一波进攻,就以五百重骑兵冲乱夏军队列,两翼以骑射不断打杀,不到两个时辰,他们的负担兵首先溃退。尽管夏军的七百余马军,进行了一场英勇抵抗,却无何奈何地全军崩溃。

    那绝对是一场屠杀,三千人对七千六百人的绝对残杀,战场为之赤红,尸横遍野,夏军将校丧胆,萧合达更加沉默,纷纷闭门自守,还有一些人直接投降算了。

    宋军主力稳步前进,夏军北地的部队正在南下,夏州静观其变,银州、石州等地一片乱麻,部分夏军北遁地斤泽,所幸的是静州防线逐步增强,北地三军司先头部队抵达。

    夏国内吵翻了天,以幹道冲为首的文官认为,静州以东一片糜烂,西凉又被宋军占据,夏军失去半数良马补充,已经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应当趁着还有讨价还价资本,赶紧和大宋行朝讲和,哪怕是上表称臣也在所不惜。

    党项曾经是大宋的藩属,世袭的定难军节度使,就算是元昊称帝,也奉行对契丹和大宋称臣。

    但是,以晋王察哥为首的部分党项大族,却认为初战失利并不可怕,当年宋军蚕食横山大部,不也是挺过来了,只要万众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现在,夏军左厢仍有数万正兵,北地三军司马军正源源不断南下,他们还有翻本的机会,奴颜乞降寄人篱下过日子,似乎有点太早了点。

    他们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双方差点撸袖子打群架,要不是李仁孝及时弹压,恐怕就闹大笑话了。

    李仁孝是初步控制局面,毕竟刚登基根基不稳,往昔在众人面前的谦虚,让某些人认为他荏弱,不把他放在眼中。

    想想那些趾高气昂的大族长,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任得敬得到他的信任,究其深层次原因,也会因为这些大族势力。

    为何?任得敬是原大宋知西安州军州事,投降党项献女,才成为静州都统,可以说没有任何根基,又被党项大族所排挤,这种人最适合大用。

    他下诏任得敬驻扎兴庆,嵬立啰暂时主持盐州防线事务,这招玩的很妙,任得敬率军进驻兴庆,李仁忠的计划被破坏。不过,李仁忠也算是枭雄,竭力拉拢任得敬。

    连续几日来,李仁忠和任得敬不断地偶遇,相互间小酌两杯,却也算是甚为相得。

    时下,宫中传出李仁孝和太后的某些事,民间流传很快,

    李仁忠自然也知道,想探探任得敬态度,要是传言属实可不好玩了,皇太后和当今天子,想想都让人臆想翩翩。

    不过,任得敬对宫闱密事不感兴趣,没有表露任何或愤怒或质疑,多是谈些风花雪月,李仁忠也拿捏不准。

    夏政权内忧外患,任得敬召唤族弟任得仁,兄弟任得聪、任得恭,侄子任纯聪到府中议事。

    “大哥,如今行朝咄咄逼人,大夏风雨飘零,咱家兴衰存亡全系你一人身上,还望速速决断。”任得聪忧心重重地蹙眉,对于夏国内忧外患的前途,他并不十分看好。

    当年,任得敬献城降夏,他并不甘心认同,认为要是能坚持到援兵到来,任得敬可是孤臣,必然受到朝廷重用,说不得任家会去东南繁华地,再不济也能熬上九卿,好过把女儿献出去当贰臣强。

    这回倒好了,任家刚刚有了几分起色,兄弟们逐渐掌握大权,可大宋行朝就征伐党项人了,气势如虹的攻势,让他非常的担忧。

    无它,只因党项人就算是亡国,大宋行朝为了安抚党项各部落,维护占领区的统治,也会给大族长一生富贵,甚至还会让他们统领部族,仍然会高高在上。

    他们这些贰臣的命运,可就不好把握了,历朝历代对贰臣都是毫不留情,大宋行朝也不例外,担忧越加强烈,不得不提醒任得敬,为任家留下一条后路,免得到时候玉石俱焚。

    任得敬岂能不明白他兄弟的意思,他知道没有回头路了,对于大宋行朝来说他是叛逆贰臣,是四十六旅镇全军覆没的凶手。他在大宋官场上呆了十余年,对官风好恶一清二楚,士大夫们可以容忍贪污,甚至自己欣赏政治对手,并以此为乐,却决不能容忍贰臣,他绝无生理,只能死战到底。

    任得仁眼瞪了任得聪,厉声道:“不过是一时失利而已,大夏尚有数十万大军,据山川关隘险峻,胜败尚不可知。”

    

 982。第982章 任得敬的奸猾

    

    任得聪瞥了眼任得仁,讥笑道:“南朝西军几乎倾巢而出,吐蕃助纣为虐、北面又是战火频频,大石更是无耻透顶,在沙州西部集结重兵,女真人更不用说了,说白了就是拦住草原狼,让大夏和南朝火并。”

    “那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任得仁眉头微蹙,心中有些发虚,任德聪说的不是没道理,希望是有却不算大。

    “好了,你们别再争执了,让你们商量事,不是让你们内讧,还没到山穷水尽程度。”任得敬不耐烦地道。

    任得聪与任得仁、任得恭、任纯聪愕然看着任得敬,现在大兄或伯父是主心骨啊!

    “大伯之意,朝廷会有变化,咱们家当如何是好?是该有点变通时了。”任纯聪年纪不大,为人却很奸猾,不大却精光四射的小眼珠,不停地游动。

    任得敬眼前一亮,反问道:“你以为如何?但说无妨。”

    任纯聪偷看眼他父亲任得恭,稍加犹豫,谨慎地说道:“南朝倾兵而攻,看来是定下灭国之策,从先帝进攻平羌城,就落入他们的圈套,就是被张启元给蒙了。现今,不能再心存幻想了,女真人更加靠不住,他们是让咱们北地三军司南下,一旦放开草原胡人,兴庆将危在旦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