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511章

权倾大宋-第511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

    张昪瞥了眼曲端,淡淡地道:“等待北侍军太长,我们会失去战机,李良辅的大军北撤,恐怕两城防御稳固,短时间很难攻破。”

    王秀也考虑到了难处,根据情报显示,两城各有数千人防御,是夏军历年南下的补给城池,仓储比较丰厚,能进行长时间的防御。

    李良辅是失败了,损失了大量兵马,但这厮仍有正兵两万余人,真要选择耀德城死守,还真不是一般难缠。

    三个军的宋军北上,看是声势浩大,却要在瀚海中拔除仓储丰足的重要关城,恐怕损失会极大,就算抵达西平府外围,也会丧失进攻能力。

    封元看着地图,正色道:“李良辅定然会节节抵抗,退入耀德城组织防御,他们绝不会放弃关城,这就增加大军北上难度,强攻关城的损失,也不是我们可以承受的。哪怕他们退到灵州,我们也会师老城下,到时他们再以马军奔驰,我军大势危险。”

    还是转运道路,战争没法避开的话题,中路突击的短板,宋军大量装备新式兵器,不要说步军对后勤依赖性大,就是战车对后勤的依赖,也是史无前例的,这点毫无夸张。

    大宋的车兵完全脱胎换骨,是一支当代最高技术武装的兵种,战斗消耗是相当惊人的,费用也让人咂舌。每次高强度作战,都需要增补箭矢,更换弓弦零件,每个车兵营都编制独立的器械辎重队、箭矢辎重队,可想而知对后勤依赖。

    

 974。第974章 王秀的战略决策

    

    如果,夏军把预设战场放在耀德城,又坚守溥乐城,宋军还能勉强维持转运线。 。t。要是有明白人的话,直接把主战场放在翔庆军,也就是西平府,宋军的处境就相当艰难了。

    灵州已经是过去的称呼,党项人称西平府,设立翔庆军,防御体系非常完善,丝毫不亚于大宋的军事重镇。

    如果,李仁孝稍微有点正常,绝不会和宋军在瀚海决战,预设战场应该在西平府,凭借几个外围据点,把宋军拖入阵地战,伺机找出宋军的弱点。

    宋军固然能达到快速北上的目地,却要而遭到夏军有计划的攻击,一支对后勤依赖很大的军队,后勤转运线不能稳定,出现兵困坚城的战局,将很可能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可能出现的危机,不能不让众人忌惮。

    “我部三大行营拖住生羌主力,还要对抗虏人,实在无法分兵。”解潜先把话题堵上,他手握十余万重兵不假,但要面对左厢和北地的夏军,还要防备金军的阴招,已经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生怕王秀、曲端从东路调兵。

    曲端岂能不明白,他狠狠地瞪了眼解潜,去也明白中路承担主攻,东路必然委侧翼掩护,吸引夏军主力不能脱身,十余万兵马也是勉为其难,不可能大规模调动。

    只是,解潜不给面子的拥兵自保,抢先的发话态度,让他感觉极度不爽。

    “各位,无论如何,既定战略不可改变,哪怕轻兵直抵灵州也在所不惜。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怎么才能保障转运道路的安全,决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宁可放弃中路,调兵填充东路。”王秀态度相当坚硬,都是必须打下去,首先是解决转运通道安全,别的都要向后靠。

    “宣武军、宣毅军的马军会率先抵达,他们编入行营作战,待两军主力抵达,可以暂时作为后方掩护。”

    “李良辅避战,我军是绕过两城,恐怕不妥。”张昪并不赞成轻兵北上,两个重要关防不拿下来,那是转运道路上的毒瘤,很可能导致宋军的惨败,他是老成持重之人,绝不愿意犯兵家大忌。

    “他又不傻,肯定会避开我军锋芒,我敢料定这厮,必会在耀德城坚守,他要和灵州形成南北夹击态势。”曲端对张昪的“怯阵”非常不满,傲然道:“就算他们诱敌深入又有何惧?大军对转运转依赖不假,生羌也有危机。”

    王秀眉头一挑,颇有兴趣地看着曲端,道:“太尉怎么看,还请说来?”

    曲端点了点头,朗声道:“他们能够袭击我转运线,我们同样兵抵灵州,对他们的打击也是沉重的。再说,邵晋卿拿下了凉州,生羌东西断了,正是我大好时机,可以让他分兵直取兴庆西面,搅动这潭浑水,我中路大军在宣武军、宣毅军的策应下,直接抵达灵州却不是攻城,而是兵锋向东,以马军奇袭,瓦解他们在盐州的防御。”

    王秀眉头舒展,不由地多看眼曲端,不愧是能掌兵十万的大将,军事见解很深厚,就算是有致命的危险,也能彻底发挥长处,端地一招险中求胜啊!

    就算夏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宋军也有可运用的优点,扬长避短。静州以东就是夏军弱点,要能抵达西平府,再分马军从背后雷霆一击,夏军整个静州防线可能土崩瓦解,十余万宋军精锐一涌而来,局势变化可想而知。

    这就是兵行险地,让对方认为中了圈套,却猛然雷霆一击,出大招数百里奔袭,击破敌前方防线,彻底打开局面。

    但是,他还有自己的打算,道:“马军东调,能否吸引生羌六班兵马决战?”

    张昪稍加沉吟,摇了摇头道:“事在人为。”

    “嗯。”王秀似乎下了决心,双目盯着封元,沉声道:“一旦到达生羌抵抗底线,就用黄药攻城。”

    “黄药还不稳定,恐怕不能转运,就算战地,也要冒着很大危险。”封元吃了一惊。

    “该用的时候,决不能计较得失。”王秀一锤定音,他非常珍惜人才不假,到了十分必要时刻,还是不惜冒险的。

    封元也不再说话,既然自家先生决定了,那定然有道理,又不是关系家国成败的大事,仅是新式武器的战场运用,也不一定能出大问题。

    “中路主攻,遇到的生羌主力有骨力黑、李良辅两军,还有任得敬的翔庆军,他们的正兵在六万左右,我们并不占优势,还有韦州城侧翼威胁。”张昪作为西侍军都参军,对前方情报的把握,还是相当精准的。

    李良辅自然不用说,那是损兵折将,骨力黑率七万大军围歼四十六旅镇,正兵也不过三四万人。战后又要分派兵马守卫关防,又有部分北调,剩下的兵马也不过正兵万余人,任得敬的翔庆军也有正兵近三万。

    不过,韦州城也是一座重镇,不仅从侧翼威胁宋军转运线,还能对秦凤路发动袭击。只有拿下韦州,才能保证大军侧翼,防备西寿保泰监军司的袭击

    “那就先集中兵力,消灭骨力黑再夺取灵州,决不能留下这颗毒瘤。”王秀目光转到地图上的韦州,仿佛看着一枚熟透的果珍。

    曲端心下一动,认为王秀说的有道理,李良辅再玩阴的,那也是针对北上的大军,留下骨力黑盘踞在韦州,对后方的威胁很大,别看现在并不明显,大军越过耀德城,就会凸显韦州的重要性,留下只能是祸患。

    “那就由第八行营解决,第九行营迅速向西,占据乐山隘口务必拿下骨力黑,为我四十六旅镇报仇。”曲端也同意先打韦州,他的决定很有实际意义,以威望而言他不如王秀,但王秀离西侍军诸将太远。

    “好,我会传檄让宣武、宣毅军加快行程,所属马军务必尽快抵达战场,准备用于奇袭。另外,我还要签发五万乡军,为中路和东路的补充。”王秀做出了决断,也提出了要求,还不一般地过份。

    

 975。第975章 兵者诡道

    

    王宗尹一怔,没等曲端说话,就失声道:“已经签发二十三万人,民力早就到了极限,再动用民力,恐怕生变。”

    王秀没有计较王宗尹的反驳,副都参军本身就有征签权责,陕西六路签发二十三万人是实情。十四万人分布在三个方向,跟随禁军作战,剩下的九万人担负押运粮草,守卫关防的重任,可以说六路不伤根本,已经到了极限,这厮的担忧不无道理,没有可以谴责的地方。

    他看了眼王宗尹,温声道:“这五万人我有大用,不能签也得给我签。”

    高平瞥了眼王秀,笑咪咪地道:“王相公,我西北行营兵力太少,又没有乡军弓箭手跟随,即将面临生羌马队压力,可否给我三万吏士?”

    王秀不由地翻个白眼,尼玛,好大的口气,老子背着扰民的名声,签发五万人就要给你三万,你怎么不说都给你,简直就是搅屎棍子,专给他找不自在来了。

    张昪倒是有眼色,急忙道:“王相公,陕西民力到了极限,五万人是很勉强,但要确保中路大军后方,这点代价还是可以承受的。”

    王秀满意地看了眼张昪,什么叫会做人,这才叫会做人,什么是民力到了极限,那不是扯淡吗?要是夏军联合金军攻入陕西腹地,不要说三十万人了,五十万大军也能组成。

    放在乱世,不顾农桑发展,只要为了达成目的,那不是到处征用壮丁,哪有那么多顾忌。

    曲端似乎稍有犹豫,最终是下了决断,望着王秀道:“不知王相公要怎样用?”

    “忽然想到,既然中路只有三个军主力,军需是庞大的,那就把乡军土兵拉上去,每隔三十里设立一处营寨,各寨设置巡哨马步军,我就不相信,生羌的马军还能有招?”王秀生硬地道。

    办法是笨了点,消耗是大了点,不能否认很实用,也就是几百里战线,顺着灵州川下寨,每寨也能有几千人,携带充足的箭矢,是能够抵抗马军袭击的。

    是想,数十里就是一个寨子,相互间能够支援,共同保护转运道路,辎重部队一天内就能抵达寨子,也能减少伤病疲惫,一举两得。

    大家之所以没想到,是因为陕西正常兵力运用,已经接近极限,设寨灵州川消耗太大,连曲端也有心无力,战备型的甲仗库,还有常平的粮仓,没有枢密院的节符,他也没有权力动用。

    “王相公,五万人设寨实在消耗太大。”高平很看不起这种笨法子,王秀未尝一败的名声,似乎有点水分啊!

    “五万人比二十三万人,少之又少了。”王秀颇为鄙夷,高平能成为都校,完全是时运而已。

    这厮完全没有大兵团野战经验,金军南下时机遇,让这厮抓住机会,东京保卫战表现平平,唯一也就是在钟离县坚守。如今,好在听了封元的建议,投入东路作战,取得了一定战绩,他却没有信心让这厮独立作战,更不要说对方的傲气,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高平被说的脸色一顿,王秀毫不给他面子,让他非常的恼怒,却不去想自己先冷嘲热讽,某些人往往就这样,总是认为别人先触犯他,却不想想自己的态度。

    “好了,五万乡军土兵立即签发,向秦凤、环庆边地集结,开启五路缘边甲仗库和常平仓,我要让生羌看看,他们怎么破我的百里连营,怎么撼动我的转运通道。届时,我中路大军并抵灵州,分兵抄了盐州后路,看他嵬名仁孝还有兀术怎样?”

    王秀说出自己的战略企图,用尽所有资源,利用党项人的反制措施,确保大军轻易抵达西平府,然后实施步步为营,再轻兵袭击夏军盐州方向战略。

    曲端点了点头,也是认同了王秀的策略,消耗大点没关系,打仗没有消耗还叫打仗?

    中途突破战略是王秀的谋划,让人充满了希望。利用党项人诱敌深入、坚壁清野,妄图一举击溃宋军的心理,直接抵达灵州城下,宋军可以用步军展开进攻。

    同时,组织马军轻装东进,对夏军背后狠狠一击,只要东路大军配合得当,夏军左厢主力一战灰飞烟灭,实在让人兴奋,可谓解决危机的妙棋,盘活了整个战场。

    封元也是眼前一亮,这招妙就妙在,让党项人自以为计,最终引宋军重兵进入腹地,却被分马军反向袭击,来个中心开花,让党项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众人看王秀的目光不一样了,难怪担当未尝一败的盛名,单凭这老招新用,就让人敬佩不已。

    “不要高兴得太早,生羌不是傻瓜,他们也不会轻易上当,我们要做三点,才有可能达到目地。”

    王秀环顾众人,看着那炙热地目光,知道自己赢了,平静地道:“首先各部要协调好,先把韦州给我打下来,两大行营抵达耀德城,五万乡军迅速北上,陆续设下营寨,这可不是好玩的,他们肯定反应过来,会用马军疯狂反击,那是一场血战,能否给我坚持住,是胜败的关键。”

    “不要认为联营设寨就万事大吉,各寨之间的配合,道路上的巡逻,都是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哦,宣武、宣毅军前军也到达了,不要指望他们参战,这支马军要迅速北上,准备用于袭击盐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