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420章

权倾大宋-第420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心里一颤,这时向他传达信息,不要没眼色往圈里跳啊人家似乎有绝对的信心,让他忽然产生了动摇。

    。。。

 781。第781章 王秀对挞懒的谋划

    王秀眼看李纲和挞懒火药味很浓,这里面的猫腻可大了,再说下去两人真能打起来,他可不想好好酒宴不欢而散。 :efefd

    左右看看,笑眯眯地道:“南北罢兵,休养生息,但要冲却不得不经营,正如府州三州,张通古欲得之而不能,朝廷亦无力掌控,非重臣名将不能守。而朝廷正值经略南海,但高丽番邦也要大军威慑才行,此靠近上京,不可不经营。”

    挞懒撇撇嘴,明白酒宴的真正目地,好大的气魄啊王秀不再局限于收复失地,而是放眼天下,高丽自然不用说。

    单说那府州就有隐喻,府州路被是西京,在向北部则是草原,向来胡虏奔驰之地,他们对女真的威胁显而易见。他在担任大帅时,也曾经征讨草原,甚至对方的实力让他侧目,王秀图谋草原,显然用心甚大。

    当然,他是聪明人,自然能品出其中味道,自己的利用价值很大,绝不亚于草原部族,看来悠闲品酒观菊是不行了

    “国公乃豪杰,朝廷正是用事之时,当大有为之时啊为朝廷再披征袍理所当然。”王秀笑咪咪地道,口吻中有激励意味,绝不是虚假托词。

    挞懒本就被激起些许豪情,王秀的话虽说水分大,却不能不说给了他希望,他也毫不怀疑大宋的力量。

    不要说殿前司装备精良的吏士,单单他在沙门岛侍卫水军大寨,所见所闻令他心惊不已,暗自有所思。

    竟然看到了生平见闻所未闻的水泥路,双道铁轨,超大型的战船,最震撼的是那巨大的弩机,一个齐射绝对能击沉一艘战船,如果不是笨重,在攻城战中绝对是防御者的噩梦。

    宋军单兵器械的发展,也远远超过金军,单凭装备的手抛铁炮,还有小型抛石机的铁炮,都让他认为女真人没有希望,当然这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完成量变到质变。

    最令他震撼的是,宋军将帅的朝气,绝非十年前的不堪,他和侍卫水军将帅交谈时,谈到征伐南海、开疆括土,这些将帅不无充满自豪的神态,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他惊讶宋军在南海的建功立业,更惊讶要组织数万大军南征,甚至在他面前直言水军将挥师燕山,有这些意气勃发的将帅,他仿佛看到了当年战无不胜的女真骑兵,有了他们,必然推动着整个帝国前进的步伐。

    当他真正看到大宋行朝的国力和军力,绝不相信兀术能继续南下。或许,宋军在河北战略失误,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利,但金军同样没有取得胜利。

    他做为身经百战的大帅,一眼看出宋军是主动撤退,女真人得到的,不过是残破不堪的城池,河北人口减少大半,宋军再河北二损失,几乎到了可以忽略程度。

    河东的战败,也仅仅两个军遭到重创,宋军顽强的抵抗,让金军无法歼灭两个军,西侍军更是徐徐撤退,从容地让金军无可奈何。

    眼看南北盟好达成,女真人看是保住巨大利益,却仅仅是保住而已,相对巨大的消耗,盟好条款简直一文不值,也让他感觉自己曾经的倡议,绝对是正确的。

    大金真的无法长期和大宋抗衡,人家有蓬勃的生存力,大金却是一朝血气,随之就是无边的沉沦。

    大宋行朝对他有所大用,他却实在厌倦没完没了的厮杀,自从他上了宋军海船后,他便打算与从前彻底决裂。

    现在,他的生活还真心不错,每月的正俸就有四百贯,还有赐予的深宅大院,千亩肥沃土地,娇媚美人也缺不了,每年还有赏赐,万念俱灰时决定就在这繁华之地,悠闲自在地终老一生,不再过问江湖琐事。

    “老了,江山代有人才出,某老朽一个,征袍早就褪色,朝廷青年俊才层出不穷,还是让他们大展身手吧”他有点意气寥落,生出了无限地萧瑟。

    李纲眉头一挑,很玩味地打量眼挞懒,当年不可一世的金军大帅,居然消沉到如此地步,让他心情好多了。至少,他执掌蒸蒸日上的大宋行朝,没有丧失锐气,更多了几分豪情,对的方心却逐渐老去。

    王秀却有点寒心,挞懒也是女真的杰出人物,不论攻陷几处大宋城池、杀了多少大宋百姓、辱没几个大宋皇族,他不得不承认此人智勇双全,绝对是统帅级别的人物,竟然意气消沉到了极点,实在是可惜。

    不能不说,挞懒是具备战略眼光的,女真人的战略是和宋保持友好,这才是存身之道。可惜,天下没有偏移事可占,想和大宋行朝真正有好,只有归还土地,臣服大宋,这让人绝对无法接受,死结早就杰出人物,也推进历史发展。

    “也好,江南春风醉人,国公若是有意安逸,倒也不失为养老之所”

    挞懒对王秀的刺激,显得毫不在意,朗声笑道:“某征战一生,杀戮太重,早就是当死之人,晚年能有安身养息之所,已是长生天的造化,不敢再有奢求。”

    李纲瞥了眼王秀,他和王秀请客是有目地的,绝不会为挞懒感叹,也不可能让这厮享受,淡淡地道:“河阳之战,公以精骑破我连环车阵,某虽败却甚为钦佩,不过小小挫折,何以至此”

    当年,那场战役是挞懒指挥,宋军以辎重车为屏障,妄图阻止金军南下。挞懒以拐子马包抄,步跋子贴近,一举击破宋军军阵,李纲被重重地羞辱一次。

    相比而言,要比救援太原惨败还要窝心,太原那是上下不一心,朝廷政出多门,他是相当的无奈,可以说是非战之过。河阳之战是堂堂正战,以连环车阵防御马军冲击,却被金军布拐子马击溃,幸亏战事不大,没有太丢脸。

    但是,在他心中却是最窝囊一败,羞于人前提起,此时公然拿出来,也是相当有诚意的,因为他看到了前景。

    王秀看挞懒默然不语,正色道:“听说近来国公遍访佛寺,与高僧打禅谈经,看来是要一心悟道,参研佛法了”

    。。。

 782。第782章 最坏打算

    挞懒这才面露笑容,平静地道:“可惜某又杀戮太重,不能尽释佛法精妙,惭愧、实在是惭愧。 ”

    李纲不以为然地道:“大王向善之心甚嘉,佛本虚无飘渺,有道高僧穷其一生,亦不可得一二,何况我等凡夫俗子。”王秀撇撇嘴,李纲是崇信佛门,对道家不感兴趣。也是,赵佶玩的那出子实在过分,让道家在重臣眼中实在不堪,大臣们对道家好感缺缺,也是在情理之中。

    挞懒当然不会和李纲争辩,毕竟是寄人篱下,忍着点没有坏处。

    王秀夹了块羊肉,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咽了下去才道:“天下人熙熙攘攘,不过名利而已,大丈夫在世,就是做一番经天纬地、名垂青史的功业,方才不枉此生。佛门释义,向来是来普渡众生的,讲究的是今生为来世修行,咱们都是红尘俗人,区区数十年光阴,玩不起的。”

    “哦,要说看书还是我道家,天生万物为我用,我必反馈贡苍天,万法皆出自然,名利亦是三千。人贪婪不足,集天地晦气触怒苍天,生大争之世杀伐补运,我等苍生下的蝼蚁,就应该顺应天命,大争杀伐回敬苍天。”

    挞懒莞尔一笑,他可不行哪门子回敬苍天,大争倒也算是贴切,却隐隐到了尾声,念佛本就是避世躲祸,看来是不能了,他更加肯定王秀、李纲要他出山。

    两位重臣亲自相请,看来对他的期望不小,必然委以方面重任,让他心情颇有波澜,任谁甘心青灯礼佛还是王秀说的对,大争大杀、顺应天道。

    但是,他也非常明白,王秀和李纲要他干什么,无非是利用他的优势牵制大金,让他和同胞操戈相对,同昔日的部众成为仇敌,实在让他犹豫不决。

    虽然,女真人可以为大宋效力,宋人亦可为女真人效力,实际上这样的事情早就存在,宋军中有女真人吏士,金军中汉人更是半数之上。

    他们都会在战场上拿着武器,毫不犹豫地杀死自己的同胞,不会有人指责他们,这是他们的命运。

    他却不能草率,因为他是完颜家族的人,南逃勉强可以说是迫不得已,还有同情他的存在,但要为大宋行朝出力,那就变味了,没人再会怜悯他,他将彻底成为丧家之犬。

    王秀见挞懒神色犹豫,并不以为意,一个历经大起大落的聪明人,不可能没有任何顾忌,除非利欲熏心,想死的快些,他悠然地笑道:“这次让张通古成名,实在是可笑,国公是没看到,这厮的架子比都元帅还大,开口闭口朝廷遣返国公,真是狂妄到了极点。”

    挞懒眉头微蹙,他没有机会知道盟约谈判内容,却也听到风言风语,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张通古的确提出遣返他的要求,还让他一阵担忧,只是听说王秀断然拒绝,才逐渐放心,看来人家不一般地看重他。

    但是,王秀的话又透出另外额意思,除了开场请他配合外,那就是让他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他一再拒绝,恐怕会成为南北盟好的牺牲品,相信无论是王秀还是李纲,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

    挞懒冷冷地看着李纲与王秀,栖身人家屋檐下,就应该有被压榨的觉悟,他端起杯来道:“诚感二位相公款待,某借花献佛,敬二位一杯水酒。”

    王秀笑咪咪地端起杯子,他知道挞懒屈服了,计划成功了一半,他有办法让挞懒甘心被朝廷驱使。这是后话了。

    送走了挞懒,李纲有几分担忧,道:“文实,挞懒仍有顾虑,不要说他肯不肯出山,就算是愿意,朝廷怎能放心”

    “大人不用担忧,挞懒虽有智谋,却缺乏勇气,一旦他答应就不可能回头了。”王秀非常有信心地道,但他不能全盘托出,这是他的谋划。

    “还得要精干使臣牵制。”李纲稍加沉吟,算是默认王秀的断言。

    王秀眉头一挑,正色道:“大人放心,兵权还是控制在朝廷手中,只有朝廷大举北伐时,才是他挞懒有资格问事时。现在,他没有任何资格和朝廷讨价还价。”

    “但愿如此”李纲对王秀的战略策划,经过深思熟虑是支持的,但他对王秀的处境并不太看好,想要询问却又不知怎样开口,秽乱宫廷的传言实在太敏感了。

    李纲在犹豫中告辞离去,就剩下王秀一人在,文细君想要过来,却被他好言打发了,直到钟离睿的到来。

    “看来事情很顺利”王秀很安详地看着钟离睿,手中把玩着银杯。

    “九大王很知趣,知道取舍,不愧是当年的兵马大元帅。”钟离睿坏坏地笑了,调侃的太恶趣味了。

    “嗯,林欲静而风不止,总是有一些小人作祟,实在让人心烦。”王秀无奈地了摇了摇头,既然有人不愿安享富贵,那就如他所愿。

    “好在大人早早预防,不然真被此贼算计了,我还真没有想到。”钟离睿目光闪烁,心中却极为佩服。

    “要是迷迷糊糊,被人算计了还不明白,岂不是太冤枉了。”王秀呵呵地笑了,但他的笑容极为阴冷。

    钟离睿稍加沉吟,沉声道:“大人,官家和张启元随时就会动手,是不是做好完全准备”

    王秀知道钟离睿的万全准备,不外乎让封元等人准备好卫士,一旦形式有突变,立即发生政变。

    他没有否决也没有同意,只是考虑一阵,沉声道:“有时事情,做完全准备也是应该,但只能成为辅助手段,上不了台面的。”

    钟离睿心中振奋,王秀说的委婉却是同意,他可不认为准备是推翻赵官家,自己还没傻到那种程度。

    不过,既然答应了,他就能从中调度,从军事角度来看,就算王秀事败,也能被接应出来再作打算。

    “人已经派出去了”王秀冷不妨地问道。

    “早已经派出,我也准备明天北上,亲自去解释厉害,做到万无一失。”钟离睿淡淡地回应。

    。。。

 783。第783章 王家内眷1

    “明叔,你认为张子初最终会怎样,是束手就擒,还是潜逃哦,胜负未料,说这些太早了。 ”王秀一阵洒笑自嘲道,脸上却一阵轻松。

    “一群跳梁小丑,只要大人做万全准备,胜负早就分出。”钟离睿对张启元很不屑,既然王秀应允准备,他有七成了信心,说起话来底气十足。

    “嗯,那么多年了,我和张子初应该有个了结。”王秀长长一叹,似乎又有些犹豫。

    商水经过战乱,熟悉的乡亲生还的真不多了,在行在的更是少了,张家父子算是,要真没有必要,他不想下死手。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