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94章

权倾大宋-第394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良心下一动,作为离王秀最近的人,他非常清楚经济是王秀最上心的,为此甚至夜不能寐。

    时雍似乎并不感到意外,随意地道:“金本位货币体制代替铜铁,金实不易得,当建立起以银为主,金为辅的货币仓储,发行皇宋宝钞。”

    王秀对时雍观点很满意,笑道:“不错,不过国朝金银委实有限,尚不足以支撑全国范围的槠币变革。”

    “先生所言及是,不过每年海外流入的金银不少。”时雍说话时胆气不壮。

    王秀看了眼时雍,哈哈大笑道:“那又算什么,以物易物,实在是太慢了。”

    “先生的意思是”时雍眼珠子一转,似乎想到什么却又不敢肯定。

    “三佛齐可控东西交通要道,又是没有前途的蛮荒小国,倒是盛产金银,其他好东西也不少。嗯,如果直接从崖州南下,的确有些风浪太大,如果能拿下交趾和占城,那里将是一片坦途啊”

    好大的野心无论是宗良还是封元,他们跟随王秀学了地理志,交趾是非常难缠的对手,它臣服于中原王朝却又游离在外,交趾李家曾攻占邕州,残杀十余万百姓,交趾边地山岳纵横,深林密布,却是易守难攻。

    大宋不是没有征讨过,但大军深入腹地屡败交趾,眼看就要成功,但北方士卒却流行瘟疫,可以说是个死者,战死仅有一二,其他都是被疾病夺走性命,最终不得不接受议和。

    王秀见他们有点发呆,不由地好笑道:“水路通道,朝廷必须控制在手中。”

    “先生,交趾地形复杂,恐怕朝廷难以兼顾。”封元不太赞同王秀观点,行朝的摊子铺的太大了,哪还有精力扩展陆路,历代王朝只让交趾臣服,却未曾彻底地征服。

    “实施丁银法,二十年内让广南人口增加再说,现在在南海的主要目标是三佛齐。”

    王秀非常肯定地道。他心中有个大构想,南海诸国的征服计划,绝对是他认定必须的,无论是征伐还是怀柔,他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计后果的殖民。

    因为,就算是征服了当地的部族,也无法形成长久的统治,土人的反抗绝对是长久的,最终只能是鞭长莫及的藩属。

    只有文武并举,一手拿书一手拿刀,再用殖民政策才能不断扩大地盘,增加同族人口,形成稳固的统治,才能增强民族认同感,最终把蛮夷同化,或是降低到少数民族的配角。

    就算要因水土不服,或是伤病损失大量人口,但总会有人会适应的,侍卫水军将士死亡率也高,只要能挺过来的人,可以让大陆上的居民也逐渐适应海岛病菌,只要坚持下去必有成功的一天。

    当然,他秘密吩咐侍卫水军高等将校,一旦发生征战绝不手软,趁着南海诸国人口不多,能杀多少就杀多少,尽可能减少对方人口甚至灭绝种族。

    不要认为王秀的残酷不仁,殖民战争是无情的,物竞天择生死轮回,征服种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灭绝,无法灭绝的情况下那就同化,武力镇压统治绝对是下策。

    矛盾是日积月累的,统治集团也有腐化的时候,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多数人民族的社会,迟早要发生乱子,缺少的只是个契机。

    大宋行朝凭借蒸蒸日上的国力,还有甲仗精良的军队,是可以席卷南海的,但那又能怎样就算你稳固了统治,人家也老实了,那几十年后、百年之后乃至几百年后又能怎样肯定的是揭竿而起。

    为了减少海上奔波的艰辛,他的眼光逐渐瞄准交趾和占城,自要拿下狭长的地带,海船可以沿着海岸南下,甚至可以直接占领建立港口。

    在他的规划中,就算不可能拿下交趾和占城,也要在漫长的狭长地界,建立几个稳固的据点,还要占据沿海的大型岛屿修建水军营寨。

    只不过还没有考虑好,也不是一时半会就提到日程上,只是私下说出来,看看宗良、封元和时雍的反应。

    “三佛齐号称强国,但那不过是夜郎自大,灭之又有何难,但要移民统治实在太难了。”时雍点到了难处。

    “再难也会成功,只要我们坚持。不过上等的银矿都在扶桑,要能为我所用,大宋更换货币必可通行。”王秀的语气非常坚定,没有半点可质疑的。

    三佛齐是南海战略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核心,有干系到为国内经济发展解除瓶颈,他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

    时雍眸子中散发的光芒,越来越迫切,连宗良也目光闪烁,似乎是臆想翩翩。

    。。。

 第727章 博望军

    不能不说,士人视海外如畏途,甚至比岭南更加凶险,很少有人愿意去海外,内地军民何尝不是,只要有温饱,谁也不愿背井离乡,只有破落户实在没办法,对二百永业田和多年免一切税赋去铤而走险。 

    大宋行朝出台了最新的规定,凡是愿意去南海定居的人,按照人口每口给迁居钱十贯,永业田百亩,免除三年的赋税,三年内的耕牛、农具由官府供应,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也是大手笔,吸引许多破落户迁徙,毕竟三年都是官府供养,还给你钱安排生活。

    不过,高堪非常忧虑博望军的现状,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军城,还无法完全对抗三佛齐,好在雇佣了几支土著部落,在驻扎侍卫水军海船的支援下,打退三佛齐边将几次骚扰。

    三佛齐作为一个地域性强国,自然很眼红大宋商船队巨额利润,再加上博望军的不断强大,让他们如鲠在喉。最重要的是,博望军辖区内发现金矿秘密暴露,导致三佛齐的窥视。

    几次试探性进攻,希望能以海盗的名义拿下博望军治城云涧城,抢劫巨额的财富,大宋朝廷也无话可说,但在抛石机和火器的打压下,无不以失败告终。

    由于不甘心失败,三佛齐秘密调动各部族兵马,准备对大宋孤立的据点实施打击,但他们也不敢把事做绝了,只能以当地部族的名义,要求均分海上贸易的红利。

    笑话,一块好大的肥肉,其能给了别人,高堪刚刚上任就接过这个烂摊子,他对博望军进行五天的摸底,立即义正言辞地拒绝,并拿出当初租用条款驳斥部族使臣。

    眼看对方数万大军正在集结,对博望军虎视眈眈,小规模的战斗发生几次,形势越发紧张,大宋的海船战队还没有抵达,实在让他有些忐忑不安。

    他并非莽撞之辈,拒绝那些人意味着开战,区区孤城对抗三佛齐,前景并非那么乐观。他利用五天时间实地查看,认定以博望军的力量,加上海上的战海船队支援,只要不莽撞地进行决战,他们完全可以支撑几个月。

    算算风信的话,援兵应该能到达了,他在赴任前就知道,朝廷要派遣一个海船战队,护送移民前来,整个海船战队的力量,他在沙门岛和李长昇讨价还价时,对大宋侍卫水军海船战队有深切地体会,才做出强硬姿态。

    “大人,刺虎城打退了他们骚扰,斩首五十六级。”博望军兵马副钤辖潘习来到高堪身边,那张漆黑的面庞,尽是海风留下的沧桑。

    “还不错,伤亡如何”高堪轻轻地笑了,刺虎城市前方的警戒关城,并不算太大,驻守二百余名吏士,能斩杀五十六人很不简单。

    “战死两人,伤六人。”潘习作为博望军的掌兵大将,已经被内定为一军都指挥使,他本身有出身名门世家,可谓意气风发,张开大嗓门道:“大人,三佛齐那帮蛮夷频频调动,似乎要有所行动。”

    高堪一怔,愕然道:“这么快”

    “南海蛮夷,尔于小邦,懂得什么韬略,只知道一味拼杀。”潘习很不屑地道,三佛齐水陆并进,但在博望军严阵以待下,从来没有占过上风。

    不要看博望军兵少,能活来的都是老兵,或许没有殿前司六军的威武,但他们最拿手的是,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尽可能利用一切资源,去取得战斗的胜利。

    葛守节走过来,笑眯眯地道:“看来刺史又打了胜仗。”他是博望军驻扎侍卫水军都统制,应该说是侍卫水军驻扎博望军水寨的都统制官,比三大寨稍逊一筹,几乎等同于战队的都统制。

    “小胜一场而已,没有老兄你出场豪华。”潘习撇撇嘴,似乎有点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人家海船就是牛,那个万箭齐发,砲石并射的场面,让人眼红啊

    “呵呵,过讲了。”葛守节扶着胡须大小,神色间颇为自得。

    高堪不经意地蹙眉,暗骂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打了几个胜仗就洋洋自得,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试想,博望军被三佛齐环围,地理环境非常恶劣,几乎不可能有有效支援,一切都得靠自己,驻扎水军那几十艘大小战船,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博望军是依靠水军防卫,要不是葛守节的十余艘主力战舰支援,连中段的护航巡海战舰都调回来了,恐怕他只有弃城登船了。

    “二位,我们面对的是数万蛮族武夫,他们只知道一味拼杀,万不可轻敌啊”高堪感到有必要提醒他们,一但撕破脸皮开战,将是一场艰难的陆战,而不是相对轻松的海战。

    以博望军三千汉军及几千土兵来看,他们处于绝对劣势,轻敌的思想决不能滋生。

    潘习明白高堪话中所指,他身为博望军领军大将,自然知道手下的兵力多寡,口上再硬心中不免有些发虚。不到万人的守军对抗几万人,实在让人没有底气,更何况是孤悬海外作战,那就更不好应付了。

    葛守节并不以为意,他并不在意三佛齐来了多少兵马,海上,他还没有怕过南海诸国水军,两条大型战列舰可不是吃素的,那玩意就是撞,也能把南海的任何军船撞沉,吃水线上包括的灰漆铁甲,让砲石弓弩无可奈何。

    他颇为自负地道:“三佛其的舟师敢动,某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潘习白了眼葛守节,暗骂水鳖子矫情,要真来船队,他倒乐意在城头饮酒观战,真他娘地站着说话不腰疼,老子要拼命,你小子倒先卖乖。

    高堪亦是不满之色溢于言表,蹙眉沉声道:“葛太尉勇武,南海蛮夷莫不望风披靡,但博望军南北城三面受敌,援兵不知何时能到,切不可轻敌。”

    葛守节就是再粗俗,也明白高堪的意思,似乎风信有点延迟,侍卫水军海船队到达日期未定,还不知道能坚守多久。

    潘习双眼闪出一道精光,高声道:“知军大人放心,南蛮有数万之众,但我粮草充足,依托坚城又有海船支援,他们要打到城下,不放弃上万尸首绝不可能。

    。。。

 第728章 博望军保卫战

    他绝不是无的放矢,上次的海船带来了大批精良甲仗,还有贵重的新式药品,三千核心部队装备改良的神臂弓五百张,子弩五十部,还有各种充足的火器。 

    那些部署在城内的重型抛石机,都是由禁军吏士指挥,雇佣土兵操纵,配上爆炸型的火器,威力是相当的惊人。

    靠近海岸和军港连成一片的北城,一半以上甲仗库、火药库还有粮仓,足足可以支撑数年作战。

    这些装备都大大超过编制,按照大宋禁军标准配备,一个军才有八百张神臂弓,其它强弩数百张,三千禁军不过一个下旅的编制,竟然装备五百神臂弓,可见重视程度。

    “要是人力充足就好了”高堪也很为难,他不否认能对敌人巨大杀伤,但终究是人力有限。几次小规模迁徙来的人口,陆续死亡了大半,两万人口还是仅剩下来的,就这样仍有人还不能适应,得病死亡仍不在少数。

    这些人中的青壮年不过几千人,几乎都编入了乡军土兵,平时两成来人戍守,其余人务农。就这样还是缺乏人手。

    葛守节沉默良久,沉声道:“海船尽量支援北城,但无法随时派兵支援,能节省人力尽量节省。”

    高堪能理解葛守节的好意,能做到这步也不错了人家只是拒绝人力增援,海船上的远程抛石机、巨型钢架旋转船弩,还有大量储备的火药,绝对是陆战必须的。

    人力方面,侍卫水军吏士都是宝贵的,每条船是有超出定额的编制,但整个战队也没有多少人,何况不是虎翼军,登陆作战并非水军吏士所长。

    潘习也没想到葛守节大方,承诺必须的时候把船上器械挪用,笑道:“能用侍卫水军远程弩砲自然好,把弩砲放在城上,一砲十弩连续发射,比子弩还要过劲。”

    葛守节爽朗地笑道:“好,我回去后就船卸下十部船弩,弩士一并登城。”

    高堪见葛守节爽快地应允,但还是有所保留,这种威力巨大的兵器,在战列舰上有三十部的配备。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