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78章

权倾大宋-第378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在马上的挞懒打了个冷战,下意识地用手紧了紧狐皮衣领,嘴里嘟囔着这鬼天气。

    。。。

 第694章 挞懒的心思

    他出生成长在这白山黑水之间,对北国的苦寒并不陌生,正是这不堪忍受的苦寒,激励着他们不断地向南开拓生存空间。

    但是,十余年的征战,遍历南方的繁华,上京在他眼中连中原一个州城也不如,更不用说繁华的开封城,就算当年被他们拿下蹂躏,现在开封的繁荣也不是上京能比的。

    听说大宋行在南京江宁府更加繁华,早就在开封之上,那可是人流熙熙,美人如云的不夜城,身处入夜就像死城的上京,他实在是压抑啊

    回到鲁国王府邸,让他更加泄气,无论是规模还是气派,都不如他在太原的府邸。

    刚刚进入门,留在家中的亲信禀报故人来访,他心下凛然,警惕地道:“附近可有可疑人”

    亲信谨慎地道:“郎君放心,他来的时候,小人撒出去人手,并未发现盯梢。”

    挞懒点了点头,沉声道:“不可掉以轻心,好好守住关防,注意外面动向,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书房。”

    “郎君放心。”

    书房四角各方一个大铜盆,里面是正在燃烧的炭石,把整个屋子烤的暖烘烘地。

    脱下大麾的挞懒沉着脸,坐在椅子上,捻须冷冷地望着桌案上的檀木方盒,盒盖已经打开。

    里面排满了一颗颗硕大的南海珍珠,足足有九颗之多,绝对是价值连城的稀罕货,连他也不由地被吸引住了,呼吸不觉地沉重起来。

    依然是那位向秦敏传达王秀意思的胖子,他正悠闲地喝着茶,好像并没有把这位金军大帅放在眼里,仿佛就在友人家做客一般,神色是那么的淡定,完全掩盖眼中的鄙夷。

    眼看着挞懒那贪婪的目光,尽管不太容易察觉,但几乎没有人能够挡的住这种。一颗珠子就价值连城,何况九颗,王相公就是大手笔,整个大宋行朝才多少颗龙眼珠子恐怕连皇宫中也不会有几颗,就一次性送来九颗天下间有谁能够不动心没有。

    他放下茶杯,淡淡地笑道:“两府诸公的一点心意,还望郎君笑纳。”

    “看来是王文实吧”挞懒收回了贪婪的目光,脸色逐渐变的严肃,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郎君说的是,正是王相公的意思。”胖子浅浅一笑,淡淡地道。他就是明打明表明使臣身份,还能得到挞懒的接纳,不能不说是王秀的谋划。

    正是算计邦交存在明暗,利益交换不可能都拿到明面上,表面上杀的天昏地暗,私下里还是可以交谈的。有时候,明面上打不成的协议,暗中可以相互推让,作为合格的统帅,没人会拒绝暗线,还是能带来极大利益的暗线。

    “王文实又有何事”挞懒开门见山也不磨叽。

    “王相公对郎君向来敬重,而在某来时,相公淳淳交代,须得与郎君达成归还河北的协定,此时关乎朝廷稳定,亦是王相公所愿,九枚珠子不过是王相公个人的一点献礼,事成之后朝廷还有重谢。”

    个人一点献礼,话中有话啊看来南朝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河北,王秀肯定是有目地的,挞懒颇感兴趣地道:“王文实太客气了,但国内反对声音不小,恐怕会很难。”

    “王相公能体谅郎君苦衷,先攻本欲南括海外,但朝野北伐之声日盛,相公深知南北盟好重要,想请大金归还河北,堵住悠悠众人之口,相助王相公平息朝野呼声,南北永罢刀兵,百姓永享安乐,可惜有人不识时务。”胖子说话时,那脸色简直虚伪到了极点,也洽和他的身份,作为暗中的使臣,你要是表现出坦荡,有人信你才怪。

    无外乎从你虚伪的言谈中,品出几分意图,在做出做恰当的决策。

    挞懒听的自然是有心,半真半假道:“又怎的说来着,王文实对大金倒是颇有善意。”

    胖子翻个白眼,皮笑肉不笑地道:“郎君乃当世豪杰,王相公的善意使然,还望郎君多多体察。”

    挞懒默然,胖子眼看情形似乎颇为,又趁热打铁道:“此番左副元帅郎君南下,姑且不论是何缘由,以左副元帅的十余万精锐凭借叛逆郦琼,也不过打到了淮上,在归途中险些全军覆没。大宋不是没有国士,不是看不出来天下大势,还是王相公不愿两国再起刀兵,以至于生灵涂炭,士人们无法效甘泉欢饮。”

    挞懒是感慨大宋恢复力量,不然他也不住力主南北罢兵,王秀同样看到让他脊背发凉,不由地道:“今日在朝上,郎主已经准了,王相公可宽下心来。”

    他口气温和许多,对王秀的称呼也刻意地改变,既然王秀有意,他不能不报以善意回应,不就是河北一隅之地嘛讹鲁观的算计不错,既能让南朝让步,也能给南朝脖子上套根绳子,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胖子见挞懒吐口,轻松地笑道:“郎君美意,在下定然会回禀王相公。”

    挞懒似笑非笑地盯着胖子,冷不防地道:“你家王相公和兀术交情非浅啊”

    王秀和兀术几次对话,大家都知道,胖子也不是寻常人,立即明白是挞懒的试探,笑眯眯地道:“在下不知王相公与左副元帅郎君事,但只听过王相公时常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铭,孰轻孰重,在下不好为王相公决断。”

    挞懒稍稍点头,对方说的也有道理,南朝要争取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大金又何尝不需要良久才面露笑容,家事、国事、天下事,他也相信王秀的理智,温声道:“兹事体大,不得不谨慎。”

    “不敢,郎君劳累一天,在下不打搅了,就此告辞。”胖子见目地已经达到,当即起身告辞。

    “请。”挞懒坐着没有动,甚至没看胖子出去,他无力地靠在椅上沉重地叹息,两眼无神直直看着烧的正旺的炭石,透出无限无奈的凄凉,要是放在几年前,他根本无需理会这些使臣,为了稳定消化占领的军州,不得不收手。

    。。。

 第695章 形势的变化

    胖子出了挞懒的府邸,径直转入巷子,入夜的宵禁对于他这般身手的使臣来说,根本就不放在眼中。 

    躲过几队巡哨的巡逻队后,他来到了一处小巷口,隐身巷口黑暗处观察片刻,确定无人跟踪,这快步走入黑暗的巷子深处,来到一个低矮的院门前,有节奏地扣了五声。

    门开了,胖子闪身而入,对一名布衣中年人道:“大人在吗”

    “大人等候校尉多时了。”

    “有劳。”胖子点了头,胖脸一阵颤抖,说罢转身入室。

    秦敏正坐在炕上,点了几盏油灯看书,炕上几暗上正烫着一壶酒,看到胖子进来,笑呵呵地起身下炕,温声道:“辛苦了,吃两杯暖暖身子。”

    胖子也不太客气,坐在炕上吃了几杯热酒,感觉身子暖喝了点。

    秦敏也不焦急,只是看着忽明忽暗的油灯。

    “挞懒极为难缠,到现在还保留很大的余地,不过一切都在掌握中,毕竟没人不喜欢珍宝美女。”不用秦敏开口相问,胖子把面见挞懒情形说了遍,又道:“女真国主已经准许了,归还河北,条件是朝廷称臣纳贡。”

    女真建立的大金政权,早在赵桓时就得到认可,正式尊称大金,不许大臣在公开场合成虏人或猪羊,南北盟好条款就是叔侄之国,如今已是兄弟之国,但是私下大多数汉人对女真人很鄙夷,称谓上并无多大变化。

    也是,当年大宋正式承认契丹为北朝,契丹贵族承受汉化,多是文质彬彬,却仍旧不放在大宋士人眼中,何况崛起白山黑水间的女真蛮族,简直就是无知猪羊。

    秦敏为胖子斟上一杯热酒,冷笑道:“这帮杂胡,论到权谋他们终究还是差得远,明日还得劳动你。”

    胖子淡淡一笑,端起酒碗喝了口,爽快地道:“咱就是这劳碌命,明日一早,我就动身南下。”

    秦敏点了点头,情报传送太辛苦了,从上京到行在,关山万里、风餐露宿、关防林立,其苦楚不言而喻。

    无论是山林的盗匪,还是军州的官吏,都需要一一打点,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大局,他语重心长地道:“虽说有银牌,路上还要尽量打点,不要吝惜财帛。”

    路上的艰辛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胖子岂能不知道,他可是老手了依仗标准的奸商脸面,那笑咪咪地胖脸极具性,再加上出手大方,让沿途关口将校欢喜,就是盗匪也和他称兄道弟,不亦乐乎。

    但是,秦敏仍旧关切下属,还是让他不吝感叹,道:“大人身在虎狼之地,还须小心为上”

    秦敏默默点头,旋即端起碗道:“喝酒。”

    大宋大中建炎十年,金天眷二年初。

    金主合剌派遣尚书右司侍郎张通古为宣喻使、萧哲为副使南下商议交割和议事宜。

    挞懒以右副元帅掌都元帅府事,留居上京,兀术作为左副元帅,并没有长久留在上京。自己率十余名卫士南下坐镇燕山,负责监督诸军交割河北,历史已经完全变了。

    不过,他留下三千铁骑编入侍卫亲军,**于四辅军帅之外,号称上京卫率,乌烈升任军帅,统辖这支部队,完全听命于合剌的指挥,确保有事能守住内城。

    兀术的南下实际上是控制兵权,金军野战主力都在山前山后,而挞懒执掌都元帅府,看上去获取金军最高君权,但却离大军太远了,实际上失去了对女真主力控制。

    当兀术抵达大兴府,控制了两元帅兵马,立即调整各部秘密筹备南征的准备。

    王秀显得很从容,也很无聊,他成功压制了主战论调,更成功让自己主导了历史走向,不再是他熟悉的历史,他将站在一个陌生的起跑线上奋斗,全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所幸的是,他还了解有些人的性格。

    随着时光的不断推移,官位越高压力越重,他深深感到担负一个庞大帝国的重负。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后世读史看电影,往往被主流所影响,看不到真是的一面,只能被别人左右舆论,不清楚为何清官功绩不显,声名狼藉者往往有所建树。

    就他个人而言,深深体会到宰相的重担,方方面面必须权衡,各个利益阶层都要照顾。

    所以,他越发感到当年做得无比正确,要是真的逆流而上,心软生民存亡,保住了赵家,维护了当权者利益,今天的他将会面对更顽固的节的利益阶层。

    都堂的公厅内,放在书案上的是官制革新的奏章,面对南北关系的重大转折,他没有放下内政,征伐南海是为了内政,搞乱女真政权也是为内政服务,一切绝不能乱了主次。

    刚刚理顺了头绪,张泉就蹑手蹑脚地进来,朱琏要在保和殿东阁见他。

    朱琏素描淡妆一袭素白的贡缎衣裙,一股超凡脱俗的风雅,镇定地看着王秀,道:“官制怎样了”

    “再梳理一遍,就能试行了,朝廷的官位太乱了,简单化岂不更好”王秀很欣赏明代的官职,实实在在的职事,几品就是几品,散官和勋爵职事荣誉,还和职事官对等。但是,有些事还是不能强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他的步子跨的不能太快。

    何况,对于官制的改良,他还有更深层次的见解。

    “我也不想问的太多,十二姐老大不小了,该给他找个婆家了。”朱琏不想沉重的话题。

    “柔嘉,有十七了吧”王秀眼前闪过小美人,有他的几分神韵。

    “正是碧玉年华,还有你这种当爹爹,连女儿多大了也要想一想,真是的。”朱琏脸上溢出了母性光辉,反倒是狠狠地剜了眼王秀。

    “哦,我这不是。。呵呵,哎,过的真快,岁月如梭,我们有些老了”王秀长长叹息,深感年华易逝,岁月无情。他怜爱地望着朱琏,美人的娇媚,还有那万种风情,让他千万杀伐,化为一汪柔情。

    。。。

 第六九一章 女儿的终身大事

    “满朝公卿子弟,还有青年俊杰,难道没有看中的”王秀真的没有往儿女上相,何况这对无法承认的儿女,还用他操心天子的婚姻是天下头等大事,早就由两府帮忙物色,韩家最贤惠的小娘子,不早就入宫了吗

    至于女儿的婚姻,那可是长公主啊

    殿中省和皇城司,不是掌握着公卿子弟的行径吗

    朱琏剜了眼王秀,抿嘴笑道:“当初怎么就看上你,一看就不知女儿心思。  新匕匕奇中文蛧

    ”

    王秀实在尴尬,他还真没考虑过,似乎自己遇到的女人,都是比较主动的,根本就是被倒追。压下了别样心思,他想遍了适龄的世家子弟,那些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