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284章

权倾大宋-第284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押班读过几本书,的确不多啊凭这点能让他另眼相看,双目的笑意又和善了几分。

    张是再笨,也知道儒将的涵义,武举龙飞黄甲贴出,传言李长昇、封元、景波、邱云这些以入伍的才子,那才是士大夫从戎,可以被称为儒将。他一个读了几本书,实在没办法生活投了军的人,平时可以在粗人自诩,但在眼前几位面前,可是相当的惭愧啊

    不过,张过称他为儒将,感到也挺好的,心下自然十分高兴,连声道“可不敢当,在下只是小小巡军押班,岂能与诸位进士相提并论。如今,武进士尽数北,不知二位为何尚未启程”

    秦敏撇撇嘴,目光转向张过,暗道你这厮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改之正为此事烦躁,你倒是点到他的痛处。

    张过灿灿地笑了,道“这个,朝廷另有任用,等候差遣。”

    “原来如此”张何等精明人,立即看出了张过的尴尬,立即转变话题,道“在下前些年,与江浙路银行宗大人有一面之缘,相谈甚得,去年宗大人名列龙飞榜,不知现在何处”

    “哦,原来节级是我家大兄的故人”秦敏听张一说,顿感亲近许多,温声笑道“大兄龙飞榜题名,为先生留在府处理机宜字,今日也在行在。”

    “如此,当选一吉日,登门拜会宗大人,可惜时过境迁,宗大人飞黄腾达。”张暗自感叹宗良等人际遇,竟然得到王秀的收留,博了个进士出身。如今虽还是做个吏士,但那是在宰相身边处理政务,意义非一般官吏可以。

    “看老兄身材伟壮,又读过书,不在科场搏个功名,它日执掌捧日天武,为何屈于偏役师旅”秦敏冷不防问了一句,倒像是张的老熟人一般。

    张面色微变,随即干笑两声道“际遇不同,力所不能及啊我那也叫读书认识两个大字。不瞒二位说,在下也曾经跟随王相公南征北战。”

    秦敏双眼一亮,却是来了兴趣,温声道“老兄难道是出身七十八将”

    “正是,说起来在下还是大人的原从,自徐州跟随相公征讨方腊,孟州和开封都曾经血战过,隶属封太尉。天子南幸前,七十八将抽调数百人南下,补充进了江宁府左右巡军使司,我跟着被选进来了,听说虏人又在北方闹事,倒是有意北博个功名,只是无奈不可擅动,只能在此管管那些泼皮无赖,打发无聊时日。”张有点无可奈何地道。

    原来,他正是天驷监大战时两名弓弩手之一,也算是跟随王秀南征北战。天子南幸必定设行在江宁府,为了让江宁府尽快有京城的功能,几百名七十八将吏士南下,补充进了巡军序列,也算是用自己人压住阵脚。

    他本来并不想南下,但军令如山不得不带了浑家来了,眼看着混日子可真难受,想想人家成蛟还在军,前两天还在一起吃酒,说是虏人可能要南侵,七十八将肯定要北,他知道自己是没多少机会,心下一片黯淡。

    张过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原来节级是山长旧部,我们真是有缘。如今,朝廷正当用人之际,节级有报国之心,它日不难如愿以偿。”

    张心下一动,能攀王门子弟,或许真有点盼头,他真诚地点了点头,道“诚如吉言”说罢,又对那名歌女说道“翠儿,来段小曲,唱王相公的病起舒怀吧”

    “何必呢”秦敏大手一挥,笑地道“节级既然是先生旧部,应该投书回到军,何必在酒楼做小女儿状”

    “老弟以为我不想嘛当年随蔡大人南下的,哪个不想再回七十八将,可惜巡军司不妨,七十八将也经过扩充,各队兵员满额,几次都被驳回来。”张无奈地叹息。

    “是有这回事,我听四哥说了,几百名身经百战的老兵走了,可惜了你们这批老兵。”秦敏点了点头,再不怀疑张的话。

    “我们这批人有的只是一点伤病,被安置到了江宁府,实在想不明白。”张还是有股子怨气发布出来。

    “这是朝廷的恩赐,你们跟随先生南征北战,是想陆续让你们谋份好差事,别整天提着脑袋拼杀了。”张过想到了王秀的用意,七十八将前段时间也安置一批老兵,都是进入衙门吃公饭,也算是王秀对他们的怜惜。

    “我要战场。”张重重拍了下桌面,端起大杯一饮而尽。

    

    。。。

 第四九三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9

    第四九三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9

    此时,王秀府邸书房内。

    宗良侍立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左右度步的王秀,在府邸众人,他是唯一能自由出入书房的人,哪怕是钟离睿也不行,这是特权,他丞相长史的关键所在。

    今天,王秀一回来,急匆匆地把他叫到书房,却什么也没有说,独自一人度步沉思,让他感到奈闷。他是了解先生的,一旦出现此类情况,肯定是有某种决断了。

    “知道嘛我提出的海兵大小学校,成立枢密院机速司,改组银行,进行禁军整编,兵部职方司职事转变,重新抬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刑部反间诸事都顺利通过,李伯纪也是默许。”说着,王秀几乎要笑了出来,完全不是刚才的那股子沉闷。

    宗良总算松了口气,他亦是感到欣喜,刚才见王秀沉默不语,还以为发生哪门子大事,没想到竟是好事,笑道“恭喜先生了。”

    王秀从容坐下,望着一脸恭敬的宗良,淡淡地道“说说看,喜从何来”

    宗良料到王秀有问,平时时常考问他,他沉声道“形明于目,意会在心,妙不可言事,先生非要说反而无趣。”

    “好个形明于目,意会在心。”王秀痛快地大笑,有些事说透了反而没有意思,看在眼领会在心,才能妙味不穷。

    “先生,大战当前,万事当以御敌为重,除大小学校和本兵外,其余事宜当稍缓。”宗良对金军南下忧心忡忡,别看女真族只有十万骑,但金马如雷可不是浪得虚名,朝廷南迁虚弱时,能否挡住这记重拳还是未知数,不能不谨慎再谨慎,他有责任提醒王秀。

    王秀瞥了眼宗良,淡淡地道“有些事,要看到深层次才行,不能以小疾误了大患。”

    宗良一怔,他不能理解王秀所意图,何事能重于女真人的南侵人家要打过大江怎么办竟然不把生死攸关大事当做头等要务,真不知道所指大患为何事,他稍加沉吟,低声道“还请先生明示。”

    王秀古怪地看着宗良,大笑道“你不是不能领悟,而是不敢相信。”

    宗良脸面微红,默不作声,他绝不会知道王秀分析后世金军南征史料,对陕西、沿河、沿淮做了大量的针对性部署。换句话说是以空间换取时间,用层层设防和相互交替支援,最大消耗金军整体战斗力,粉碎女真贵族的野心,来争取喘息的时间,达到以战促和的阶段性目的。

    当然,王秀利用对金作战的有利时机,进行军事必要的变革,那和平时期容易得多,一些政治、经济的改良,也能悄悄小步进行,不为士人所关注,为日后的大规模变革打下基石。应该说,女真人的大规模南下,某种程度是机遇,如后世东瀛人和光头打了八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最终却成全了别人一样。

    宗良还是摇了摇头,低声道“虏人南侵,是朝廷的头等大事,此干系天下存亡大事,真不敢想象先生还有何等要事”

    “机速司先在燕山和河北、河东各路,设立刺探据点已经开始,以你之见七哥主持哪一路最好”王秀没有在意宗良的不解,反倒是漫不经心问了句。

    遽然间,宗良似乎适应王秀跳跃性思维,闪烁着炙热的目光,脱口道“七哥入机速司,原来先生早有打算。”

    王秀笑看惊讶地宗良,玩味地道“要论机敏,你们九人属七哥,我看好他了。”

    “怪不得先生让七哥匿名赐进士,原来是让他隐姓埋名。”宗良一声感叹,间谍可不是好做的,提着脑袋哦。

    “为了家国天下,有些时候必须要做出牺牲。不过,是珠玉总会有闪光的一天,做大事者要有耐心,总会有烈日当头的一天。”王秀眉头一扬,似乎有所指。

    宗良眼前一亮,目光变得炙热非常,他品味出王秀的意思,不能不心。

    “这才是好男儿。”张过抚掌赞叹,目光变的温和许多。人和人之间不会有绝对的公平,绝对没有,像他看张的目光,是没有鄙夷不假,但觉没有半点平等,而是在某种程度的居高临下。

    秦敏瞥了眼张过,淡淡地道“七十八将出身,那个不是好男儿,这还用你说,我在南熏门不是没见过。”

    张过嘴角抽抽,若有所思地看了眼秦敏,却没有说话,七十八将他的确没有发言权。

    “七十八将每战,只有向前冲沙战死的豪杰,没有苟且偷生的贼汉,从不抛弃自己的袍泽,哪怕是战死也要抢回骸骨,老弟是秦。我记起来了,军传言是老弟首登南熏门。”张是相当的自豪,当他听到南熏门,忽然想起来了。

    “节级总算看出来了。”张过呵呵地笑了。

    “原来真是秦慎之,久仰大名今日才得见尊荣,实在是太失礼了。”张急忙站起来作揖。

    “老兄不用客气,我在曾在七十八将,说起来你我还是生死袍泽,今个当一醉方休。”秦敏起身扶起张,爽快地朗声大笑。

    “当年,我可是看着老弟登城,那震天价的欢呼,哦,王相公登战车,亲自擂鼓助威,想想实在是令人回味。哎,看我这眼力神,难怪让我来这破巡军司。”张重新坐下,不断地摇头苦笑。

    “哦,当年山长亲自阵,倒是没有人说过。”张过转首看着秦敏,一脸的疑问。

    秦敏耸耸肩,摇头道“先生每战必身先士卒,城下擂鼓助威小事,有什么可说的。”

    “是啊当年跟随相公南征北战,那真是气壮山河,不要说方腊贼子的数万蝼蚁,说女真猪样,还不是被相公打的落花流水,脸面斡离不也仓皇而逃。”张是亲自参加过几次大战役,想起来那个血气沸腾啊恨不得立即跟随王秀回去杀虏人。“看来我出来的是太晚了”张过摇头苦笑,自己真的很多精彩。秦敏白了眼张过,目光转向张,沉声道“难道节级不想再回去”

    

    。。。

 第四九四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0

    第四九四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0

    “回去,回哪去”张愣住了,他没有回过神来。

    “回到七十八将,殿前司的第七十八将。”秦敏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张。

    张过也眉头一挑,难得给秦敏个敬佩眼光,这位老兄平素难得办事,今个真是破戒了。

    “我还能回去”张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

    “你只要回答是与不是。”秦敏眉头微蹙,紧紧盯着张在看。

    “愿意,我当然愿意。”张岂能不知是天大的机会,急忙表明态度,生怕天下掉下的馅饼没了。

    “那好,快的话三天内,你可以回到七十八将。”秦敏说的干脆利索。

    张过有点犹豫了,迟疑地道“太快了。”他哪里说太快了,分明提醒秦敏不要把话说满了。如今,七十八将可是行在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号称羽林千牛,是相当受朝野关注的。

    张似乎也明白了,目光多了一份惶恐,生怕秦敏说过头,自己的好事打水漂了。

    “改之,你要记住,最难办的事再某种环境,却不费任何力气。”秦敏淡淡地道。

    “哦,战时还是老兵可靠,别人也无话可说。”张过既然能天马行空,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举一而反三。

    “我料不错的话,四哥绝对会来者不拒。”秦敏切牙一笑,那副模样是吃定了封元。

    “三位官人,奴家为三位官人唱曲出塞,不知意下如何”

    “好啊小娘子快来。”张心情大好。

    “出塞曲差强人意啊”秦敏轻轻一叹,心思早不在江宁了。

    大建炎二年冬,吴乞买借口南朝边臣鼓动河北河东生民造反为由,再次调动马步军,准备南下惩戒。

    此时,金军内部在战略仍未有达成共识,都元帅府大帅们,都想在自己的战略方向争取重兵,为自己增添战功,争辩有愈演愈烈之势。

    吴乞买和斜也无法调和将帅的矛盾,只能采取和稀泥的策略,采用两线同时作战的方略,东、西路金军各有六万骑,配属各族马步军南下,约定哪个方向有进展,把战略重点偏向哪一方,以调和内部矛盾,也刺激将帅的凶悍。

    你可以想象,为了把自己的战略方向作为重点,谁不拼命的打仗,打下那些未曾占领过的军州,那是人口财富啊

    粘罕、兀室、耶律余睹为首的西路军,拥有由本族人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