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279章

权倾大宋-第279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路回去,恰好碰到从家回来的张启元,迎了过去道“子初兄,家里可好”

    “托福,一切算平安,高五这厮还算有点良心,没有感斩尽杀绝的勾当。”张启元咬牙切齿的,显然恨到了骨头里。

    王秀见张启元提到高升,一脸的愤恨,他能理解对方心情,张家大哥死在金军刀下,换成谁也无法原谅,像他无法原谅女真人一样,不由地道“子初兄,兵荒马乱的,能活下来不容易啊”

    张启元平静地看了眼王秀,淡淡地道“实说的有道理,我看商水一片乱麻,简直乌七八糟。”

    王秀嘴角一抽,这厮是在骂人还是无意的他可是驻兵商水啊

    张启元见王秀脸色沉凝,又笑道“反正眼不见心不烦,后天要启程。”

    王秀看了眼张启元,突然冒出了一箭双雕的法子,对啊阴这伙计一次。

    朱琏坐在软椅,目光充满了深深地愤恨。

    王秀和孙傅、唐格觐见,把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让她听的心惊胆颤,身子不住地发颤,孙傅、唐格亦是面带震惊的戚容,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连京畿附近也发生人吃人的惨事,要不是王秀说出来,他们还真不敢相信。

    “这么说,相公收留了这些孩子”朱琏感叹不已,长长地舒了口气。

    “是的,既然他们的父母卖了他们,想必也养不起,回去后难免再被卖出去,我才收养这些孤儿。”王秀很坦白地说了心思。

    朱琏哀伤地道“没想到京畿边缘,富庶之地的百姓,生活竟然困苦至极。”

    孙傅与唐格相视一眼,都是满脸惭愧,不言不语,他们能说什么呢要不是虏人南侵,天下也不会变成这样

    “所谓一叶知秋,区区一县在一日内,解救了近千孩童京东京西,淮南京东,整个天下不知有多少孤儿嗷嗷待哺。也算是不幸的万幸,商水虽被虏人打下,粮草大寨却保住了,附近颍昌、亳州等地甚至郑州的流民纷纷聚集食,也免除了他们在当地冻饿致死的惨剧发生。”

    孙傅眉头微蹙,不悦地道“王大人,陈州被虏人抄掠,受乱极为严重,岂能以一县论天下”

    王秀并不理会孙傅的反驳,平静地道“这些孩子,是家国的未来,今日竟然沦落成物品,让人实是痛心啊”

    唐格看了眼王秀,若有所思地道“王大人有主意”

    王秀长长一叹,沉声道“看来朝廷要大规模收容天下孤儿,决不能让他们流落。”“收容天下孤儿如今国库空虚,朝廷度日艰难,哪来的许多钱财供养”唐格眉头紧蹙地道。王秀转首冷冷地盯着唐格,断然道“正公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辈宰执身处庙堂,当以此为铭,难道唐大人眼睁睁地看着,生民哀嚎于水火之间”

    

    。。。

 第四八二章 锦衣夜行6

    第四八二章 锦衣夜行6

    朱琏不明白,收容天下多少弃孤,朝廷有多大能力供养王秀的提议未免太不现实了。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小說Ыqi阅读最新章节

    唐格没有介意王秀的讥讽,他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无奈地道“其意虽善,其法难行。”

    王秀摇了摇头,道“唐大人言之有理,这事说是容易,做起来是很难。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而今天下流弊至此,与士人干系甚大。下官以为,天下的未来在孩童,此事为头等大事”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娘娘,朝廷可以拨出部分钱粮,来收容这些孩童,加以教导,待其稍长可以类化分之,使他们成为未来的栋梁。”

    唐格心一动,道“王大人之意是”

    王秀看着唐格,目光尤为坚定,道“汉孝武赡养羽林孤儿,朝廷岂不能效仿这些男童成年后,天资聪慧者或可取得功名,多数可以从小训练,待武艺精熟编入三衙,日后可成为忠贞不二的羽林郎。试想这支自小被朝廷养大,习练武的虎狼之师,他日有意北面,何愁山河不复。”

    唐格算是较有眼光的大臣,听王秀想法的确有几分道理,是见效颇慢,却功利长远的投入,所产生的巨大利益不能不令人垂涎,但一支羽林孤儿,不能不令他分外心动。

    孙傅有感要付出的巨大财力,但王秀站在大义的立场,他无可辩驳。

    朱琏渐渐明白王秀的意图,欣然道“相公之策大善,但朝廷也不宽裕,男女有别多有不便。不如,稍大的女童另立别馆,由皇室出钱居养,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既能培养女童生存,又解决了宫女问题,王秀哪有不赞成的,有几分笑意地道“娘娘圣断,要解决被买卖童子,是否着官府巡查市场,有卖儿女者可由地方官府出资相助,也好解决朝廷之忧。”

    孙傅禁不住忧心道“王大人善举,但实在超出朝廷能力,力所不逮啊”

    王秀眉头一扬,笑道“孙大人不必担心,官府不过是供养数年,下官自有办法解忧。”

    孙傅目光复杂地看着王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朱琏饶有兴趣地问道“相公有办法”

    王秀淡淡地道“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臣另写奏章禀明娘娘。”

    唐格眉头紧蹙,很不满地道“王大人,这干系重大,非儿戏,还望慎重。”

    王秀听唐格口气,看孙傅态度,他们虽有疑虑,却对提议基本默认,道“唐大人不必担忧,下官会在近期拿出一个结果,现在的头等要事,是救出这些孩子们,还请二位大人主持大局。”

    孙傅与唐格点头称是,毕竟安邦定国是他们的责任,拯救黎民于水火,也是他们愿意去做的,算他们不情愿也必须去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哦,对了,还有一事需要禀明娘娘。”王秀似乎想起了什么,嘴角挂着坏坏地笑,但他脸色却很严肃。

    “相公还有事”朱琏显得有点疲惫,实在不想在听什么不好消息了,再说她还想一心地尽儿媳本分。

    王秀神色严肃,似乎犹豫再三,道“陈州仅靠京畿,又有大军屯粮,区区几个月竟然败坏到这等地步,知陈州董萌不能胜任知州,臣建议罢董萌,举荐侍制张启元权陈州。”

    朱琏默然,孙傅和唐格也很惊讶。

    孙傅是迂腐,但不妨碍他是老油子,立即明白王秀用意,好个一箭双雕啊张启元是商水人,出知陈州岂能不为家乡尽力,不然还不被七大姑八大姨骂死。最耐人寻味的是,张启元和王秀的那点猫腻,他是心知肚明,王秀把张启元摁在陈州,当此行朝重组利益分配,晚一步步步受制,三年后回到朝廷,黄花菜都凉了。

    唐格眯眼看着王秀,暗赞王秀手段高明,于公于私都是大义凛然,张启元连拒绝的理由也没有。不过,张启元知陈州,他也是赞同的,至少以张启元的能力,绝对能胜任陈州繁杂的事务。

    朱琏兰心蕙质,看孙傅和唐格精彩的表情,也能体会王秀用意,不由地笑道“孙相公、唐相公看如何”

    孙傅撇撇嘴,目光挺复杂的,但他还是有大局观的,道“地方确实需要干练人。”没有同意也没否认,实际等于和稀泥,张启元和王秀之间那点破事,还是拿不台面的,反正是一知州,让张启元留下几年也未尝不可。

    唐格若有所思,但他不表态不行,沉声道“张侍制是商水人,出知陈州是否妥当”

    王秀眉头一挑,道“非常时期用非常人,乱世用重典,不能用方圆约束,这不是成例,而是临时处置,我相信张子初一任陈州,必然能让军州大治。”

    话说到这份,唐格也不再坚持,毕竟张启元是有能力的大臣,他缓缓地道“既然不是成例,那在下也无异议。”

    “好,事定下来,让学士院出黄吧”朱琏玉音把张启元的命运定格。

    王秀很满意,他知道有朱琏的支持,张启元铁定会留下,孙傅和唐格是有原则的士人,能看出他的居心,但从大局说,张启元较合适留在地方,他们应该没有多大异议。

    正如唐格所料,差一步步步差,张启元无法进入权力角逐不假,但留在地方未尝不是好事。这厮一直是升朝官,缺乏大郡历练资历,能升迁侍制担任权户部侍郎,已经是极限了,没有军州大县的历练资历,不可能再有升空间。陈州一任能干的好,对张启元的前途,绝对有莫大的好处,相信这厮会权衡留下。王秀用的是阳谋,让张启元明知是个套,也会心甘情愿留下,这是堂堂的王道手段,容不得你有半点反抗。至于利弊,他心里非常清楚,与其让张启元率先融入行朝权力重组,再外放大郡,不如两害权其轻,让这厮有一得必有一失。

    

    。。。

 第四八三章 王家事

    他出来时看望了友琴莫言和王卿苎,她们都在家陪伴朱琏,外人眼绝对是恩宠,还都穿了身素白衣裙,显然是为父母公婆守孝。

    “大姐,妹子,辛苦你们了。”

    “看你说的,能在娘娘身边,可是今后的资本,朝廷又夺情,你不好好地还干嘛。”王卿苎白了眼王秀,她早把打算算计到生意,有朱琏这份恩宠,拿出去绝对是王纪百货的卖点,没人嫌头的恩宠少。

    有琴莫言轻轻一笑,又看了眼王秀,只是眸光掺杂些许复杂,柔声道“大姐,哥哥累了,还是让他先去歇息。”

    “也好,秀哥儿,你先回吧赶明到了江宁再说。”王卿苎已经打定主意,她要去江宁发展,只是还有点纠结,父母葬可是商水啊离开了如何是好

    王秀点了点头,低声道“大姐,等形势稳定下来,我再回来居丧。”

    “知道了,快去吧”王卿苎一怔,旋即欣慰地笑了,伸手为王秀整了整官服。

    王秀走了,有琴莫言才道“大姐,咱们进去吧”

    “妹子,你可发现今个整整一午,娘娘都把自己关在屋里。”王卿苎拉住有琴莫言,神秘兮兮地道。

    “哦。”有琴莫言到底是女人,是女人有八卦心思,王卿苎还真勾起她的好。

    王卿苎看了眼不远处的内侍,低声道“屋里传出檀香,还有,娘娘宫装下面竟然是素服。”

    “那有什么太和不是北狩了。。”有琴莫言越说声音越低,自己也说不下去了。

    “绝对是麻衣,长辈过世才。。”王卿苎说的神秘。

    “大姐,没事别乱说。”有琴莫言秀眸瞪的大大地,俏脸一阵慌张,急忙拉着王卿苎走。

    “别走那么急啊等等。”

    快到傍晚,王秀才回到了住处,商水并不是大城,两宫随行人员众多,很多官员都是挤着住在客栈、寺庙和大户家,好在还有当初的驻军营寨,能容纳那些随驾的护卫兵马。他的家在商水,但宅院被皇家占了,只好住在曾经的旧宅院,也算是待遇优厚了

    “民妇拜见相公。”母女二人跪在地给王秀磕头。

    “好了,不用那么多礼节,你们起来吧”王秀细细打量母女,经过洗浴换衣,母女焕然一新。

    那妇人年纪三四十,生的倒是端庄静,一看便是户家出身的娘子,女孩经一番梳洗才露出真容,端的是一个小美人,生的明媚贝齿,瑶鼻星眸,只是有些瘦弱单薄。

    “你们母女叫什么”

    那妇人连忙道“民妇夫家李,本姓刘,小女李云漪。”

    “李云漪,好名字啊”王秀心一动,暗赞好秀气的名字,看来是读过书的人家。

    “多谢相公赞誉。”周碧如乖巧地代李氏回答,一点也没有惧色,反而是落落大方。

    王秀见周碧如机警,心里很满意,温声道“从今天起,你们在我这里打理家务,待到了江宁新府邸后再做安顿,每月除月支膳食衣物外,你们母女各自有钱五百,你们看怎样”

    五百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何况母女二人各有五百,加起来一千钱,好大收入。

    “去江宁,大人说是去江宁”李云漪眸子闪出兴奋的光芒。

    “大姐,不可在相公面前放肆。”刘氏低声申斥李云漪,神色间颇为尴尬,再怎么说女儿都十四岁了,也该懂得女子避嫌的道理。

    “不必如此,小孩子天性好,大姐很想去江宁”王秀笑眯眯地道。

    “嗯。”李云漪碍于母亲,不敢再放肆,只是用那双大大的眼睛看着王秀,用兴奋的目光来表达她内心的喜悦。

    王秀笑道“读过书吗”

    李云漪偷看眼刘氏,见母亲没有作声,才细声道“小时读过几年私塾,后来父亲说长大了,才藻非女子德行,才未能再去,只是在家看些书,写写字。”

    才藻非女子德行王秀感叹道“也是难得了,你跟我去江宁,或需要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