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250章

权倾大宋-第250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秀回首相望,却见一双乌亮的眸子,充满不可思议地光芒,不由地轻轻一叹,轻声道“好好休息,有我。”

    朱琏一动不动地看着王秀身影,直到他的背影从视线消失,她的笑渐渐沉凝。

    王秀是血战数日,但并不完全为了她,现在可以肯定了。

    看来,王秀真的在陈州观望,做出能抛弃赵家皇族,甚至是她的决断,选择一个更有利的开局。她变了,王秀也变了,他的心似乎冷了不少,任何人都会变,能不能把握这个男人,

    她悠悠一叹,难道自己多年的相望,守身如玉,难道真不如他的雄心壮志真的很累,真不愿再想了

    “什么,议和”斡离不瞪大了眼睛看着兀术,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出自素来骁勇好战、又主张南下对宋作战,甚至说是整个女真贵族、第一个提出灭宋的四弟口,兀术可是最坚决的南征派。

    “不错,二哥。现在是撤军的时候了”兀术对粘罕说着,目光却转向了粘罕。因为,他知道粘罕并没有吞并宋朝的,也可以说整个女真,没有人真正想过吞并这个富庶的帝国。之所以望向粘罕,是因为这位前线金军最高统帅,已经流露出北归的意思。

    粘罕见兀术看着他,知道兀术的意图,自己作为辈分和职务最高的大帅,是战和便宜行事,也知道各位将领早捞足好处,人人归心似箭,但他还想女真谋取尽多的利益。

    “昨天,四哥与王秀谈些什么”

    “没什么,交换对开封城得失的看法。”兀术非常坦然。

    兀术的坦荡,让在场的金军高级将领颇为吃惊,他们都不曾想到兀术会坦言,讨论可笑的问题。

    银术哥不解地道“郎君,他的看法是什么”

    “开封城得失,对他毫无意义。”兀术淡淡地道。

    斡离不一挑眉头,道“你呢”

    “毫无意义。”

    斡离不笑了,玩味地道“占了开封,另立个皇帝,难到不好。”

    “本来可以,但王秀的到来不可以了,我们还没有一举吞并原的实力,不能不承认无法达到目的了。”兀术神色凝重地道。

    “王秀敢率军深入孤城,难道他没有后手四面的宋军游骑频频出没,恐怕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没有人反驳,王秀部队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对战术的运用,都让金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尚有万余宋军骑兵,不知在何处蛰伏,随时能给他们致命一击。兀术说的是现实,金军师老城下,既然有第一人勤王,那会有第二人。

    娄室对王秀印象颇深,让他对宋军有了新的认识,对兀术的分析也很是赞同,沉声道“有理,这支宋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我军再次夺占城垣希望很小。”

    “议和,如何议和赵家皇族都在我们手,他王秀凭什么与我等议和。”斡离很不满地道。

    “二哥,我已经说过,赵家太子还在城。”兀术对斡离不是又气又好笑,明明心早想打道回府,可嘴还是嚷嚷着要洗了开封城。

    “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王秀以十万众屯于坚城,旦夕间可以扶太子为君。二哥,你以为几个失势的君王,还有什么利用价值或许人家巴不得我军迫急攻城,他正可顺水推舟立了新皇,成了他的兴功业。”

    这话说得相当有分量,只要稍有野心的人都会明白太皇、皇帝与数千皇族妃嫔、重臣,在一个拥有重兵,掌握储君的人眼的份量,真还不如几千只牛羊重要。

    在场几人心倒是羡慕王秀好运,自己出了一番大力,反倒为人家做了铺垫。

    斡离不口气软了下来,无不妒忌地道“只是便宜了王秀,实在不甘心”

    “二哥,王秀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议和,再狠狠地敲他一下。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这些赵宋皇室全部带走。一来可以保证宋军投鼠忌器不敢袭击我军,二来卖给王秀一个天大的人情,也好让他对我大金心存感激。”

    银术哥看了看粘罕,见他面露赞同之意,两位金军大帅一个赞同,一个没有反对。既然是这样,自己也没反对的道理。于是说道“我看可行。”

    娄室是一位有战略眼光的将领,早认同兀术的建议,认为金军已经力竭,不可能一鼓作气灭亡大宋,更没有理由说什么。

    粘罕稍加沉吟,道“你有几分把握,让王秀做出最大的让步”

    “没有太大把握,但现在谈我们有足够的筹码,再拖延下去,恐怕会逐渐丧失优势。”兀术摇头道。“那好,割让大河以北、称臣、每年岁贡五十万贯。限三日内答复,如若不然,我大军将不惜一切代价,将血洗开封城。”粘罕在忠实的执行大金郎主吴乞买的诏命,既然无法达成间接统治原的目地,那定下底线。“守好拐子城,战和两种准备,我来谈。”

    

    。。。

 第四二七章 两府夜谈

    第四二七章 两府夜谈

    偌大开封城实行战时宵禁,各坊各街一片漆黑寂静,州桥夜市早没有往日的繁华夜景,街道几乎空无一人,只有不时巡逻的吏士,来来回回地巡视防川,偶尔有行人穿行而过,无不是战战兢兢。匕匕

    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市井小民都早早的关门闭户,或是早早安歇,或是小声地议论局势,大家尽可能少街市,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不过,较之前两天前来看,人心算稍稍安定下来,夜间也少了许多匪盗勾当,毕竟王秀这支大军的入卫,给市民带来些安慰,他又抽调前吏士加强防火,京城缉捕力量得到加强。

    尤其是尚未收复的东水门一带,那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排排由大牌组成的铁墙,还有木桩和铁拉成的警戒线,把整个城门内层环绕起来,每个时辰都有两千人换防。

    夜幕下的大内,参差错落的殿宇楼阁,闪出星星点点的烛火,显得有些诡异,更多的是历经劫难后凄凉。

    大内宫城北廊,百余丈外入门东去街北廊的枢密院、书省衙门东面的都堂公厅内,王秀、孙傅、张叔夜、秦桧四人秉烛夜谈,都堂外十余名殿前司班直侍卫职守。

    当然,还有徐率二十名卫士护卫,他是一脸的戒备,手持有一把精铁长枪,哪怕在大内禁止持长械,不仅是他,连几十名卫士都持长械、背弩箭,一副大敌当前的模样。

    实在有点离谱了,但谁让人家王秀手里有兵,人家是强势,你又能怎样

    孙傅、张叔夜、秦桧三人,不明白王秀夜里请他几人前来议事,不免有点揣测。

    秦桧当先问道“实,这么晚了,不知有何要事”

    王秀环视众人,沉声道“本不该打搅各位好梦,但事情紧急,在下不敢自专,请各位共同商议。”

    这话说得使三人心嘀咕,不知是何等大事,王秀做为开封城实际的最有实权人物,还拿不定主意

    秦桧心盘算着,王秀必是认为出道晚,虽居高位手握重兵,但在大面还是得尊重大臣的意见,也是处事的手段。

    孙傅、张叔夜对视一眼,均在暗责王秀有事不能明日再说,偏偏要这个时候,心下倒有几分不悦。

    张叔夜时任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虽为枢府掌印但在班位低于孙傅,枢密正副使或知枢密院事,本低于同书门下平章事,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又是资浅者任职,有孙傅在他也不想多言,只是默默关注王秀。

    孙傅心情复杂的看着王秀,自从张邦昌托病不出,陈请辞去相位,在京城里便要数王秀权威最高,他这个宰相有名无实,反倒不如秦桧说话方便。

    “如今,虏人新败,但仍有二十余万人盘踞内外,更兼十万马军令人忧虑。他们占据东水门。如同卡住我们咽喉,外地勤王之师最快也得要月余才能到达。今日,在下面见圣人,陈请事宜,圣人懿旨请政事堂诸位相臣商决,下官不过是地方率臣,大事不敢擅专,才斗胆请各位前来商议。”

    孙傅摇了摇头,不要说王秀矫情,这个时候他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外有女真人虎视眈眈,内有王秀执掌兵要,他一介书生两手空空,要是真是有办法,他也不会在这看着王秀指颐用事,早厉声呵斥了,有率臣召集两府会商的吗简直是狂妄。

    张叔夜心底冷笑,王秀表面说自己是地方率臣,不敢擅专,但此时此景,为何在都堂召集执政和乌台之长前来,分明是兵权在握、高高在的作态。他不悦之下,忍不住没好气地说道“王大人和敌酋谋面,看来早有退敌良策了,何必再问。”

    王秀在新宋门与兀术二人面谈,众目睽睽下,早已经传开,张叔夜今日已有所闻,其不乏警示之意味。

    “不错,下官是与兀术叙旧,也谈及了一些时政。”王秀在时政二字加重了语气,语气却是平平淡淡。

    王秀的坦然令张叔夜等人有些始料不及,张叔夜退朝后听到这个消息,本来很是吃惊,继而是忧心重重,认为王秀做为现在开封最有实力的人物,竟然与女真贵酋交集,这不能不令他忧心忡忡。

    虽然,他很敬佩王秀在天下守臣望而却步时,毅然率军勤王救驾,人说王秀观兵陈州,他却不能苟同,还未王秀说了几句好话。但毕竟知人知面难知心,算是王秀拼死杀入开封,救下皇后和监国,谁知道随着形势的变化,对方会作出什么事。

    秦桧自己心暗自盘算,自己要如何应对王秀,很显然,他敏锐地察觉,定是王秀和兀术达成了某些交易,今夜请他们来议事八成是为这方面的事。

    至于达成什么交易,他决定先安心听王秀说完,自己是御史丞,都事堂相臣会议他只能列席监督,对政事没有先言的权力。此时,他也乐意不用在事态不明前开口,至于王秀有没有资格和两府重臣论道,他直接无视过去。朝的事同女真人力争不同,他能面对女真人力争,却无法做到清风傲骨,当面质问王秀。

    “时政”孙傅的眼前又显现王秀宣德门救驾的那一幕,还有钟离秋最后的话,王秀所作所为和兀术联系在一起,想想不禁有些害怕,毕竟王秀的为人自己并不了解,在这危难之际,很难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心是怎么想的

    “现今,虏人之所以得寸进尺,是因我大宋国无主,事事仰息迁。”王秀没说皇帝一味求和,两府重臣懦弱不堪,当然这话也不能说。“我堂堂天朝国,女真人算什么是一群无知蛮夷。穿的是大宋的衣甲、拿的是大宋的器械,竟然到开封城下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事关天下兴旺,有些话在下不得不说了。”三人听到这里,都是一个心思,暗自心道要进正题了

    

    。。。

 第四二八章 要变天了

    第四二八章 要变天了

    “两度围城大辱,不是我们兵微将寡、更不是国力虚弱。 閱讀最新章節当年,若用故种相公计策,趁虏人退兵半渡而击,早已将虏人主力一举歼灭,何有今日之辱很多的机会没有去把握,白白地丧失。”王秀的语气越发地不恭敬。

    “女真人并不可怕,一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小族,能打败一个亿万军民的大国吗当然是有可能,但这种可能却来自天朝的内部,不是女真人打败我们,是我们自己打败自己。朝廷的过失太多了,以至于堂堂天朝沦落到凄然地步,被一个小小的女真族任意欺凌如今危机尚未解除,朝廷下更应当吸取教训,共同针对女真人商定有策略性的对策。”

    王秀的目光转向孙傅,沉声道“想想兀术昨日对下官说的话,也当真可笑,拿下开封一点意思也没有他们要的是金银财帛,不是灭国,要你一座没油水的破城干嘛可惜,该打的时候不打,不该打的时候,一味冒险,不作准备、不召守臣勤王,让虏人一路到达开封城下。”

    “三千轻骑薄城垣只是为了示威,却令数万大军敛兵不敢下,本不能攻克开封,却不想托六甲神兵之福占了外城。想讹诈朝廷,多要些金银,却不想官家亲入虎穴,以至于开封各门大开,关防皆为虏人掌握,天下士人为之蒙羞。”

    “难道不是要不是在下当机立断,十余万大军将被一场鼓声吓散,在陈州整编大军完毕,但朝廷却严禁勤王大军入京,丧失了大好时机。要不是。”

    他毫无顾忌地评论得失,言语越加放肆无礼,不仅毫不给公卿大臣颜面,而且已经开始对天子不敬。

    孙傅、张叔夜和秦桧三人听得口瞪目呆,王秀简直太胆大妄为了,当着他们的面,直接攻击两位皇帝及大宋的不抵抗国策,若在平时那可是大不敬。

    不过,王秀句句点到朝廷政策的软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