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66章

权倾大宋-第166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四月,王秀阶官两转,直龙图阁,兼任太府少卿,判商税事务,正式步入高等官序列。

    赵佶的苦心安排,也是看重王秀懂行,希望他能振兴朝廷财货,可谓对他寄予厚望。

    蔡京因为他的缘故,又干了一年多的太师总领三省事,但早已禁不住岁月侵蚀,一代名相目不能视,动一动也费很大的劲力,他又把权力交给蔡绦打理。

    蔡绦并没有吸去次教训,他再次用事卯足了劲,要跟蔡攸斗一斗。他被任命为龙图直学士兼侍读,主持创设库式贡司,挖地三尺搜各军州府藏槠币,全部献给赵佶作为内库财物,在政事极为强势,几乎把白时和李邦彦架空了。他的矛头还对着李邦彦,指责李邦彦去年守孝才两个月,活动朝臣为之夺情,简直是贪恋权位、不忠不孝之人。

    李邦彦不要说了,天子宠臣玩伴,白时是依附蔡京不假,但人家已经是宰相了,相当于自立门户。你一个黄口小子蹲在头拉屎,能忍下这口气吗官做到这种层次,哪个是易于之辈,玩玩玩吧,顺便把你老子也拉下马。

    王秀也吃了蔡绦的憋,库式贡司是搜刮军州库藏的,榷货余飨司是监督库藏的,早被蔡绦视为眼钉,公署时代要求裁撤,不然也不会轻易降为司。

    蔡绦的狂妄也让王秀很恼火,这提供了敌人之间合作的契机,没有什么不能合作的,如果要解决眼前的困境,对手也是可以妥协的,前提是对将来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王秀已经决定对蔡绦开刀,但蔡绦也不是傻瓜,尤其经过蔡京的循循教导,老练了许多。蔡绦刻意结交并举荐孙傅、吴敏、李光等人,这些人相对来说并不那么耀眼夺目,甚至有的还挺落魄,但他是心知肚明,这群人简直是逆天啊决不能贸然出手和这些人彻底交恶。

    好机会,拖延了三个月的历史进程终于来临,可以说是一场不是字狱的字狱案,一笔政治斗争的糊涂账。

    也是蔡绦利令智昏,吹捧苏东坡、黄庭坚,问题处在孙傅身。书舍人是书省实际负责人,孙傅担任这个职务,他见高丽来朝入贡,使者所过之处,地方官吏大肆使用民力,引起很大的民愤,奏“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国无丝毫之益。”

    这下可好,本来是书舍人的本分,任谁也说不道道,但坏坏在白时、李邦彦正在抓蔡绦的小辫子,孙傅不知所谓地撞到枪口。

    别看蔡绦人品不咋地,但采却是很不错,他主持编写了西清诗话。书刚刚出来,李邦彦猫了,这可是宣扬苏轼、黄庭坚等人作品的书啊你敢和赵官家对着干,看来还是没长记性啊

    追本溯源,这破事还得从蔡京说起。

    崇宁二年,蔡京为了打击旧党,树立新党领袖地位,和左丞赵挺之等人谋划,掀起了以禁毁苏轼、黄庭坚等元祐旧党人著作为目地的“崇宁书禁”。两位大佬是得到了天大好处,但他们没想到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蔡绦和赵明诚竟是苏、黄的崇拜者。赵明诚私藏苏轼佳作,最终和老爹闹翻了,蔡绦在重和元年的那场无妄之灾,哪里是蔡攸的高招,分明是赵佶知道蔡绦喜好,故意给他禁足处分。不记教训,一场不小的风暴正在酝酿。

    

    。。。

 第二七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第二七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既然孙傅和蔡绦关系好,正好是个开刀的切入口,他们立即奏孙傅所论几乎是苏轼的翻版,要把孙傅贬到蕲州安置,给事许翰却有别的意见。这位耿直偏执的老伙计,认为孙傅的观点和苏轼是有相同,但并没有别的意思,不过是以事论事罢了。

    更巧的是,他们在垦岳打口水仗时,王秀正好在场,赵佶也征求了他的意见,头疼啊标准的政治阴谋,他想对蔡绦开刀不假,但不想被陷入阴谋,被别人当枪使。

    他权衡再三,委婉地道“陛下,书舍人尽职责本分,给事劝谏也是本分,使臣入朝的确扰动地方,天下以民为本,还请朝廷能节制外藩使节。”

    笑话,孙傅、许翰都是什么人啊明年的风云人物,得罪了他们你还有得混吗好机会不如结个善缘。不过,他也是以事论事,当年苏轼看不惯外藩使臣入朝扰动地方,但那也是事实,今天人家孙傅说的也是事实,一件事总不能两个说法。

    白时瞥了眼王秀,他并没有说话,有李邦彦在,他可不愿轻易惹这个刺头,反正和王秀没有交集,又有一份善缘在,能躲躲呗

    李邦彦看着眼王秀,淡淡地道“陛下禁元祐苏、黄等人,却屡禁不住,最大的缘由是朝廷大臣阳奉阴违,今天有书舍人借事说话,明天有人拿来著书立说。”

    这话说的真有水平啊王秀吸了口凉气,总算是图穷匕首见了,矛头直接对准蔡绦而去。嗯,猪羊已经养肥了,到下刀子的时候了

    赵佶诧异地道“著书立说,朕已经禁止朝野出苏、黄等人诗书,难道还有人敢违逆不成。”

    白时看到李邦彦的眼色,心思转动,一本正经地道“陛下,龙图阁直学士蔡绦,编撰西清诗话一书已经刊印,全部是当年旧党诸公的诗词。”

    “好大胆子啊”赵佶大怒,他没想到蔡绦敢再次违禁,简直在挑战他的尊严。

    王秀心里暗叹,看来赵佶对蔡京是有点厌恶了,又想把宰相换换人,该说的都说了,他决不能引火烧身。

    一直没有说话的蔡攸,却开口道“陛下,前天御史奏蔡绦窃弄权柄,率意自专,朝野大臣对他非常恐惧。他收拢一些倖进苟得之徒,让他们胡作非为,气焰滔天,这些小人为虎作伥,竟然敢羞辱执政,令人心寒,蔡绦居然信任有加,不知是何居心。”

    老调重弹,无非是借机会要杀蔡绦,连李邦彦也一阵鄙夷,他们是要打击蔡京不假,但绝没有杀人的心思。君不见丁晋公荆棘三千里,我辈谁能幸免乎给人一条活路,是自己一条退路,谁能保证不倒霉。

    孙傅恨恨瞪着蔡攸,厉声道“执政说的大义凛然,却要残杀兄弟,这等心性也能辅佐天子”

    “大胆,竟然敢妄议执政。”蔡攸又惊又怒,他的那点心思你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是另一回事,则能不让他气急败坏。

    “退下。”赵佶见孙傅无礼,气的三尸神暴乱,几乎从御座蹦起来。

    “我不屑与此獠共事。”孙傅向赵佶作揖,然后对蔡攸拂袖,堂堂正正退下。

    蔡攸是气的脸色铁青,对孙傅起了必杀之心。

    “陛下息怒,臣以为孙大人无罪。”正当众人各有心思时,王秀出人意料地说话。

    这个时候出头,王秀要干什么白时、李邦彦都惊讶地看着王秀,他们心底全生出不详的念头,王秀这段时间太低调了,面对蔡绦的打压也无动于衷,会不会是。

    赵佶眉头微蹙,淡淡地道“卿家待会再说吧”他认为王秀可能要为蔡家求情,并不想王秀被卷进来。

    王秀异常坚定,朗声道“臣非说不可。”

    李邦彦目光复杂,白时无动于衷,蔡攸幸灾乐祸,许翰也惊讶地看着王秀,绝没想到王秀的硬气。

    赵佶无可奈何瞪了眼王秀,道“说吧。”

    “陛下,臣认为孙大人和蔡大人不能等同而论,蔡大人不顾陛下禁令,私自编辑西清诗话,是有意为之。孙大人为外藩使臣沿途劳民,这是公事,无论谁担任书舍人,只要心有天子社稷,都会建议陛下约束地方劳民,无意之举怎能说是效仿别人。”

    王秀瞥了眼蔡攸,沉声道“如果以罪处罚孙大人,恐怕外人说陛下修建垦岳,是在效仿商纣,却不知陛下是彰显天朝一统气象,聚拢八荒气运。”

    整整的一颗重磅炸弹,让李邦彦、蔡攸等人目瞪口呆,白时咂咂嘴没有说话,他既然和王秀有段善缘,也没必要为这点破事交恶,不是有蔡攸这冤大头在吗

    许翰闻言大喜,向王秀投去感激的目光,急忙道“陛下,王大人所言极是。”

    赵佶捻须不语,王秀把他作商纣,他也没有怪罪的意思。这是语言的魅力,一个商纣在打脸,但后面的却作了解释,给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做了很好的维护,不能不让他在满意的同时,心生几分忌惮。

    “此事再议,蔡绦公然违禁,削去官职在家待罪。”

    众人散去,王秀被留了下来,众人一脸的意味深长,许翰倒是一脸感激,单为王秀一席话,足以让他生出好感。

    还是在千秋亭,赵桓换了身淡黄色的锦衣,黄丝绸束发,一脸怡静看着王秀。

    “官家,臣以事论事,还望官家恕罪。”王秀知道赵佶心情很不爽,他并不想惹这位赵官家发飙,不是正式场合,他的称呼改变了。

    “好了,有没有罪你自己明白,朕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赵佶淡淡地道。王秀的能耐他看到眼里,几个月把榷货余飨司整理的井井有条,虽然没有多大出彩,但和银行、海商司加强联系,大好的前景可以预见。

    王秀稍加沉吟,谨慎地道“库式贡司危害更甚于应奉司,蔡学士哪里是给官家增加内库啊简直是刮尽军州槠币,无异于杀鸡取卵,让天下守臣不安,恩归蔡学士、怨归官家。”

    赵佶对蔡绦为他敛财颇为满意,但听到王秀说法,心里顿觉不安。也是把各军州储备都搜刮赶紧,你要进了太府、户部还好说,都进了内库,恐怕天下守臣嘴不说,心里不免嘀咕不悦,说不得还真会怨恨他。

    “各军州县监,哪个不是用税款余飨做储备,用于迎来送往,胥吏俸给。现在外面闹腾的厉害,来往过境官吏衣食缩减,胥吏衙役俸给拖欠,盗匪也蜂拥而起,再搞下去会出乱子的。”王秀不紧不慢,边思量边斟酌地道。

    “拿那些门客来说,不要说尚书各部,是执政办事,也得仰他们鼻息。不然,不要说事办不好,还要被相府责罚。”

    “竟有这等事”赵佶眉头微蹙,显得很不高兴。

    王秀咂咂嘴,淡淡地道“太师年迈,已经无法治事了,作为朝廷的柱石以备顾问便罢,要身居枢要害,恐怕会被小人蒙蔽,误了官家的大事。”

    他知道赵佶对蔡京感情复杂,还是有恩宠的,话说的留有余地,把事都往蔡绦身推。为什么他和蔡绦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想动蔡绦必然面对蔡京。

    很简单,蔡京风烛残年不说,蔡绦编撰刊印西清诗话,其重要的参与者还有一人,王秀必须要把那人拿下去,这是蔡攸的长子蔡行。

    这厮对秦献容仍然贼心不死,处处针对王秀,不惜借着蔡绦势力为难榷货余飨司。秦献容自买宅院居住,也是怕王秀为了她不得不和蔡家作对,有一知己足矣,但这口恶气不能不出,不打盯着自己的豺狼打死,指不定什么时候咬人,这也是他突然开口的主要原因。

    “太师不说,朕也不得不为他稍存颜面。”赵佶很为难,他也产生了罢黜蔡京的想法,但对蔡京有着复杂的感情,想要君臣善始善终,留一段佳话。

    “这个简单,臣有一个办法,包管太师主动致仕。”王秀幽幽地道。

    “卿家快讲。”赵佶眼前一亮。

    “官家,西清诗话编撰者蔡学士,必须要罢黜禁足,不然不足以彰显官家威仪,参与者蔡侍制也要罢官。”

    “蔡行是六哥的。这个是不是太重了”赵佶不太想罢黜蔡行。

    不搞掉蔡行这饿狼,王秀才不愿趟这摊子浑水,他决然道“官家要朝野敬服,蔡行必须拿下,西清诗话参与者一人漏,都将给人口实,也不能让太师心服口服。”

    赵佶很为难,但没有开口再说。

    “让他们在家闭门思过,即处罚警告那些小人,又能安抚老太师,一举两得。”王秀下面的话没说出来,相信赵佶能听出来,老太师再不退下去,处罚可不是罢官了。“对老太师要劝告为主,哎太师年迈,也该颐养天年了,臣认为有两位可以担此大任。”王秀目光闪烁,显得尤为深邃。

    

    。。。

 第二七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3

    第二七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3

    “哪两人”

    “童太尉和蔡相公。 匕匕Ыqi”王秀嘴角挂着戏虐地笑。

    “童贯还在太原。”赵佶有些犹豫不觉,总不能为了劝蔡京,把童贯专门召回来吧。

    “官家,北方越来越不平静,宣召童太尉入朝,也好部署河东、燕山事务。”

    赵佶不傻,女真人在北方频频调动,边境摩擦不断,一些军州守臣纷纷奏,要朝廷提防女真可能的入侵。他刻意地不去想,但并不代表不担忧,把童贯叫回来问问,心里也有个底,顺便兑现当初的诺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