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51章

权倾大宋-第151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几位闪过他眼的女子有个较,有琴莫言自不必说,细君渐渐成了王家事业的一个分支,暂时还没得到承认的妾室,却已经不可或缺;朱琏,早化作他日旧梦,他那腔思恋平淡了许多,再也不去多做思考,唯独对秦献容却逐渐看重,似乎生出了不可言的暧昧。

    有琴莫言感触暧昧的气氛,莞尔一笑道“我先去给官人炖些羹汤,三姐帮我给官人砌茶。”说着出去还嘀咕“你们这些男子,酒有什么好喝的,非得要”

    平心而论,她不愿与别的女人分享王秀,但秦献容有情有义,多日来朝夕相处打动了她,让她从心底接受了秦献容,给他们独处的空间。

    “秦娘子,一路要珍重。”气氛尴尬,王秀不知说什么是好。秦献容羞涩地瞥了眼王秀,绝美的脸蛋红扑扑地,没有作声。王秀想了想,又道“秦娘子,有一事不知讲不当讲。”

    

    。。。

 第二五二章 沾满鲜血的侩子手

    第二五二章 沾满鲜血的侩子手

    蔡耕道面对王秀挺尴尬的,利国围城期间他敛兵不前,生怕宋江拿不下利国对付他。

    几千盗匪靠近徐州,他受不了了。几乎每天发告急官塘,京西增援大军出人意料地汇集彭城,才让他逐渐冷静下来,分析出这是王黼的算计。但是,他实在惧怕宋江部众强悍的战斗力,并不强行要求援兵北,区区七十余里成为一道天堑,坐视王秀苦苦地挣扎。

    王秀出人意料地诏安宋江,一场大危机化成大尴尬,他也成了诏安的使臣,又怎么有脸去见王秀

    诏书并没有给王秀规定兵额,倒是几名守臣在王黼授意下,急于北抢果果吃,他为了挽回和王秀的一点善缘,严令援兵不得进入利国境内,只是各派一部分兵马进驻。

    王秀优先选拔士卒物质的官塘,他也给批准了,都是人家的胜利果实,先让人家吃也是道理。

    蔡耕道的善意,王秀心领神会,他也没有怪罪蔡耕道的意思,现在说的都是屁,抢夺胜利果实才是真的。

    选拔精兵很简单,他以利国监兵马为核心,组建一千名精锐骑兵,把封元、景波、邱云加入军籍,成为了不系将的都兵使,参加利国保卫战的士卒又抽调两千,组成四个指挥,一共六个指挥的核心兵马,由邱福和官谦统率。

    宋江的部众太多,他不可能全部保留,也得给别人留点汤喝,不然要引起众怒的,别看这帮人打仗唯唯诺诺,他娘的抢果果吃谁都行。

    一万八千多人留下了四千余人,全部是宋江等人的精锐核心班底,其它的基本都是炮灰般地存在,分给他们给了,没有什么心疼的。至于那些优良的甲仗,对不起了,全部都给收集起来自己用,你们没有出力分好处算了,还想要别的东西,还是省省吧

    这样,王秀组建了一支七千余人的大军,几乎相当于西军一个等规模的将,也没有几个人说话。大家多少都有好处,人家真的是处理了,自己拿东西于心有愧。

    王秀既然要南下作战,有琴莫言挺深明大义的,在秦献容殷勤地邀请下,二女一同去了东京,至于她和细君能不能相处融洽,不在王秀考虑范围内了。

    王卿苧却从东京及匆匆赶过来,陆尧也过来了,他们还得组建王家的冶铁工坊和矿山,根据王秀的建议,王卿苧把精力放在铁矿和煤矿购买,这玩意可是资源啊掌握了资源才能从事大量的生产。

    她对兄弟要出征也很不舍,但也明白这是兄弟的前程,只是千叮嘱万吩咐,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全然忘记兄弟是一军的主帅。

    王秀对老姐的唠叨,感到一阵温馨,他耐着性子听王卿苧交代好,又给她了一堂资源的大课。

    还有一件出人意料的事,陆天寿竟然活了下来,他冒冒失失找到了王秀。

    王秀并没有任何惊讶,问明白对方的心愿,立即派人送陆天寿去东京。

    “大郎,会不会是放虎归山,张启元这小子依附太子,已经成了气候,陆天寿明显还有怨恨,恐怕他们狼狈勾结。”邱福无不担忧地道。

    王秀眉头一挑,毫不在意地道“丧家之犬杀了干嘛他还是有用处的,大叔放心,我心里有数。”

    这支新编大军并没有停留,在十二月底抵达江宁,速度是非常快的。

    此时,方腊的大军攻陷了杭州,知杭州事赵震见势不妙弃城逃走,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和廉访使赵约被杀,杭州的官吏倒了大霉,几乎被方腊斩尽杀绝,连蔡京的祖坟也被挖掘,祖的尸骨被泡在路任人践踏。

    王秀和钟离秋秉烛夜谈,第二天把宗良带担任权机宜字,火速南下。

    宣和三年正月,他越过湖州进入秀州,面对方七佛的数万大军,他主动出击毫不犹豫,打了方七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收复崇德县,斩杀方军四千余人,遏制住方腊悲伤地企图,从而一举成名。

    他率军在湖州、秀州一线游斗,坚持到王禀的东路大军前锋到来,一举击溃方七佛的七万大军。

    二月,他随童贯的主力大军包围杭州,亲率邱福部千余骑掠阵。方腊部众起于南方,本来缺少马匹,他这支经过利国血战的劲旅,人人披挂全装铁甲,可以说是甲骑具状,方军士卒装备简陋,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王秀和邱福兵分两路杀透方军大阵,三进三出又在北门护城河会师,然后浩浩荡荡薄城而过,方军守军士气衰落到极点,最终粮尽援绝被迫撤退。

    在反击方腊反攻杭州的战役,童贯对他委以重任,节制王德、韩世忠等部,在西兴镇和方军展开大战。

    他还以重骑兵为心,正面以弓弩手步步紧逼,千余骑实施大迂回。当骑兵绕到方军背后,方腊的败局已定,十余万人兵败如山倒,斩首三万余级。

    到了四月,方腊全面溃败,各路宋军在帮源会和,方腊率二十余万军人及家眷做困兽之斗。

    王秀所部虽然损失惨重,但仍被作为主力,宋江的原从兵马还有两千余人,三十余兄弟剩下不足二十,但活着的人都憋了一口气,做最后的冲击。

    封元、景波和邱云三人大放异彩,被童贯和王禀等人成为虎将,尤其是景波单骑薄阵,铁甲贝箭矢射成刺猬,仍在奋力向前,最终导致婺州方军的溃败。

    最后一战,王秀让所部打开杀戒,你有本事给我抢,只要能把方腊给我灭了行,连童贯也惊秫他的杀机。

    十余万宋军经过血战,全歼方军七万余人,俘获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和宰相方肥等三十多人。

    宋军将士简直无恶不作,烧杀抢掠,尤其是王德、韩世忠等人屠杀妇孺,抢掠财帛。

    王秀一战成名,他的部众也多有收获,利国南下的兵马被编为京东第九十八将,邱福担任副将总全军事务,封元、景波和邱云都被授予从九品禁军官职。

    他本人也战功卓著,童贯对他大加赞赏,奏表赞如果没有王秀,秀州和湖州都有可能不保,方腊能够以杭州为后方,顶住宋军的攻势,战事绝不可能那么快顺利结束。

    不能不说,童贯是持而论,并没有嫉妒王秀的战功,当然也没有必要嫉妒,反倒是对他颇为维护。

    已经有御史准备弹劾了,王秀在战争军纪很坏,虽然没有大规模劫掠百姓,但对方极为残酷。他的部队没有俘虏,几乎每仗都要斩尽杀绝,造成方军士卒一听京东大军,无不变色,这种残酷的行为是不人道,但王秀有不得以的苦衷。

    方腊经过发展,号称拥有百万之众,又占了地利、人和,一旦要形成气候可能势大甩不掉,酿成全国性的暴乱。而且,他刚刚抵达,面对方七佛的七万大军,不能不采取运动作战,一切都要减轻负担,不留俘虏是最好的选择。

    后期,也是因为方腊势力大,宋军利在速战速决,王秀决定以杀为诫,用铁血的杀伐手段,摧毁方军士卒的士气,从而达到毁灭敌人战斗勇气的目的。

    这招的确很有作用,王秀被冠嗜血的名头,连这支部队也威名显赫,所过之处的方军士卒心惊胆战,往往不敢和他们交锋,从气势先弱了一筹。

    他回去的时候路过江宁府,又见到了钟离秋,不免苦笑道“先生,在下凶名已成,实在不知道如何面对江东父老。”

    钟离秋脸色凝重。正色道“两军交战拼的是凶悍,方腊拥众百万,气焰嚣张,仁义之师只能误事,你沙发果断也是正常,做大事问心无愧好。”

    对于社会的精英来说,治国平天下,实现胸抱负,只要于国于民有利,只要他们认为是对的,生民是可以牺牲的。王秀明白这个道理,他潜移默化地在适应,寂落地道“先生说的是,可惜杀戮太重了,二十万人被屠戮殆尽,山河为之尽赤,恐怕我要坠入阿鼻地狱。”

    “为家国,你又有何罪”钟离秋轻轻一叹,道“不用再多心了,还是为自己谋划一番,你风头太盛了。”

    王秀默然,为了取得胜利,他选择了激烈的手段,也是他认为最正确的策略,无论是严苛军法,还是杀戮无限,都让人为之侧目,御史谏官肯定要说事,一些有心人也要做章,尤其是杀了吴浩明那厮,这个因果结的可不小。

    “老巡檄不错,凭战功得到副将,嗯,很不错,那三个小子日后也是快料,不过还得要细心雕琢,才能成器,”钟离秋无视王秀的心思,侃侃而谈。

    王秀不免苦笑,望着钟离秋道“先生,我太急功近利,未来很难熬啊还望先生教我。”“你也明白啊我还以为你并不在意。”钟离秋嘴角翘,促狭地笑了笑,一副悠然自得地模样。王秀嘴里一阵发苦,道“是留还是走”

    

    。。。

 第二五三章 一锅子烂事

    第二五三章 一锅子烂事

    “大战后官家肯定会恢复苏杭应奉局,正是海事和银行发展有利时机。 地址、反着念 你自己的前程自己决定,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人左右,一切要看自己。”钟离秋平淡地看了眼王秀,说的极为轻松。

    王秀稍加沉吟,沉声道“先生说的是,三年一到,我绝不让会小人猖狂。”

    无论是战功还是政绩,他都是有目共睹的,任凭你嬉笑怒骂,还是交相弹劾,我自含笑朝天阙。

    笑话,你要想得罪一批有实权的将校,要是驳了一大批官吏的颜面,那放马过来呗,连蔡京这等资历的四朝老臣也不敢做的事,你来试试看,看谁死得惨点。

    现在他有了两年前所没有的资本,完全可以放手一搏,要做的是静静地等待。

    东京阳宫,刘贵妃香消玉损,令赵佶郁郁寡欢,对于一些妃嫔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她们又可以争宠了。

    该死的刘妃总算回到神霄府了,有内有她在外有李师师,简直没有人家的雨露。

    “官家,明天那帮逆贼要押解到京了,官家不要愁眉不展了。”林月姐一脸恬静,为赵佶剥了个崖州的红果,微笑着道“听说王直阁在两浙路杀出了威风,没想到还是能能武,官家还是把直阁召回来,让他为姐妹们填几首小词,也好为官家解闷。”

    刘妃的病故,美貌的林月姐得到了宠幸,几天来一直侍赵佶,她不动声色提起王秀。

    赵佶眉头微挑,淡淡笑道“他啊已经封笔了,我也不好开口,你们要有本事自己要。不过,御史正要弹劾他,你说他一个风流书生,怎么那么狠,利国不用说了,为了守城杀几个喧哗的泼皮,倒也无可厚非,但在两浙路他杀的人武夫还多,御史们要弹劾他擅杀降人。”

    “直阁立了大功,理应朝廷褒奖,竟然还有御史弹劾,妾真不明白。”林月姐黛眉微蹙。

    赵佶自然不会认为林月姐问政,小妇人伎俩而已,笑咪咪地道“你们这些妇人,怎知外朝事。”

    “妾自然不懂,宫姐妹们都在说,直阁为朝廷杀贼,却被别人弹劾,幸亏官家明德胜于尧舜,把那些奏章留不发,才没有寒了志士之心。”

    “哦,你们这些妇人也知道”赵佶颇为诧异,并没有计较妃嫔说外朝事,她们知道的很全啊

    “宫里都在说官家圣明。”林月姐深知赵佶,话说到这里够多了,在往深里说犯忌讳了。

    王秀依然在利国监当他的知监事,对他的封赏很有争议,童贯等人回到东京被大肆封赐,他却依然不动,似乎功过相抵。

    赵佶的暧昧态度,让朝野为之揣测,天子到底是什么心思,连王黼、李邦彦、蔡攸也拿捏不稳。

    暗,王黼指使御史言官几次弹劾王秀,却不见动静,逐渐意识到赵佶并不想动王秀,他心里是忌恨,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