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022章

权倾大宋-第1022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这可如何是好,相公明天就要到城外了。”青君也有些急了,这可不是孩子过家家,搞不好真出大乱子,要死一大批人的。

    “还能有什么好办法,青君,吩咐下去。。。。。算了,我亲自去见官家。”朱琏沉不住气了,立即快步向宫外走去。

    “娘娘,官家就在垂拱殿,还有外朝诸位相公,似乎有些不妥。”青君急忙劝阻,虽说宫中传话是寻常,那却是大家都遵循的潜规则,你这样心急火燎地去了,岂不是把张泉给卖了。

    “顾不了那么多了。”朱琏根本就不在意,都火烧眉毛了,还讲究那么多作甚,至于张泉被出卖不再考虑,只要有她在,还能怕这厮受到冷落不成?

    “哎呀,来人,快些摆驾。”青君见朱琏决定,再也不做劝阻,急忙招呼左右宫人。

    “不用了,轻车简从快些,这些虚套子都算了。”说着话的功夫,朱琏快步过了大殿门槛。

 第1685章 危急时刻

    当众人刚刚退去,朱琏就来到了垂拱殿,没有半点的拖延,厉声问道:“官家是否全城戒严?”

    赵炅怪怪地张泉,轻轻咳了声,才徐徐地道:“枢帅和殿帅来报,侍卫水军江船出寨,李卿家为了防止有人心怀叵测,才让禁军戒备,并无其他的意思,娘娘可以放心。。』。”

    张泉脸色很不好抓现行的滋味不好受,很不自然地低下了头,要知道他现在侍候官家,任谁也不会喜欢被出卖。

    朱琏却黛眉微蹙,不悦地道:“难道官家不明白,侍卫水军出寨不排除献媚迎接因果,这也是人之常情。我早就说过现在不想多说,只是给官家提个醒,相公要像你们说的,为何不率大军南下,要是真有异心,为何只有侍卫水军,难道其他大将是傻子不成?官家有没有想过,这会逼迫某些人铤而走险,是最下下的策略。”

    赵炅瞪大眼睛,失神地道:“没有那么严重吧!”

    “怎能没有,要是侍卫水军为迎接相公,官家却要全城戒严,你让他们怎么想,是俯就戮还是奋起反击?任谁都不会甘心俯就擒。”

    “他们敢。。。。。”赵炅听到有人会铤而走险,已经是很不高兴了,现在是有些愤怒,还反了天不成。

    “官家,历代教训难道忘了?天下并非你一人之天下,任你再是天子,也不能把人逼急了。”朱琏语重心长地道,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

    赵炅一头黑线,朱琏说的没有错,他也知道王门势力庞大,要是能冷静对待,这支庞大的力量就被他继承,逐渐成为他掌控天下的力量。

    从上位者的角度考虑,他听了血缘关系能很快冷静下来,除了深受王秀的影响,还有一层权柄的关系。一位合格的天子,决不能被亲情左右,权力自然是选。

    但是,这也是把双刃剑,有时候处理不好会伤了自己,就像朱琏所言,是不是做的太不信任,直接把王门势力逼到了墙角?那可太让人心惊肉跳了,他可是体会到权利的滋味,纵横二十余年的大爹爹,恐怕更是入味三分。

    “官家,此事不可再继续,你防备一二也是无可厚非,却要信任相公。”朱琏很严肃地提出要求。

    “娘娘,两府已经去安排,怎可朝令夕改?”赵炅颇为为难地道,心下自然有些后悔。

    “怎么就不可以,难道官家想让事情不可收拾,让相公处于尴尬境地不成?”朱琏就差没有说出同室操戈,都是那些心怀叵测的所谓君子,把他们祖孙逼到了份上。

    “我绝无此心。”赵炅急忙辩解道。

    “没有最好。”朱琏双眸直逼赵炅,口吻也非常犀利。

    赵炅叹了口气,低声道:“娘娘,防备还是必须的。”

    “官家自己思量,决不能造成人心不稳,更不能让相公失望。”朱琏说出了关键所在,王秀的态度极为重要,甚至能决定朝代的变更。

    “这个。。。。。”赵炅陷入了两难,诏谕出去了,两府能不能遵循还不好说,要是他们各执一词,局面会更加混乱。

    行在的气愤诡异叵测,正如赵炅预料的那样,赵鼎根本就不鸟圣谕,直接来了个封驳,连李纲也似是而非,他们认为防范是必须的,至少知道侍卫水军出寨,他们的想法达成了共识。

    沈默和蔡易再不愿意,也无法改变现实,反倒被他们给拖住,无法左右事态的展。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强,无论是侍卫水军的动静,还是两府突然加强戒备,都无法真正掩盖住。朝野有了风闻,到了夜间随着禁军的出动,传播度更快,又越地离奇了。

    王相公要动兵变的传言,竟然占了主流,大家是人心惶惶,大街小巷少了许多行人,更是情景萧条了许多,连众多王门势力也陷入迷茫,不知应该怎样去做。

    费苏直接找上封元,很干脆地道:“四哥,他们是磨刀霍霍,恐怕要玩真的了。”

    封元点了点头,禁军的调动瞒不了他,分明是监视限制王门势力,似乎真的要动手了。

    “你倒是说句话。”费苏见封元神色犹豫,也有点急了。,对方都磨刀子了,你还左右不定算个鸟事。

    “先生分明传话,让我们必须坐等。”封元犹豫地道。

    “四哥是大将,岂能不知水无常势兵无常态,岂能故步自封,任由别人宰割。”费苏狠狠吐了口气,沉声道:“山长还在江北,又岂能知道城内形势,万一城内被控制,如何了得?”

    封元眼皮子一跳,眼角闪过些许忧虑,费苏说的不无道理啊!现在是联络不畅,却不知王秀那里怎样,总不能引颈受戮,哎,为何事态会展成这样?

    王家几位夫人也知道了,大家却没有太过慌乱,就是王卿苧也该干什么干什么。用她的话说就是秀哥儿没事,大家各忙各的,用得着那么担忧吗?就凭这群蛇鼠辈。

    “大姐,官人明天回来,是不是。。。。。”

    面对赵福金林月姐和贺氏的担忧,王卿苧不以为然地道:“你们放心,明天一准能哥儿,这几年也苦了你们,不要再多想了,好好准备迎接。”

    不过,也有些特例出现,某些关系很好的人,立即刻意疏远王家。今个,几个约好王卿苧的商贾,也来了帖子说有事,只能隔日再来,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明哲保身罢了。

    王卿苧也没有当回事,不过是利益使然,要是为这点心机生气的话,她早就被气死了,只是将这些人地位降低,今后再有合作的代价增高。

    让人奇怪的是,刘仁凤竟然没有出声,一反常态度保持低调,甚至去了钟山书院。

    洪真的心思,劝解道:“你也不用消沉,道理越变越清晰,是非还是少参合,这是君子不立危强。”

    “此时,恐怕外面议论纷纷,我却理不出头绪。”刘仁凤相当的惆怅,他并不十分相信黄袍加身,经过兄弟们的相会,更加怀疑自己曾经的判断,让他产生了迷茫。:

 1690。第1686章 兵行险招

    洪真知道刘仁凤的坚持,也非常理解对方行径,善意地道:“理不出头绪就等着,明天一切会水落石出,山长也是睿智之士。”

    “对,现在我能做的只是等待,希望能解我心中迷惑。”刘仁凤怅然若失地道。

    “如此,山长学问将更甚一筹。”洪真淡淡地笑了。

    “洪山长就不要说笑了,我只是关注伦理学问,却不入先生法眼,真是太惭愧了。”刘仁凤摇头苦笑道。

    “还是那句话,说道理,文实绝不会厌弃,就怕有了私心,学问变了味道。”洪真悠悠地道,语气是意味深长。

    刘仁凤轻轻叹息,洪真有所指,他何尝没有私心,朝廷诸公有谁没有私心?倒是这位为了生平讲学抱负,毅然放弃官爵,教育天下读书人,却显得大公无私,相比而言自己浅薄了许多,难怪费苏对他颇为鄙夷,说他为利而说义。

    此时,张过也得到了消息,他却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汇集部众,反而带着卫士,约了几名侍卫水军将校到了丰乐楼吃酒取乐,还是大肆铺张地喧闹。

    当然,大宋行朝虽是防范森严,有一条非常缜密的制度,却并没有强行规定不许官民聚餐,更不会有汉人五十人之上聚会,必须报经官府备案,否则按照聚众谋逆罪处置。

    不过,从他选择丰乐楼也能看出点味道,位于城外又紧邻玄武湖,可以说是能进能退,这就体现出他用兵强悍中的谨慎,虽说把自己险地甚至死地,却依旧保留一线生机,永远都留下回旋的余地。

    酒过半酣,天色暗了下来,他端着酒杯屹立窗前,看是欣赏湖上灯火,实则想着自家心思。两个矛盾的指令,造成他的迷茫,现在禁军不断入城接防,王秀的优势已经逐渐失去,自己该如何是好?

    当然,真正亲信的将领早就秘密准备,各自在营寨中待命,随时等候他的军令。

    就在行在人众百态时,王秀也没有闲着,他足足冷静思考一个时辰,相当的纠结,侍卫水军的出动,让原本风淡云轻的文斗升级,已经陷入死结。

    要出动的侍卫水军重新回寨,那是不可能的,既然出来了又回去,看在别人眼里分明是伎俩,甚至是欲盖弥彰。

    难、为难、实在是为难。

    “三哥,你看着大势如何?”王秀靠在卧榻的围栏边,神色尤其的懒散。

    李长昇也算明白了,似乎自己做了件蠢事,给了某些人借口,不由地老脸通红,垂首道:“我不该调兵出寨,让局势更加叵测,请先生责罚。”

    “责罚?”王秀不由地莞尔,责罚能有何用?他已经明了定是钟离睿暗中传讯,让行在的王门势力做好准备,届时他将不得不顺势而为。

    其心,固然是忠诚于他,要是皇室并非他的血脉,事到如今也不是不能考虑顺势,现在事情越发的麻烦,就算处罚他们又能怎样?不过是欲盖弥彰而已。

    “好了,不要责怪自己,站在你的立场并无过错,只不过是时机不对,好心办了错事。”

    李长昇大为惭愧,王秀压根就不主张暴力,并没有任何动兵的念头,他们不过是自家的揣测,整天疑神疑鬼,才造成今天的尴尬,轻声道:“现在,现在如何进行补救?”

    王秀看了眼李长昇,却见钟离睿快步进来,神色严肃地说道:“你们静下心等待,明日就可以见分晓。”

    钟离睿目光凌然,沉声道:“大人,城内传来最新消息,兵部都虞侯司弹压各军营,神卫龙卫各营出动,显然是要对大人动手,还望早做准备。”

    看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王秀真的佩服钟离睿的执着,着种精神连他也惊叹不已,不得不耐心地道:“他们动就动了,还能把我怎样?”

    钟离睿为之绝倒,苦笑道:“大人,可真是胸有沟壑啊!”

    “好了,你的苦心我自然领会,却不是时候更非我愿,要是能够建立横贯千万年的制度,岂不是好过区区数百年皇朝?当然,也是我的痴心妄想,只有遵循千年的制度,哪有千年的皇朝!”王秀笑咪咪地解释道,心下有几分怅然。

    钟离睿为之愕然,王秀的话不无道理,千万年延续的制度,自然是永垂史册,强过区区数百年皇朝。

    任谁去骂秦皇汉武,却不能否认他们的功绩,无论是车同轨、量同衡,还是中央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绝非谁能推翻的。

    难道王秀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横贯古今的桥梁,对内各项制度温和地变革,对外非常暴力的扩土,还有提上日程的海外分封,都是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真是如此的话,他当然无话可说,只能是人各有志。

    “好了,根本就没有任何事情,非得要平地生波折,哎,让我们看看有何办法平息。”王秀见钟离睿神色复杂,知道自己打动了对方,至于能不能最终成功,就看其心态了。

    “大人高论,我却不能认同,只能服从。”钟离睿长长叹了口气,大好机会失去,再也不会有了,既然王秀做出了抉择,自己再不甘心也得顺从。

    再者,王秀已经传出口讯,只有侍卫水军出来,说明大家都遵从命令放弃,势单力孤很难成事。

    李长昇脸色忐忑,侍卫水军出寨不能回,这就是给人口实,再想周全是很难的,他也想不出好办法,咬着牙花子道:“先生,不知该如何是好?”

    “怎么办,的确是个大问题。”王秀很认真地琢磨半响,摇了摇又道:“很难解决,恐怕被他们利用,连官家也会起了戒备之心。”

    李长昇大为惭愧,红了脸道:“先生,我自退兵请罪,绝不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