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020章

权倾大宋-第1020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固然很有道理,直接站在圣人教化天下高度,却平白得罪了人,要知道王秀所创学说,主要倾向于实用,提升国家的实力,增加民间财富,学院派无论怎样分歧,都有一个核心的标杆,那就是学以致用。

    赵非显得很不高兴,连张陵也是不可置否,他们固然专心学问和研发,却不代表认为自己所学低廉。

    费苏暗骂刘仁凤糊涂,一句争面子的话,把王门的学院派中坚力量得罪,真是作死的行为,反正他也不想太多事,笑眯眯地道:“想想山长真是意气风发,堂堂回到行在,让那群跳梁小丑情何以堪。”

    刘仁凤很想说不到最后不要妄言,却怎么无法说出口,要是真敢的话,恐怕任何王门子弟,都不会放过他。

    “倒是七哥幸运,跟随山长身边两年,连官都不做了,呵呵。”赵非扶须善意地笑了。

    “他那是闲着没事,又讨厌行在的龌龊,就近节制北方机速使臣,也算是善始善终。”费苏这个级别,显然知道很多事情,堂堂的知机速司事跟在王秀身边,似乎太不像话了,只有就近节制对北方用间,才能说得过去。

    “回来得好好灌他三大杯。”张陵没心没肺地道。

    “此番,恐怕他另有大用。”费苏若有所思地道。

    “这话又怎么说?”赵非心念一动问道。

    “这还不简单,山长回来了,那些跳梁小丑也该歇歇了,不用想也应该明白,一代江山换新人啊!”费苏看了眼刘仁凤,语气尤其的郑重。

    “你是说钟离学士要入两府,七哥岂不是。。。。。”赵非到底是心思活泛,立即顺着脉络理顺。

    “不好说,钟离大人入尚书也不一定,七哥要真正掌控枢密院庶务了。”费苏不羡慕那是假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六部,那可是文人的顶峰,哪个不想走过这通天大道。

    通天大道?刘仁凤轻轻叹息,要说进取心,他何尝没有,却知道自己的短板,没有郡县的资历,恐怕无缘两府。可惜,他的定位就是学问,天子征召他也是为了讲学,本身就限定了他的发展,只能在心下怅然。

    不过,秦敏能不能成直学士,尚且不能定论,或许担任枢密院都承旨的可能性更大。

    “好了,准备一下迎接山长,顺便看看无限风景。”费苏语带双关地诙谐道。

 第1681章 王秀入行在

    王秀到了江边,他并没有进入侍卫水军的港口,更没有进入军营,而是很规矩地住在了驿站,礼法上是中规中矩,没有半点可挑剔的地方。

    钟离睿本要先进入行在,却被他给留在身边,只是让秦敏联络城中,实在是郁闷到了极点。原本,想要先行进城联络部下,准备伺机而动,让王秀接受现实,却哪里想到被看破了心思,人都被禁锢在身边还能怎样?

    李长昇、封元等人更是戒备到了极点,部分拱圣军和捧日军进入戒备,连皇城司军也加强防范,他们的亲信被派到甲仗库,准备随时领取甲仗。

    刘健就当做没看见,高层的军法官选择性失明,一切都透着诡异。

    李纲和李光深深地忧虑,禁军的不正常状态,大将们的暧昧态度,似乎让枢密院失去控制,赵鼎更是直言不讳,当着赵炅的面陈述道:“禁军异动,都虞候不管不问,恐怕平生波澜。,还要尽早决断才是”

    这次,是赵炅召集的两府会商,要众位宰执出城迎接,倒成了最后决断的场所,赵鼎更是奋不顾身发难,想要天子动手拿下王秀。

    蔡易大为恼怒,厉声道:“赵大人,王大人抵达江北,身边并无大军,言过其实了。”

    “军中动向,蔡大人作何解释?”赵鼎针锋相对,他看到的是箭在弦上,朝廷应该果断处置。

    如今,天子的胜算还很大,趁着王秀身边没有将士,可以选择猛士一击必杀,晚了可就真的完了。

    蔡易无言以对,种种迹象表明,禁军的确有些脱离掌控,这是任谁也不能狡辩的现实。

    沈默见势不妙,恐怕被赵鼎抓住痛脚,急忙道:“那些都是些许小事,禁军依然掌控在两府。”

    李纲的脸色很不好看,沈默是睁着眼说瞎话,禁军调动固然是掌控枢密院,却无法绝对制止个别大将擅动,说是掌控言过其实。

    “侍卫水军,恐怕不会听朝廷调遣。”李光犹豫再三,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赵炅脸色也不太好看,心中明白是一回事,但作为天子的他,绝不会甘心禁军不受调遣,哪怕知道王秀会全力支持他,那些不能完全服从他的大将,也会是今后的祸患。

    看来,真应该好好培养自己的班底了。

    “王文实并无异样,只是军中不稳。”李纲也说出了担忧,心情是相当的矛盾。

    “陛下,市井传言不足信,臣请诏谕安抚,两府出迎,王文实必然进城。”沈默见势不妙,恐怕李纲会左右赵炅,急忙想出提前迎接的点子,可不要夜长梦多。

    赵炅脸色平静,波澜不惊地看向秦桧,淡淡地道:“秦卿家怎么看?”

    秦桧早就心下嘀咕,从来不参与这种无聊的事,两年来本本分分尽职尽责,也算是比较务实,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关系也被理的顺顺当当。河北、河东能很快安定,固然有王秀、宗良的功劳,也和朝廷的高效密不可分,任谁也不能否认,他是相当的满足。

    再说,王氏屡屡告诫还是成功的,至少他变得极为稳健,逐渐被学院派有限度接纳,地位也算是稳固下来。

    对于赵炅的问话,真的很不愿意回答,这可是涉及朝野最大的纷争,一个不留意将会万劫不复不得不硬着头皮道:“陛下,王文实绝无异心,只是难以驾驭将校。”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也奸猾到了极点,他经过多年的观察,得出自己的结论,王秀是真正为家国出力,应该没有取代皇室的想法,没人愿意去做权柄削弱的天子。

    更何况,海外封建被提出,明显是巩固朝廷统治,想要谋逆取代,绝对是篡位后分封子弟,而不是隐约要分封赵家,甚至给王公贵族实际的土地。

    给王公贵族分封?这可是先秦以来最大的复古,没有人不去关心,无论你反对还是赞同。

    众人一阵沉默,各自有着心思,连李纲也变的脸色犹豫,显得举棋不定起来。

    此时,秦敏早就进入了行在,他没有立即进入两府面圣,秘密去了封元的车兵都监司。

    封元依然是车兵都监,却还兼差侍卫马军副都指挥,已经步入侍卫司高层,眼看着就要正任阃帅,堪称禁军最有前途的大将。

    他对秦敏的秘密到来,显然是非常吃惊,急忙收起了密信,急促地道:“七哥到来,是不是先生要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四哥再说哪门子事,先生岂能是谋逆之人,我看你是官越大月糊涂。”秦敏翻个白眼,不满地瞪了眼封元。

    封元有些昏头了,下意识想要拿出密信,却硬生生地忍住了冲动,沉声道:“先生派你来的?”

    “自然是,我怕联络不畅你们生事,先秘密进城来你这里。”秦敏吐了口气,车兵都监并不在内城,也不再外城内,而是设在侍卫车兵大学校旁边,也就是外城东壁青川门瓮城,来到这里并不引人注目。

    “先生有何吩咐?”封元也不计较其它,直接奔入主题,现在时间紧迫,哪有功夫磨叽。

    “先生说行在跳梁小丑,不足为虑,你等断不可造次,赶紧知会众人,给我消停一二,别被人利用了。”秦敏几乎一字一句地说出来。

    封元眼皮子一跳,陷入阵阵恍惚,相互矛盾啊!一时间不好判断,疑惑地道:“确定?”

    “怎么,难道你怀疑我?”秦敏脸色一变,盯着封元的目光变得极为愤怒,这都什么时候了,封元竟然还有别样心思,可想其他人是何种心态。

    封元心情复杂,急忙道:“七哥误会,我绝无疑心,只是,只是。。。。。。”想了想,隐约揣测到些许真相,急忙把话咽了回去,毕竟事关重大不好说。

    “只是什么,难道四哥得到别人消息?”秦敏也不是泛泛之辈,常年的机速使臣生涯,让他变的更加敏锐,看着封元的脸色,再联想刚才的犹豫,立即想到另一种可能。

 第1682章 天子的态度

    封元犹豫了半天,才慢吞吞拿出书信递过去,沉声道:“兹事体大,七哥要拿个主张才是。”

    秦敏接了过来看时,脸色顿时变了,喘着粗气道:“早就应该想到的,看来还是不甘心,现在关键是这种密信,是给了你一人,还是给了别人,三哥同样大权在握,你可不要有所隐瞒,最终坏了先生大事。”

    封元吸了口凉气,真正重视起来,给他一人还好说,要是给了李长昇、张过、周文等人,恐怕要酿成大乱子,不由地道:“我们商议共同进退,要是真给了他们,闹出事来就坏了,尤其是改之,那可不是安分的主。”

    秦敏脸色也不好看,他何尝不知道这帮主,那都是唯恐天下不乱,当下沉声道:“先生对官家非常有信心,必然是君臣相得,要是被他们取乱,恐怕谁也救不了他们。”

    “这可如何是好?”封元是军国大将,速来有谋略堪称,却在国事上还有欠缺,不知该如何是好。

    “四哥,烦劳你立即去,知会他们先生的意图,不见先生亲笔指令,绝不要接受任何的密信。我这就去见官家,希望能把事情消除在萌芽,希望还能来得及。”秦敏不得不结束谈话。

    “只能如此了,我这就亲自去。”封元也不磨蹭,既然是王秀的决断,他就不带折扣地执行到底。

    “四哥,还有时间,不要太焦急。”秦敏立即隐晦提醒。

    “明白。”封元知道秦敏担心所在,王秀就在江北,他要是大张旗鼓去联络同门,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慌张,到时候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就在秦敏和封元开始行动时,赵炅和两府也进入了决断程序,赵鼎的态度非常坚决,宣召加王秀郡王爵位,入城归府邸,同时要天子下旨各军谨守军营,妄动者一谋逆罪处。

    当然,还要出动班直侍卫,对王秀进行监控,隔绝他和外臣的联系。

    当然,还把刘健叫到了垂拱殿,当年质问道:“太尉,各部都虞候可曾准备好了?”

    刘健是相当的惶恐,面对赵炅不得不说道:“各部都虞候都在监控将校,各军没有任何异常。”

    “那捧日军和拱圣军,还有侍卫水军沿江制置使司,为何有异动?”赵鼎强势地追问道,语气几乎要杀人。

    刘健心下暗骂,都虞候是负责军法不假,却要看什么时候,人家铁了心要玩,那点军法官实力根本不够看,当年郦琼叛乱,军法官可是全部战死。

    再说,他奉行的是无过便是功,压根就不去过问,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各军并无异常,不知赵大人所指何意?”

    赵鼎狠狠地瞪了眼刘健,压住一口恶气,沉声道:“侍卫水军江船出动,难道都虞候不知?”

    “王相公南下,自然要有护卫,何况这也是朝廷的体面,侍卫水军都虞候又能怎样?总不能不让江船出寨。”刘健很不高兴,赵鼎太不给面子了,尤其在天子的面前,把他说成各不知军情的废物。

    要知道,他可是禁军的都虞候,堂堂正四品上大帅,你就是两府执政,也要说话客气些,面子是大家相互给的,我不鸟你你也没办法。

    赵鼎见刘健态度强硬,不免心中恼怒,沉声道:“朝廷自有制度,没有天子诏谕和两府堂令,侍卫水军擅自出兵,难道都虞候还认为是正常?”

    “不过是媚上而已,人之常情,日后自有处置。”刘健把事情圈定在将校巴结王秀,可以说是相当的精辟,你们文官都能迎来送往,武官自然也不能落后。

    赵鼎气的不轻,就要厉声呵斥,赵炅却有些不耐烦了,开口道:“好了,辩是非何来争吵。”

    赵鼎眼看赵炅不悦,也没有去细想,急忙道:“陛下,臣也是为了防备万一。”

    “靖康二年,虏人围东京,天下守臣何在?无外乎王公振臂一呼,十万将士救下娘娘和太上,十年生聚、十年奋发,灭党项收河西,驱逐虏人经略北方,为何反掌间改朝换代,王公没有去做,反倒是让士人做大才做?”

    赵炅脸色尤其平静,波澜不惊地道:“难道王公喜欢挑战强敌不成?赵卿家说说。”

    “这个。。。。。”赵鼎不好说话,他和大家都成考虑过,当年有多少好机会,甚至可以说反掌间天下易主,王秀却没有去做,这点是拥护王秀的人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