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000章

权倾大宋-第1000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敏见韩常装傻,不由心下好笑,淡淡地道:“当断不断反为其乱,太尉是汉家人,自然明白。”

    “我乃山北人。”韩常很勉强地道。

    “呵呵,无关紧要。”秦敏明白韩常意思,山北汉家被异族统御数百年,早就是同族异心了,对方的说法很有市场,要是真把山北汉家当成自己人,大宋行朝必然吃亏。

    不过,什么山北山南的,还不是被强者统治?三五代后都是朝廷的顺民,哪里还分山北山南。

    韩常目光寂落,不忍地道:“都元帅郎君对本帅不薄。”

    “呵呵,大宋天子也是怀柔天下。”秦敏倒是理解,也颇为看重韩常,毕竟对方能说出知遇之恩,也并非凉薄之人。

    韩常眉头微蹙,瞥了眼发笑的秦敏,感觉非常不爽。也是,此时神经非常敏感,些许刺激都会臆想翩翩。

    “难道,太尉不为帐外将士考虑?他们的生死全在太尉转念间,时不我待啊!”秦敏意味深长地道。

    韩常瞳孔紧缩,秦敏的话击中他短板,主战场完全溃败,金军尚未完全打通西北道路,作为殿军的他必须坚守,面临宋军第二行营压力,很可能明天全军覆没,这点没有半点悬念,他面对的力量太强悍了。

    跟随他征战的人,大多是山北汉军,连王伯龙的部下,也全部由山北汉军组成,多年带着他们征战,让他们全军覆没异乡实在是太过份,能保住大家不是更好?

    “我家先生说了,太尉深明大义,迪古乃弑君凉薄之人,就算能接纳太尉,也不会长久礼遇,倒是行朝必能保韩家数十年富贵,还望早做决断,大军可不会等人。”秦敏爽朗地笑了,说出王秀的许诺,同时也发出警告。

    韩常目光闪烁,数十年富贵很实在,显然是经过考虑的,不像是随意承诺,任谁也不敢保证百年富贵。

    秦敏的警告也很现实,金军败局绝对无可挽救,不是人力可以改变,宋军有能力消灭他。如果,到了明天走投无路再投降,先不说血气耗光,成了锦上添花,人家愿不愿意接纳还是未知数,趁着还有点本钱,先把价码抬高再说。

    秦敏面对脸色阴睛不定的韩常,很有耐心地等待,战败之人能有何种牌可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凡是有牵挂的人都会明智选择,绝不会甘心为女真人殉葬。

    或许,韩常深受兀术的器重,那又能怎样?兀术已经败亡了,女真人山穷水尽,再不为自己打算,那真的是傻瓜。

    “王相公高论,西去大军封乌禄为主,未尝没有重定乾坤之力。”韩常憋了半天,还是有些不甘心。

    “哎,太尉还不明白。”秦敏轻轻叹息,沉声道:“任谁都看明白,迪古乃不过先生棋子,就算乌禄去了临潢府,也不过三方争霸,存亡旦夕在行朝反掌之间。”

    韩常无言以对,大势早就被王秀把握,就算逃脱生天,也不过是被人搅动风云,毫无还手之力,届时还得无力地卖命,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1644。第1640章 决战之轻快

    “趁着他们还有人没有突围,太尉可要快些。 ”秦敏说的不紧不慢,语气却明白无误,想要归降就得有进身资本,别把自己和大家都耽误了。

    韩常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却化为异常的决然,果断地道:“秦大人所言极是,我也是为了保住这些老兄弟,才不得不违逆都元帅郎君遗愿。”

    “太尉高义,想必都元帅郎君在天之灵,也会体察一二。”秦敏见韩常终于妥协,算是彻底松了口气。

    他嘴角挂着胜利者的笑容,无论他是何种心情和感受,都为自已这次成功感到万幸,能够让其归降,等于断了仍在包围中金军生路,彻底掐断其希望。

    至于什么在天之灵体察一二,那都是骗人的鬼话,连他都不嗤之以鼻,何况韩常这个老狐狸。

    “不敢当,不过是走途无路而已,还望朝廷善待我家儿郎。”韩常不由地苦笑,决定那刻起,心下突然轻松了许多。

    “既然归顺朝廷,自然是受到大宋禁军保护,这点毋庸置疑。”秦敏很大方地笑道。

    韩常的归顺,彻底改变了战场局势,如果说活女的战死是结束的开始,酣畅的归降就是结束的落幕,先不说主战场上金军注定的命运,就是汇集在城西南的万余马步军,他们的命运也被决定,跑不了了。

    王秀的行动是高效的,不过调动兵马依旧困难,韩常是归降不假,却不可失去防人之心,龙骑军和第七行营迅速北上,骁胜军监控韩常所部东进,负责监控降兵回寨,宣武、清朔军作为后备队休整,一有动静立即出兵。

    可惜的是振武军失败,几乎被打的全军建制混乱,部分部队全军覆没。

    简雍没有浪费半点时间,率军穿过韩常防区,对金军发动强有力进攻,这群惊弓之鸟腹背受敌,多处阵地被攻陷,那些士卒惊慌地四散逃命。

    王秀得到前方传来的消息,又是一个白天到来,他洗漱吃饭早饭,非常惬意地散步营寨内,只是浓重的血腥,还有灰蒙蒙地天空,让他感觉战场的残酷。

    此战,是他人生中最大一战,双方各有几十万人拼杀,数十里的主战场血腥弥漫,见证了何为尸山血海。

    “还没有结束战事?”他也明白几万人并不好消灭,却还是有此一问。

    虞允文早就过来了,笑道:“大人,虏人在城角列阵死战,很不好打啊!乌烈还心存侥幸,不断冲击十一行营。”

    “留在最后的,往往都是硬骨头,难为他们了。”王秀并不在意,金军是完全败了,要完全的消灭对方,却仍需要很长时间,就是燕山府的析津县城,也需要攻城才行。

    或许,击退或歼灭乌烈,燕山府城池会不战而下。

    “不过是困兽犹斗,大人未尝不能给他们生机。”虞允文稍加犹豫,提出自己的观点。

    王秀诧异地看了眼虞允文,古怪地道:“你可知两晋五胡乱华的典故?”

    虞允文默然,王秀的意思非常明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厮汉代两晋血的教训。王秀向来主张血统纯净,就算要吸收外族,也要建立在完全同化基础上,决不能让他们有独立的圈子,造成中央王朝衰弱时,异族发难替代,几乎灭了北方的汉家人。

    他也不是迂腐酸儒,瞬间就抛去杂念,沉声道:“大人,韩常今日来面见大人。”

    “韩元吉,他倒是识大体。”王秀轻轻地笑了,韩常倒是知趣的人物,知道进退得失。

    “秦大人果真一言敌国。”虞允文也很开心,韩常可是金军大将,兀术重要的心腹,所部都是百战精兵,要是真的强力打压,恐怕今个还在较劲,会跑更多的金军。

    秦敏不显山不显水的过去,竟然说动了对方归降,再想想会宁府那场风波,迪古乃的弑君叛乱,不能不让人感叹其本事,固然不敢跟张仪苏秦相提并论,却也是当今纵横之士。

    “封公是定了。”王秀也很自豪,固然是他让秦敏去办事,却冒着极大的风险,另一时空历史的韩常,有归顺说也有被杀说,他也拿捏不准,只能冒大风险。

    虞允文好生羡慕,却又觉得理所应当,秦敏本就是县候,现在又立两次大功,不封开国县公简直不可思议,命运真是太顺当了。

    虽说,自己参与北伐决策,却只有两次出战的功勋,要有封爵恐怕很难,最多就是升迁阶官。

    “你去准备下,不能让韩元吉耽搁太长时间。”王秀很重视韩常,也认为其所部新归附,人心必然惊惧不安,决不能离开太长时间,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大人,五更时分,侍卫水军北方海船队来了官塘,请大人调马军支援,我见大人酣睡,把官塘送去岳太尉那里。”虞允文很自觉地告诉王秀,虽说并非主要战场,却牵连颇多。

    “北方船队?哦,是三哥。”王秀颇为释然,淡淡地道:“嗯,他在高粱河西部,车兵和马军被改之带走,压力颇大啊!相信岳鹏举会有妥善处置。”

    “虏人从城门逃出万余人,要不是李太尉奋力阻拦,恐怕他们会从西北从容撤退。”虞允文感慨良多,李长昇率虎翼北方行营抵达高粱河,虽说放走对方马军,却也是有情可原的,行营主力马军都被张过带走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不可能让步卒追击马军。

    不过,也正是入夜后越过高粱河,建立了进攻阵地,才逐渐发挥作用,把向从城内西撤的道路堵上,相对车兵构成的战场薄弱,自韩常归降引发金军惊惧,不要命地向西突围,他的压力增加了数倍,不得不紧急求援。

    “他们来的及时,我料不错的话,必然是四哥和改之脱离战场。”王秀笑眯眯地道,半点压力没有,反正金军已经溃退,多逃出去几个也无伤大雅,反倒能增添对抗迪古乃的资本,对分而治之有莫大好处。

    “逃出去的可不少啊!”虞允文悠悠地道。

 第1641章 决战之归降

    随着景波、张过率军增援,李长昇稳住阵脚,虎翼北方行营序列得到完整,战斗力恢复,它和云骑军形成相近两个部分,实力得到增强,再也不是缩头缩脚。

    龙骑军、骁骑军和第七旅镇发动不间断打击,这是相当有摧毁力的力量,终于让金军被困部队彻底崩溃。

    曾经叱咤风云的精锐,成为惊惶万状的残兵,他们抛弃了兵仗,脱下了甲胄,没头没脑地四处逃生,幸运的被俘获不知命运,倒霉的被直接杀戮。

    那些背叛大宋行朝的叛将,甚至连投下干嘛呢的机会也没有,只要被认出来,立即遭到杀戮。杀人只能激起务必决绝的反抗,宋军对叛将的杀戮太残酷了,直接让他们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此时,乌烈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秘密下令各部开始向西北撤退,却还是企图挽救败兵。

    延蒲卢浑率千余骑监视云骑军,他却留下部队,单马来到乌烈的位置,高声道:“乌烈,没办法了,我们再不撤退,恐怕就走不了了。”

    作为卓越的马军将领,他非常清楚目前的绝境,不能再企图营救败兵了,能保住这点兵力就算长生天护佑了。

    乌烈深有感触,却又是很为难,低声道:“我已经部署撤退,只是郎君却不愿撤,正在前方节制进攻。”

    “不为何不去劝阻?他不明白,难道你是傻瓜。”乌延蒲卢浑气急败坏,现在大势已去,为了营救那些被围的人,再坚持就是傻瓜。

    面对乌延蒲卢浑的怒骂,乌烈没有回答,心下是却幽怨不已,乌禄是真正的皇族,又是兀术指定的郎主继承人,他们作为兀术的亲信,已经不容于迪古乃,必须要拥戴乌禄,怎么可能去违逆,那是大逆不道好不好。

    乌延蒲卢浑见乌烈不言不语,自然明白下不违上,那也要分何种时候,要是宋军缓过劲来,恐怕好不容易冲出来的精锐,又要陷入苦战,决不能再有任何幻想,当即厉声道:“我去找郎君,你立即组织撤退,决不能有半点犹豫。”

    乌烈点了点头,如释重负地出了口气,丑脸挂上笑容道:“有劳了。”

    乌延蒲卢浑不愧是杰出的战术名将,或许是他太有原则性,升迁一直不算太快,从果断地劝阻乌禄就能看出来,这厮是纯粹为战场而生的将才。

    当他到了战场,找到了正在指挥奋战的乌禄,只是说了一句:“郎君身负家国重任,怎能为了不可挽回局面涉险?”

    硬是让左右合扎把乌禄挟持,直接命令各部逐步脱离战场,向玉泉山西北汇集,把没有突围的友军全部抛弃。

    此时,王秀正在接见韩常,他的心情颇为舒畅,态度是温文尔雅,温声道:“太尉深明大义,很好,我定然会禀明天子,太尉家眷都在会宁,却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周全。”

    作为金军高层将帅,韩常自然知道,也听过兀术的分析,迪古乃和王秀有交易,话自然是有份量,心下不免感慨。遁去的那些将帅家眷如何?恐怕当否要成为人质,不免叹道:“多谢大人,能保住家小,韩某感激不尽。”

    “呵呵,这是应该的,太尉入朝自然是上将军,行朝还需太尉多多出力。”王秀很真诚地道,他还真需要见韩常,毕竟人家就在金军大将行列,对北方的情况了如指掌。

    “在下半生戎马,实在是有心无力,做个朝廷顺民了此残生。”韩常同样是真诚的,他的确不想再带兵了,实在是身心疲惫,只愿在繁华之地享受甘泉之饮。

    更何况,他的儿子韩棠跟随军中,自然不用忧愁后嗣子孙。有时候,人老了开率的事情较多,不再为了自己,而是为下一代打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