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

第51章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51章

小说: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毅应声道:“是,大人,卑职记下了。”
  张毅知道自己该退下了,起身向李鸿章告辞。
  李鸿章笑道:“幼樵,替我送送张毅,安排好住处。”
  张佩纶答应一声,将张毅领了出来,笑道:“张管带,你且早点休息,明日一早我们一起进京,日后还请张管带要多多关照才是。”
  张毅连忙回礼道:“张先生如此说,可是折杀仗义了,小子怎么当得起,还请张先生多加赐教。”
  张佩纶送走张毅,回道了李鸿章的大厅,丁汝昌等人还没有退去,几个人沉默的坐在一旁。
  张佩纶见过李鸿章,问道:“大人,你如此做派,是否太过高看张毅了。毕竟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副将,只是带着一个总兵衔,怎么当得起您如此礼遇?”
  李鸿章淡淡一笑,说道:“幼樵,这点你比起杏荪与士骧几个人,确实差了一下,毕竟是清流出身,性子孤傲了一些。常言道,欺老莫欺少,你说张毅年纪轻,官衔低微,我且问你,你二十岁之时,尚在做什么?禹廷,你二十岁是在做什么?还有你,杏荪,你又在做什么?”
  丁汝昌涩涩一笑,说道:“大人见笑了,属下十七岁时,食不果腹,走投无路投了太平军,二十岁时也不过只是一个小头目,管着六七个弟兄厮混,哪里知道什么事战争,哪里懂得什么军事?”
  盛宣怀也轻叹一声,说道:“属下二十岁之时,还在窗下苦读,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二十二岁时,才得中秀才,若不是后来大人提携,哪里有宣怀的今日。”
  李鸿章叹息一声,答道:“是啊,你们二十岁时也都是默默无闻,无人识君。老夫呢,老夫稍稍强些,二十岁之时,我被府学选为优贡,然则,适时,老夫也是被囿乡梓,见识浅薄,直到被先父召到京城,方才大开眼界,始知之前坐井观天。看看如今的张毅,弱冠之年,战场争锋,不弱于沙场宿将;谈及科技,三张图纸,令制造局技工叹为观止;纵论世界格局,连老夫有时都自愧不如;他现在欠缺的仅仅是资历和积累而已,一朝一日,必定要一飞冲天,不可阻挡!”
  张佩纶犹疑道:“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北洋一系以后真的就完全将宝压在张毅身上?”
  李鸿章点点头道:“扶持张毅是必然的,如此年轻的俊杰,不及时招揽,待到日后发达时,再下手,那就晚了,幼樵,有时候看事情,眼光一定要长远。当然了,如今他资历尚浅,将来能够走到哪一步,还言之尚早,只是他有着成为未来手握大清权柄的极大可能而已。想想那个孙文,现在朝廷不是一心想要逮捕他吗,我们偏偏要将他保护起来,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要为以后留条后路,那个孙文,也不简单啊,一条潜伏海底的蛟龙,早晚有一天,会有他风云际会,呼风唤雨的一天,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看破世俗,看透世人的贪欲之心而已。不过,这个张毅已经看透了,不然他也不能一眼而中,看透制造总局存在的问题。”


94。第94章 拜会奕? 初登朝堂

  张毅跟随着张佩纶一路无话,来到了北京城。
  张毅远远的看着北京城的城墙,感慨万千,自己从一个共和国的特种兵来到这个世界,差不多也已经半年多了,历尽了艰辛,终于又踏上了这篇土地,可是,物是人非,白云苍狗,变幻莫测,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自己如果不凭借着自己这身本事,为泱泱中华开出一条新路来,就对不起自己的这次穿越了。
  正在张毅胡思乱想的时候,张佩纶催马来到张毅的面前,说道:“张毅,我已经到了北京城了,稍后我先领你去拜见恭亲王,老王爷对于你也是闻名已久了,每次在中堂大人面前谈起你,都是眉飞色舞,过会见到老王爷,一定要恭谨些,莫要出了纰漏。”
  张毅点点头,答道:“多谢张先生了,这个我晓得。”
  两个人进入京城,安排好了馆驿,张佩纶带着张毅来到恭亲王府。
  张佩纶掏出自己的名帖递给了门前的亲卫,低笑道:“两位大哥,在下乃是李鸿章中堂府中的幕僚张佩纶,奉中堂大人所差,陪同从朝鲜归来的张毅将军前来拜见老王爷,还请两位大哥通禀一下。”说着话,手里捏着两锭银子塞到了两个门卫的手里。
  俗话说,阎王好惹,小鬼难缠,何况是大清第一王爷,恭亲王府邸的门卫,更是难缠得紧,没有好处的话,外人不要说见到恭亲王,只怕连王府大门都进不去。
  两个门卫点点手里的银子,约么有十来两沉,心中有些高兴,点点头,眉开眼笑的说道:“先生稍候,咱们兄弟这就进去通报。”
  在富丽堂皇的书房之中,恭亲王奕?正在书房中读书,一本古朴的《三国演义》放在手中,津津有味,这可能是这位王爷最大爱好了。
  这是门卫在书房外轻声道:“老王爷,奴才有事通报。”
  恭亲王轻声道:“进来吧。”
  门卫轻轻推门进来,躬身道:“老王爷,门外有人自称是李中堂的幕僚张佩纶,递帖求见,另外还领着一个年轻人。”说着话,将张佩纶的名帖递了上去。
  “张佩纶,”恭亲王眼前一亮,结果了名帖,问道:“他有没有说那个年轻人叫什么,为了什么事情而来?”
  门卫回道:“他说了,是奉了中堂大人的口谕,带着一个叫什么张毅的年轻人,前来拜会。”
  “张毅?”“哈哈,我大清的千里马终于到了京城了,告诉门房,开中门迎接进来,本王在书房等候他们,你叫萨姆图总管前去迎接他们进来!”恭亲王一脸的兴奋,轻声喝道。
  “喳!”门卫不敢怠慢,赶忙施礼退下。
  洞开中门,让总管代迎,这已经是超高的礼遇了,即便是李鸿章亲临也不过如此,恭亲王摆出如此大的阵仗,无非想要告诉张毅,我满清皇族是对你无比重视的。
  萨姆图总管亲自将张毅与张佩纶带到了书房,两个人齐齐向着恭亲王跪拜施礼道:“张佩璐(张毅),叩见王爷。”
  恭亲王笑呵呵的赶忙用手相搀,口中说道:“两位客气了,不必多礼,看座,献茶。”
  张佩纶两个人赶忙谢过,张佩纶欠身道:“老王爷,此次前来,皆是因为张毅从朝鲜归国募兵,老佛爷与皇上点名要见张毅,老中堂担心张毅从未进过朝堂,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派下官陪同一齐前来,现行拜见王爷,一切行止,皆由王爷定夺。”说着,将李鸿章的书信递给恭亲王。
  恭亲王奕?与李鸿章同属洋务一派,私交甚笃,不然前些时也不会力挺李鸿章与朝堂之上。看完书信,恭亲王乐道:“呵呵,还是少荃心思细腻,此事都着落在本王身上了。今日,你们且回去休息,明日早朝,本王回奏明老佛爷与皇上,朝堂之上,自然会回护周全,张毅乃是国之功臣,此番归国自然恩赏是少不了的,你们也不比过于挂怀。”
  第二天早朝,恭亲王向着太后和皇上奏禀了张毅的事情。光绪帝心中一阵兴奋,张毅,这可是聂士成在朝鲜的第一智囊,也是大清在朝鲜的第一虎将,乃是朝鲜大胜的第一功臣,没有他的存在,聂士成绝对没有这般轻松的取胜,聂士成已经在来往地电文之中,不止一次提到张毅才能,光绪帝早就想亲自召见这个后起之秀了,可惜,战事一直紧张,无法如愿,如今终于接着归国募兵的机会可以见到这个张毅了。
  光绪帝说道:“传旨,速传张毅进殿见驾!”
  不到片刻时间,张毅走上殿来,跪伏在了大殿之上,口中呼道:“微臣,归国募兵总办,朝鲜军总参议张毅叩见太后老佛爷,皇上!”
  光绪帝抬抬手,说道:“爱卿免礼平身!”
  张毅口中谢道:“谢太后老佛爷、皇上隆恩!”
  张毅站起身来,光绪帝仔细看着张毅,只见张毅的各自并不算高大,只是中等身材,身体匀称,一脸坚毅,双眼之中透露着一股子战场上熏染出来的杀气,光华内敛。
  光绪帝说道:“好,好一个精神百倍的将军。爱卿,你随聂功亭征战朝鲜的事迹朕都听说了,不错,果然是一表人才啊。拥有你这样能文能武的后起之秀,实在是大清之福。”
  张毅赶忙谢道:“皇上谬赞了,微臣才疏学浅,当不得皇上金口玉言。”
  光绪帝笑道:“这可是不是朕的夸奖,连太后老佛爷,都是这般夸赞,何况是朕了。”
  后面的慈禧,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看着面前这个大清的虎狼之臣,慈禧也是满心欢喜,说道:“恩,哀家也听聂功亭言道,半年时间,先练精兵,在当日军,随后三次大战,每战必与,冲锋在前,更是生擒了那个什么大岛义昌,最近听说有击毙了一个什么野津道贯,外国人的名字念着太拗口了,不过,你却是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此年纪,便能为国出力,实属不易。张毅,你今年多大年纪?”
  张毅答道:“微臣今年刚刚年满二十。”
  “二十”!朝中君臣都知道这个年轻人年轻,没有料到竟然年轻的如此离谱,才刚刚二十岁!


95。第95章 御赐表字 朝廷问对

  “二十岁!”张毅报出年龄,顿时引得朝中众臣一片惊叹,太年轻了,又立下如此功勋,小小年纪,只怕前途无量了。
  慈禧也是心中震惊,才二十岁,就能够领兵征战一方,保土卫疆,实在是太令人惊异,其他人二十岁只怕还处于懵懂无知的年少轻狂呢。
  慈禧笑道:“二十岁,真是难为你了,小小年纪,便要远离家国,征战沙场。这样,这天日子来,虽然朝鲜的战报不断传来,但是哀家与皇上还没有听到像你这样在前敌厮杀的将军讲述战事呢。你且为哀家与皇上详细讲述一下自中日开战以来的战况,也让咱们母子和众位臣工开开眼界。”
  张毅躬身道:“遵旨。”
  接着,张毅便开始讲述起了半年多以来的战事,从自己被提为哨长,训练苍狼开始,如何破解牙山之围,如何阻击日军,兵退开城,如何在帽儿山血战,如何定计大败大岛旅团,直至,定计引蛇出洞,诱出第五师团,兵围松岳山,击毙野津道贯,张毅娓娓道来。
  朝中君臣顿时为朝鲜大战的经过所吸引,讲到惊悚处,引得众人连连惊呼,直至张毅讲完全部的经过,众人半晌才缓过神来,太精彩了,奇谋迭出,每战必胜。
  慈禧眼睛小的眯成了一条线,这可是爱新觉罗家族未来的千里驹,这个张毅太善战了,不仅用兵入神,练兵更是出众,仅仅不到半年,那个苍狼营,就成了日军闻名丧胆的铁血雄狮了,只怕管鲍再世,也不过如此了。
  慈禧向着光绪说道:“皇上,张毅立下如此功勋,可不能亏待了人家,这么小的年纪,征战沙场,可不容易着呢。唉,对了,张毅一直听你们手这个大岛义昌,与野津道贯,给我说说这两个人到底在日本是什么样的人物,在日本就多少的影响力,他们这几个臣工也没有几个明白的,正好你来跟大家解释一下?”
  张毅顿时脑袋上起了一道黑线,就这个样子,还打仗,这群老家伙竟然连师团长与旅团长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明白。
  张毅无奈,说道:“启奏老佛爷,皇上,野津道贯在日本位居第五师团中将师团长,统率的兵力一万多人,相当于我大清三到四镇的兵力,如果不是兵败身死,据日本可靠情报,他近期有可能被升为第一军团司令官的,统帅兵力将达到六道八万人,其兵力相当于李鸿章大人麾下淮军最盛时的兵力,其官衔在我大清相当于提督或巡抚,甚至总督的;至于大岛义昌在日本位居第九旅团少将旅团长,麾下兵力六千余人,其兵力相当于大清两镇兵力,官衔应该在总兵与督抚之间,只不过日本军政分治,将不管民。”
  慈禧点点头,“是这样子,这两三个月来,这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能够为哀家及皇上解释清楚的,听说日本小国,如今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余万,可有此事?”
  张毅辉答道:“老佛爷,十年前,日本陆军仅仅有不到六万人,海军更是只有几艘破的不能再破的渔船,根本没有什么战力,八年前我曾经追随我的老师游历列国,途经日本时,日本之落魄,不堪入目。只是当两年之前我追随老师归国之时,日本的变化太大了,日本明治天皇一意变革,社会安泰,全力发展,当时他们的陆军便已经达到十二万人,并且还有近十万人训练有素的预备役军队,随时可以成立新的军队,至于海军变化更是翻天覆地,其军舰已经可以媲美我天朝的镇远、定远两舰,战力大增,为了实现他们占领朝鲜的野心,日本天皇更是直接组建了新的五个师团,如今也已经搭建的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