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

第281章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281章

小说: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年初的大败,让尼古拉二世丢尽了面子,自己一个世界性的强国,竟然被人家一个新成立的国家给打败了,不但十万人的远东军团被人家打得七零八落,连同远东的军事要塞海参崴都被人家给夺了去,吓得太平洋舰队都不敢再日本海停留,径直跑到了北冰洋附近,太丢人了,太丢人了。
  尼古拉二世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为了能够在未来与中国虎的战争中再次占据优势,尼古拉二世一声令下,开始调整沙俄的整个战略。
  沙俄政府对于远东将投入巨资,首先,就是计划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尼古拉二世下令全力加快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步伐,本来规划到1904年竣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突然提升了修建速度,尼古拉二世甚至直接命令自己的西伯利亚军团全部投入到了修建铁路的行列之中,全线分为四个阶段,同时施工,这将大大减少施工的工期。
  照现在的进度推进下去的话,只怕在明年年底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竣工运营了。到时候从圣彼得堡到海参崴只需要七天七夜的时间,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了,那沙俄西线的兵力,随时就可以乘坐火车赶到远东,仅仅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将数万兵力运输过来,一个月的时间,甚至就可以投送二十万的兵力,无疑,有了铁路优势在手的沙俄将会重新拥有开战的底气,到时候拥有着重兵的沙俄绝对不会对东三省客气。
  依照尼古拉二世的个性,甚至可能不宣而战,向东三省直接发动攻击,以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同时尼古拉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扩建海参崴军港,从黑海舰队与波罗的海舰队,抽掉了一直精干的海军舰队,重组沙俄太平洋舰队,如今的太平洋舰队,已经拥有了十来艘先进军舰,在圣彼得堡的造船厂,甚至还在日夜不休的制造着新军舰,这个家伙是憋足劲要再跟华夏民国打一仗。
  即便是现在的海参崴,又早已聚集了七八万的沙俄大军,而且后续还会有着源源不断的兵力书送过来,尼古拉二世的目标就是是海参崴附近的沙俄军力长期保持在十万以上,以用来威胁东三省的局势。
  当尼古拉二世得到索尔兹伯里与英国女王的保证之后,更是乐坏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尼古拉二世直接同意了为日本提供一大笔长期的低息贷款,帮助日本渡过难关,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现在大力扶持日本,那自己在远东起码会多一个强有力的帮手,虽然尼古拉二世瞧不起日本人那些黄皮猴子,但是,他也毫不介意在与华夏民国开战的时候,日本人在背后捅中国虎一刀。
  至于未来东三省的归属,他可不认为,孱弱的日本人能够使沙俄大兵的对手!借给日本人几个胆子,也不敢捋沙俄的胡须!
  尼古拉二世属下的沙俄这台战争机器不停歇的转动起来,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再与中国虎张毅在交一次手!
  尼古拉二世心中愤恨的想着,中国虎,张毅,走着瞧吧,过不了多久,咱们就又要在沙场上相见了,到时候看老子怎么报当年的大仇!
  在世纪之交的世界中,远东地区再一次成为了军事政治的焦点地区,战争只怕难以避免。
  不过对于张毅来说,这样的行动,还吓不住他。如今的东三省的发展已经重新进入了快车道,奉天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滞,如今奉天一年的产值已经超过了浙江、江苏以及安徽三省的总和,吉林与黑龙江、内蒙古的发展也在提速,至于台湾,台湾本来就是富庶之地,石达开要做的就是稳定住台湾的局面,尽可能的推动台湾的近代工业的发展。现在,华夏民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大半个中国,其中的税收与国有企业所缴的利税,更是比整个大清国都要高出一头,如此的实力已经不容世界列强小视了。
  只是张毅的强兵一直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作为现代军人,他可是知道穷兵黩武、涸泽而渔的下场,是以,张毅一直以来的财政都偏重于基础建设与教育,对于军事,并没有全力发展,是以,直到如今,整个华夏民国,也不过仅仅有着十五个整编师,而且其中还有六个是新军,战斗力并不是很强悍,二十个师的兵力起码要等到后年才能够达到。
  只是,如今被英国人给摆了一道的张毅,心头实在窝火,他妈的,老子就是砸钱,也要先把舰队建起来!
  在张毅的授意下,梁诚、刘步蟾直接拜会了德国公使科里芬以及克虏伯重工集团在中国的负责人科尔。
  梁诚与刘步蟾见过科里芬与科尔,也没有太多的客套,毕竟这两个人作为德国在华夏民国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与众人十分熟识。
  梁诚径直说道:“亲爱的科里芬公使、科尔先生,这次我们是受到我们总统的委托,想就向贵国采购军舰的事情与贵国进行一些沟通。”
  科里芬皱皱眉头,说道:“梁先生,如果你们是要购买我们的克虏伯重炮的话,你们只管提出来,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你们的需求,但是军舰,说句实话,对于张坚之将军的胃口,只怕我们难以满足的了,八艘战舰啊,这可是我们一下子拿不出来的,毕竟我们不是英吉利,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舰队,同时雄厚的造船工业,在这个领域,我们还没有那么强悍的实力。”
  刘步蟾微微笑道:“科里芬先生,您放心,我们也会充分考虑贵国的实际情况,三年,三年时间,我希望我们双方能够在三年之内完成八艘军舰的交易,我想凭借贵国造船工业的发达程度,在三年内,为我们建造四五艘先进战舰,应该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其余的战舰,可以从贵国的现役军舰中拨付给我们。”


576。第576章 约谈德国公使

  科尔笑道:“刘将军,只怕要让您失望了,这一次我们真的难以满足你们的要求,三年时间,我想我们克虏伯集团应该可以制造出六艘先进战舰来,但是您不要忘了,如今我们与英法两国的关系越来越僵化,我们国家也需要有足够的海军来震慑住英法两国的企图,所以我们可能仅仅可以为你们提供四艘战舰,再多,就不是现在我们能够承担的了,还希望贵国能够理解。”
  梁诚与刘步蟾相互忘了一眼,互相点点头,说道:“那好吧,四艘军舰,就四艘军舰,不过,这四艘军舰,我们希望能够缩短交付时间,你也知道,如今沙俄的太平岩舰队已经重新组建了,集结了黑海与波罗的海的两大舰队的精锐力量,我们华夏民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同时,日本将大英帝国给我的八艘军舰全部抢了过去,如今联合舰队的实力,甚至已经可以称霸亚洲了,到时候一旦发生战事,二位需要清楚的知道,贵国在华夏民国的经济利益,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甚至有可能易主的!”
  科尔作为从德意志陆军退役下来的军官,骨子里都是德意志军人的铁血精神,对于等级观念更是严重,如今听到梁诚说,日俄可能对德国在华夏民国的利益下手,让德意志在华夏民国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腾地从座位之上站了起来。
  科尔怒哼道:“他们敢!天底下,还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动我们德意志帝国的财产与利益!英吉利也不行,更何况是他们沙俄与小小的日本!梁先生,你可以告诉张坚之先生,如果俄日真的敢于发动战争,我们德意志帝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刘步蟾沉声道:“科尔先生,作为华夏民国的海军总长,我对于您的言论表示十分的感激,只是,您也能够看出来的,如今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正在加紧时间建设,一旦建成通车,到时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沙俄就可以运送二三十万陆军精锐到达远东,再加上远东原有的军事力量,只怕会有接近四十万的兵力,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仅仅是沙俄,我们还可以应付,但是如今日本也是蠢蠢欲动,如果两个国家再次联手的话,这就不是我们能够抗衡的了……”
  科里芬说道:“刘将军,您放心,这样重大的事情,我们德意志帝国是不会坐视不理的,如果战争真的发生,一旦沙俄调动西线的军队,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向着沙俄西线发动猛烈的攻势,到时候,他们绝对顶不住我们精锐陆军的攻势,二三十万精锐陆军?我们叫他们连十万陆军都派不出来!想要在大庆油天和奉天打主意,叫他们死了这条心吧!”
  刘步蟾点点头,说道:“当然,我们对于德意志帝国陆军精锐的战力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是,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提升我们的实力,如果有一天贵国面临难处的时候,我们民国也好能够助你们一臂之力,如果贵国确实难以协助我们购买足够的战舰,我希望贵国能够抽调一批工程师来奉天协助我们组建一个先进的造船厂,由我们自己来建造军舰……”
  科里芬答道:“这件事情,我需要向我们的德皇陛下进行汇报之后,方才能够给您明确的答复,刘将军,希望德皇陛下能够通过您们的请求。”
  梁诚答道:“好,那在下与刘将军就等着阁下的消息。”
  两个人从德国公使馆告辞出来,径直来到了总统府,面见张毅,将见面的经过向着张毅做了汇报。
  张毅皱皱眉头,说道:“无妨,确实,德意志的海军并不算很强大,确实不能给我们太多的援助,四艘军舰,就四艘军舰吧,子香,接着联系美国公使田夏礼,同样提出采购军舰的请求,美国人崇尚商业自由的精神,他们只认经济利益,其他的都是扯淡,所以不妨把价格放高一点,只要我们的军舰采购回来了,未来的十年内我们就需要在进行军舰采购了。”
  刘步蟾点点头,说道:“坚之,我想德国人提出来了,让他们援助我们一些造船业的工程师,以便建立我们自己的造船厂,这对于我们自己研制、生产军舰有着极大的好处,我想我们的造船厂必须要启动起来,我们不能总是被列强掐着我们的脖子过日子!”
  张毅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子香,你说得对,这件事情做得对,不过,我们白手起家,重新建设,将会耗费我们极大的精力,我的意见是,直接采购一家造船企业,然后迁移到我们的大连来,在这个基础之上,筹备我们新的造船厂,这样应该更加便捷!”
  刘步蟾摇摇头说道:“坚之,造船厂的采购太难了,西洋列强的那些大型造船厂,几乎每一个的总价值都要在数千万两白银,甚至上亿两白银之上,这根本不是我们如今的经济实力能够吃得下的,即便是吃下了,也要消化不良,每一个造船厂的工程师与技术工人都在数千人以上,这根本就不太可能全部搬迁到大连来,太困难了,而且涉及到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同意甩卖的。”
  张毅愕然一愣,这个因素他倒是没有想到,数千万两白银,这样的投资确实太大了,华夏民国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在一个造船厂之上。
  张毅问道:“子香兄,那您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如果单纯的靠着自己的力量兴办轮船制造厂,我们的起步速度太慢了,要追上列强的造船厂,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刘步蟾沉思了片刻,说道:“还有一个办法,只是这个办法,也有一些难度,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
  张毅答道:“你尽管说,我们一起参详,参详,看看能不能成。”
  刘步蟾沉声道:“那就是收购李中堂手里的江南制造总局,依靠江南制造总局现有的人员、技术以及设备,实现我们造船能力的飞跃!”


577。第577章 收购江南制造总局

  张毅心中一震,问道:“你说什么?”
  刘步蟾沉声答道:“我的意思是,不如由您出面亲自致电李中堂,求购他名下的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其中的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十分充分,只是由于管理混乱,所以江南制造总局的效用非常低,生产出来的东西也是价格昂贵,我想只要我们收购过来之后,加以革新,引入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我想,在短时间内,这个轮船招商局绝对会面目一新的。”
  张毅抚掌大笑,赞道:“好,子香,你的这个主意不错,以我与老中堂的关系,想必他会给我最大的支持的。”
  江南制造总局,乃是清朝末年数一数二的大型近现代制造企业,主要就是从事枪炮、弹药、军舰的制造,实力不可谓不雄厚,只是因为是官督民办,里面的纽带关系太过混乱,人浮于事,是以才效率低下,一旦经过西方式的商业改造,绝对是潜力巨大。
  刘步蟾沉吟道:“不过这个江南制造总局好像是有着官股在里面,而且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