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

第104章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104章

小说: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毅说道:“老佛爷,皇上,此次中日之战,虽然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则其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咱们大清多年来,八旗子弟与绿营兵没有从事战事,国内有事,也是皆由湘军、楚军、淮军征缴,幸赖老佛爷皇上洪福,还没有出过打的差错。然则,与日军一战,微臣感慨良多,咱们大清的军士落后日本太多了,战场之上,基本上要两个清军才能对付一个日军,战斗力太过暗弱,难以担负起抗击外敌的重任,前些时日,李秉衡率领山东各地军兵二十个大营,一万六千余人在荣成湾,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便被一万两千多日军击溃,就是明证。袁项城素来有知兵之名,在烟台在兵力相若的情况下,也仅仅坚守了十天,即被击败,何故?大清军士暗弱之故。如果有朝一日,西洋列强大兵临境,那将是空前的灾难。是以臣请老佛爷与皇上颁旨,裁撤八旗与绿营兵,精简无用之兵,集中财力,编练新军,以三到五年的时间,训练几支精锐之师,一旦边疆有变,即刻前往,方能化险为夷,保大清江山永固!”
  说罢,张毅将奏折举过头顶。
  李莲英过来取过奏折,递给了光绪帝,光绪帝看罢,又交给了慈禧。
  光绪帝叹道:“坚之,朕与太后何尝不想训练一支精锐之师?只是一则裁撤冗员,牵涉利益太多,难以实施,二则,大清如今国库空虚,哪里有财政支持编练新军?咱们大清,如今难啊!”
  张毅沉声答道:“皇上,再难也要挤出钱来建军,从十年前开始,日本为了强大,明治天皇励精图治,每年都从私驽中拨付数十万两白银,充作海军军费,日本财政每年三千万两,有一千万两拿出来进行军队建设,方才有了今日之效,咱们大清天朝上国,难道还不如小小的日本弹丸之地吗?”
  光绪帝脸色一变,心中有些不悦,不过转念一想,张毅此举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算了吧……


204。第204章 山西乔致庸!

  慈禧眼睛轻轻眯起,说道:“坚之,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如今大清民力疲弱,实在没有多余的财力支撑编练新军了。”
  此时,李鸿章走出来,跪奏道:“太后,皇上,老臣以为新军不可不练,既然大清现在缺乏军费,可以先行训练一小支,看看成效,一旦成效可观,则可集中财力,大加编练。彼时我们的财政也更宽裕,正好大肆扩军。”
  慈禧点点头,说道:“少荃说的倒是在理,你可以先拟一个条陈递上来,我们看一看,至于编练新军,还是让坚之来吧,在军事上恐怕大清还没有能够超过他的。”
  张毅沉声道:“太后,臣以为编练新军要以在京畿附近为宜,这样由臣训练就有些不太合宜,太后可以委任董福祥大人或者袁世凯大人负责编练新军事宜,至于臣,臣打算赴任奉天后,依靠奉天当地财政,整顿奉天绿营兵,裁汰冗员,进行新军训练。”
  慈禧眼中精光闪烁,对于张毅的提议无疑他是动心的,首先不用朝廷另外拨付银两,第二可以借机试水,看看裁汰冗员有多大的后果,反正奉天一省之地,即便出了些状况,也能控制得住,最多严重些,让坚之辞职,隐退两年,反正他还年轻的很,有的是时间;第三,也正好可以借此试试张毅的能力,现在张毅仅仅显露出了军事才能,按其他方面呢?经济,庶政,权谋这是任何一个上位者,都必不可少的。
  慈禧答道:“既然如此,哀家就准许你改革军制,在奉天一省推进军事整编,除却八旗子弟外,其余诸军,你均有专断之权,当然一切谨慎从事,不可躁进,年轻人要注意修身养性才是根本。”
  张毅躬身称是。
  散朝下来,张毅一个人也没有骑马,独自溜达着回到了驿馆,吴佩孚站在驿馆门前正在迎候,看到张毅回来,赶忙上前,说道:“大人您回来了,厅中有客人正在等候。”
  张毅一愣,客人?自己可是没有约什么客人啊,随即问道:“子玉,是什么人?”
  吴佩孚说道:“他自称是山西来的,至于具体的身份,没有透露,不过看上去有着一股子上位者的气息,很有威严。”
  张毅点点头,走进了客厅。
  此时的客厅之中,正在有一个人等候着,却是一个年迈苍苍的老者。
  张毅紧走两步,抱拳道:“敢问这位老先生,上下如何称呼?”
  老者凝视了张毅约莫一分钟的时间,正在张毅渐渐有些不悦的时候,老者突地一笑,说道:“中国虎,不错,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豪杰!在下山西乔致庸,见过盛京将军!”说着话,一躬到底。
  张毅心中一惊,这个就是名镇晚晴的商业巨子乔致庸!
  张毅心中震惊,却不敢怠慢,口中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原来是乔老先生,是本督失敬了,张毅有礼。”
  张毅转过身来喝道:“快命人奉茶,老先生请上座。”
  宾主两人落座,张毅疑问道:“乔老先生,不知您夤夜来访,有何贵干?”
  乔致庸一笑,说道:“坚之将军,老朽自弱冠之年,开始经商,历时五十载,方有了一番成就。多年前,老朽有幸结交了左宗棠大人,成为莫逆之交,当时自诩天下英雄莫过于左中堂,可惜天不假年,左中堂英年早逝,十几年来,海陆钩沉老朽再也没有遇到以为如同左中堂那样的大英雄,如今中日一战,终于,将军脱颖而出,是老朽看到了大清未来的栋梁。”
  张毅连忙笑道:“老先生客气了,在下可当不起如此的赞誉,哪里敢于文襄公相提并论?”
  乔致庸一笑,说道:“坚之将军,不要谦逊,当年的左中堂可是意气风发,从不让人。他老人家当年征西时,也已经年过五旬,而如今坚之将军年方弱冠,就取得了如许功业,谁敢说二十年后,你比不得文襄公?”
  张毅无奈笑道:“老先生,您就甭捧在下了。请问您这次前来不光是为了夸赞一番张毅吧?”
  乔致庸说道:“当然不是。实不相瞒,当年文襄公西征,军费无所着落,向我晋商借去积蓄充作军饷,当时我等心里实在不愿,只是文襄公名震一时,我们却也不敢说什么。到了后来,我们才晓得,文襄公征西,挫败了沙俄的阴谋,保证了西北、蒙古三十年的安定,功在千秋,没有文襄公,我们晋商这些年来,哪能如此轻易的赚去巨额财富。现如今沙俄又蠢蠢欲动,在蒙古、西北频频滋衅,我们的生意也越发的难做了。”
  乔致庸轻轻的喘了一口气,说道:“我们晋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又盼出了一个张坚之,你是文襄公之后,唯一一个能够守护大清边疆安宁的英雄豪杰!此次乔致庸前来,就是想向坚之将军求援,希望坚之将军未来能够宁靖边疆,使我们这些商人能够有所盼望!将军,只要您能够使边疆稳固,别的不敢说,在下代表晋商向您表态,愿意竭力资助您整武强军,不管多少钱财,我们绝对不皱下眉头!”
  说着话,站起身来,乔致庸一躬到底。
  张毅听着乔致庸的话,心里也是一番感叹,这些商人们虽然逐利而生,但是语言朴素异常,他们只想着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使他们正常的经商,不用总是面临盗匪、流寇、沙俄的威胁而已,文襄公早逝,他们竟然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够为他们撑腰做主的人,真是身为大清子民的悲哀啊。
  张毅连忙用手相搀,说道:“老先生,勿要多礼!第一,作为军人,守卫大清边疆安宁,乃是我辈份所应当,请老先生放心,只要是在张毅值守的范围内,张毅一定竭尽全力;第二,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为老百姓谋福利,乃是我辈的天分,我赴任奉天之后,将大力推进革新,稳定局面,也希望老先生能够来奉天直接投资,在盛京城内,在奉天一省,绝对没有任何人敢难为像老先生这样的投资商人;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张毅只是盛京将军,统管奉天一省军政与黑龙江的防务,关外三省之外,职责所限,即便张毅想要出力,只怕也力有不逮,望老先生理解!”


205。第205章 国之大幸!

  乔致庸脸色一黯,张毅说的没错,如果张毅入主中枢或者治理三北,那确实能够彻底的帮助自己改变局面,不过现在张毅仅仅入住奉天,其他地方他也不能随意插手,不然的话,朝议会瞬间将他吞噬掉。
  张毅看着乔致庸暗淡的脸色,微微一笑,说道:“老先生,其实堂堂大清是万里江山,不止有蒙古赚钱,赚钱的地方有的是,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乔致庸长叹道:“将军有所不知,自从先祖经营包头至今,复盛公已经经历近百载,乔家的根就在蒙古,船大难掉头啊,而且如今大清纷乱,那个省没有列强侵袭的身影?想要安生赚钱,谈何容易?”
  张毅答道:“老先生,如果我说我的奉天将是晋商将来一展身手的沃土呢?”
  乔致庸一愣,疑问道:“奉天?”
  张毅点点头,说道:“未来十年内我想我的精力都会在关外三省,关外三省也离不开我的镇守,十年之内,关外三省将成为商人真正的沃土,那里不会有苛刻税捐,不会有勒索的官员,有的只会是对投资商人的大力扶持!我希望老先生您能发挥您在山西的影响力,鼓励同行到奉天投资建厂或是开商号,我会以手下的十万雄师做你们的后盾,只要你们不为奸犯科,天王老子也不敢动你们这些商人!”
  乔致庸一脸震惊,问道:“坚之将军,你说的可作数?”
  张毅大笑道:“老先生,这大清目前我说话算不得数,但是这奉天,未来的东三省,我说的话就是天!没有我说话,即便是朝廷,也不要想为所欲为!我只想请老先生能够将发展的重心放到奉天,我们一起携手,在哪里改天换地!”
  乔致庸被张毅的豪情所感染,激动道:“好,好!坚之将军,即便当年的文襄公,也没有您如此的魄力,您不愧是晚晴一代不世出的豪杰!由你的这番保证,我愿意进我所能,为您游说晋商前往奉天投资!”
  张毅点点头,答道:“那晚辈也向您保证,凡是到奉天投资的晋商,第一年,所有的税收全部免除,就算我送诸位的一份见面礼!”
  乔致庸满心感动,叹道:“坚之将军,大清能有将军,是国之大幸,国之大幸啊!”
  张毅笑着摆摆手,说道:“老先生,虽然我现在不能帮你保护包头的安全,但是还有一个主意可行。”
  乔致庸连忙问道:“坚之将军,您有何良策可以教我?”
  张毅笑道:“良策谈不上,我想要问您一句,在包头,你能不能组织到五百人的精壮伙计或是保镖,对复盛公有很有归属感的?”
  乔致庸得意一笑,答道:“别的不敢说,组织出这样的一批人,不要说五百,即便您要一千人,老朽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凑齐!”
  张毅一拍手,说道:“那就妥了,为了保证老先生行商安全,也保障商号不受无谓的损失,我打算向包头派出五十人的精锐,为您训练一支战斗力强悍的保安队,以您的能力,搞到一批精良的军火,肯定不成问题吧,有了精锐的保安队与精良的武器,看看还有哪路劫匪敢去动您老人家的复盛公!”
  乔致庸满心感动,这个张毅啊,真的是为了自己着想,竟然还要为自己训练一批精锐的保安队,有了这样一股精锐,自己还用担心什么?
  乔致庸一躬到地,谢道:“老朽多谢坚之将军的大恩,将军以后如有差遣,老朽万死不辞!”
  张毅摆摆手说道:“老先生,这个保安团除了保护复盛公之外,也希望您用来保护所有的晋商,天下晋商一家,都是同根所生,不要分了彼此才是,你们这些商人才是国家的根本,我只希望未来有强寇入侵的时候,所有晋商也能够助我、助国家保家卫国,不落人后!”
  乔致庸坚定道:“坚之将军,我们晋商当然懂得这样的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日文襄公征西时,军粮难以筹措,不也是我们晋商一力担之吗?这个道理,我们清楚。”
  张毅接着说道:“老先生,其实在下对于老先生的大德丰、大德通除了钦佩之外,还是有着一丝忧虑的。”
  乔致庸一愣,问道:“坚之将军此言何意?”
  张毅答道:“老先生,如今大德丰与大德通在国内票号中说得上是首屈一指,财力雄厚,但是相对与西洋列强的银行而言,一则实力远远不足,二则管理相对落后,一旦有一天西洋银行进入中国,将会对复盛公造成极大的冲击,到时候西洋银行携重资涌入,恐怕复盛公难以抵挡啊。老先生,如今的时代已经成为西洋资本的时代,您老需要放开眼量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