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骑 >

第933章

唐骑-第933章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德扆笑道:“在下就算是小人,安将军也不见得是君子。有些事情,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所谓口说无凭,单单一个赌约就要我让出朔州,真将我折德扆看成三岁小孩了。”

安重荣道:“你待怎样?”

折德扆道:“你我都退出朔州,三个月内,朔州自治。三个月内,若是你赢,朔州内附,若是我赢,我仍回朔州来,与各路义军一起共抗契丹,绝对不让朔州落入与胡为友、为虎作伥之辈手中!”

众人一听,心中都想:“这样不错。”这样就是维持现状,能让众人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考虑选择,而且有这份许诺,一旦契丹攻击朔州,西北可以求救于薛复,西南可以求救于雁门,对聚集于朔州的义军来说乃是万全之策。

他们一起望向安重荣,要看他决断。

安重荣何等老辣的人,一看众人眼光就知道他们的心意,哈哈一笑,道:“好,老夫答应你,不过不能尽如你言。朔州必须易帜内附,但我保证三个月内。朝廷军马不会开入朔州城。”

折德扆道:“为何是不入城,而不是不入境?”

安重荣道:“朝廷这次要收回的不止是朔州,还有其它十五州。雁门关东北是朔州,正北是应州,此为北上云州必经之路。三个月内,我军必定北上,到时候岂能受你之限,误了国家大事?”

折德扆道:“好!虽然我绝不相信石敬瑭,但你安叔叔人品还没败落,我愿信你一次。愿你信守承诺。否则天下英雄尽皆有眼,必不会让人食言而肥!”

两人就当着众义军的面,三击掌为誓。

——————————

这场宴会以欢歌笑语开场,却以心情沉重结束,众人都离开后。几个安家心腹留后,一个少年道:“叔。为何要与他打赌!”

安重荣道:“不与他赌。刚才就得杀起来!这里虽然是我们地头,但咱们安家在朔州也不能只手遮天,更何况有吐谷浑和各路义军窥伺在旁,折德扆这小子经营了这么久,也难说他们会是什么立场。再说,朔州是父母之乡。我焉能在此打开杀戒。”

他吩咐下去,让众父老子弟设法接掌朔州,一个安家老者道:“重荣你要回去?不留朔州了。”

安重荣道:“我留此无益!再说我也得回雁门关到留守身边去。折小子的有些忧虑不是没道理,但我不能让它发生!”

——————————

那边折德扆出了安家。一个少年上前道:“刚才为何不杀了那安重荣!”

旁边一人道:“他们人多,这里又是他们的地头,我们未必杀得了他。”

“就算杀不了,也不该答应他们退出朔州。”先前那少年道。

“现在我们留在朔州,也没什么好处了。”折德扆道:“朔州已有部分人人心思变,留在这里只会彼此掣肘,最后是造成汉人内讧的局面。不如暂且退出,将有限的力量用来对付契丹人。”

众少年都服此论。

折德扆便回营去,将两个营的兵马调集起来,众人问何去何从,折德扆道:“咱们既是抗胡,便是北上!去应州!”

“若石晋又来收应州,该怎么办?”

“那咱们就退出应州,进入云州,怀仁县还在我们手里呢。”

“那石晋如果又进入云州呢?”

折德扆道:“石晋若真敢抗胡,那是汉家之幸,连元帅都会高兴的。曹元忠将军已在云州,若真有那天,曹将军会有命令下来的。”

折德扆要开离朔州时,不少鄙夷石晋的义军都来跟随,人数达二千余人之众,折德扆大喜,心道:“这次虽退出朔州,但来归的便都是忠义之辈了。郭威将军常说,兵不在多而在精,精兵首要在心专。在朔州时,人心杂乱,现在人少了,心思却纯净了,等到应州安定下来,我却可以设法整编了。”

三千人马才要出发,白承福赶了来,对折德扆又是恋恋不舍,又是心有愧疚。

折德扆道:“白族长一人前来,是不打算跟我离开了。”

白承福道:“我不是一个人,而是拖家带口整个吐谷浑,不能说动就动。不过你放心,若契丹人打你时,我就是拼了全族的性命,也会赶来救援。”

折德扆笑道:“有族长这句话,便不枉了咱们相交一场。其实白族长留在这里也好,这朔州是天下人的朔州,不是他们安家一姓的。有白族长留在这里,安重荣就算要使什么手段,也要有所顾忌。”

——————————

消息很快传到云州,耶律屋质扼腕叹息道:“可惜,可惜,竟然没打起来。”

——————————

耶律屋质听到消息的时候,折德扆的人马也已经开应州,刚好撞上南下的赵普,两人互道别来之事,折德扆听说曹元忠愿意接掌应州,顿足叫道:“曹将军怎可如此!”

他被赌约所限,退入应州,跟曹元忠与契丹协议接管应州,无论在舆论上、政略上还是战略上,那都是两回事。

折德扆道:“秦西传来的讯息已经很明显了,契丹人就是要让我们和石晋自相残杀。但石晋与我天策,于河东一带暂时并不接壤。石晋三路大军要与我军交接,一是通过朔州——这条路只要安重荣能守约,就已被我封死。另外就是经过应州——如今高行周部已在蔚州境内,蔚州在应州之东,如果高行周再西进一步,那我们天策军和石晋军就撞上了!”

赵普道:“所以我不能与高行周部冲突。”

“怎么不冲突?”折德扆道:“契丹人是步步为营。既然会想到叫朔州交给石重贵,怎么可能不设法让高行周西进?那肯定会冲突的。除非我们退入敕勒川——但这样不行,这样我们半年来的心血就全都白费了!”

折德扆这几个月以大义名分鼓动得代地处处烽火,他人马到处,随地就食,且代地各处,甚至燕地的汉家豪强都暗中表示愿意奉他调令,一旦天策大军压境,折德扆再振臂高呼,那时候就能收外攻内应之奇效了——但他如果退入敕勒川那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人心一变,莫说要叫燕代豪强再信任他,就算手底下的三千忠义之士也可能起二心。

赵普道:“咱们自然不能退出代地。但高行周若来,咱们也不与他冲突?”

折德扆一时不解。

赵普道:“咱们现在不是天策唐军啊,咱们是晋北义军,义军与石晋朝廷的军队,可以不冲突的。”

折德扆转为大喜,道:“妙,妙,妙!对对对!高行周若来,咱们就帮他打契丹——当然前提是他们要打的是契丹!”

赵普道:“我们不但可以敦促他们打契丹,他们若不打契丹,而打天策大唐时,我们还可以以大义名分指责于他,陷他们于不仁不义中,不好动手。”

折德扆点头称是,又道:“石晋的兵马大多被我们在关中打怕了,只是敕勒川那边莫要派人来就好。以薛将军的眼光智慧,想来不至于如此,至于高行周,若在应州遇到天策大军,他或敢一战,但要他攻入敕勒川,我料他没这个胆魄!”

赵普道:“但这次有些事情,总让我觉得诡异。曹元忠将军也不是第一次出使,怎么会看不出接手应州于我不利?但他却还是答应了,我总觉可能有些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因此我觉得还是小心一些,派人去平安城给薛将军提个醒,请他千万别在这个时候派军入代接掌应州。”

折德扆道:“有理!”

他们既然有了这番打算,就不进驻应州城,而是进入应州西南的河阴县。

——————————

然而世界上有时候怕什么就来什么。

就在赵普派人赶赴平安城的时候,一支兵马已经从平安城出发,向应州方向开来。

——————————

差不多在同时,高行周收到了来自东路大军主帅杜重威的命令,手掌在案上一拍,道:“拔营,准备西进!”

诸部将领命后,一个少年上前道:“爹爹,是要去收复云州?”

“不是,”高行周有些喟然道:“主帅让我们西进,无论如何要和天策打一仗!”

那少年大是不痛快,说道:“跟汗血骑兵分个高低是咱们白马银枪的夙愿!但耶律朔古还在幽州呢,萧辖里还在云州呢!这个时候去打天策,要被人骂的!”

高行周叹道:“你一个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但……唉,君命难违,将令更不可违!我若不奉命,下一次来的就不是催战的使者,而是来砍我头的符彦卿了。”

第二五三章人心马力

晋北的形势,一日三变。

由于这边和中原关系密切,所以晋北的变化,很快就传到了洛阳。

当初石敬瑭在朝廷上发动战争,用的理由是要收复燕云,但大军分为三路,西路在雁门关月余不进一步,东路被契丹一喝就停足,中路更是进入蔚州,甚至将可能和天策唐军发生冲突。

这些形势,有外在就能看出来的,也有军中人士透露到后方来的——石晋王朝的军队,如今纪律越发败坏了,且随着石敬瑭人心渐失,军队中的一些人也在有意无意地跟洛阳的一些政治实力派靠拢,就是各地主管后勤的文官,以及军队中管理后勤事务的文职官员,更是和洛阳方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以冯道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各方面的消息。

以冯道的智慧,配合他对石敬瑭的理解,再加上这段时间来所收集到的讯息,自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石敬瑭想要做什么!

——————————

“陛下,大军此刻北进,到底是否会与天策一战?”

洛阳大殿之上,冯道语气不失恭敬、却单刀直入地问道。

他是宰相,在五代时期,武人——或者说军阀——专权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冯道的老命全在石敬瑭一念之间,本来是不大敢忤抗人主的,但天策打唐的崛起,使得石敬瑭无法对内为所欲为,当他要动员国内的人力物力时,再不敢贸然以武力压人,而需要去笼络能为他征兵征粮的冯道,间接便抬高了冯道的地位。

石敬瑭脸色有些不好看:“冯相何处听来的谣言?”

冯道问道:“陛下说是谣言,臣就放心了。有陛下这句话。所谓连胡攻汉之谣传,就可不攻而破了。”

石敬瑭的脸色越发黑了下来。冯道这话,明显是在给石敬瑭下套,如果将来晋北发生唐晋战争,石敬瑭便要落人口实了,只一瞬间。石敬瑭几乎连杀死眼前这老货的心都有了!

你这老家伙,做着我的宰相,但心到底是帮谁?

这次契丹以燕云十六州为诱,邀他出兵攻击天策,以为拖延之计,此事如果传扬出去有可能会落人口实,石敬瑭又何尝不知。但对石敬瑭来说,他已无别的选择。当初得国既已不正,现在有很多事情。就没法名正言顺地干。

眼下整个大北方地区,正上演着三家争衡的现实版三国演义,天策强,中原富,契丹暂时落入危险性的下风。天策若吞并契丹,石晋势难独存。

他石敬瑭与契丹之间,可能会存在共存的关系,但石敬瑭与张迈之间。却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管张迈说过什么样的话。天下人都知道到最后张石只有一人能够存留。

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天下汉人都仇恨契丹,但石敬瑭却必须保住契丹这个外援,这事影响声誉,石敬瑭却不得不为。

“战场之事,哪里能在后方说得清楚。”石敬瑭压住怒火。淡淡说道:“这次契丹愿意归还燕云,中原人尽皆闻,但天策贪婪犹如饿虎,若趁机也要来抢夺燕云,我大晋将士。自然也不能容他!”

冯道听了,就知自己得到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急道:“陛下,我军北上,对天策最好保持克制。契丹是一头饿狼,到口的肉怎么肯轻易吐出来,事若反常必有妖异!我们要防着契丹是以燕云为诱饵,引我们与天策自相残杀!”

其实对话的两个人都知道契丹就是准备这样干的,不同的是石敬瑭是自愿上钩,而冯道则极力想阻止这件事情。

石敬瑭道:“天策乃是西北胡种,假冒唐人,蛊惑人心,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就算真起了争斗,也算不得什么自相残杀。”

“华夏入夷狄则为夷狄,夷狄入华夏则为华夏,既然天策朝野上下都认为自己就是唐人,则他们就算身上带有胡人血统又如何?其心归话,其语唐言,则他们就是中国之人,中国之人与中国之人之间起了战争,就是自相残杀啊。到时候只会是让契丹渔翁得利而已。”

桑维翰上前,想要帮忙辩解,石敬瑭却已经一挥手道:“契丹也改国号为辽了,耶律德光也改了汉姓为刘了,他也会说中国话,按你这样说,他不也是中国之人了?”

冯道一愕,心想契丹只是字面上改了一个国号,和天策政权全体上下真心以汉家为荣怎么会一样,还要说时,石敬瑭却没给他机会,挥手道:“再说收回燕云之后,契丹便退出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