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骑 >

第640章

唐骑-第640章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跟着郑渭抵达凉州的老家人正在忙着清理有司分配给郑渭的住所一这是一座有几十年历史的府邸。当初可能是某个富商的住处,但凉州破落以后,一度被吐蕃人占为己用,后来战乱频仍,甚至曾被牧民当做避风养猪的处所,郑渭入住之前李文谦已经派人打扫过,不过郑渭还是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粪臭,无奈之下只好命家人加紧打扫,自己先在后园搭一个大军帐作为临时住所,他日间前往有司衙门办公,晚间就住进这座大军帐一继续办公。

可是这一日清晨,郑渭才要冉门时,却听街道上都喧闹了起来,他奇道:“今天是有什么节庆么?。他初来乍到,还不太了解凉州的习俗。就派了人去问,自己却先到了政务厅处理公务,不久家人回来禀报,原来却是张迈眼看城中积雪为患,竟然亲自提了扫把、铲子,带领了石拔、田瀚、卫飞、郭漳等将校,赶到大街扫雪。

威震天下的大将军亲自上街扫雪?这可是百年罕闻的事情!消息传出全城轰动,一开始是家家户户都赶来看热闹,都:“那就是大将军?那真的是大将军?”得到肯定的回复后更是骇异。

张迈扫雪扫到的坊间父老吓得出来劝道:“大将军,这扫雪乃是粗活,您却是万金之躯,这,这,如何使得!”张迈笑道:“什么使不得!诱语说:各家自扫门前雪。但我觉得,既然我住到了凉州城来,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也希望全城军民不要太分你我。如今大雪既然妨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该行动起来,扫雪铲雪,将家园打扫干净了,日子才好过。你们说是么?至于说什么粗活,我们本来就是粗人,正好干粗活。现在没仗打,我们就当劳动劳动筋骨

父老见了都甚汗颜,道:“街道不干净,这本是我等的责任,如今却让大将军来费心劳力,我等心中如何能安?”因此动了各家个户,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动得了的,都出来打扫街道,不多时全城都行动了起来,连没轮到值的军人也都出来帮忙。

负责凉州城防的邱子赛听到消息,派人前来保护、遮拦,却被张迈骂了回去:“你这是干什么?”

邱子害道:“我军进驻凉州不久,城内只怕尚未肃清,就怕人群之中埋伏着一两个回讫余孽、吐蕃奸细,万一这些人趁着人多口杂,对大将军意图不轨,那”,那可就糟了。”

张迈冷笑道:“什么回讫余孽,吐蕃奸细,以后你少给我说这等话!现在凉州城内,不管以前是什么族,只要以后遵纪守法,就都是我们大唐的子民,是我张迈的父老兄弟。我和凉州的父老兄弟呆在一起,能出什么事情!再说你也不看看,我周围都是什么人全都是百战兵将,别说几个奸细,就算是来一队兵马,我们也顺手干掉

石拔等都叫到:“就是,有我们在,怕什么!”

邱子塞只好退去,却还是安排了人埋伏在张迈扫雪处附近的各个屋顶一诚如张迈所言,有石拔等人在身边,等闲冒出几人几十人来都近不得他身,不过冷箭却是难防,因此他便作出如此应对措施来。

郑渭听了经过,笑道:“张龙镶就是会做人?”

果然,这一日之后,满凉州的百姓对张迈无不称颂,市井之间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虽在寒冬之中,却人人觉得甚是温暖安心,孩子们也就罢了,有一点年纪的却都道:“咱们往后有福了。之前见这位大将军如此声威煊赫,我们还担心是个穷兵默武的人,现在看来,分明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圣君!他既然能够外慑胡虏,又能内安百姓,往后我们可有好日子过了

这场扫雪扫了三日,由于全城出动,三日间不但扫完了街道,连许多的屋顶都清理了,第四日张迈听说城中有些百姓颇受严寒之苦,便命石拔带领没有轮值的士兵出城伐薪烧炭,凉州百姓本来都在屋内避寒,听到消息自组织起来,共得二千余人,随着数百兵将出城劳作,不但半点赏赐也不求,其家中妇女还帮忙送饭。

这一轮下来,烧得木炭十几万斤,张迈命士兵送到各贫寒人家,送了一大半之后,尚剩下一小半可以补贴军中所费。这时候第一批开到凉州的铁匠已经在坊间开炉打铁,张迈却在城的另一头找了一块地方,趁着冬日无事,教导起郑渭带来的那帮沙州少二,二凉州的小“儿趴在窗户外偷听他也不赶,到了下午叉引默糊,点了未轮值的将校,总结过去两年所经历的战争。讲演兵法,练习武艺。

所有这些事情他都公开进行,凉州城内的百姓有来看热闹的,也有看着看着、听着听着,忍不住加入其中,张迈更从中挑选了其中资质较佳者入学入伍,他不是凉州的政务官,却已经帮助凉州的政务官将一座凉州城料理得井井有条。

盛世时人口聚于市井,战乱时人口散于乡山。凉州的人口基数本为河西之冠,但大乱之余,市井难以安身,所以城中之人先是散到市郊就食,后来市郊也乱了,便下流到各处乡村。有的甚至隐匿到山林之间,卖身为土豪、寺庙的农奴。

凉州城内本来有许多名寺大刹,但宗教场所必然依附着人口,人口一分散,和尚们也就得跟随人流而散于四方,由于各处土豪笃信佛教,因此对有一定威望的僧侣都甚拥戴,这些僧侣驻锡各山各部,因此凉州以外的寺庙逐渐兴盛起来,并成为流散各地的百姓的保护伞,如此互为因果,而使凉州诸县优于州城,而山野乡村的人口总数又远过于诸县。

及见河西渐定,又听说张迈在凉州城内的种种德行,一些有眼光的高僧便率徒众进驻凉州城,或选原先遗址,或择破落寺庙,以“回归”为名,赶紧要到这座有望重新成为西北中枢的名城来圈地盘。

这些僧侣通常都不是空身而来,既然来到,必带着徒众,必带着财物,甚至会带来信徒。一座几十人的寺庙,必须有上百人为之提供衣食住行等诸般配套,若有数百和尚抵达,则相关的市井行当都会带动起来。僧侣比例失控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负担,但在某些时候,宗教却是能够在一些政治无法进入的领域挥其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张迈对这些主动亲近的寺庙都展现出一种欢迎的姿态。

在春天到来之前,凉州城竟然就逆着天寒地冻而渐渐变得热闹起来,而这些是李文谦在一个月前所不敢想象的。

这一年即将过去,当张迈忙着扫雪、烧炭、教学的时候,郑渭却在庶务之余,不分日夜地与郭师庸、慕容归盈、孙等人探讨西北大唐官制的调整,乃至国号的拟定!

是的,尽管已经成为连契丹、后唐也不敢忽视的重大军政势力,但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城来称呼自己。所谓安陇,所谓西北大唐,都只是在混乱期的权宜称呼,按照大唐的旧制,安西、河西曾全部归入陇右道,但郑渭却对“陇右”二字显得很不满意,慕容归盈建议称“雍”孙建议称“凉”张毅建议称“秦”但郑渭却觉得要么太过狭隘,要么不够确切。

“这个称谓,必须符合我们当前的情势”郑渭说:“但是同时,他又必须是前途无量的!”

这一来可将老家伙们都考倒了,既然符合当前的形势?又要前途无量?他们有些不明白郑渭的意思,郑渭道:“大家还不明白么?我们和萨曼订交,名义是“大唐安西大都护府”

我们在实质上是独立的。但大将军却不想在名义上自绝于华夏。现在我们虽然又兼并了河西,但我想大将军的这份心意应该还没有改变。

“那么称雍或者凉,不就可以了么?”慕容归盈说。

“这两个称呼都太狭隘了。而且这两个称呼,一定下来之后,可能往后就改不了了,且又会和大唐之号冲突。”郑渭道:“我觉得还是不够好。”

这时张中谋目光闪烁着,只是他站在父亲后面,不敢说话,郑渭注意到了,唤道:“中谋,你可是有什么好想法?”

张中谋鼓起勇气,从张毅的背后站出来,说:“我想,大将军的意思,应该是不准备现在就称皇称霸吧。”

郑渭点了点头,道:“是,其实大将军对这些名号并不重视,但天下人却很重视,他自己也未必会想得很妥帖,所以我们必须帮他想好。”

张中谋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建国,而开府吧。”

“开府?”

“对”张中谋道:“如今我军不但疆域越来越大,而且兵将越来越多,如郭、杨、薛诸个将军,放之于诸国都足以独当一面!但现在却还以中郎将之衔号之,只怕已经不合时宜了吧。”

众人等人均点头道:“正是。”郑渭道:“确实应该重定军衔了。中郎将之本意,乃是在将军与都尉之间立一过渡之衔。当初我军才得疏勒时,地狭兵少,所以便称中郎将,实际上与大唐兵制本意不甚符合。之后大军东进,先是拓地,要么被围,文武双方忧心的都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此事拖到今日。”

张中谋道:“但现在,我们却是有功夫来做这个事情了,因此我认为,应该调整诸中郎将之衔号,凡于河西之战中有大功者,当正式迁升为将军!而大将军又在诸将军之上,因此当建帅旗,称元帅!”

“元帅么?”郑谓眼中露出赞赏来。

张毅却皱眉道:“以大将军之功勋,称帅无不妥,只是这还是大将军个人之称号,与现在我们在讨论的话题不搭边。”

张中谋却道:“不!这是相互有关的。大将军既由膘骑大将军再进一位,按我大唐制度,膘骑大将军勋同国公,国公再进一级,便是王爵!以大将军之功勋,可立帅旗,建天策府,号: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屋中所有熟悉大唐历史的人都脱口惊呼出来!

天策上将可不是单纯的“上将”!在大唐历史上,那是只有一个人才担当过的特殊称谓!在他之后,就没有人敢用这个称号,所以这个称号虽然非皇帝,却比皇帝还更加空前绝后!

而那个唯一的天策上将,便是还没有成为皇帝的天可汗一李世民!

生日里头还要加班,加班完还要码字。这什么事情啊!

大伙儿用月票安慰安慰我吧。



第一三五章北庭分裂

张迈看着郑渭等人呈上来的文书,笑了起来,不过这个称号听起来确实很威风,也很顺耳,合张迈的口味。

“好吧,那就天策上将吧。”他说:“那么以后我们便是天策大唐。咱们的军队,就叫天策唐军吧!”

慕容归盈等都愕了一下,天策上将他们可以接受,可是天策大唐、天策唐军的说法,以前没听过,不过张迈既然已经开口,郑渭又说:“好!好名字!”他们也就都不反对了。

反正今日之府兵制,并非当年的府兵利,则张迈之天策,也不见得一定要是李世民之天策。

然而这个名字叫出来,谁都知道天策军的野心所在了。

“至于分司、分曹,叫什么诸曹衙门,这衙门两个字我不大喜欢。”张迈说:“以后一州一城办理政务之处,就叫政务厅吧,办理军务的就叫军务厅,诉讪所在,就改叫法务厅吧政务厅云云,以前只是张迈口头的叫法,马小春等奉承上意,慢慢叫开,并不正式,这时张迈开了口。张中谋就记了下来,将之变成正式的称呼。

张迈又看着元帅以下的将军设置,见郑渭在中郎将以上,设云麾将军、归德将军,再其上设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再其上,设辅国大将军,再其上,设膘骑大将军。

这些是慕容归盈等遵从大唐武官设置,张迈却看得有天头大觉得很难记得,就说:“太复杂了。中郎将之上,就叫将军吧,将军之上设上将军,上将军之上设大将军。大将军只是就是元帅,这样可以吧?。

张毅等又是一愕,郑渭却微微一笑道:“这样好,西北武人文化不深。简单一些好

跟着又说纪年,张毅等以为,应该改元,“虽然元件未曾称帝,不过我天策大唐实已自立,何必再用他国之纪?”他改口到也快,马山就叫元帅了,并呈上一一张的年号列表,什么天圣、咸平、景德、建隆,”

张迈登时想起后世的公元来,不过他也不会换算,也不知道现在算是那个公元的多少年,反正现在也没必要去用欧洲来的东西,就说:“别弄得太麻烦,就叫天策元年吧。以后只要咱们这个政权不灭亡。就这么一年两年、十年百年地叫下去,不用换个当政者就改个纪元那么麻烦。”

张毅慕容归盈等又是一愕,郑渭笑道:“妙,就是这样!”

张迈随口与众大臣应答,张中谋运笔如飞,一一记录,日后天策大唐的许多重大制度,便在这间小屋子里三言两语便定下了,当然在张中谋的记录中,这次会议变得相当的正式,而张迈与群臣的对答经过润色以后也变得相当的典雅,个个出口成章。

随着新政的议定,一批新的印章也开始篆刻,天策大唐及其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