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笑冒牌诸葛 >

第226章

三国笑冒牌诸葛-第226章

小说: 三国笑冒牌诸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已经听到了。听说他们此前就只是围着不攻,结果真正一攻起城来,就只是一眨眼攻夫,就打到城里去了。这也太快了吧。听说,是有什么神鸟和阴兵助阵?”

    “是啊是啊。听说刘备在许昌城外设了个祭坛。那天早上,他在那里祭拜天地,然后念念有词,就有神鸟从火中升起,飞到许昌上空。然后许昌就地震了,城墙就塌了。接着,又有好多阴间冤魂从地底钻出来,拿着刀直接找魏军索命。这曹家真是作孽太多,惹得神鬼共怒,看来是遭报应的时候到了。”

    “真的啊?那这样的话,刘备打到洛阳来,可不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俩人正说话间,一位邻居急匆匆打旁边经过,那位爱传口舌的人赶紧又把他叫住,又把刚才的话对他说一遍。

    邻居左右看了看,别人都是匆匆而过,没人在意他们,于是压低声音道:“我听说的和你的有些不一样。我听说啊,是那刘备一召唤,就有成千上万只神鸟从火中飞出来,飞到许昌城上空,对着城中房屋就喷火,甚至跟在魏军屁股后面喷,一喷就烧死一大片。你们说,这魏军都是凡身**,能经得起神火烧身吗?那还不是只有死的死,逃的逃?哪里还能守得住许昌城。”

    “哇!”这么厉害啊?那位刚听了不同说法的人又问,“不是说还有阴间冤魂索命吗?”

    邻居点头道:“是有,有好多!听说就是那些以前在徐州被曹操杀死的几十万百姓的冤魂,还有被坑杀的河北将士,以及其他地方被曹家屠城而冤死的人。那可是数都数不清啊。这些冤魂现身,就是来报仇的,而且还刀枪不入……算了,我不和你们说了。我得赶紧回家去准备准备。”

    “你准备什么呀?”那俩人连声问道。

    邻居提醒道:“准备逃难啊!这魏军根本就挡不住刘备大军的进攻,只怕这两天就会打到洛阳来了。到时候,神火乱喷,冤鬼到处索命。混乱之中,我们岂不是很可能死于非命?”

    有道理,俩人都急了,可是,往哪里逃啊?这不是说,洛阳四周都在打仗了吗?

    随后只好自我安慰道:“算了,不是说刘备对百姓很好吗?应该不会纵兵到处烧杀抢略吧?”

    邻居摇头道:“这可难说。到时一乱起来,刘备也不一定就能保证他的部下谁都不趁火打劫。再说,就算他们保证一个百姓不杀,万一魏军用刀枪逼着我们去和刘备他们打仗怎么办?那我们可就不是普通百姓了,人家杀你也是应该的了。算了算了,赶紧散了吧。没看到那边有官兵过来了吗?小心他给我们安一个通敌的罪名真接就在这里给砍了头了。”

    仨人赶紧分头奔回家去。

    曹丕受不了啦!

    他没想到洛阳军民之间的谣言传得这样快。要知道,连他自己接到曹仁快马星夜传来的战报都只有三天时间啊!而且他还特意压住消息不外传的。

    可现在谣言不光传出去,而且越传越神,最新的说法是,刘备在许昌祭完天地后,就飞起来了,浑身金光四射,以一副天神临世的架式,在空中指挥着神鸟和阴兵以及季汉大军攻城,追杀逃窜的敌军。

    是谁在散布这些谣言?曹丕恼羞成怒,派出官兵四处抓捕那些聚在一起议论的人,都已经当市斩杀了几十个,却依然止不住。

    看来实在是控制不住了,而且,连他自己和曹仁他们一样,都还没想明白那火鸟、阴兵以及地震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索性也不再追究了,因为军情紧急,除了曹仁在许昌的溃败,其他地方也是险情不断。

    夏侯尚率领人马在洛阳南部山地抵挡敌法正、刘封、冯习等人的进攻,虽然凭着张辽的勇武和徐晃的谨慎,以及山地险隘,敌人暂时未取得压倒性突破,但随着不少魏军将领率部投敌,想来溃败也只是瞬间的事。

    不仅如此,还有几位将领暗地送来奏章,说统率夏侯尚最近好像有些不太对劲,将领们跑去向他汇报军情,有时会发现他有些魂不守舍的,或目光散乱,嘴里喃喃自语,也不知道他在念叨些什么,反正跟他说话他经常没听进去。

    曹丕急得猛拍桌子。

    伯仁啊伯仁,夏侯伯仁!你这是要失心疯了吗?

    你可不能这样啊!大敌当前,在这大魏国行将倾危之际,你可要以大局你重,千万给我顶住了啊。

    你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不就是让人去绞死你一个小妾吗?你怎么能为了一名贱女子而不顾国家安危,不顾我们曹家与夏侯家的世代情谊?

    你要知道,你家正室夫人可是曹子丹的亲妹子啊!

    你看看人家曹子丹,虽然因为兵败羞愧,也是有些痴呆了,可人家嘴里仍时常念叨着的是要杀敌!

    而你呢?为了一名贱女子,大敌当前却不知轻重,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更何况,你不是早就把那女子给藏起来了吗?这可是欺君之罪,我都还没怪罪你呢!

    曹丕想起曹真和曹休来,伤感满怀,想着自己当了皇帝,就急急忙忙重用他们这几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结果他们一个羞愧而死,一个变成痴呆,现在夏侯尚看来也要步曹真的后尘了。

    算了算了,曹丕也没心情去多想夏侯尚的事,因为,还有更紧急的事逼着他赶紧拿主意。

    就在刚才,一直在西面抵挡季汉西路军的贾逵也传来不好的消息,说敌人现在发起了全面进攻,除了张飞、邓芝他们的陆路强攻,一直盘距在陕津北岸的敌高翔军所部,也对南岸发起了猛烈攻击。

    除了这些,敌将王平、姜维等人还率领步卒,乘坐大量船只,在协助高翔击退陕津的守军后,直接顺流而下,也许两三天之内就能到达孟津。

    这才是最要命的!如果他们到达孟津,并抢夺了渡口,那就可以直接兵临洛阳城下了!

    而且,听说北面的魏延和徐庶所部,也掉头南下,即将突破进入河内郡了。

    也就是说,洛阳即将被四面围成铁桶!

    条条战线挡不住,曹丕可不想被困死在洛阳等着束手就擒了,得赶紧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本章完)

9/30 13:49:03|42925780

第427章 各寻退路


    曹丕紧急召集众臣商讨。

    说是商讨,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来了。

    在这之前,告老辞官的,抱病回家的,吃了败仗引咎请罪的,已经一大堆人离开了洛阳。

    就连昨日还上朝,今天却迟迟未来的,也是十有二三了。

    曹丕虽然很生气,但等了片刻也就不再等,在这种危难时刻,自己需要带走的,自然是那些死心蹋地愿意跟随的官员了,其他可能有了二心的,就此划清了界限也好,免得以后再突然生变,给自己添麻烦。

    这个时候,也用不着讲什么拐弯抹脚皇家礼仪了,怀着沉痛的心情,曹丕向大家宣布:“众位大臣,前些天许昌失守,现在西面敌军又攻占陕津,顺流而下,在函谷关一带防御的人马也陷入被敌人前后包围之势。洛阳已经危在旦夕。我想趁敌人尚未合围之前,把都城迁往邺城。各位有什么看法?”

    他都不对局势进行遮掩了,前次想迁都,还有人反对,这下子形势这么危急,总不会有人再反对了吧?

    众人也早就知道曹仁兵败的消息了,现在又说西面函谷关都挡不住了,自然没人反对,谁也不想被困在这里等死。

    其实说白了,什么迁都呢,纯粹就是逃跑嘛。这种情况下,又能把什么东西从洛阳迁到邺城去?只怕连自己一张床都带不走。

    甚至有些人想得更彻底,跑到邺城也不抵用了,大魏国能打的将领和人马都在这洛阳周边,还是挡不住,逃到邺城也就是苟延时日而已,不如趁早投降。

    只不过,剩下的这些人,大都是当初跟着曹丕逼刘协禅让最积极的人,如今就算投降,那刘备可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将来会不会拿着这事彻底清算他们,大家心里都没底,还是先跑了再说吧。

    既然要跑,那就快点!

    没有一人反对,大家急急忙忙各自回府准备。

    时间不等人啊,都不知道能不能抢在敌人之前到达孟津。

    看到一说到跑,那些人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样子,曹丕有些颓然,这可是他当皇帝以来,朝上议事通过得最顺利的一次啊,只是从没想过是这种事。

    叹息一声,他还是赶紧派人去通知贾逵和夏侯尚他们,让他们赶紧撤兵,撤到荥阳一线,和准备在那里再次组织防御的曹仁一起,守住洛阳的东面出路,然后集中兵力到邺城去,再想办法和敌人对抗。

    最后,他留下夏侯威领着几千人马暂时镇守长安,满怀愧意地交代几句:“季权,先委屈你在这里坚守几天,一方面看好洛阳城内物资,接应从函谷关撤回的大军,防止他们被敌人从水路抢进断了退路,到时你们再一起烧了洛阳,然后一起后撤。”

    “陛下放心,我自当在此尽力阻击敌军,为陛下撤回邺城争取时间。”夏侯威对季汉的怨气那是相当重,因为现在除了杀父之仇,还多了个不知死活的兄长夏侯霸。

    曹丕拍拍夏侯威的肩膀,没有多说话,虽然,失去了曹休他们,不想再失去夏侯家的,但这种关键任务,也只放心交给夏侯兄弟了。

    换了别人,只怕我前脚一走,他后脚就直接投降敌军了。

    第二天还没亮,曹丕的车驾就出了洛阳城,直奔黄河孟津渡口而去。

    近万羽林军,上百官员,几千属吏和家眷,黑压压一片不见首尾,整个渡口拥挤不堪,等曹丕过河没多久,就彻底乱成一团了,互相推搡践踏,呼叫连连。

    曹丕也顾不上了,见羽林军大都过了河,赶紧吩咐继续赶路。

    董昭刚刚从船上跳下来,回头看着河那边混乱的人群,想着刚才差点被挤下河去,心有余悸,要是这时候敌人正好乘船从上游下来了,那些没来得及过河的官员,就只有引颈就戮的份啰。

    一抬头见曹丕已经出发,赶紧跟了上去。

    唉,要是早作准备,就不会弄得今天这么狼狈了。

    差一点就过不来了!

    唉,谁会想到曹仁这么快就把许昌给丢了啊,不是也给他准备了好多的投石车吗?此前敌人攻城就是靠着投石车发威,结果现在人家又变出个什么神鬼相助地震崩城,这一出一出的,每一次都出人意料,也难为曹仁和曹休曹真他们了。

    这样的形势,换谁都想不到会转变得这么快吧?

    嗯?不对呀,好像早就有人料到了,而且还不只一个。

    那个司马懿,在关陇吃了败仗,后来就中风瘫痪了,然后就因病回家了,当时就觉得好奇怪,这家伙怎么老是中风,现在想起来,这可能其实就是他觉得对季汉作战难以取胜,索性赶紧退隐避祸吧?

    对了,还有那个蒋济,也是眼光毒得很,当初说什么要去助曹仁守城,结果走着走着就失踪了,再也见不着这个人了。大家还以为是路上遇害了呢,现在想起来,明明就是他故意跑脱了吧?

    哦!对对对对,还有那几个在关陇地区败退回来的家伙,没过多久一个个请罪免官,解甲回家种田的,想来都是一样的想法,趁早躲开了。

    这些家伙,真是太鬼了!董昭恍然大误,懊恼地在自己脸上拍了一下。

    我董昭这么聪明的人,怎么现在才想到呢!

    看来是京官做久了,都不知道外面打起仗来兵法和兵器应用有这么大的变化。

    不行不行,不能再跟着曹丕去邺城了,去了最终也是个死,这么快就丢了几个州,怎么可能和刘备再对抗下去。

    我也赶紧躲开吧。

    转念一想,他又觉得光躲开还不行,要知道,什么劝曹操挟持汉帝,劝曹操进位魏公魏王的,劝曹丕受禅汉室的,他董昭可是最积极的一个啊。

    就算我躲起来,将来那些投降刘备的官员,一个个推卸起责任来,见我董昭反正没法对质,还不一个个全住我身上推?只怕到时会挖地三尺也要把我给揪出来,埋到土里都要挖出来鞭尸。

    不行,我得想个十全十美的法子,既不受兵乱之祸,又让刘备抓不到我的把柄,最好还能让他不得不好好谢我一番才行。

    沉吟良久,董昭有了主意,赶紧上前追上曹丕的车仗,说有事要奏。

    “陛下,我觉得我们迁到邺城去,有一个人必须得跟着去。”他一脸忧思地对曹丕提起。

    “哦,是谁?”曹丕想不起来。

    董昭回道:“就是前朝汉帝,现今的河内山阳公啊。”

    “他?”曹丕现在满脑子的是刘备,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